佛說大阿彌陀經卷下

關燈
足而往駛疾如佛。

    分身生此世界助佛揚化。

    于彼刹中不失現在。

    其智慧威神最為第一。

    頂中光明各照千佛世界。

    世間人民善男子善女人。

    若有急難恐怖或值官事。

    一心歸命觀世音菩薩。

    無不得解脫者。

    其佛頂中光明極大極明。

    彼世界中日月星辰。

    以佛光勝故亦無光耀。

    皆住空中亦不運轉。

    故無一日二日一月二月。

    亦無歲數亦無劫數。

    以此間計之。

    彼佛光明。

    後無數劫無數劫。

    重複無數劫無數劫。

    不可複計劫。

    終無冥晦之時。

    其世界無壞亦複如是。

     恩德無窮分第三十七 佛言。

    阿彌陀佛。

    于世間教化。

    意欲度脫十方無央數佛刹中諸天人民。

    以至蜎飛蠕動之類。

    皆往生其刹悉令得泥洹之道。

    其間欲作佛者。

    即令修菩薩行以至成佛。

    既成佛已轉相教化。

    度脫十方無央數世界中諸天人民。

    以至蜎飛蠕動之類。

    往生其刹者不可勝數。

    作菩薩以至成佛者。

    亦不可勝數。

    是此佛恩德。

    及于十方世界。

    無窮無極不可思議。

     佛壽人數分第三十八 佛言。

    汝欲知阿彌陀佛壽命無極否。

    阿逸多對言。

    誠欲聞知。

    佛言明聽。

    悉十方無央數世界諸天人民。

    以至蜎飛蠕動之類。

    皆得為人。

    又皆作緣覺聲聞。

    共坐禅一心。

    合其智慧為一智慧。

    以計數彼佛壽命。

    幾千億萬劫。

    無有能知者。

    其諸菩薩聲聞。

    及彼刹諸天世人壽命。

    亦複如是。

    複令十方各千世界中諸天人民。

    以至蜎飛蠕動之類。

    皆得為人。

    又皆作緣覺聲聞。

    共坐禅一心。

    合其智慧為一智慧。

    以計數彼刹中諸菩薩聲聞幾千億萬人。

    莫有能盡知者。

    彼佛壽命浩浩渺渺無窮無極。

    誰能信知惟佛知耳。

     遞次作佛分第三十九 阿逸多複白佛言。

    阿彌陀佛功德壽命。

    威神光明乃如是耶。

    佛言。

    彼佛至般泥洹時。

    觀世音菩薩乃當作佛掌握化權。

    教化度脫。

    十方世界諸天人民。

    以至蜎飛蠕動之類。

    皆令得泥洹之道。

    欲作佛者則至作佛。

    既作佛已轉相教化轉相度脫。

    如一大師阿彌陀佛。

    無有窮極。

    其恩德所及一無有異。

    複住無央數劫無央數劫不可複計劫。

    一一皆法阿彌陀佛乃般泥洹。

    其次大勢至菩薩作佛掌握化權。

    教化度脫一如阿彌陀佛。

    經曆劫數永無般泥洹時。

     佛智無極分第四十 阿難複從座起。

    長跪合掌而白佛言。

    他方世界皆有須彌山。

    阿彌陀佛刹中獨無此山何耶。

    佛言。

    汝有疑于佛耶。

    十方世界無窮無極。

    不可思議。

    佛智亦如是。

    其中諸大海水。

    欲以一人鬥量而盡。

    汝智亦如是。

    往昔過去世億萬億劫。

    有億萬億佛。

    各各自有名号。

    無有同我名号釋迦文者。

    複經億萬億劫間。

    有同我名号。

    如是積劫不已。

    其同我名号者。

    乃如恒河水邊流沙。

    一沙一佛。

    此屬過去。

    我盡見之。

    今現在面南正坐。

    見南方億萬億世界。

    其中有佛。

    各各自有名号。

    無有同我名号釋迦文者。

    又複過億萬億世界間。

    有同我名号。

    如是過世界不已。

    其有同我名号者。

    乃如恒河水邊流沙。

    一沙一佛東西北方四隅上下。

    亦複如是。

    此屬現在我盡見之。

    将來億萬億劫中。

    有億萬億佛。

    各各自有名号。

    無有同我名号釋迦文者。

    複經億萬億劫間。

    有同我名号。

    如是積劫不已其同我名号者。

    如恒河水邊流沙。

    一沙一佛。

    此屬未來我盡見之。

    是知佛之智慧。

    能通十方世界。

    去來現在無窮無極。

    不可思議。

