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集百緣經卷第八
關燈
小
中
大
七日之内。
速來納娶。
使者奉教。
速往到彼。
語梵摩王。
七日之中。
我當成婚。
爾時王女。
聞王遣使。
催喚彼女心懷憂惱。
著垢膩衣。
舍諸璎珞。
毀悴其形。
即上高樓。
長跪合掌。
遙向祇洹。
而作是言。
如來世尊。
慈悲憐愍。
一切衆生。
一念之中。
能知三世。
我今苦厄。
願垂哀愍。
而見救濟。
爾時世尊。
遙知王女精誠求哀。
求索救濟。
恍惚之間。
即現女前種種說法。
心開意解。
得阿那含果。
至七日頭。
梵摩王子。
将諸侍從數千萬人。
赍其珍寶種種服飾。
欲來娶婦。
至其宮中。
欲共妻娶。
不覺女身。
在虛空中。
作十八變。
東踴西沒。
南踴北沒。
行住坐卧。
變化自在。
還從空下。
時波斯匿王。
見女如是。
深生惶怖。
而語女言。
我今愚冥。
都不知汝有是神變。
而以污穢。
塵染于汝。
忏悔罪咎。
聽汝出家。
其夫王子。
亦生信敬。
而作是言。
我亦愚癡。
無所識别。
作如是意。
願亦聽我忏悔其罪。
聽汝出家。
爾時王女。
聞是語已。
尋詣祇洹。
見佛世尊。
求索出家。
佛即聽許。
作比丘尼。
精勤修習。
得阿羅漢果。
時諸比丘見是事已。
白佛言。
世尊。
今此差摩比丘尼。
宿殖何福。
生在王家。
無有欲想。
出家得道。
爾時世尊。
告諸比丘。
汝等谛聽。
吾當為汝分别解說。
此賢劫中波羅奈國。
有佛出世。
号曰迦葉。
于其法中。
有一婦女。
與其夫主。
心不相憐。
常共忿诤。
每于一日。
各相勸勉。
詣比丘所。
受八關齋。
因共求願。
使我等輩。
在所生處。
尊榮豪貴。
于鬥诤中。
常共和解。
發是願已。
随壽長短。
各取命終。
共生王家。
佛告諸比丘。
欲知彼時夫主公者。
今梵摩王是。
彼時婦公者。
今波斯匿王是。
彼時夫主者。
今王子是。
彼時婦者。
今王女是。
爾時諸比丘。
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七九)波斯匿王醜女緣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波斯匿王。
摩利夫人。
生一女兒。
面貌極醜。
身禮粗澀。
猶如蛇皮。
頭發粗強。
猶如馬尾。
王見此女。
無一喜心。
便敕内宮。
勤加守護。
勿令出外使人得見。
王自念言此女雖醜形不似人。
然是末利夫人所生。
而養育之。
年漸長大。
任當嫁娶。
時王憂愁。
知當奈何。
無餘方計。
便告一臣。
卿可推求。
本是豪族種姓家者。
今若貧乏。
無錢财者。
便可将來。
臣即受教。
遍往求覓。
得一貧窮豪族之子。
使便喚之。
将來詣王。
王見此人。
共至屏處。
密共私語。
聞卿豪族今者貧窮。
當相供給我有一女。
面貌極醜。
幸卿不逆。
當納受之。
時此貧人。
長跪白王。
當奉教敕。
正使大王以狗見賜。
我亦當受不違王教。
何況今者。
末利夫人。
所生之女。
今設見賜奉命納之。
王即以女。
妻彼貧人。
為起舍宅。
牢閉門戶。
令有七重。
王囑女夫。
自捉戶排若欲出行。
而自閉之我女醜惡。
勿令外人見其面狀。
常牢閉戶。
幽關在内。
王出财物。
随其所須。
供給女婿。
使無乏短。
王即跪拜。
授為大臣。
于後時間。
多财饒寶。
無所乏少。
與諸豪族。
共為邑會。
日月更作。
