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集百緣經卷第九
關燈
小
中
大
衆妙花。
作諸伎樂。
奉迎世尊。
前禮佛足。
請令入宮受王供養。
時淨飯王。
見佛翼從。
雖有神力。
形貌醜陋。
不适人情。
我今當選拔提釋等五百餘人容貌端政。
翼從世尊。
作是語已。
尋敕選擇得五百人。
将詣佛所。
使優波離。
剃除須發。
眼目流淚。
堕釋王上。
尋即問言。
汝今何故。
涕泣如是。
優波離言。
以王今者諸釋中尊。
不期一旦。
毀形粗食。
著糞掃衣。
見王如是。
眼目流淚。
時拔提釋。
聞是語已。
心懷惆怅。
猶生憍慢。
除須發竟。
辦具衣缽。
欲受具戒。
入于僧中。
次第作禮。
到優波離前。
住而不禮。
佛問釋王。
汝今何故。
獨而不禮優波離耶。
拔提釋言。
彼賤我貴。
是以不禮。
佛言。
我此法中。
無有貴賤。
猶如幻化。
安危難保。
拔提釋言。
彼是我奴。
不忍為禮。
佛複告曰。
一切奴仆。
貧富貴賤。
恩愛分離。
有何差别。
時拔提釋。
聞佛語已。
俯仰為禮。
地大震動。
天于空中。
歎未曾有。
拔提釋王。
為求道故。
乃能為彼下賤之人。
曲躬跪拜。
我慢之幢。
将為崩倒。
時拔提釋。
受具戒竟。
卻坐一面。
聽佛說法。
心開意解。
得阿羅漢果。
執持應器。
而行乞食。
詣于塳間。
止宿樹下。
心意泰然。
無複怖畏。
而作是言。
我于昔日。
在王宮時。
募索健夫。
執持器杖。
安置左右。
故懷危懼。
我于今者。
出家入道。
在此塳間。
無複怖畏。
快不可言。
爾時阿難。
聞拔提釋作是語已。
前白佛言。
今此拔提釋比丘。
宿殖何福。
生于豪族。
出家未久。
獲羅漢果。
爾時世尊。
告阿難言。
汝今谛聽。
吾當為汝分别解說。
乃往過去無量世時。
波羅奈國。
有辟支佛。
執持應器。
而行乞食。
時有一人。
貧窮饑餓。
涉路而行。
唯有少餅。
規欲自食。
見辟支佛。
威儀詳序。
而行乞食。
心懷歡喜。
尋即取餅。
施辟支佛。
受其餅已。
踴身虛空。
現十八變。
東踴西沒。
南踴北沒。
身出水火。
如是種種。
作十八變。
時施餅人。
見是變已。
甚懷信敬。
發願而去。
緣是功德。
無量世中。
不堕地獄畜生。
天上人中。
尊榮豪貴。
常受快樂。
乃至今者。
遭值于我出家得道。
佛告阿難。
欲知彼時施餅人者。
今此拔提釋王比丘是。
佛說是緣時。
有得須陀洹者。
斯陀含者。
阿那含者。
阿羅漢者。
有發辟支佛心者。
有發無上菩提心者。
爾時諸比丘。
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九○)佛度王子護國出家緣 佛在拘毗羅國吐羅樹下。
作是念言。
我于今者。
當往度彼王子護國。
使令出家。
作是念已。
将諸比丘。
至城門中。
足蹈門阃。
六種震動。
雨諸天花。
放大光明。
照彼城内。
盲者得視。
聾者得聽。
啞者能言。
躄者能行。
時彼王子。
睹斯光已。
歎未曾有。
尋詣佛所。
見佛世尊。
三十二相。
八十種好。
光明普曜。
如百千日。
威儀詳序。
甚可愛樂。
心懷歡喜。
前禮佛足。
卻住一面。
佛即為其說四谛法。
心開意解。
得須陀洹果。
歸白父王。
歎佛功德。
若在家者。
應作轉輪聖王。
典四天下。
七寶随從。
遊行自在。
尚能舍離。
出家入道。
況我今者。
而不随從求佛出家。
作是念已。
前白王言。
