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大方廣善巧方便經卷第一

關燈
已後過九十九百千阿僧祇劫。

    當得成佛号曰近事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出現世間。

    阿難。

    以是緣故。

    當知菩薩摩诃薩已離眷屬恩愛纏縛。

    一切非法永不複生。

     爾時光聚王菩薩摩诃薩。

    聞佛世尊如是說已。

    從空中下頭面著地禮世尊足。

    禮已合掌前白佛言。

    世尊。

    具善巧方便菩薩摩诃薩。

    住大悲行常所利益。

    世尊。

    我今亦得是行。

    又複世尊。

    若有菩薩能為一衆生發一善根者。

    于諸色愛不起罪心。

    若如所起罪垢心者。

    當于百千劫中受地獄苦。

    世尊。

    若彼菩薩起是罪心受斯地獄苦者。

    當知是菩薩即舍離衆生所發善根。

    令彼善根不能成就。

     爾時世尊贊光聚王菩薩言。

    善哉善哉。

    菩薩正士。

    如汝所說如是如是。

    若住大悲心者。

    能為一切衆生斷除一切罪垢。

    善男子。

    我念過去阿僧祇劫前。

    有一摩拏嚩迦。

    名曰光明。

    于四萬二千歲中。

    修持梵行離諸過失。

    過是四萬二千歲已。

    而于一時以因緣故。

    入一王城其名神通。

    于彼城中見一女人名曰伽吒。

    時彼女人。

    見是摩拏嚩迦色相端正。

    女人見已生欲愛心。

    來詣其前作禮而住。

    光聚王。

    爾時摩拏嚩迦。

    即問彼女人言。

    今汝女人有何所求。

    女人答言。

    我今求汝摩拏嚩迦共為夫婦。

    摩拏嚩迦言。

    我不于女人而生欲想。

    女人又言。

    我于今時若不得汝為夫婦者。

    我當不久而趣命終。

    爾時摩拏嚩迦作是思惟。

    我于四萬二千歲中。

    修持梵行不犯禁戒。

    我于今時不應受是染愛非法。

    而此女人我宜遠離。

    作是念已。

    離彼女人而行七步。

    過七步已還複小住。

    為其女人起大悲心。

    作是念言。

    我于今時發勇悍心。

    設犯禁戒甯當忍受地獄苦報。

    不應遠離令彼失命。

    爾時女人聞是言已心生快樂。

    适本所願不至命終。

    光聚王。

    時彼光明摩拏嚩迦。

    即執彼伽吒女人手。

    作如是言。

    如汝所欲。

    今我與汝随所應作。

    如是光明摩拏嚩迦與伽吒女人。

    于十二年中共為夫婦。

    彼摩拏嚩迦。

    過是十二年已。

    又複精進修持梵行。

    從是殁已生梵天界。

    光聚王。

    汝今當知。

    彼時光明摩拏嚩迦者。

    勿起異見。

    今我身是。

    彼時伽吒女人者。

    今耶輸陀羅是。

    所以者何。

    我于爾時。

    但能一念起大悲心。

    又複還修梵行得生梵界。

    如是我于十千劫中受輪回身。

    雖受是身不生厭倦。

    光聚王。

    諸有衆生不具善巧方便者。

    于輪回中受地獄苦。

    菩薩以能具足善巧方便。

    是故得生于梵天界。

    光聚王。

    假使舍利子。

    目乾連。

    大阿羅漢。

    雖複神通智慧于聲聞中而為第一。

    亦未能具善巧方便。

    光聚王。

    今我法中有一苾刍名俱迦梨俱。

    堕地獄中其事雲何。

    光聚王。

    我念過去拘留孫佛法中。

    有一苾刍名曰無垢。

    時彼苾刍。

    修阿蘭那行獨止一岩。

    其岩不遠有五通仙人别止一處。

    忽于一時布大黑雲降霔大雨。

    時彼近住五通仙人。

    往詣無垢苾刍岩所。

    欲生惱害破彼梵行。

    是時仙人正入。

    苾刍方出。

    仙人見已起過失心。

    妄生輕謗作是思惟。

    此無垢苾刍。

    退失梵行欲造非法。

    爾時苾刍知彼仙人心所念已。

    即踴身虛空高七多羅樹。

    仙人見是苾刍住在空中。

    仙人告言。

    我持利刀來此岩中破汝梵行。

    汝今何複住空中耶。

    仙人言已。

    苾刍即時從空而下。

    禮彼仙人不複踴身。

    是時仙人于須臾間。

    全身堕彼大地獄中。

    光聚王。

    于汝意雲何。

    彼時無垢苾刍者。

    勿起異見。

    即今慈氏菩薩是彼五通仙人者。

    即俱迦梨俱苾刍是。

    光聚王。

    此因緣者當知非彼聲聞緣覺境界。

    皆是菩薩摩诃薩善巧方便智慧所行。

    光聚王。

    又如世間有誐尼迦人。

    六十四種藝能具足。

    是人愛樂财寶。

    随所向處以藝能故。

    一切所用皆悉能得。

    于彼彼人所得财利已。

    後複忘恩心生棄舍。

    具善巧方便菩薩亦複如是。

    于一切處設諸方便救度衆生。

    彼彼所向于諸衆生無所希取。

    見彼衆生所有善根。

    勸令增進。

    由彼所作善根力故。

    普令衆生出生勝行。

    菩薩亦複無所取著。

    乃至戲樂等事。

    雖複順行而已舍離。

    不複于心有所系縛。

    光聚王。

    又如世間傍生異類。

    或見妙華色香具足。

    時彼傍生不能生起一念愛樂。

    具善巧方便菩薩亦複如是。

    雖受一切戲樂等事。

    未嘗暫起一念愛樂。

    無自作無他作。

    一切無著。

    光聚王。

    又如世間肥壞地中植諸種子。

    決定得生芽莖果實。

    具善巧方便菩薩亦複如是。

    修空無相無願解脫法門。

    決定已能離諸染法。

    雖受一切戲樂等事。

    而亦不壞修行。

    佛所稱贊功德成就。

    光聚王。

    又如世間漁捕之人。

    于大池中張以大網。

    捕取其魚随彼所欲。

    皆悉能取不墜水中。

    具善巧方便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

    修空無相無願解脫法門。

    一切智心堅固所護。

    畢竟不堕生死泥中。

    随彼彼處。

    滅此身已生梵天界。

     佛說大方廣善巧方便經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