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集百緣經卷第九
關燈
小
中
大
八)罽賓甯王緣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彼南方。
有一國土。
名曰金地。
王名罽賓。
與其夫人。
共相娛樂。
足滿十月。
生一男兒。
骨節肥壯。
有大氣力。
當生之日。
複有一萬八千大臣子等。
共彼王子。
同日俱生。
亦大氣力。
時彼王子。
年漸長大。
其王崩背。
紹嗣王位。
尋取一萬八千諸臣子等。
賜為大臣。
共理國事。
時罽賓甯王。
将諸群臣。
遊獵射戲。
問諸臣言。
今此世間。
叵有人能有大氣力如我者不。
時有商客在王從中聞王語已。
尋答王曰彼中都下。
複有大王。
名波斯匿。
絕有大力。
殊倍勝王。
百千萬倍。
時罽賓甯王。
聞商客語已。
嗔恚隆盛。
尋即遣使。
告波斯匿王言。
卻後七日。
将諸侍從。
仰卿來至。
達吾國土。
朝跪問訊。
若不爾者。
吾當往彼誅汝五族。
使令滅盡。
時波斯匿王。
聞使者語。
甚懷惶怖。
無以為計。
即詣佛所。
白世尊言。
罽賓甯王。
敕我七日。
将諸侍從。
令達彼國朝拜問訊。
若不爾者。
當來誅我。
不審世尊。
事情如何。
爾時佛告波斯匿王。
汝莫憂懼。
但語彼使雲。
我是小王。
更有大王。
近在隻桓。
卿今可往傳汝王命。
時彼使者。
尋即往至到隻桓中。
見佛世尊。
作轉輪聖王。
令大目連作典兵臣。
将諸軍衆。
圍繞隻桓。
令其四邊。
有七重塹七寶諸樹。
行列相當。
令其塹中。
有諸蓮花。
若幹種色。
不可稱計。
光明赫奕。
照于城内。
王在殿上。
尊嚴可畏。
時彼使者。
睹此王已。
情甚驚悚。
自念。
我君。
無狀招禍。
然不得已。
前奉王書。
時此化王。
得彼書已。
蹋著腳底。
告使者言。
吾為大王。
臨統四域。
汝今至彼。
道吾教敕。
信至之日。
馳奔來觐。
卧聞吾聲。
便當起坐。
坐聞吾聲。
便當起立。
立聞吾聲。
便當涉路。
克期七日。
将諸侍從。
朝拜見我。
若違斯制。
罪在不請。
使者還馳。
具以上事。
向彼王說。
時王聞已。
深自咎啧。
尋集諸臣三萬六千。
嚴駕欲來朝拜大王。
然有所疑。
未及進引。
先遣一使。
白大王言。
臣等所領三萬六千諸小王輩為當都去。
将半來耶。
時此化王。
報使者言。
将半速來。
使者還馳。
白罽賓甯王。
大王約敕。
聽留半住。
尋将一萬八千諸小王等。
馳奔速來。
朝拜王已。
作是念言。
今者大王形貌雖勝。
力不如我。
化王于時遙知彼意。
敕典藏臣。
取我先祖大弓弩來。
授與彼王。
王不能勝。
化王還取。
以指張弓。
複還持與。
語令引挽。
殊不動弦。
化王還索。
以指彈扣。
聲震三千大千世界。
皆悉震動。
次複射箭。
化為五撥。
其諸箭頭。
各有蓮華。
一一花上。
複有化佛。
放大光明。
照于三千大千世界。
五道衆生。
莫不蒙賴。
諸天人民。
有獲道果。
地獄中者。
湯冷火滅。
餓鬼中者。
悉得飽滿。
畜生中者。
脫于重擔。
貪欲嗔恚。
愚癡煩惱。
遇斯光者。
悉皆調伏。
信敬佛法。
時罽賓甯王。
見斯變已。
向于化王。
五體投地。
心即調伏。
爾時化王。
知調伏已。
還服本形。
四衆圍繞。
即便為彼一萬八千諸小王等。
種種說法。
心開意解。
各獲道迹。
得須陀洹果。
即于佛前。
求索出家。
佛即告言。
善來比丘。
須發自落。