會同之時。
夫婦共來。
男女雜合。
共相娛樂。
諸來會者。
各将自婦。
共來赴會。
唯彼大臣。
獨不将來。
衆人疑怪。
彼人婦者。
傥能端政。
顔色晖耀。
或能極醜。
不中顯現。
是以彼人。
不将婦來。
今當設計。
往觀彼婦。
即各同心。
密共相語。
以酒勸之。
令醉卧地。
解取門鈎。
使令五人。
往至其家。
開其門戶。
欲觀其婦。
當于爾時。
彼女心惱。
自責罪咎。
我種何罪。
為夫所憎。
恒見幽閉。
處在闇室。
不睹日月及與諸人。
複自念言。
今佛在世。
常以慈悲。
觀諸衆生有苦厄者。
即往度之。
爾時此女。
即便至心。
遙禮世尊。
唯願哀愍。
來到我前。
暫見教訓。
其女精誠。
敬心純笃。
佛知其意。
即到其家。
于其女前。
地中踴出绀發相現。
其女舉頭。
見佛發相。
倍加歡喜。
敬心極深。
其女頭發。
自然細軟。
绀青色相。
佛漸現面。
女便見之。
心懷歡喜。
面複端政。
惡相粗皮。
自然化滅。
佛漸現身。
金色晃昱。
令女見之。
女見佛身。
益增歡喜。
身體端嚴。
猶如天女。
佛便為說種種法要。
心開意解。
得須陀洹果。
心懷踴悅。
與世無比。
時佛還去。
爾時五人。
開門入内。
見其端政。
殊妙少雙。
時彼五人。
各相謂言。
我怪此人不将婦來。
見婦端政。
乃至若是。
觀睹已竟。
牢閉門戶還系戶鈎彼人帶頭本處。
會同各罷。
其人還家。
入其舍内。
見婦端政殊特過人。
欣然問言。
汝是何人。
婦答夫言。
我是汝婦。
夫即問言。
汝前極醜。
今者何緣端政乃爾。
其婦具以上事答夫。
緣佛神德。
使我今得如是身體。
婦複白夫。
今我意欲與王相見。
汝當為我通其意情。
夫受其言即往白王。
女郎今者。
欲來相見。
王答女夫。
莫道此事。
急
速來納娶。
使者奉教。
速往到彼。
語梵摩王。
七日之中。
我當成婚。
爾時王女。
聞王遣使。
催喚彼女心懷憂惱。
著垢膩衣。
舍諸璎珞。
毀悴其形。
即上高樓。
長跪合掌。
遙向祇洹。
而作是言。
如來世尊。
慈悲憐愍。
一切衆生。
一念之中。
能知三世。
我今苦厄。
願垂哀愍。
而見救濟。
爾時世尊。
遙知王女精誠求哀。
求索救濟。
恍惚之間。
即現女前種種說法。
心開意解。
得阿那含果。
至七日頭。
梵摩王子。
将諸侍從數千萬人。
赍其珍寶種種服飾。
欲來娶婦。
至其宮中。
欲共妻娶。
不覺女身。
在虛空中。
作十八變。
東踴西沒。
南踴北沒。
行住坐卧。
變化自在。
還從空下。
時波斯匿王。
見女如是。
深生惶怖。
而語女言。
我今愚冥。
都不知汝有是神變。
而以污穢。
塵染于汝。
忏悔罪咎。
聽汝出家。
其夫王子。
亦生信敬。
而作是言。
我亦愚癡。
無所識别。
作如是意。
願亦聽我忏悔其罪。
聽汝出家。
爾時王女。
聞是語已。
尋詣祇洹。
見佛世尊。
求索出家。
佛即聽許。
作比丘尼。
精勤修習。
得阿羅漢果。
時諸比丘見是事已。
白佛言。
世尊。
今此差摩比丘尼。
宿殖何福。
生在王家。
無有欲想。
出家得道。
爾時世尊。
告諸比丘。
汝等谛聽。
吾當為汝分别解說。
此賢劫中波羅奈國。
有佛出世。
号曰迦葉。
于其法中。
有一婦女。
與其夫主。
心不相憐。
常共忿诤。
每于一日。
各相勸勉。
詣比丘所。
受八關齋。
因共求願。
使我等輩。
在所生處。
尊榮豪貴。
于鬥诤中。
常共和解。
發是願已。
随壽長短。
各取命終。
共生王家。
佛告諸比丘。
欲知彼時夫主公者。
今梵摩王是。
