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集百緣經卷第二
關燈
小
中
大
。
送至殺處。
規欲刑戮。
值見世尊。
作禮歸躬。
具說罪狀。
今當就死。
命在不久。
唯願世尊。
大慈憐愍。
為我白王。
聽使出家。
死不複恨。
爾時如來即便然可。
告阿難曰。
汝可往語波斯匿王。
雲吾今日。
從王乞索此一罪人。
用為出家。
是時阿難。
受佛教敕。
尋即往到。
語波斯匿王。
今日世尊。
從王乞索此一罪人。
用為出家。
王聞佛語。
敕放罪人。
送與世尊。
度令出家。
精勤修習。
未久之間。
得阿羅漢果。
時諸比丘。
見是如願。
臨死得脫。
出家未久。
複獲道果。
歎未曾有。
而白佛言。
如來世尊。
宿殖何福。
出言信用。
救彼罪人。
得濟身命。
不審世尊。
其事雲何。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汝等谛聽。
吾當為汝分别解說。
乃往過去無量世時。
波羅奈國。
有佛出世。
号曰帝幢。
将諸比丘。
遊諸聚落。
教化衆生。
于其路次。
值一仙人。
見佛世尊。
三十二相。
八十種好。
光明晖曜。
如百千日。
心懷歡喜。
前禮佛足。
請命就座。
設諸肴膳。
供養佛已。
因發願言使我來世出言信用。
佛即答言。
使汝所求必得如願。
如我今者無有異也。
時彼仙人聞佛語已。
即于佛前發于無上菩提之心。
即為授記。
汝于來世。
當得作佛号釋迦牟尼。
廣度衆生不可限量。
佛告諸比丘。
欲知彼時仙人者。
則我身是。
以我過去敬順佛故。
今者出言無不信受。
救彼罪人得免身命及獲道果。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一九)頻婆娑羅王請佛緣 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
爾時頻婆娑羅王。
将十二億那由他人。
往詣佛所。
前禮佛足。
長跪請佛。
唯願世尊。
大慈憐愍。
将諸比丘。
受我終身四事供養。
佛不許可。
複白佛言。
若不受我終身供養。
當受十二年。
佛亦不許。
複白佛言。
若不受我十二年。
當受十二月。
佛亦不許。
複白佛言。
若不受十二月。
當受三月四事供養。
佛即然可。
敕諸臣民。
平治道路。
除去瓦石污穢不淨。
建立幢幡。
懸諸寶鈴。
香水灑地。
散諸妙花。
安置床榻。
卧具被褥。
備辦肴膳。
将諸群臣。
各各執蓋。
蓋佛衆僧。
入王舍城。
足蹈門阃。
地大震動。
城中寶藏。
自然踴出。
盲者得視。
聾者得聽。
啞者能言。
癖者得伸。
貧者得寶。
空中伎樂。
不鼓自鳴。
象馬衆鳥。
相和悲鳴。
虛空之中。
雨衆妙華。
至于王宮。
設諸肴膳百味飲食。
供養佛僧經于三月。
受王供已。
佛即為王種種說法。
心懷喜悅。
即以加屍育衣。
施佛及僧。
退坐一面。
時諸比丘而白佛言。
如來世尊。
宿殖何福。
乃獲如斯上妙供養。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谛聽。
吾當為汝分别解說。
乃往過去無量世時。
波羅奈國。
有佛出世。
号曰差摩。
将諸比丘。
遊行教化。
到寶勝國。
王名伽翅。
聞佛來至。
心懷歡喜。
将諸群臣。
出城奉迎。
前禮佛足。
長跪請佛。
唯願世尊。
慈哀憐愍。
受我供養。
佛即然可。
設諸肴膳。
供養佛已。
渴仰聞法。
佛即為王種種說法。
心懷歡喜。
即于佛前。
發于無上菩提之心。
佛授王記。
汝于來世。
當得作佛。
号釋迦牟尼。
利安衆生。
不可限量。
佛告諸比丘。
欲知彼時伽翅王者。
則我身是。
彼時諸臣者。
今諸比丘是。
由于彼時供養佛故。
無量世中。
不堕地獄畜生餓鬼。
天上人中。
常受快樂。
乃至今者自緻成佛。
故有人天來供養我。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二○)帝釋變迦蘭陀竹林緣 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