法服著身。
便成沙門。
精勤修習。
未久之間。
得阿羅漢果。
三明六通。
具八解脫。
諸天世人。
所見敬仰。
爾時阿難。
前白佛言。
今此罽賓甯王等比丘。
宿殖何福。
皆生豪族。
有大氣力。
值佛世尊。
各獲道果。
爾時世尊。
告阿難言。
汝今谛聽。
吾當為汝分别解說。
乃往過去。
波羅奈國。
有佛出世。
号毗婆屍。
将諸比丘。
到寶殿國。
時王名曰槃頭末帝。
聞佛來至。
心懷喜悅。
将諸群臣一萬八千。
出城奉迎。
前禮佛足。
長跪請佛及比丘僧。
慈哀憐愍。
受我三月四事供養。
時彼佛僧。
受王供已。
佛即為王種種說法。
王大歡喜。
各發願言。
持此供養善根功德。
使我等輩。
在所生處。
與其大王。
同日俱生。
發是願已。
各還所止。
緣是功德。
無量世中。
不堕惡道。
天上人中。
共同日生。
受天快樂。
乃至今者。
遭值于我。
出家得道。
佛告阿難。
欲知彼時槃頭末帝王者。
今此罽賓甯比丘是。
彼時群臣者。
今一萬八千比丘是。
爾時諸比丘。
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八九)拔提釋王作比丘緣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如來。
六年苦行。
始成正覺。
滿十二年。
将千二百五十比丘。
方欲往詣迦毗羅衛國。
每自念言。
我今往彼。
不與常同。
彼土諸釋。
憍慢情多。
鹹須各各現于神變。
可往彼土。
即敕千二百五十比丘。
我于今者。
欲還本國。
汝等各各現于神變。
令彼諸釋歸誠信伏。
爾時世尊。
放大光明。
與諸比丘。
乘虛詣彼迦毗羅衛國。
時淨飯王。
聞佛來至。
敕諸釋等。
平治道路。
除去不淨。
建立幢幡。
懸諸寶鈴。
香水灑地。
散
時彼南方。
有一國土。
名曰金地。
王名罽賓。
與其夫人。
共相娛樂。
足滿十月。
生一男兒。
骨節肥壯。
有大氣力。
當生之日。
複有一萬八千大臣子等。
共彼王子。
同日俱生。
亦大氣力。
時彼王子。
年漸長大。
其王崩背。
紹嗣王位。
尋取一萬八千諸臣子等。
賜為大臣。
共理國事。
時罽賓甯王。
将諸群臣。
遊獵射戲。
問諸臣言。
今此世間。
叵有人能有大氣力如我者不。
時有商客在王從中聞王語已。
尋答王曰彼中都下。
複有大王。
名波斯匿。
絕有大力。
殊倍勝王。
百千萬倍。
時罽賓甯王。
聞商客語已。
嗔恚隆盛。
尋即遣使。
告波斯匿王言。
卻後七日。
将諸侍從。
仰卿來至。
達吾國土。
朝跪問訊。
若不爾者。
吾當往彼誅汝五族。
使令滅盡。
時波斯匿王。
聞使者語。
甚懷惶怖。
無以為計。
即詣佛所。
白世尊言。
罽賓甯王。
敕我七日。
将諸侍從。
令達彼國朝拜問訊。
若不爾者。
當來誅我。
不審世尊。
事情如何。
爾時佛告波斯匿王。
汝莫憂懼。
但語彼使雲。
我是小王。
更有大王。
近在隻桓。
卿今可往傳汝王命。
時彼使者。
尋即往至到隻桓中。
見佛世尊。
作轉輪聖王。
令大目連作典兵臣。
将諸軍衆。
圍繞隻桓。
令其四邊。
有七重塹七寶諸樹。
行列相當。
令其塹中。
有諸蓮花。
若幹種色。
不可稱計。
光明赫奕。
照于城内。
王在殿上。
尊嚴可畏。
時彼使者。
睹此王已。
情甚驚悚。
自念。
我君。
無狀招禍。
然不得已。
前奉王書。
時此化王。
得彼書已。
蹋著腳底。
告使者言。
吾為大王。
臨統四域。
汝今至彼。
道吾教敕。
