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集百緣經卷第八

關燈
當牢閉慎勿令出。

    女夫答王。

    何以乃爾。

    女郎今者。

    蒙佛威神。

    便得端政。

    天女無異。

    王聞是已。

    審如是者。

    速往将來。

    即莊嚴車。

    迎女入宮。

    王見女身。

    端政殊特。

    世無等雙。

    歡喜無量。

    不能自勝。

    王即告敕。

    嚴駕車乘。

    共詣佛所。

    頂禮佛足。

    卻坐一面。

    長跪白佛言。

    世尊。

    不審此女。

    宿種何福。

    乃生豪貴富樂之家。

    複造何業。

    受醜陋形。

    皮毛粗強。

    劇于畜生。

    唯願世尊。

    當見開示。

    爾時世尊。

    告大王夫人。

    汝今善聽當為汝說。

    乃往過去無量世時。

    有一大國。

    名波羅奈。

    有一長者。

    财寶無量。

    不可稱計。

    時彼長者。

    合其家内。

    常恒供養一辟支佛。

    身體粗惡。

    形狀醜陋憔悴叵看。

    時長者家。

    有一小女。

    見辟支佛來。

    惡心輕慢。

    呵罵毀言。

    面貌醜陋。

    身皮粗惡。

    何其可憎。

    時辟支佛。

    數至其家。

    受其供養。

    在世經久。

    欲入涅槃。

    即便為其。

    現大神變。

    踴身虛空。

    身出水火。

    東踴西沒。

    南踴北沒。

    于虛空中。

    行住坐卧。

    随意變現。

    令長者家一切睹見。

    還從空下。

    至長者家。

    長者歡喜。

    不能自勝。

    其女即時悔過自責。

    唯願慈哀。

    當見開恕。

    我前惡心。

    罪釁過厚。

    幸不在懷。

    今聽忏悔。

    勿令有罪。

    佛告大王。

    欲知爾時彼長者女。

    毀呰辟支佛故。

    于後生處。

    常受醜形。

    後見神變。

    向其悔過。

    故今得端政。

    超世奇特。

    無有及者。

    由是供養辟支佛故。

    在所生處。

    常生富家。

    尊榮豪貴。

    無所乏少。

    又值于我。

    脫其憂苦。

    爾時波斯匿王。

    及諸臣民。

    聞佛說是業報因緣。

    心開意解。

    有得須陀洹者。

    斯陀含者阿那含者。

    阿羅漢者。

    有發辟支佛心者。

    有發無上菩提心者。

    爾時諸比丘。

    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八○)盜賊人緣 佛在毗舍離國重閣講堂。

    時彼城中。

    有一愚人。

    心常憘樂偷盜為業。

    以自存活。

    其土人民。

    鹹皆聞知。

    又于一時。

    聞僧坊中有好銅瓨。

    規欲盜取。

    即便與諸行人。

    入于僧坊。

    欲盜取瓨。

    竟不獲得。

    聞諸比丘說一四句偈。

    論說諸天眼眴極遲世人速疾。

    時彼偷人。

    聞是語已。

    憶在心懷。

    尋即出去。

    于其彼時。

    有諸商客。

    從他邦來。

    持一上價摩尼寶珠。

    奉獻上王。

    王得珠已。

    尋即遣人。

    系著塔頭。

    時彼偷人。

    聞王系珠著塔枨頭。

    密在心懷。

    即便偷取。

    匿而不出。

    時王聞已塔枨失珠。

    生大嗔恚。

    即募國中。

    設有見者。

    密來糾語我當重賞。

    遂緻數時。

    無敢應募。

    時王怨禱。

    無以為計。

    時有智臣。

    啟白王言。

    今王境都。

    豐樂無極。

    盜者甚少。

    唯此一人。

    偷盜為業。

    以用自活。

    舉國聞知。

    今此寶珠。

    必是彼人。

    見為偷取。

    今若系縛。

    榜笞鞭打。

    必不肯首。

    王當設計策謀彼人為當虛實。

    王問智臣。

    當設何計。

    智臣答曰。

    密遣餘人。

    請喚偷人。

    各勸酒食。

    極令使醉。

    輿著殿上。

    密使不覺。

    莊嚴殿堂。

    及諸伎女極令殊妙。

    作衆音樂。

    以娛樂之。

    偷人于是必當驚覺。

    敕諸伎女。

    普各語言。

    以汝閻浮提中偷塔枨頭珠故。

    今得生此忉利天上。

    我諸伎女。

    作唱音樂。

    共侍衛汝。

    汝實爾不。

    時彼偷人。

    [夢-夕+登]瞢故醉。

    正欲道實。

    恐畏不是。

    正欲不道。

    複為諸女。

    逼切使語。

    時彼偷人。

    卒自憶念。

    我昔曾聞沙門所說講論。

    諸天眼眴極遲。

    世人速疾。

    今者伎女。

    眴皆速疾。

    必非是天。

    尋即低頭。

    而不肯道。

    于是未久。

    便得醒悟。

    官不問罪。

    脫得不死。

    時彼智臣。

    複更白王。

    當更設計策謀偷人。

    王複問言。

    以何策謀。

    智臣答曰。

    王可詐親。

    喚彼偷人。

    賜為大臣。

    一切庫藏。

    密計頭數。

    悉委付之。

    于其後時王可軟語。

    今者更無如卿所親。

    好守庫藏。

    無令失脫。

    偷人聞已。

    必懷歡喜。

    王可徐問。

    我前所著摩尼寶珠。

    系塔枨者。

    卿為知不。

    其偷人者。

    必當首實。

    何以知之。

    今者為王。

    所見貴重。

    一切财寶見為任信。

    必向王首。

    時波斯匿王。

    如臣所道。

    設計規略。

    于是偷人。

    如智臣語。

    向王首實。

    此寶珠者。

    奴實盜取。

    畏不敢出。

    王複問言。

    卿前醉卧。

    在我殿上。

    諸女诘問。

    汝在天上。

    以何不首。

    偷臣白言。

    我昔曾入僧坊之中。

    聞諸比丘講四句偈雲道。

    諸天眼瞬極遲。

    世人速疾。

    尋自憶念。

    是故知非生在天上。

    以是不首。

    于是波斯匿王。

    還得寶珠。

    甚懷歡喜。

    不問偷臣所作罪咎。

    時彼偷臣。

    既得脫已。

    前白王言。

    願恕罪咎。

    聽奴出家王告偷臣。

    汝今尊榮。

    富貴快樂。

    極可正爾。

    今以何故。

    必欲出家。

    偷臣白王。

    由我曾聞沙門所說一四句偈。

    脫得不死。

    如是厄難。

    況複多聞讀誦修習。

    如說修行。

    必獲大利。

    是故今者。

    願欲出家。

    精勤修習。

    得阿羅漢果。

    三明六通。

    具八解脫。

    諸天世人。

    所見敬仰。

    爾時諸比丘。

    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撰集百緣經卷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