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大方廣善巧方便經卷第二

關燈
尊者大迦葉言。

    善哉善哉。

    汝大迦葉。

    善說此語。

    當佛如是贊迦葉時。

    會中有萬二千衆生。

    得天人身。

    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佛告大迦葉言。

    汝今當知。

    菩薩摩诃薩具善巧方便者。

    已能成就無量功德。

    于一切時雖有所作。

    不複起彼諸不善業。

    于自于他遠離過失。

     爾時智上菩薩摩诃薩。

    于佛會中見如是事。

    聞如是法。

    又複恭敬。

    前白佛言。

    雲何世尊。

    往昔為一生補處菩薩時。

    于彼迦葉如來法中。

    曾作是語。

    何故剃須發。

    雲何求菩提。

    而此菩提最上難得。

    昔作是語當有何義。

    願佛于今為我宣說。

    佛告智上菩薩摩诃薩言。

    止善男子勿作是語。

    當知菩薩摩诃薩随其所行。

    随有所說非無利益。

    何以故。

    具不可思議方便菩薩。

    見彼彼正士随所應住。

    于彼彼衆生如應調伏。

    一切所行。

    當知不離菩薩摩诃薩善巧方便。

     複次智上。

    我今為汝廣說菩薩摩诃薩善巧方便甚深正法。

    汝應谛聽如善作意。

    善男子。

    如我往昔為菩薩時。

    于燃燈佛所。

    成就不可思議方便。

    爾時我于彼佛法中。

    證得無生法忍。

    從是已後。

    我為得忍菩薩。

    為菩提故轉複精進。

    若一劫若百劫。

    未嘗懈倦。

    未嘗厭舍。

    未嘗失念。

    數數來此輪回趣中。

    以善方便救度衆生。

    以自慧力随諸所作悉得成就。

    于後邊際不作住想。

    為利衆生無有休息。

    當知此是菩薩摩诃薩善巧方便。

     複次善男子。

    我為菩薩時。

    為菩提故雖入聲聞寂靜三摩地。

    乃至入菩薩三摩地。

    若身若心無出沒想。

    雖得寂靜樂而不住著。

    雖在三摩地而精進不懈。

    以六波羅蜜多四攝法門。

    教化衆生。

    諸有所作未嘗懈息。

    當知此是菩薩摩诃薩善巧方便。

    又善男子。

    我為菩薩時已得一生補處。

    将欲成道轉大法輪。

    即于兜率天宮如實觀察。

    我今為當于此天中成等正覺轉法輪耶。

    為人間耶。

    如是觀察又複思惟。

    我若即于天中作此利者。

    閻浮提人不得聞法。

    若于閻浮提中作此利者。

    而此諸天不得聞法。

    我今随其所宜。

    但應下降閻浮提中成等正覺。

    而此諸天亦可利益。

    又複菩薩思惟觀察。

    我若從此兜率天宮沒已。

    下生人間。

    不入胎藏現受生相。

    于須臾間便成正覺者。

    彼閻浮提所有衆生。

    當起疑念。

    此釋迦菩薩從何所來。

    天中來耶。

    乾闼婆中來耶。

    變化來耶。

    以是緣故從天中沒下降閻浮。

    随順世間入母胎藏。

    當知此是菩薩摩诃薩善巧方便。

     複次善男子。

    菩薩雖住胎藏。

    世間衆生不應于此作實住想。

    何以故。

    菩薩本從無垢寂靜三摩地安詳而起。

    從天中沒。

    下降人間。

    處胎受生。

    出家苦行。

    乃至坐菩提場。

    成等正覺。

    降伏魔衆。

    轉大法輪。

    如是一切所作。

    菩薩于中清淨無染。

    無動無轉不出不沒。

    以是義故。

    應知清淨行菩薩不實住胎藏。

    當知此是菩薩摩诃薩善巧方便。

    又複何緣。

    菩薩但現胎生。

    不現餘生耶。

    所謂菩薩于一切衆生中最上最勝。

    是潔白分純一無雜。

    以如是相現處胎生。

    當知此是菩薩摩诃薩善巧方便。

    又複菩薩初入母胎。

    其相雲何。

    所謂。

    菩薩入母胎時内外清淨。

    安隐無難不苦不惱。

    如昔天中所受快樂。

    菩薩入母胎時。

    樂受相應亦複如是。

    不同世人攬彼父母羯邏藍等穢污不淨。

    為入胎相。

    又複何緣。

    菩薩于母胎中。

    住滿十月不增減耶。

    所謂菩薩不同世人住母胎藏。

    日月數量有增有減。

    以增減故胎藏不圓諸根缺減。

    是故菩薩。

    滿足十月胎藏圓滿。

    諸根具足無所增減。

    當知此是菩薩摩诃薩善巧方便。

    又複何緣。

    菩薩不樂宮殿。

    而返于其園林中生。

    所謂菩薩于其長時。

    遠離愦鬧樂寂靜處修寂靜行。

    有諸天龍夜叉乾闼婆等常所衛護。

    菩薩欲令迦毗羅城一切人民。

    以諸香華随喜供養各得瞻睹。

    以是因緣。

    菩薩于其園林中生。

    又複何緣。

    菩薩之母攀其樹枝生菩薩耶。

    謂菩薩母不同世間所有母人。

    當産生時苦受相應得大苦惱。

    摩耶夫人生菩薩時。

    樂受相應得大快樂。

    以是因緣。

    菩薩之母攀彼樹枝而生菩薩。

    又複何緣。

    菩薩于母胎中。

    能念能知彼三世事。

    乃至菩薩入胎住胎等事悉能知耶。

    所謂清淨行菩薩于三界中最上最勝。

    正念現前于一切法無所忘失。

    是故菩薩雖住胎中。

    能念能知彼一切事。

    又複何緣。

    菩薩生時。

    唯帝釋天主而來衛護。

    菩薩生已即為捧接。

    爾時無複餘天人耶。

    所謂。

    帝釋天主先發大願。

    菩薩生時為作守護。

    以彼往昔善根力故。

    是故菩薩生時唯帝釋天主而來衛護。

    又複何緣。

    菩薩生已即于四方各行七步。

    不減至六不增八耶。

    所謂菩薩正士。

    神通變化随宜方便。

    其相如是。

    由此因緣但行七步無所增減。

    又複何緣。

    行七步已即發是言。

    我于世間最尊最勝。

    已能解脫老病死法。

    謂此梵界諸天子衆。

    聞菩薩生。

    悉來瞻禮。

    各各随應得其利益。

    菩薩爾時即自思惟。

    但此梵界諸天子衆得知是事。

    我今欲令一切普得聞知。

    作是念已。

    乃發聲言。

    我于世間最尊最勝。

    已能解脫老病死法。

    發是言時。

    所有三千大千世界。

    諸天子衆及諸梵衆。

    聞是聲已于須臾間。

    一切皆來至菩薩所。

    合掌恭敬随喜稱贊。

    以是因緣乃唱是言。

    我于世間最尊最勝。

     佛說大方廣善巧方便經卷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