彼時婦公者。
今波斯匿王是。
彼時夫主者。
今王子是。
彼時婦者。
今王女是。
爾時諸比丘。
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七九)波斯匿王醜女緣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波斯匿王。
摩利夫人。
生一女兒。
面貌極醜。
身禮粗澀。
猶如蛇皮。
頭發粗強。
猶如馬尾。
王見此女。
無一喜心。
便敕内宮。
勤加守護。
勿令出外使人得見。
王自念言此女雖醜形不似人。
然是末利夫人所生。
而養育之。
年漸長大。
任當嫁娶。
時王憂愁。
知當奈何。
無餘方計。
便告一臣。
卿可推求。
本是豪族種姓家者。
今若貧乏。
無錢财者。
便可将來。
臣即受教。
遍往求覓。
得一貧窮豪族之子。
使便喚之。
将來詣王。
王見此人。
共至屏處。
密共私語。
聞卿豪族今者貧窮。
當相供給我有一女。
面貌極醜。
幸卿不逆。
當納受之。
時此貧人。
長跪白王。
當奉教敕。
正使大王以狗見賜。
我亦當受不違王教。
何況今者。
末利夫人。
所生之女。
今設見賜奉命納之。
王即以女。
妻彼貧人。
為起舍宅。
牢閉門戶。
令有七重。
王囑女夫。
自捉戶排若欲出行。
而自閉之我女醜惡。
勿令外人見其面狀。
常牢閉戶。
幽關在内。
王出财物。
随其所須。
供給女婿。
使無乏短。
王即跪拜。
授為大臣。
于後時間。
多财饒寶。
無所乏少。
與諸豪族。
共為邑會。
日月更作。
會同之時。
夫婦共來。
男女雜合。
共相娛樂。
諸來會者。
各将自婦。
共來赴會。
唯彼大臣。
獨不将來。
衆人疑怪。
彼人婦者。
傥能端政。
顔色晖耀。
或能極醜。
不中顯現。
是以彼人。
不将婦來。
今當設計。
往觀彼婦。
即各同心。
密共相語。
以酒勸之。
令醉卧地。
解取門鈎。
使令五人。
往至其家。
開其門戶。
欲觀其婦。
當于爾時。
彼女心惱。
自責罪咎。
我種何罪。
為夫所憎。
恒見幽閉。
處在闇室。
不睹日月及與諸人。
複自念言。
今佛在世。
常以慈悲。
觀諸衆生有苦厄者。
即往度之。
爾時此女。
即便至心。
遙禮世尊。
唯願哀愍。
來到我前。
暫見教訓。
其女精誠。
敬心純笃。
佛知其意。
即到其家。
于其女前。
地中踴出绀發相現。
其女舉頭。
見佛發相。
倍加歡喜。
敬心極深。
其女頭發。
自然細軟。
绀青色相。
佛漸現面。
女便見之。
心懷歡喜。
面複端政。
惡相粗皮。
自然化滅。
佛漸現身。
金色晃昱。
令女見之。
女見佛身。
益增歡喜。
身體端嚴。
猶如天女。
佛便為說種種法要。
心開意解。
得須陀洹果。
心懷踴悅。
與世無比。
時佛還去。
爾時五人。
開門入内。
見其端政。
殊妙少雙。
時彼五人。
各相謂言。
我怪此人不将婦來。
見婦端政。
乃至若是。
觀睹已竟。
牢閉門戶還系戶鈎彼人帶頭本處。
會同各罷。
其人還家。
入其舍内。
見婦端政殊特過人。
欣然問言。
汝是何人。
婦答夫言。
我是汝婦。
夫即問言。
汝前極醜。
今者何緣端政乃爾。
其婦具以上事答夫。
緣佛神德。
使我今得如是身體。
婦複白夫。
今我意欲與王相見。
汝當為我通其意情。
夫受其言即往白王。
女郎今者。
欲來相見。
王答女夫。
莫道此事。
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