時彼城中。
有一長者。
名曰瞿沙。
财寶無量。
不可稱計。
然彼長者信邪倒見。
奉事外道。
不信佛法。
時大目連觀是長者。
極生邪見。
畏墜三塗不可拔濟。
生憐愍心。
即作方便。
告帝釋言。
汝今可變迦蘭陀竹林令作七寶。
諸天宮殿等無有異。
懸諸幡蓋及諸寶鈴。
諸天妙華以散其地。
天須陀食。
自然備有供養佛僧。
伊羅缽龍。
執持幡蓋。
蓋佛頂上。
又諸龍王。
各各執持種種幡蓋。
蓋諸比丘。
舍屍夫人将諸婇女。
各各執扇。
在佛左右。
執扇扇佛。
般遮屍棄乾闼婆衆作天伎樂。
以娛樂佛。
時彼長者見其如是。
歎未曾有。
即于佛所。
深生信敬。
往詣佛所。
唯願世尊。
慈哀憐愍。
受我供養佛默然許。
還至家中。
設供飲食。
遣使白佛。
食具已辦。
唯聖知時。
爾時世尊著衣持缽。
将諸比丘往至其家。
受其供已。
佛即為其種種說法。
心開意解。
得須陀洹果。
時諸比丘。
見此神變如斯供養。
怪未曾有。
而白佛言。
如來世尊。
宿殖何福。
乃獲斯報。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汝等谛聽。
吾當為汝分别解說。
乃往過去無量世時。
波羅奈國。
有佛出世。
号曰滿願。
将諸比丘。
遊行教化。
到梵摩王國。
聞佛來至。
将諸群臣。
出城奉迎。
前禮佛足。
長跪請佛。
唯願世尊受我供養。
佛即然可。
敕諸群臣。
施設種種百味飲食。
供養訖已。
佛即為王種種說法。
發菩提心。
即授王記。
汝于來世。
當得作佛。
号釋迦牟尼。
廣度衆生。
不可限量。
佛告諸比丘。
欲知彼時梵摩王者。
則我身是。
皆由彼時供養佛僧。
無量世中。
不堕地獄畜生餓鬼。
天上人中。
常受快樂。
乃至今者。
自緻成佛。
故有人天來供養我。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撰集百緣經卷第二
送至殺處。
規欲刑戮。
值見世尊。
作禮歸躬。
具說罪狀。
今當就死。
命在不久。
唯願世尊。
大慈憐愍。
為我白王。
聽使出家。
死不複恨。
爾時如來即便然可。
告阿難曰。
汝可往語波斯匿王。
雲吾今日。
從王乞索此一罪人。
用為出家。
是時阿難。
受佛教敕。
尋即往到。
語波斯匿王。
今日世尊。
從王乞索此一罪人。
用為出家。
王聞佛語。
敕放罪人。
送與世尊。
度令出家。
精勤修習。
未久之間。
得阿羅漢果。
時諸比丘。
見是如願。
臨死得脫。
出家未久。
複獲道果。
歎未曾有。
而白佛言。
如來世尊。
宿殖何福。
出言信用。
救彼罪人。
得濟身命。
不審世尊。
其事雲何。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汝等谛聽。
吾當為汝分别解說。
乃往過去無量世時。
波羅奈國。
有佛出世。
号曰帝幢。
将諸比丘。
遊諸聚落。
教化衆生。
于其路次。
值一仙人。
見佛世尊。
三十二相。
八十種好。
光明晖曜。
如百千日。
心懷歡喜。
前禮佛足。
請命就座。
設諸肴膳。
供養佛已。
因發願言使我來世出言信用。
佛即答言。
使汝所求必得如願。
如我今者無有異也。
時彼仙人聞佛語已。
即于佛前發于無上菩提之心。
即為授記。
汝于來世。
當得作佛号釋迦牟尼。
廣度衆生不可限量。
佛告諸比丘。
欲知彼時仙人者。
則我身是。
以我過去敬順佛故。
今者出言無不信受。
救彼罪人得免身命及獲道果。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一九)頻婆娑羅王請佛緣 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
爾時頻婆娑羅王。
将十二億那由他人。
往詣佛所。
前禮佛足。
長跪請佛。
唯願世尊。
大慈憐愍。
将諸比丘。
受我終身四事供養。
佛不許可。
複白佛言。
若不受我終身供養。
