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羅摩伽經卷下
關燈
小
中
大
持音聲
第七化音聲 第八化雲海
九功德音海 第十妙音幢
十一普威德 第十二法海
十三集音聲 十四功德海
十五燈明首 十六寶炎首
十七燈明佛 十八功德炎
十九月天佛 二十功德勝
彼諸如來等 我皆得值遇
彼兩足世尊 出興于世時
我為功德天 供養彼最勝
時佛為我說 莊嚴大海願
陀羅尼念力 皆悉能受持
我得明淨眼 三昧陀羅尼
于一一念中 悉見無數刹
出生大悲藏 深入方便雲
心淨如虛空 皆從夢中生
始發菩提心 廣大如虛空
究竟無邊際 為度衆生故
盡未來際劫 願求諸佛力
觀察諸衆生 常樂我淨倒
愚癡闇所覆 煩惱起虛妄
邪見貪欲等 無量諸惡業
一切諸趣中 具受不善報
一切諸趣中 種種業受身
生老病死患 無量苦逼迫
我發無上心 安樂諸衆生
令至諸佛所 成滿如來力
滿足大願雲 常見一切佛
修習于正道 具足諸功德
一向廣專求 無量功德雲
羅摩伽三昧 充滿諸法界
廣大波羅蜜 聲聞十方刹
一切諸佛所 聞此羅摩伽
即具普賢行 入淨深法界
攝持一切法 成滿一切地
三世方便海 修習無量行
一心具佛智 智慧悉通達
爾時夜天。
說此偈已。
頭面敬禮一切諸佛。
未舉頭頃。
見一切如來足下千輻相輪。
逆觀如來一切相好。
于佛相好中。
身心明了。
不著相好。
以廣大心。
速疾聞佛五分法身香。
究竟一切諸波羅蜜。
住菩薩地。
盡佛法海。
遠離一切三世色聲香味觸法。
住普賢菩薩廣行究竟地。
圓滿清淨大境界地。
于一念頃。
普現十方無量佛刹。
具十法門。
一一法門。
具足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等諸法界海。
盡一切苦際。
皆悉深信。
佛子。
如是等種種功德。
我已久修。
信解受持。
具普賢行。
善男子。
爾時智慧轉輪聖王。
劫劫相續。
常紹王位。
受佛種性。
生釋種家。
不斷如來善寂種性者。
豈異人乎。
今文殊師利童子是也。
爾時轉輪聖王夫人賢慧玉女者。
今我喜目觀察衆生夜天是。
時覺寤我夜天者。
今普賢菩薩所變化身是。
善男子。
我于爾時。
夜夢覺已。
見佛光明。
初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發是心已。
于無量佛刹微塵數劫。
不堕惡道。
常生天上。
下在人中。
受諸快樂值見諸佛。
于其中間。
經無量劫。
乃至報應首功德幢如來應供正遍知所。
得此普光喜幢法門。
得此法門已。
示現種種身。
調伏衆生。
随順開發。
皆令親近善知識。
若天若人。
及餘一切。
于未來世。
聞向佛名。
及聞普光喜幢法門毗羅摩伽三昧名号。
受持讀誦。
解說書寫。
亦得超越無量佛刹微塵劫海生死之罪。
不堕惡道。
常生天上人中。
受諸快樂。
常見諸佛。
聞法受持。
終不忘失。
善男子。
我于寶光功德炎佛所。
得此普光喜幢速疾法門。
得此法門已。
一向專求諸善知識。
身心諸根。
歡喜悅樂。
遊諸方面。
調伏衆生。
令入律行。
善男子。
我唯知此普光喜幢法門毗羅摩伽三昧。
圓滿清淨勝光境界。
諸大菩薩。
于念念頃。
不離善知識。
深入方便智慧大海。
因善知識。
出生長養速疾法門。
發一切大願海。
于一切劫。
不離善根。
念念相續。
近善知識。
求妙功德。
救護衆生。
悉具一切普賢菩薩所行之道。
爾時喜目觀察衆生夜天。
為善财童子。
顯現菩薩教化一切世間法門境界相好莊嚴身相。
眉間白毫相中。