    豈可以鬥量之智而妄窺測。

     獨無須彌分第四十一 阿難聞佛所言。

    則大恐怖毛發聳然。

    複白佛言。

    非敢有疑于佛。

    所以問者。

    以他方世界四天王天及忉利天。

    皆依須彌山而住。

    彼獨無此山。

    恐佛般泥洹後。

    有來問者無以告之。

    故以問佛。

    佛言。

    他方世界第三炎摩天。

    上至第七梵天。

    皆何所依而住。

    對言。

    自然在于空中。

    佛言。

    彼刹中無須彌山。

    其四天王與忉利二天。

    亦複如是。

    天人行業果報不可思議。

    其諸衆生住行業之地。

    亦不可思議。

    況彼佛威神浩大。

    凡有作為無施。

    不可無須彌山。

    無複何疑。

     十方稱贊分第四十二 佛告阿難。

    東方有恒河沙世界。

    諸佛出廣長舌相。

    放無量光。

    說誠實言。

    稱贊阿彌陀佛功德不可思議。

    南方亦有恒河沙數世界。

    諸佛出廣長舌相。

    放無量光。

    說誠實言。

    稱贊阿彌陀佛功德不可思議。

    西方北方四隅上下。

    亦複如是。

    所以者何。

    欲令諸天帝王人民。

    盡聞阿彌陀佛名号。

    憶念受持歸依供養求生其刹。

    是人命終必得往生。

    若有衆生聞其名号。

    信心喜悅。

    乃至一念至誠回向。

    願生其刹。

    必得往生。

    惟除五逆诽謗正法。

     三輩往生分第四十三 佛言。

    十方世界諸天人民。

    有志心欲生阿彌陀佛刹者。

    别為三輩。

    其上輩者。

    舍家棄欲而作沙門。

    心無貪慕持守經戒。

    行六波羅蜜修菩薩業。

    一向專念阿彌陀佛。

    修諸功德。

    是人則于夢中見佛及諸菩薩聲聞。

    其命欲終時。

    佛與聖衆悉來迎緻。

    即于七寶水池蓮華中化生。

    為不退轉地菩薩。

    智慧威力神通自在。

    所居七寶宮宇。

    在于空中去佛所為近。

    是為上輩生者。

    其中等者。

    雖不能往作沙門大修功德。

    常信受佛語。

    深發無上菩提之心。

    一向專念此佛。

    随方修善。

    奉持齋戒。

    起立塔像。

    飯食沙門。

    懸缯然燈。

    散華燒香。

    以此回向願生其刹。

    命欲終時。

    佛亦現其身光明相好。

    與諸大衆在其人前。

    即随往生。

    亦住不退轉地。

    功德智慧。

    次于上等生者。

    其下輩生者。

    不能作諸功德。

    不發無上菩提之心。

    一向專念。

    每日十聲念佛。

    願生其刹。

    命欲終時。

    亦夢見此佛。

    遂得往生。

    所居七寶宮宇。

    惟在于地。

    去佛所為遠。

    功德智慧。

    又次于中輩生者。

     必修十善分第四十四 佛言。

    行菩薩道生阿彌陀佛刹者。

    即得不退轉地菩薩。

    具三十二相紫磨金色八十種好。

    漸次以入佛位。

    欲于何方世界作佛。

    皆如所願。

    若不能大精進禅定。

    盡持經戒必修十善。

    一不殺生。

    二不偷盜。

    三不邪淫。

    四不調欺。

    五不飲酒。

    六不兩舌。

    七不惡口。

    八不妄言。

    九不嫉妒。

    十不貪欲。

    不靳吝。

    不嗔恨。

    不邪見。

    笃于孝順謹于誠信。

    信受佛語。

    深信作善得福。

    奉持如是善法。

    晝夜思惟阿彌陀佛。

    及彼刹種種功德莊嚴。

    志心歸依頂禮供養。

    是人命終心不颠倒。

    即得往生。

    聞無量無數諸佛。

    稱贊此佛功德。

    永不退轉無上菩提。

     複有三等分第四十五 佛言。

    其次齋戒清淨。

    一心常念阿彌陀佛。

    欲生其刹。

    十晝夜不斷絕者。

    命終必得往生。

    縱不得晝夜。

    當絕慮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