唯願大王。
慈哀憐愍。
聽我出家随從世尊。
時須提王。
聞太子語。
遮而不聽。
心懷懊惱。
斷谷不食。
一日二日。
乃至六日。
時諸群臣。
見其太子。
不食六日。
跪白王言。
太子今者。
斷谷不食。
以經六日。
恐命不全。
願王今者。
聽使出家。
故得相見。
時須提王。
聞諸臣語。
聽使入道。
尋詣佛所。
求索出家。
佛即告言。
善來比丘。
須發自落。
法服著身。
便成沙門。
精勤修習。
得阿羅漢果。
三明六通。
具八解脫。
諸天世人。
所見敬仰。
時諸比丘。
見是事已。
前白佛言。
今此王子護國比丘。
宿殖何福。
生于王家。
出家未久。
便獲道果。
爾時世尊。
告諸比丘。
汝等谛聽。
吾當為汝分别解說。
乃往過去無量世時。
波羅奈國王名毗提。
興起兵甲。
與鄰國王。
交陣共戰。
時鄰國王。
為彼所敗。
将諸兵衆。
逃避退去。
到曠野中。
值天暑熱。
無有水草。
饑渴欲死。
尋即往彼辟支佛所。
便示王水草。
渴乏得解。
導引其道。
還達本國。
喜不自勝。
而作是言。
我等今者。
脫此饑渴苦惱之患。
皆由蒙彼辟支佛德。
今當設供請辟支佛。
作是語已。
敕設肴膳種種飲食。
請辟支佛。
入宮供養。
受其供已。
尋般涅槃。
時王須提。
及諸群臣。
後妃婇女。
号啼涕哭。
悲感懊惱。
收取舍利。
造四寶塔。
而供養之。
緣是功德。
無量世中。
不堕地獄畜生餓鬼。
天上人中。
尊榮豪貴。
受天快樂。
乃至今者。
遭值于我。
出家得道。
佛告諸比丘。
欲知彼時須提王者。
由供養辟支佛故。
今得值我。
出家得道。
爾時諸比丘。
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撰集百緣經卷第九
作諸伎樂。
奉迎世尊。
前禮佛足。
請令入宮受王供養。
時淨飯王。
見佛翼從。
雖有神力。
形貌醜陋。
不适人情。
我今當選拔提釋等五百餘人容貌端政。
翼從世尊。
作是語已。
尋敕選擇得五百人。
将詣佛所。
使優波離。
剃除須發。
眼目流淚。
堕釋王上。
尋即問言。
汝今何故。
涕泣如是。
優波離言。
以王今者諸釋中尊。
不期一旦。
毀形粗食。
著糞掃衣。
見王如是。
眼目流淚。
時拔提釋。
聞是語已。
心懷惆怅。
猶生憍慢。
除須發竟。
辦具衣缽。
欲受具戒。
入于僧中。
次第作禮。
到優波離前。
住而不禮。
佛問釋王。
汝今何故。
獨而不禮優波離耶。
拔提釋言。
彼賤我貴。
是以不禮。
佛言。
我此法中。
無有貴賤。
猶如幻化。
安危難保。
拔提釋言。
彼是我奴。
不忍為禮。
佛複告曰。
一切奴仆。
貧富貴賤。
恩愛分離。
有何差别。
時拔提釋。
聞佛語已。
俯仰為禮。
地大震動。
天于空中。
歎未曾有。
拔提釋王。
為求道故。
乃能為彼下賤之人。
曲躬跪拜。
我慢之幢。
将為崩倒。
時拔提釋。
受具戒竟。
卻坐一面。
聽佛說法。
心開意解。
得阿羅漢果。
執持應器。
而行乞食。
詣于塳間。
止宿樹下。
心意泰然。
無複怖畏。
而作是言。
我于昔日。
在王宮時。
募索健夫。
執持器杖。
安置左右。
故懷危懼。
我于今者。
出家入道。
在此塳間。
無複怖畏。
快不可言。
爾時阿難。
聞拔提釋作是語已。
前白佛言。
今此拔提釋比丘。
宿殖何福。
生于豪族。
出家未久。
獲羅漢果。
爾時世尊。
告阿難言。
汝今谛聽。
吾當為汝分别解說。
乃往過去無量世時。
波羅奈國。
有辟支佛。
執持應器。
