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離垢施女經
關燈
小
中
大
。
何謂為四?若見他人逮成智慧,不懷嫉妒心;常能修習六波羅蜜;見諸菩薩視之如佛,發意菩薩及坐道場,等心供順無谀谄也;未曾求于虛僞之德,便能緻得供養之利。
是為四。
” 佛時頌曰: “見德供養不嫉妒,志慕清淨波羅蜜, 見諸菩薩念如佛,不以利養懷谀谄。
菩薩若能習是德,則能到見十方佛, 從意所願見佛土,辄如心念得往生。
” 于是離垢施,重白佛言:“向者世尊所設教誨,假使我身不奉此法而有毀漏,則為違欺于今現在十方諸佛無極大聖。
” 時大目連,謂離垢施:“此事甚妙勿得輕易,道法玄微汝未曉了,諸菩薩行甚亦難辦,不可趣爾女人之身,逮得無上正真之道成最正覺。
” 離垢施女報目連曰:“如我所言,至誠不虛,吾将來世得成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禦、天人師、号佛世尊。
此三千大千世界六反震動,勿令衆生有退還者,天雨衆華,箜篌樂器不鼓自鳴,我轉女像得為男子,而年八歲适立斯誓願。
” 應時三千大千世界六反震動,箜篌樂器不鼓自鳴。
離垢施女身變為男形八歲童子。
時大目連即從坐起,更整衣服,右膝著地,叉手白佛:“唯天中天!從今已往,歸諸菩薩,及初發意,為之作禮,謙遜順教至誠佛道。
所以者何?今小女子,乃能興發茲道變化,威神無極,巍巍尊妙。
所可建立至誠之願,一切悉現真谛瑞應,當具足成果如所言。
” 佛言:“如是,目連!如汝所雲:‘從初發意,修菩薩行,至坐佛樹,則為天上世間衆祐,過諸聲聞及與緣覺。
’” 時佛欣笑——諸佛之法,若欣笑時,有五色光而從口出,照十方界,極于上界三十三天,還繞三匝,從頂上入——賢者阿難便從坐起,更整衣服,叉手白佛,以偈歎曰: “其聲如大梵,諸天龍鬼音, 如哀鸾悲鳴,微妙甚弘雅, 響若雷震雨,鹹悅衆人心。
假使欣笑時,多所而踴躍, 願大德之海,十力笑何因, 唯為分别說,令疑者得解。
他六反震動,普土莫不曜, 雨柔軟衆花,堕諸天人上, 化制外異學,如獅子禦獸。
願為我分别,何故而欣笑? 日月億千垓,明珠電火焰, 諸天龍神明,梵天王威德; 能仁若出光,清淨無垢塵, 十方明悉蔽,佛光獨顯現。
白毛眉間生,潔白如妙珂, 細滑若好衣,美澤猶真珠, 聖光如雲氣,照百千佛土。
衆所之戴仰,願說何故笑? 調定其心意,眉相哀世俗, 細微超乳色,如山雪遠現, 青黃赤白黑,複如紫紅相。
若幹千光明,從能仁口出, 照遍三千國,悉蔽日月明, 乃至通虛空,照一切衆生。
令火滅水竭,大海尚枯涸, 佛所說至誠,未曾有差異。
假使十方人,悉成為緣覺, 一一緻智慧,壽百億垓劫, 皆來住佛前,一時啟問義, 能仁等同時,一音悉決疑。
普慧度無極,靡所不曉了, 大福威唯說,奇相三十二。
何因而欣笑?雲何說道慧? 諸天世間人,聞美軟密教。
” 佛告賢者阿難:“見離垢施,志求佛道,立至誠願,三千大千世界六反震動變成男子?” 阿難言:“見。
” 佛言:“是離垢施菩薩發無上正真道造行已來,八十百千阿僧祇劫,然後文殊師利乃發道意。
