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本生鬘論卷第八

關燈
聖勇菩薩等造 宋朝散大夫試鴻胪少卿同譯經梵才大師紹德慧詢等奉 诏譯 智慧清淨無我慢衆。

    有善友力除颠倒行。

    增上德行勝義根本。

    難行淨施最上無诤。

    精舍安住能斷貪欲。

    颠倒支分意出染縛。

    寂靜妙理如是求證。

    名色如如湛然安住。

    勝義德行真實無诤。

    善淨智慧遷變自在。

    無彼時分如是自性。

    勝義無诤随順智慧。

    寂靜妙理德行無縛。

    病患之因處所遠離。

    希求淨妙根本無染。

    無倒寂靜煩惱自止。

    彼根本智證法身體。

    無邊有情運載于是。

    勝義調伏苦惱無因。

    彼煩惱縛颠倒災禍。

    求清淨智遷變止息。

    自在之處煩惱邊際。

    破壞世間相貌寂默。

    如煩惱縛令色蘊生。

    暗鈍纏蓋無因自殄。

    此圓滿行憍恣煩惱我慢根本希求永寂。

    随順正理愛護寂靜。

    無縛染惡。

    彼天道德生起真實。

    出離煩惱有求根本。

    善衆德行勝義無诤。

    增上瀑流運載無盡。

    近事男衆善根發生。

    自在修作如是難行之法。

    聞持具足無遠倒離。

     菩薩施行莊嚴尊者護國本生之義次第二十。

    遠貪嗔癡發生勝義。

    颠倒染盡。

    聽聞真實十二分法。

    忿無體生。

    随順染倒。

    希求縛性。

    所謂随順聽聞菩提薩埵。

    大有情義造作時分。

    大婆羅門種族德行。

    寂靜止息。

    王之德行稱自在天。

    世間真實智慧無有。

    相狀精嚴名稱增上。

    修行業道。

    聽聞有德。

    淨妙布施。

    自在無縛。

    有力澄寂。

    彼災禍本驚畏如是。

    具足聞持損壞彼染。

    智慧如寶損減染诤。

    根本縛力真實我見。

    造作縛染善淨圓滿。

    調伏自性增長善法。

    别境中慧遍行之想有情安住。

    真實造作清淨教誨。

    尚座阿阇梨軌範師等。

    發起大乘。

    究竟義故。

    愛樂布施。

    清淨界性無染诤義。

    有情損壞煩惱暗鈍。

    圓滿勝義寂靜聽聞。

    上妙相狀。

    能除毒害纏蓋遠離。

    荷負運載根本寂靜。

    随順貪欲纏縛之行。

    無變動相賴耶攝藏。

    不可破壞雜染所依。

    身體自性色根依止。

    是處菩薩随順有力。

    聚落城邑淨妙教誨。

    有情無不機器相應。

    調伏衆類有情賢善修十善法運動依止。

    無貪欲行意地清淨。

    希求安住運載三乘。

    聲聞緣覺大乘三種性類。

    寂靜之處色相邊際。

    荷負生靈誓求寂默。

    清淨教誨達解空相。

    寂靜秘密種族具足。

    根本趣求三乘聖果。

    清淨無動調伏止息。

    淨妙十善寂靜根本。

    最上希求無縛勝行。

    息惡行人精嚴意地。

    寂然無縛煩惱不生。

    勉力誨谕精求寂靜。

    随順秘密不起倒行。

    苦楚遠離愛樂進修。

    自在有力無損勝因。

    清淨妙智梵行廣大。

    本無學果。

    我慢三種增上遷變。

    自在蔭覆空處無有。

    菩薩于有情所唯修行舍。

    随順處所我慢止息。

    修建如是聚落城邑。

    莊嚴無盡飲食精純。

    有吉祥慧瀑流煩惱止息無有。

    和合覆蔭無染因業。

    修行勝行清涼如月。

    其心無盡勇猛堅固。

    執持圓滿善妙崇極。

    禅那寂靜器界種族。

    災難遠離出染纏蓋。

    彼實有力根本相貌。

    發起難行殊勝妙行。

    鮮白光淨天中之報。

    王者在處寂然安住。

    是處其王彼時全無。

    憂惱之患。

    調和诤訟快樂增上。

    種族相貌嚴麗希有。

    成就最上邊際之處。

    诤訟損壞止息非有。

    根本自性修崇善妙。

    成就安樂增上勝義。

    國界上妙聚落豐盈。

    本從于心。

    真實纏縛熾然造作。

    不動相貌無倒邊際。

    圓滿寂靜實有自性。

    稱贊功德堪任正法。

    意地真實湛然為義。

    暗慢增上諸天遠離。

    是處國王如菩薩行。

    修崇三業平等普濟。

    彼出煩惱障出清淨慧。

    十善教誨盡颠倒相。

    我慢之因趣求不有。

    阿阇梨行肅然清淨。

    世間诤訟自性正寂聽聞自性。

    靜居天衆嗔忿已寂。

    上二界中嗔恚不行。

    有煩惱縛當地之法。

    本覺自性彼倒遠離。

    彼智自性力不能制。

    事觀力微理觀方斷。

    如聖人說貪之邊際。

    非想非非想處亦有。

    無理慧故未能遠離。

    貪癡慢見第九品道向果方斷成無學心。

    遠離王者。

    菩薩智慧有力能生。

    自在誨示遠離纏蓋。

    最上損減障染邊際。

    時彼世間獲得大丈夫相。

    愛戀慈母。

    色相清淨真實之因。

    如法調伏無根本诤。

    修圓滿行無慢染障。

    獲正解脫颠倒止息。

    如是聞持彼倒遠離。

    有情寂靜法體無诤。

    清淨勝義憂惱止息。

    處所和合意清淨法。

    無倒真實處所澄靜。

    有情無縛智慧無邊。

    如是女人無暗鈍诤。

    遷災禍衆菩薩教誨。

    王者勢大增上教令。

    普覆如天造作相狀。

    無空閑處所在纏縛。

    連持因命求和合相。

    染障遠離。

    是處國王覆載生靈。

    有智有力施彼人民貪愛止息。

    國界群生遠十惡行。

    往求聖像親詣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