放大光明。
名普慧炎燈清淨幢。
無量光明。
照一切世界已。
入善财頂。
充滿其身。
爾時善财童子。
即得毗羅摩伽圓滿三昧。
得此三昧已。
于一一身。
充滿法界。
于一切地水火風微塵。
衆寶微塵。
香微塵。
金剛微塵。
摩尼珠微塵。
碎末微塵。
一切莊嚴微塵。
如是等一一微塵海中。
悉見佛刹微塵等世界成壞。
四大成敗相。
風輪水輪。
金剛輪地輪。
種種莊嚴衆山圍繞無量大海諸天宮殿。
諸雜寶樹種種莊嚴諸龍宮殿。
夜叉乾闼婆。
阿修羅迦樓羅。
緊那羅。
人非人等城郭宮殿。
地獄餓鬼閻羅王處。
死此生彼。
皆悉了知諸法因果。
一一身中。
普現一切法界等身。
悉見一切諸佛刹土。
随所應化。
度脫衆生業報好醜。
以微妙音。
普為說法。
令此法音從毛孔入。
令諸衆生皆得法行。
見一一刹。
及見一切世界微塵數刹。
見無量無邊一切諸佛如來海。
深入善根。
于諸佛所。
住一切法界。
于無量佛所。
得無量法門。
越度生死。
遊戲神通。
于一一佛所。
自念從初發心。
修菩薩本行普集善根一切境界果報。
于一一佛所。
得聞諸佛所轉法輪。
受持不忘。
守護正法。
以本願善根力。
悉見三世一切佛海。
越生死流。
善男子。
諸大菩薩。
成就如是無量無邊諸大功德。
我當雲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爾時喜目觀察衆生夜天。
告善财童子言。
我以此普光喜幢法門力故。
常見諸佛。
間無空缺。
以此義故。
遍一切處守護佛法。
盡虛空界。
心不疲厭。
雲何能為守護一切諸佛正法。
以毗盧遮那佛本願力故。
及觀世音菩薩摩诃薩威神力故。
持白寶蓮華陀羅尼咒。
擁護受持讀誦行正法者。
爾時喜目觀察衆生夜天。
承佛神力。
即說白寶蓮華陀羅尼咒。
多耋他 摸利翅 波阇羅摸利翅賒摩他移 毗賒摩他移 波臘波檀尼翅郁他婆尼翅莎呵 禅頭(音頭掬反)翅 曼頭翅莎呵 賒俾多缽頭摩 無至翅莎呵 因陀羅波尼翅莎呵 曼檀祢莎呵 逾阇祢莎呵 若有受持此咒者。
不堕地獄餓鬼畜生。
于現身上。
終不橫死。
不遭縣官牢獄系縛。
常受一切清淨快樂。
若有得此陀羅尼者。
當知此人。
常得不離值見諸佛。
亦不離聞佛說法轉正法輪。
又複常得無盡清淨法音聲海辯才印陀羅尼。
若有得聞此陀羅尼者。
具足一切菩薩淨行。
必度生死海。
當到彼岸。
爾時善财童子。
聞此陀羅尼已。
恭敬頂禮喜目觀察衆生夜天足。
繞無數匝。
專心思惟正念菩薩圓滿淨幢菩薩法門。
思惟分别。
觀察正受。
念善知識教。
深入随順善知識教。
時彼夜天。
告善财言。
善男子。
此佛衆中有一夜天。
名普覆衆生威德。
汝詣彼問。
雲何菩薩學菩薩行。
具菩薩行。
修菩薩道。
時善财童子。
頭面敬禮。
喜目觀察。
衆生夜天足。
辭退而行。
詣普覆衆生威德夜天所。
求善知識。
心無厭足。
即得發起宿世善根一切境界。
此境界力。
普見十方諸佛菩薩諸善知識。
威儀庠序。
舍離憍慢。
深生恭敬。
所見菩薩及善知識。
念念相續。
無有異心。
皆悉歸依諸善知識。
彼諸菩薩。
從初發心。
堪為法器。
乃至十地。
求善知識。
如我無異。
常為善知識之所覆護。
聞善知識所說密語。
憶持在心。
終不忘失。
為成菩提故。
修一切善根莊嚴功德。
具諸方便。
皆由先世親近善知識故。
爾時普覆衆生威德夜天。
普放光明。
此光明名調伏一切衆生律儀示現莊嚴法門。
得此法門故。
具足相好。
以莊嚴身。
以此相好身。
示一切衆生。
令得歡喜。
一一相好。
示現一切衆相光明。
現光明已。
于白毫相。
放一切光。