女成佛時,複次如文殊師利四十八萬諸菩薩等佛土清淨,為一佛土。
” 時大目連問離垢施:“汝族姓子,建立于慧,發無上正真道意以來久遠,何以不轉于女人身?” 離垢答曰:“世尊歎仁,神足最尊。
卿何以故不轉男子?” 目連默然。
離垢施曰:“不以女身及男子形逮成正覺。
所以者何?道無所起,無有能成無上正覺。
” 文殊師利白佛:“難及,世尊!離垢施菩薩深入微妙,巍巍乃爾。
” 佛告文殊:“離垢施菩薩從六十億諸佛世尊行空三昧;從八十億佛啟受奉行不起法忍;從三十億佛啟問深妙菩薩道品;供養奉事八十億佛飲食肴膳、衣服、缽器。
是為究竟,決了無疑,欲有所了,開化一切故,問印三昧。
” 佛語文殊:“若有族姓子女,受此經法,廣為他人分别說者,德不可量。
假使有人恒沙佛土滿中七寶,興設布施,不如受持諷說此經,福過于彼不可稱計。
是諸菩薩因之報法,當須飲食,從得成就。
” 文殊師利問佛:“是經名何?雲何奉行?”佛言:“是經名“分别辯才普達悉周離垢施問”,當奉持之。
” 說是經時八十億天與人,究竟決了無上正真道意。
時辯積菩薩,白世尊曰:“離垢施菩薩,久如當成無上正真之道,為最正覺。
” 佛言:“族姓子!過恒沙等百千阿僧祇劫,當得佛道,号名離垢光英王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禦、天人師、号佛世尊,劫名無量德自由,諸聲聞菩薩所居,服食猶如天上。
” 時離垢施菩薩,聞佛授決,踴在空中,去地八十億七尺,放身光明照百千億諸佛國土,在世尊上化現八萬四千琦寶之蓋以供養佛,則于虛空示無央數神足變化,禮于十方不可稱計如來至真。
供養畢訖,尋複來還,住于佛前。
于時梵天、梵志及五百衆聞佛授與離垢施決,及見變化益用,歡喜踴躍,自慶善心生焉,同合一聲,以偈歎曰: “其有奉敬佛,是等大福利, 若稽首正覺,便逮平等法。
宿世犯罪釁,生于梵志家, 見世尊弟子,口宣言不祥。
唯今自悔過,坐說此言故, 睹見諸佛子,所語不順義。
其不見世尊,人中之尊王, 得人身無益,不宜受飲食。
離垢施知之,吾等虛妄祠, 睹見佛諸子,恭敬為稽首。
善為我等說,吾初生堕地, 得見于導師,便逮聞佛名。
彼歎聖功德,正真無虛妄, 吾等輩一切,聞之願道意。
是我本餘福,還得聞佛音, 來到導師所,聽省經典義。
見禮于世尊,聞察無上法, 蒙見導師故,解脫衆苦惱。
世護多所安,用說此法故, 吾等當學是,因成諸佛法。
聞行于正道,緣緻諸佛法, 以愍傷我故,宣暢真谛行。
講說道之門,菩薩所當奉, 是平等之行,令成世明道。
” 見此等心已,佛即時欣笑, 阿難問世尊:“人中上願說。
” “五百諸梵志,在此前立者, 皆當同一劫,逮得佛導師。
前世已曾更,供養五百佛, 于此壽終已,當見億垓佛。
于八十億劫,未曾歸惡趣, 于一一劫中,當見億垓佛。
從是異劫中,當成兩足尊, 号名曰梵志,皆共同一劫, 壽命悉一等,各八十億劫。
尊土聖衆同,比丘八十億, 導利于群生,開化億人民, 稍稍所遊居,寂然無所著。
” 佛說如是。
離垢施,諸菩薩大會之衆,梵天、梵志等五百人,王波斯匿、諸比丘僧、天龍、揵沓和、阿須倫、人民,聞經歡喜作禮而去。