而行乞食。
時有一人。
貧窮饑餓。
涉路而行。
唯有少餅。
規欲自食。
見辟支佛。
威儀詳序。
而行乞食。
心懷歡喜。
尋即取餅。
施辟支佛。
受其餅已。
踴身虛空。
現十八變。
東踴西沒。
南踴北沒。
身出水火。
如是種種。
作十八變。
時施餅人。
見是變已。
甚懷信敬。
發願而去。
緣是功德。
無量世中。
不堕地獄畜生。
天上人中。
尊榮豪貴。
常受快樂。
乃至今者。
遭值于我出家得道。
佛告阿難。
欲知彼時施餅人者。
今此拔提釋王比丘是。
佛說是緣時。
有得須陀洹者。
斯陀含者。
阿那含者。
阿羅漢者。
有發辟支佛心者。
有發無上菩提心者。
爾時諸比丘。
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九○)佛度王子護國出家緣 佛在拘毗羅國吐羅樹下。
作是念言。
我于今者。
當往度彼王子護國。
使令出家。
作是念已。
将諸比丘。
至城門中。
足蹈門阃。
六種震動。
雨諸天花。
放大光明。
照彼城内。
盲者得視。
聾者得聽。
啞者能言。
躄者能行。
時彼王子。
睹斯光已。
歎未曾有。
尋詣佛所。
見佛世尊。
三十二相。
八十種好。
光明普曜。
如百千日。
威儀詳序。
甚可愛樂。
心懷歡喜。
前禮佛足。
卻住一面。
佛即為其說四谛法。
心開意解。
得須陀洹果。
歸白父王。
歎佛功德。
若在家者。
應作轉輪聖王。
典四天下。
七寶随從。
遊行自在。
尚能舍離。
出家入道。
況我今者。
而不随從求佛出家。
作是念已。
前白王言。
唯願大王。
慈哀憐愍。
聽我出家随從世尊。
時須提王。
聞太子語。
遮而不聽。
心懷懊惱。
斷谷不食。
一日二日。
乃至六日。
時諸群臣。
見其太子。
不食六日。
跪白王言。
太子今者。
斷谷不食。
以經六日。
恐命不全。
願王今者。
聽使出家。
故得相見。
時須提王。
聞諸臣語。
聽使入道。
尋詣佛所。
求索出家。
佛即告言。
善來比丘。
須發自落。
法服著身。
便成沙門。
精勤修習。
得阿羅漢果。
三明六通。
具八解脫。
諸天世人。
所見敬仰。
時諸比丘。
見是事已。
前白佛言。
今此王子護國比丘。
宿殖何福。
生于王家。
出家未久。
便獲道果。
爾時世尊。
告諸比丘。
汝等谛聽。
吾當為汝分别解說。
乃往過去無量世時。
波羅奈國王名毗提。
興起兵甲。
與鄰國王。
交陣共戰。
時鄰國王。
為彼所敗。
将諸兵衆。
逃避退去。
到曠野中。
值天暑熱。
無有水草。
饑渴欲死。
尋即往彼辟支佛所。
便示王水草。
渴乏得解。
導引其道。
還達本國。
喜不自勝。
而作是言。
我等今者。
脫此饑渴苦惱之患。
皆由蒙彼辟支佛德。
今當設供請辟支佛。
作是語已。
敕設肴膳種種飲食。
請辟支佛。
入宮供養。
受其供已。
尋般涅槃。
時王須提。
及諸群臣。
後妃婇女。
号啼涕哭。
悲感懊惱。
收取舍利。
造四寶塔。
而供養之。
緣是功德。
無量世中。
不堕地獄畜生餓鬼。
天上人中。
尊榮豪貴。
受天快樂。
乃至今者。
遭值于我。
出家得道。
佛告諸比丘。
欲知彼時須提王者。
由供養辟支佛故。
今得值我。
出家得道。
爾時諸比丘。
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撰集百緣經卷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