以此光明。
普照一切。
以一切光。
以為眷屬。
此光名普智炎毗羅摩伽圓滿明淨三昧境界。
又此光明。
無量無邊無有涯際。
普照十方一切世間已。
入善财童子頂。
充遍其身。
于其身内。
悉見衆生死此生彼。
善惡業報。
皆悉現于善财身中。
爾時善财童子。
即得極妙清淨毗羅摩伽三昧。
得此三昧時。
無量無邊諸衆生等。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一切大衆。
皆大歡喜。
禮佛而退。
佛說羅摩伽經卷下
說此偈已。
頭面敬禮一切諸佛。
未舉頭頃。
見一切如來足下千輻相輪。
逆觀如來一切相好。
于佛相好中。
身心明了。
不著相好。
以廣大心。
速疾聞佛五分法身香。
究竟一切諸波羅蜜。
住菩薩地。
盡佛法海。
遠離一切三世色聲香味觸法。
住普賢菩薩廣行究竟地。
圓滿清淨大境界地。
于一念頃。
普現十方無量佛刹。
具十法門。
一一法門。
具足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等諸法界海。
盡一切苦際。
皆悉深信。
佛子。
如是等種種功德。
我已久修。
信解受持。
具普賢行。
善男子。
爾時智慧轉輪聖王。
劫劫相續。
常紹王位。
受佛種性。
生釋種家。
不斷如來善寂種性者。
豈異人乎。
今文殊師利童子是也。
爾時轉輪聖王夫人賢慧玉女者。
今我喜目觀察衆生夜天是。
時覺寤我夜天者。
今普賢菩薩所變化身是。
善男子。
我于爾時。
夜夢覺已。
見佛光明。
初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發是心已。
于無量佛刹微塵數劫。
不堕惡道。
常生天上。
下在人中。
受諸快樂值見諸佛。
于其中間。
經無量劫。
乃至報應首功德幢如來應供正遍知所。
得此普光喜幢法門。
得此法門已。
示現種種身。
調伏衆生。
随順開發。
皆令親近善知識。
若天若人。
及餘一切。
于未來世。
聞向佛名。
及聞普光喜幢法門毗羅摩伽三昧名号。
受持讀誦。
解說書寫。
亦得超越無量佛刹微塵劫海生死之罪。
不堕惡道。
常生天上人中。
受諸快樂。
常見諸佛。
聞法受持。
終不忘失。
善男子。
我于寶光功德炎佛所。
得此普光喜幢速疾法門。
得此法門已。
一向專求諸善知識。
身心諸根。
歡喜悅樂。
遊諸方面。
調伏衆生。
令入律行。
善男子。
我唯知此普光喜幢法門毗羅摩伽三昧。
圓滿清淨勝光境界。
諸大菩薩。
于念念頃。
不離善知識。
深入方便智慧大海。
因善知識。
出生長養速疾法門。
發一切大願海。
于一切劫。
不離善根。
念念相續。
近善知識。
求妙功德。
救護衆生。
悉具一切普賢菩薩所行之道。
爾時喜目觀察衆生夜天。
為善财童子。
顯現菩薩教化一切世間法門境界相好莊嚴身相。
眉間白毫相中。
放大光明。
名普慧炎燈清淨幢。
無量光明。
照一切世界已。
入善财頂。
充滿其身。
爾時善财童子。
即得毗羅摩伽圓滿三昧。
得此三昧已。
于一一身。
充滿法界。
于一切地水火風微塵。
衆寶微塵。
香微塵。
金剛微塵。
摩尼珠微塵。
碎末微塵。
一切莊嚴微塵。
如是等一一微塵海中。
悉見佛刹微塵等世界成壞。
四大成敗相。
風輪水輪。
金剛輪地輪。
種種莊嚴衆山圍繞無量大海諸天宮殿。
諸雜寶樹種種莊嚴諸龍宮殿。
夜叉乾闼婆。
阿修羅迦樓羅。
緊那羅。
人非人等城郭宮殿。
地獄餓鬼閻羅王處。
死此生彼。
皆悉了知諸法因果。
一一身中。
普現一切法界等身。
悉見一切諸佛刹土。