信至之日。
馳奔來觐。
卧聞吾聲。
便當起坐。
坐聞吾聲。
便當起立。
立聞吾聲。
便當涉路。
克期七日。
将諸侍從。
朝拜見我。
若違斯制。
罪在不請。
使者還馳。
具以上事。
向彼王說。
時王聞已。
深自咎啧。
尋集諸臣三萬六千。
嚴駕欲來朝拜大王。
然有所疑。
未及進引。
先遣一使。
白大王言。
臣等所領三萬六千諸小王輩為當都去。
将半來耶。
時此化王。
報使者言。
将半速來。
使者還馳。
白罽賓甯王。
大王約敕。
聽留半住。
尋将一萬八千諸小王等。
馳奔速來。
朝拜王已。
作是念言。
今者大王形貌雖勝。
力不如我。
化王于時遙知彼意。
敕典藏臣。
取我先祖大弓弩來。
授與彼王。
王不能勝。
化王還取。
以指張弓。
複還持與。
語令引挽。
殊不動弦。
化王還索。
以指彈扣。
聲震三千大千世界。
皆悉震動。
次複射箭。
化為五撥。
其諸箭頭。
各有蓮華。
一一花上。
複有化佛。
放大光明。
照于三千大千世界。
五道衆生。
莫不蒙賴。
諸天人民。
有獲道果。
地獄中者。
湯冷火滅。
餓鬼中者。
悉得飽滿。
畜生中者。
脫于重擔。
貪欲嗔恚。
愚癡煩惱。
遇斯光者。
悉皆調伏。
信敬佛法。
時罽賓甯王。
見斯變已。
向于化王。
五體投地。
心即調伏。
爾時化王。
知調伏已。
還服本形。
四衆圍繞。
即便為彼一萬八千諸小王等。
種種說法。
心開意解。
各獲道迹。
得須陀洹果。
即于佛前。
求索出家。
佛即告言。
善來比丘。
須發自落。
法服著身。
便成沙門。
精勤修習。
未久之間。
得阿羅漢果。
三明六通。
具八解脫。
諸天世人。
所見敬仰。
爾時阿難。
前白佛言。
今此罽賓甯王等比丘。
宿殖何福。
皆生豪族。
有大氣力。
值佛世尊。
各獲道果。
爾時世尊。
告阿難言。
汝今谛聽。
吾當為汝分别解說。
乃往過去。
波羅奈國。
有佛出世。
号毗婆屍。
将諸比丘。
到寶殿國。
時王名曰槃頭末帝。
聞佛來至。
心懷喜悅。
将諸群臣一萬八千。
出城奉迎。
前禮佛足。
長跪請佛及比丘僧。
慈哀憐愍。
受我三月四事供養。
時彼佛僧。
受王供已。
佛即為王種種說法。
王大歡喜。
各發願言。
持此供養善根功德。
使我等輩。
在所生處。
與其大王。
同日俱生。
發是願已。
各還所止。
緣是功德。
無量世中。
不堕惡道。
天上人中。
共同日生。
受天快樂。
乃至今者。
遭值于我。
出家得道。
佛告阿難。
欲知彼時槃頭末帝王者。
今此罽賓甯比丘是。
彼時群臣者。
今一萬八千比丘是。
爾時諸比丘。
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八九)拔提釋王作比丘緣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如來。
六年苦行。
始成正覺。
滿十二年。
将千二百五十比丘。
方欲往詣迦毗羅衛國。
每自念言。
我今往彼。
不與常同。
彼土諸釋。
憍慢情多。
鹹須各各現于神變。
可往彼土。
即敕千二百五十比丘。
我于今者。
欲還本國。
汝等各各現于神變。
令彼諸釋歸誠信伏。
爾時世尊。
放大光明。
與諸比丘。
乘虛詣彼迦毗羅衛國。
時淨飯王。
聞佛來至。
敕諸釋等。
平治道路。
除去不淨。
建立幢幡。
懸諸寶鈴。
香水灑地。
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