當受十二年。
佛亦不許。
複白佛言。
若不受我十二年。
當受十二月。
佛亦不許。
複白佛言。
若不受十二月。
當受三月四事供養。
佛即然可。
敕諸臣民。
平治道路。
除去瓦石污穢不淨。
建立幢幡。
懸諸寶鈴。
香水灑地。
散諸妙花。
安置床榻。
卧具被褥。
備辦肴膳。
将諸群臣。
各各執蓋。
蓋佛衆僧。
入王舍城。
足蹈門阃。
地大震動。
城中寶藏。
自然踴出。
盲者得視。
聾者得聽。
啞者能言。
癖者得伸。
貧者得寶。
空中伎樂。
不鼓自鳴。
象馬衆鳥。
相和悲鳴。
虛空之中。
雨衆妙華。
至于王宮。
設諸肴膳百味飲食。
供養佛僧經于三月。
受王供已。
佛即為王種種說法。
心懷喜悅。
即以加屍育衣。
施佛及僧。
退坐一面。
時諸比丘而白佛言。
如來世尊。
宿殖何福。
乃獲如斯上妙供養。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谛聽。
吾當為汝分别解說。
乃往過去無量世時。
波羅奈國。
有佛出世。
号曰差摩。
将諸比丘。
遊行教化。
到寶勝國。
王名伽翅。
聞佛來至。
心懷歡喜。
将諸群臣。
出城奉迎。
前禮佛足。
長跪請佛。
唯願世尊。
慈哀憐愍。
受我供養。
佛即然可。
設諸肴膳。
供養佛已。
渴仰聞法。
佛即為王種種說法。
心懷歡喜。
即于佛前。
發于無上菩提之心。
佛授王記。
汝于來世。
當得作佛。
号釋迦牟尼。
利安衆生。
不可限量。
佛告諸比丘。
欲知彼時伽翅王者。
則我身是。
彼時諸臣者。
今諸比丘是。
由于彼時供養佛故。
無量世中。
不堕地獄畜生餓鬼。
天上人中。
常受快樂。
乃至今者自緻成佛。
故有人天來供養我。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二○)帝釋變迦蘭陀竹林緣 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
時彼城中。
有一長者。
名曰瞿沙。
财寶無量。
不可稱計。
然彼長者信邪倒見。
奉事外道。
不信佛法。
時大目連觀是長者。
極生邪見。
畏墜三塗不可拔濟。
生憐愍心。
即作方便。
告帝釋言。
汝今可變迦蘭陀竹林令作七寶。
諸天宮殿等無有異。
懸諸幡蓋及諸寶鈴。
諸天妙華以散其地。
天須陀食。
自然備有供養佛僧。
伊羅缽龍。
執持幡蓋。
蓋佛頂上。
又諸龍王。
各各執持種種幡蓋。
蓋諸比丘。
舍屍夫人将諸婇女。
各各執扇。
在佛左右。
執扇扇佛。
般遮屍棄乾闼婆衆作天伎樂。
以娛樂佛。
時彼長者見其如是。
歎未曾有。
即于佛所。
深生信敬。
往詣佛所。
唯願世尊。
慈哀憐愍。
受我供養佛默然許。
還至家中。
設供飲食。
遣使白佛。
食具已辦。
唯聖知時。
爾時世尊著衣持缽。
将諸比丘往至其家。
受其供已。
佛即為其種種說法。
心開意解。
得須陀洹果。
時諸比丘。
見此神變如斯供養。
怪未曾有。
而白佛言。
如來世尊。
宿殖何福。
乃獲斯報。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汝等谛聽。
吾當為汝分别解說。
乃往過去無量世時。
波羅奈國。
有佛出世。
号曰滿願。
将諸比丘。
遊行教化。
到梵摩王國。
聞佛來至。
将諸群臣。
出城奉迎。
前禮佛足。
長跪請佛。
唯願世尊受我供養。
佛即然可。
敕諸群臣。
施設種種百味飲食。
供養訖已。
佛即為王種種說法。
發菩提心。
即授王記。
汝于來世。
當得作佛。
号釋迦牟尼。
廣度衆生。
不可限量。
佛告諸比丘。
欲知彼時梵摩王者。
則我身是。
皆由彼時供養佛僧。
無量世中。
不堕地獄畜生餓鬼。
天上人中。
常受快樂。
乃至今者。
自緻成佛。
故有人天來供養我。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撰集百緣經卷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