随所應化。
度脫衆生業報好醜。
以微妙音。
普為說法。
令此法音從毛孔入。
令諸衆生皆得法行。
見一一刹。
及見一切世界微塵數刹。
見無量無邊一切諸佛如來海。
深入善根。
于諸佛所。
住一切法界。
于無量佛所。
得無量法門。
越度生死。
遊戲神通。
于一一佛所。
自念從初發心。
修菩薩本行普集善根一切境界果報。
于一一佛所。
得聞諸佛所轉法輪。
受持不忘。
守護正法。
以本願善根力。
悉見三世一切佛海。
越生死流。
善男子。
諸大菩薩。
成就如是無量無邊諸大功德。
我當雲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爾時喜目觀察衆生夜天。
告善财童子言。
我以此普光喜幢法門力故。
常見諸佛。
間無空缺。
以此義故。
遍一切處守護佛法。
盡虛空界。
心不疲厭。
雲何能為守護一切諸佛正法。
以毗盧遮那佛本願力故。
及觀世音菩薩摩诃薩威神力故。
持白寶蓮華陀羅尼咒。
擁護受持讀誦行正法者。
爾時喜目觀察衆生夜天。
承佛神力。
即說白寶蓮華陀羅尼咒。
多耋他 摸利翅 波阇羅摸利翅賒摩他移 毗賒摩他移 波臘波檀尼翅郁他婆尼翅莎呵 禅頭(音頭掬反)翅 曼頭翅莎呵 賒俾多缽頭摩 無至翅莎呵 因陀羅波尼翅莎呵 曼檀祢莎呵 逾阇祢莎呵 若有受持此咒者。
不堕地獄餓鬼畜生。
于現身上。
終不橫死。
不遭縣官牢獄系縛。
常受一切清淨快樂。
若有得此陀羅尼者。
當知此人。
常得不離值見諸佛。
亦不離聞佛說法轉正法輪。
又複常得無盡清淨法音聲海辯才印陀羅尼。
若有得聞此陀羅尼者。
具足一切菩薩淨行。
必度生死海。
當到彼岸。
爾時善财童子。
聞此陀羅尼已。
恭敬頂禮喜目觀察衆生夜天足。
繞無數匝。
專心思惟正念菩薩圓滿淨幢菩薩法門。
思惟分别。
觀察正受。
念善知識教。
深入随順善知識教。
時彼夜天。
告善财言。
善男子。
此佛衆中有一夜天。
名普覆衆生威德。
汝詣彼問。
雲何菩薩學菩薩行。
具菩薩行。
修菩薩道。
時善财童子。
頭面敬禮。
喜目觀察。
衆生夜天足。
辭退而行。
詣普覆衆生威德夜天所。
求善知識。
心無厭足。
即得發起宿世善根一切境界。
此境界力。
普見十方諸佛菩薩諸善知識。
威儀庠序。
舍離憍慢。
深生恭敬。
所見菩薩及善知識。
念念相續。
無有異心。
皆悉歸依諸善知識。
彼諸菩薩。
從初發心。
堪為法器。
乃至十地。
求善知識。
如我無異。
常為善知識之所覆護。
聞善知識所說密語。
憶持在心。
終不忘失。
為成菩提故。
修一切善根莊嚴功德。
具諸方便。
皆由先世親近善知識故。
爾時普覆衆生威德夜天。
普放光明。
此光明名調伏一切衆生律儀示現莊嚴法門。
得此法門故。
具足相好。
以莊嚴身。
以此相好身。
示一切衆生。
令得歡喜。
一一相好。
示現一切衆相光明。
現光明已。
于白毫相。
放一切光。
以此光明。
普照一切。
以一切光。
以為眷屬。
此光名普智炎毗羅摩伽圓滿明淨三昧境界。
又此光明。
無量無邊無有涯際。
普照十方一切世間已。
入善财童子頂。
充遍其身。
于其身内。
悉見衆生死此生彼。
善惡業報。
皆悉現于善财身中。
爾時善财童子。
即得極妙清淨毗羅摩伽三昧。
得此三昧時。
無量無邊諸衆生等。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一切大衆。
皆大歡喜。
禮佛而退。
佛說羅摩伽經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