何謂為四?若見他人逮成智慧,不懷嫉妒心;常能修習六波羅蜜;見諸菩薩視之如佛,發意菩薩及坐道場,等心供順無谀谄也;未曾求于虛僞之德,便能緻得供養之利。
是為四。
” 佛時頌曰: “見德供養不嫉妒,志慕清淨波羅蜜, 見諸菩薩念如佛,不以利養懷谀谄。
菩薩若能習是德,則能到見十方佛, 從意所願見佛土,辄如心念得往生。
” 于是離垢施,重白佛言:“向者世尊所設教誨,假使我身不奉此法而有毀漏,則為違欺于今現在十方諸佛無極大聖。
” 時大目連,謂離垢施:“此事甚妙勿得輕易,道法玄微汝未曉了,諸菩薩行甚亦難辦,不可趣爾女人之身,逮得無上正真之道成最正覺。
” 離垢施女報目連曰:“如我所言,至誠不虛,吾将來世得成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禦、天人師、号佛世尊。
此三千大千世界六反震動,勿令衆生有退還者,天雨衆華,箜篌樂器不鼓自鳴,我轉女像得為男子,而年八歲适立斯誓願。
” 應時三千大千世界六反震動,箜篌樂器不鼓自鳴。
離垢施女身變為男形八歲童子。
時大目連即從坐起,更整衣服,右膝著地,叉手白佛:“唯天中天!從今已往,歸諸菩薩,及初發意,為之作禮,謙遜順教至誠佛道。
所以者何?今小女子,乃能興發茲道變化,威神無極,巍巍尊妙。
所可建立至誠之願,一切悉現真谛瑞應,當具足成果如所言。
” 佛言:“如是,目連!如汝所雲:‘從初發意,修菩薩行,至坐佛樹,則為天上世間衆祐,過諸聲聞及與緣覺。
’” 時佛欣笑——諸佛之法,若欣笑時,有五色光而從口出,照十方界,極于上界三十三天,還繞三匝,從頂上入——賢者阿難便從坐起,更整衣服,叉手白佛,以偈歎曰: “其聲如大梵,諸天龍鬼音, 如哀鸾悲鳴,微妙甚弘雅, 響若雷震雨,鹹悅衆人心。
假使欣笑時,多所而踴躍, 願大德之海,十力笑何因, 唯為分别說,令疑者得解。
他六反震動,普土莫不曜, 雨柔軟衆花,堕諸天人上, 化制外異學,如獅子禦獸。
願為我分别,何故而欣笑? 日月億千垓,明珠電火焰, 諸天龍神明,梵天王威德; 能仁若出光,清淨無垢塵, 十方明悉蔽,佛光獨顯現。
白毛眉間生,潔白如妙珂, 細滑若好衣,美澤猶真珠, 聖光如雲氣,照百千佛土。
衆所之戴仰,願說何故笑? 調定其心意,眉相哀世俗, 細微超乳色,如山雪遠現, 青黃赤白黑,複如紫紅相。
若幹千光明,從能仁口出, 照遍三千國,悉蔽日月明, 乃至通虛空,照一切衆生。
令火滅水竭,大海尚枯涸, 佛所說至誠,未曾有差異。
假使十方人,悉成為緣覺, 一一緻智慧,壽百億垓劫, 皆來住佛前,一時啟問義, 能仁等同時,一音悉決疑。
普慧度無極,靡所不曉了, 大福威唯說,奇相三十二。
何因而欣笑?雲何說道慧? 諸天世間人,聞美軟密教。
” 佛告賢者阿難:“見離垢施,志求佛道,立至誠願,三千大千世界六反震動變成男子?” 阿難言:“見。
” 佛言:“是離垢施菩薩發無上正真道造行已來,八十百千阿僧祇劫,然後文殊師利乃發道意。
女成佛時,複次如文殊師利四十八萬諸菩薩等佛土清淨,為一佛土。
