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本生鬘論卷第五

關燈
色明白無雲遮閉寂靜可愛。

    如此聽聞義利真實。

    王之相狀姿容可愛上妙色相。

    彼無義利得識不生。

    舍宅女人儀容無對。

    淨勝無染希欲遠離。

    是處行施心地真實。

    摩竭陀王自來此舍。

    勢力最勝清淨無染。

    離暗慢怖能壞貪欲。

    獲如來藏秘密言說平等之心。

    了三世事流轉邊際。

    依止如地華色鮮潔香氣圓滿。

    随順色相嚴峻制度。

    所謂大乘大般涅槃。

    種種圓滿福德具足。

    聞持經典熾然了解。

    是處制度無颠倒想。

    雲何無因無别智慧發生義利十善之法雲何因相。

    真實寂靜無慢色相。

    淨妙福德善淨和合。

    雜穢止息具足力用。

    清淨十善修四念住。

    是處無智颠倒熾盛。

    無十善業住饑渴邊。

    種種楚毒是處和合。

    國王離欲淨妙行施。

    自在修行。

    随順煩惱貪愛系縛暗鈍之法。

    比丘根本最上應器殊勝所用。

    根本我見處三際邊。

    障報身行造不善業。

    災禍根本無聖賢行。

    天女自在遠離人趣。

    此無修習真實之行。

    無修十善是名無智。

    誠實處所演說正法。

    令心歡喜智慧轉生。

    意識淨妙随順世間。

    如是誠實意識自在。

    自性發生無盡之義。

    成就無倒秘密之行。

    彼善妙法具足聞持。

    根本言說天人上妙。

    修彼岸行聖所修作。

    荷負重任如是進修長遠因行遠離驚畏。

    說微妙法聽聞修作。

    根本勝行實因行施。

    淨妙增修長遠無替。

    披奉言說不起癡迷。

    盡煩惱障名聖人行。

    上妙最勝布施行邊。

    清淨之因無染造作。

    彼根本事心無希欲。

    影像無實如心所現。

    勝義誠實名清淨行。

    瀑流長遠怖畏難修。

    相貌颠倒處所寒澀。

    鈍弱愚昧自無增修。

    崇靜住邊持戒律行。

    止嗔恚聲心本無相。

    王者自在真實施為治正之法。

    五蘊力用根本修作。

    彼之相貌性界善惡。

    如如根本煩惱纏縛。

    處處依止饑渴之心。

    诤訟盡止無力生起。

    是處支分彼無修行。

    最上之法怖畏難行。

    障礙煩惱彼無邊際。

    有清淨行斷貪欲根。

    難以發生颠倒相貌。

    力用難遏無智可伏。

    有清淨施無希欲心。

    運用廣大諸天所重。

    具足自在染倒不生。

    性自仁賢發生有情。

    如是清淨義利誠實。

    雲何彼心意樂如天和合相貌。

    彼增上義求出離因獲無學果。

    是處有王國界廣大。

    自有調伏治國之法。

    人民仰望想念無已。

    語言自在誠實。

    雲何明解了知無染惡義相應之意。

    熾然修作障盡無縛。

    有煩惱因成世間事染惡之業。

    彼運載行依智慧生。

    因果非無增上言說。

    慈母自天出言可法。

    布施實因依法而行。

    和合自性無别诤因依如是作。

    雲何實事無倒修行天無損減。

    淨妙行施诤因止息。

    了知意趣如阿羅漢。

    随順因行自在之處。

    教授義利衆聖可依。

    如雲覆蔭離貪欲行。

    諸天共修愚癡可畏。

    聖言如是靜慮無倒。

    勝因真實依止如地。

    如修施行無思其報。

    在處施為義利無盡。

    施設病難聖人亦有。

    慈母教示所在濟益。

    求暗鈍邊造作止息。

    如是無倒雲何意無倒因。

    無見罪相愚昧皆止。

    無邊寂靜具足眼目。

    相應自在。

    雲何誠實。

    愛樂聽聞殊勝難得。

    解脫圓滿如雲普覆。

    最上言說有情癡暗。

    猶如愛子。

    破壞之法無能運載。

    愛樂遷變。

    雲何遠離。

    貪著欲染如是為毒。

    四衆遠離愛樂施因。

    相貌難施了知無诤。

    诤訟之衆諸天遠離。

    王之言說如雲普覆。

    利劍不施有力止寂。

    無性縛法相盡止息。

    無因所緻彼岸之事運動之衆。

    煩惱我見修行之因影像難得。

    了知義利一切無實。

    彼修施人如是無诤。

    王之言論。

    雲何無我。

    是處暗慢。

    了知無實依染慧生布施相貌。

    若有我見無淨妙性。

    最上彼岸語言之法。

    運用趣求障染止息。

    了知諸天安樂淨妙。

    邪見有情真實纏縛前路饑渴。

    體性離倒力用修因。

    世間難得廣大福德。

    布施自在求無上果。

    王之教授貪欲止息。

    求布施因勝利無盡。

    無我修因遷變義利無煩惱行。

    如是有情诤訟皆止。

    世間造作因煩惱縛。

    有情世間依法修行。

    果報無盡了知寂靜。

    發生善根力用無倒有情無怖離暗鈍法。

    生義利行遠煩惱障。

    住靜妙因。

    雲何遠離。

    不造苦因無實暗昧。

    成就安樂。

    發生随順勝義之因。

    安住慈悲利行之義。

    此聖言說。

    如是設食。

    自在義利。

    成辦之法。

    遷變修作力用誠實。

    诤因遠離了知無倒。

    在處布施如慈母行。

    養育真實有情之義。

    如王教示。

    是處行施無煩惱障。

    有情獲得運載之心。

    了知衆等安樂之行。

    修施之法如是真實。

    最上勝義了解無說。

    發起聖賢息染自性。

    生起施心廣大修作。

    根本三縛明慧止息。

    養育生靈殊勝義利。

    彼無诤因慈母教誨。

    雲何無性。

    聖賢共仰。

    具足四果。

    世間真實了知段食。

    思惟長養舌相清淨。

    能得上味因布施力。

    盡彼颠倒寂靜生善。

    和合力用能修勝義。

    我慢不增誠實無相。

    教誨了知處所寂靜。

    煩惱障盡此利生衆。

    無有盡染自在無垢。

    無希欲心了秘密行。

    制度嚴峻奇特義利。

    是處增上智解施為淨妙可愛。

    王者之意。

    止絕言說慧解了知。

    福德有情力用如天随順無貪。

    真實安樂義利如此。

    有情愛欲王者自制。

    德行無倒正解脫義。

    有清淨行求斷染法。

    寶出大海事從理生。

    染縛苦倒路險難出。

    起無漏道斷此染法。

    自性無染相應真實想念皆止。

    菩薩布施莊嚴鬘飾尊者護國本生之事次第十三。

    寂靜之法力用真實勤修無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