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曜經卷第四

關燈
我導師依怙如天。

    而棄我去。

    用複活為。

    恩愛未久便複别離。

    淚下如雨不能自勝。

    嗟歎太子顔貌殊妙。

    心淨無垢清如深淵。

    内外明好莫不敬重。

    訓教真正靡不吉祥。

    鹹同歸命。

    今舍我去為何所至。

    未曾放逸。

    不為馳騁。

    為天地主執正真道。

    釋其沐浴莊嚴天服。

    遠近慕路興立行業。

    不見菩薩無不懷戚。

    國中樹木尋時虧落。

    無諸華實。

    諸清淨地悉生塵垢無複衆好。

    仁尊所見。

    衆音伎樂柔軟聲響。

    象馬車乘。

    其虛空中。

    莊嚴香瓶華香伎樂。

    缯彩幡蓋至德已逝。

    悉不複現。

    柔軟至誠第一難遇。

    俱夷歎息淚下交集。

    人中之尊。

    宿世積德悉達本末。

    欲度衆生生老病死。

    又彼大聖修百千德。

    慧不可喻。

    于時車匿夜送菩薩。

    菩薩脫身寶璎奇珍以付車匿。

    持是還國。

    啟白父王及以舍妻。

    吾身棄國不慕世榮。

    不好天地惟道是本。

    若成正覺當複來還。

    宣是經典以法相度。

    使心寂靜。

    不慕世榮。

    車匿聞之淚下如雨。

    稽首作禮。

    人中聖慧願以告我。

    白馬跪地舐菩薩足。

    車匿白言。

    王及妃問。

    将大功勳為何所至。

    當報雲何。

    菩薩答曰。

    是卿所睹複何所問。

    與車匿辭。

    菩薩悅豫。

    與恩愛别。

    辯慧無量。

    遂進前行逢兩獵師。

    心自念之。

    吾已出家不與俗同。

    脫身所服貿鹿皮衣。

    著之而去。

    車匿取衣及寶璎珞。

    牽白馬還。

    至遊觀園。

    園監見之悲喜交集。

    不睹辯才寂然之故。

    今此車匿取太子衣衆寶璎珞及白馬還。

    不當複憂。

    其王聞之與諸群臣。

    眷屬圍繞行至園觀。

    亦懷悲喜。

    瞿夷心望菩薩當還。

    不睹行來。

    心疑不信菩薩當去。

    聞車匿言。

    菩薩啟王及以舍妻。

    得佛道已乃還相見。

    王睹寶衣車匿白馬而獨來還。

    不見太子自投堕地。

    嗚呼阿子。

    明曉經典。

    衆奇異術無不博達。

    今為所至棄國萬民。

    車匿說之。

    我子菩薩為何所遊。

    誰為開門。

    其諸天人供養雲何。

    車匿白曰。

    惟王聽之。

    我在常處晏然卧寐。

    城門已閉。

    于時菩薩以柔軟音。

    告我言。

    車匿疾被白馬。

    城中萬民時皆眠寐。

    悉不聞語。

    我時悲泣。

    被馬牽授。

    天帝開門。

    其四天王告敕四神。

    捧其馬足。

    諸天百千天帝釋梵以侍送之。

    嚴治道路校飾莊嚴。

    演大光明散華燒香。

    諸天伎樂同時俱作。

    踴在虛空。

    諸天圍繞以侍送之。

    去是極遠。

    脫衣寶璎。

    及白馬遣我還國。

    啟王謝妃。

    必至成佛乃還相見。

    勿令愁憂。

    于是瞿夷聞車匿言。

    益用悲哀抱白馬頭。

    以哀歎曰。

    太子乘汝出。

    何以獨來還。

    念前娛樂百種嗟歎。

    懷戚歎言。

    嗚呼痛哉。

    莫不離别。

    勢力堅強顔貌殊妙。

    在于衆中如月盛滿。

    相好莊嚴威神巍巍。

    須臾相仰便複别去。

    聖無等倫雲何相舍。

    功勳難量名稱普至。

    鹹共奉敬。

    聖住如山。

    伏諸怨敵。

    音聲柔軟猶如哀鸾過于梵天。

    積功累德無能喻者。

    遠近嗟歎。

    聖衆神仙莫不悲戀。

    生憐鞞樹為第一上。

    口演甘露音聞十方。

    雖在衆欲無所染著。

    猶如虛空。

    所施清淨柔軟如乳。

    白毫天中聖體滑澤。

    淳和安隐手足柔軟。

    嚴好巍巍猶如金色。

    以德嚴身莫不奉敬。

    在于中宮妓樂盈音。

    華香飲食不以為悅。

    心無增減。

    嗚呼車匿無有仁慈。

    将至所在而獨來還。

    瞿夷一口獨歎菩薩。

    無數千言重歎菩薩。

    導化一切雲何獨去。

    誰複将行出此國土。

    何故與諸天俱。

    我獨辛苦。

    車匿無狀。

    挑我兩目令孤盲冥。

    車匿當知。

    一切諸佛決報父母。

    尚舍親近。

    況我賤室婇女樂乎。

    毒哉恩愛何一速疾不能久在須臾間耳。

    慌惚不現猶如聚沫。

    思想所縛堕衆見網。

    雖依人間奄不知處。

    本曾說之。

    現行不真。

    安須臾間苦多無量。

    所願使果早成佛道。

    王勸瞿夷。

    人生有終合會有離。

    四時忽變。

    天地日月皆不常在。

    太子初生天地為動行至七步。

    口自宣言。

    天上世間我為最尊。

    當度三界生老病死。

    令至無為。

    天帝來下稽首供養。

    四王接身置金機上。

    九龍浴體。

    未生之時豫現瑞應三十有二。

    阿夷相之。

    若在家者為轉輪王。

    舍家為佛所知博達。

    力勢無限。

    三界特尊無不稽颡。

    必當成佛度脫十方。

    來還不久。

    且自寬思勿複憂愁。

    王雖說是心中隔塞。

    悲哀歎言。

     爾時車匿。

    見王瞿夷所說辛苦。

    益悲流淚沾襟衣裳。

    谏言。

    善哉。

    瞿夷。

    願聽我言。

    勿得複悲。

    我于中夜見一城中。

    男女大小悉淳眠寐。

    百福至聖與我談語。

    欲使被馬。

    适聞其言。

    心中隔塞遙視尊妃。

    極複淳熟寐。

    稱揚大音而舉聲呼。

    速起速起。

    聖尊欲去。

    天接音聲令沒不聞。

    舉腳踏地。

    拍手撾鼓。

    無聞聲者。

    爾時虛空日月光光。

    無數億千釋梵四天。

    諸大尊神稽首為禮。

    叉十自歸供養至尊。

    諸鬼神龍閱叉揵沓和魃魅害鬼。

    其四天王神足敕鬼。

    奉舉馬足。

    散青蓮華芙蓉莖華。

    清淨無垢。

    聖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