” 時大目連問離垢施:“汝族姓子,建立于慧,發無上正真道意以來久遠,何以不轉于女人身?” 離垢答曰:“世尊歎仁,神足最尊。
卿何以故不轉男子?” 目連默然。
離垢施曰:“不以女身及男子形逮成正覺。
所以者何?道無所起,無有能成無上正覺。
” 文殊師利白佛:“難及,世尊!離垢施菩薩深入微妙,巍巍乃爾。
” 佛告文殊:“離垢施菩薩從六十億諸佛世尊行空三昧;從八十億佛啟受奉行不起法忍;從三十億佛啟問深妙菩薩道品;供養奉事八十億佛飲食肴膳、衣服、缽器。
是為究竟,決了無疑,欲有所了,開化一切故,問印三昧。
” 佛語文殊:“若有族姓子女,受此經法,廣為他人分别說者,德不可量。
假使有人恒沙佛土滿中七寶,興設布施,不如受持諷說此經,福過于彼不可稱計。
是諸菩薩因之報法,當須飲食,從得成就。
” 文殊師利問佛:“是經名何?雲何奉行?”佛言:“是經名“分别辯才普達悉周離垢施問”,當奉持之。
” 說是經時八十億天與人,究竟決了無上正真道意。
時辯積菩薩,白世尊曰:“離垢施菩薩,久如當成無上正真之道,為最正覺。
” 佛言:“族姓子!過恒沙等百千阿僧祇劫,當得佛道,号名離垢光英王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禦、天人師、号佛世尊,劫名無量德自由,諸聲聞菩薩所居,服食猶如天上。
” 時離垢施菩薩,聞佛授決,踴在空中,去地八十億七尺,放身光明照百千億諸佛國土,在世尊上化現八萬四千琦寶之蓋以供養佛,則于虛空示無央數神足變化,禮于十方不可稱計如來至真。
供養畢訖,尋複來還,住于佛前。
于時梵天、梵志及五百衆聞佛授與離垢施決,及見變化益用,歡喜踴躍,自慶善心生焉,同合一聲,以偈歎曰: “其有奉敬佛,是等大福利, 若稽首正覺,便逮平等法。
宿世犯罪釁,生于梵志家, 見世尊弟子,口宣言不祥。
唯今自悔過,坐說此言故, 睹見諸佛子,所語不順義。
其不見世尊,人中之尊王, 得人身無益,不宜受飲食。
離垢施知之,吾等虛妄祠, 睹見佛諸子,恭敬為稽首。
善為我等說,吾初生堕地, 得見于導師,便逮聞佛名。
彼歎聖功德,正真無虛妄, 吾等輩一切,聞之願道意。
是我本餘福,還得聞佛音, 來到導師所,聽省經典義。
見禮于世尊,聞察無上法, 蒙見導師故,解脫衆苦惱。
世護多所安,用說此法故, 吾等當學是,因成諸佛法。
聞行于正道,緣緻諸佛法, 以愍傷我故,宣暢真谛行。
講說道之門,菩薩所當奉, 是平等之行,令成世明道。
” 見此等心已,佛即時欣笑, 阿難問世尊:“人中上願說。
” “五百諸梵志,在此前立者, 皆當同一劫,逮得佛導師。
前世已曾更,供養五百佛, 于此壽終已,當見億垓佛。
于八十億劫,未曾歸惡趣, 于一一劫中,當見億垓佛。
從是異劫中,當成兩足尊, 号名曰梵志,皆共同一劫, 壽命悉一等,各八十億劫。
尊土聖衆同,比丘八十億, 導利于群生,開化億人民, 稍稍所遊居,寂然無所著。
” 佛說如是。
離垢施,諸菩薩大會之衆,梵天、梵志等五百人,王波斯匿、諸比丘僧、天龍、揵沓和、阿須倫、人民,聞經歡喜作禮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