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羅摩伽經卷上
關燈
小
中
大
薩法門。
善男子。
汝今當知。
諸大菩薩。
究竟法界一切菩薩境界無著。
能以一身。
結加趺坐。
充滿十方一切世界。
于自身内。
悉能示現一切十方諸佛刹土妙莊嚴事。
于刹那刹那頃。
周遍十方。
禮事諸佛。
于自身内。
普能示現一切諸佛神通變化願力。
能以一毛。
遍縛十方諸須彌山。
舉置他方無量世界。
于一一毛孔。
普現十方一切世界劫成壞相。
于一刹那頃。
普于十方不可說不可說劫。
攝受衆生。
終不舍離諸大菩薩摩诃薩具足一切深智海行。
我當雲何能知能說彼功德願。
善男子。
汝從此南行。
有國。
名險難。
城名寶莊嚴。
于彼城中。
有一女人。
名婆須蜜多。
汝詣彼問。
雲何菩薩學菩薩行。
修菩薩道。
爾時善财童子。
頭面敬禮師子奮迅比丘尼足。
瞻仰谛觀。
辭退南行。
善财童子。
得大慧光。
以照其心。
具足長養一切善根。
欲以教化諸衆生故。
一心思惟諸法實相。
建立一切清淨法水語言陀羅尼藏。
廣修受持一切法輪陀羅尼成就思惟力。
為衆生歸依大悲一切世間之力。
方便觀察一切種智充滿法界速疾思惟一切淨法願普觀察光明法門。
莊嚴十方諸通明力。
皆悉充滿一切法界。
究竟成滿諸菩薩行諸菩薩業。
滿足願力。
具諸神通漸漸遊行。
至險難國寶莊嚴城。
推問尊者婆須蜜多女。
今在何所。
其城中人。
作如是念。
我不聞此女有深智慧善攝諸根身心寂靜。
今此童子。
威儀庠序。
其心恬泊。
調伏諸根。
遠離放逸颠倒惑亂。
念慧現前。
視瞻詳審。
言音和雅。
不著形色。
正念思惟甚深法相。
遠離懈惓。
心如大海。
此非染欲颠倒之人。
無情欲想。
不沒欲泥。
不随諸根。
超出魔界。
不為一切諸魔所縛。
如此童子。
具諸功德。
何故為色。
問此女為。
今此城中。
多有諸人。
乃至不聞此女人名。
何況識者。
有一人言。
善哉善哉。
善男子。
汝于今者。
必獲大利。
乃能問此尊者婆須蜜多。
如汝問意。
必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決定為于一切衆生。
必能永離淫怒癡箭。
不壞淨想。
不著不淨。
普解一切諸縛著者。
善男子。
今此尊者婆須蜜多。
在此城北歡喜園中莊嚴樓閣。
止于其中。
爾時善财童子。
聞此語已。
歡喜踴躍。
往詣其所。
住于門側。
叉手合掌。
瞻察園内。
見彼宮宅。
廣博嚴淨。
十種寶牆周匝圍繞。
列殖十行寶多羅樹。
十種寶塹其水清深。
具八功德盈滿其中。
優缽羅花。
缽頭摩花。
拘勿頭花。
分陀利花。
開敷鮮榮彌覆水上。
底布金沙寶岸嚴麗。
雜色光明充遍園林。
寶殿樓閣清淨莊嚴。
绮窗香風怡悅衆心。
連錢半月校飾羅網。
金剛力士嗔目奮杵。
衆寶師子震尾哮吼。
壯士獸王列侍門側。
宮城四角有明珠柱。
衆寶觀阙放種種光。
雨寶珠花積至于膝。
淨琉璃地如懸虛空。
有如意珠王映于地下。
紫磨金渠流香色水。
黃金蓮花敷榮其上。
從蓮花台湧妙聲水。
演散法音流聞十方。
金色芭蕉放大光明。
處處積寶猶如山崗。
沉水香雲回旋宛轉。
塗香末香遍熏宮城。
異類衆鳥出和雅音。
張大寶帳垂衆金花。
摩尼寶鈴衆寶廁填。
閻浮檀金以為羅網彌覆宮牆。
燒百千萬億無價寶香。
香煙芬馥充滿虛空。
無量諸天列侍供養。
諸天妓樂不鼓自鳴。
衆吉祥瓶盛如意珠從地踴出。
又雨無量天寶花雲。
無量天寶香雲。
無量幢幡寶蓋雲。
無量天衣璎珞雲。
無量妓樂天音聲雲。
如是種種供養具雲。
一一皆放無量色光。
彌覆虛空。
照十方界。
無量萬億金剛寶藏。
盈滿宮中。
一一寶園。
雕文刻镂。
光光相照映徹無礙。
複有無量十種寶園以為圍繞。
珍妙莊嚴。
清淨無極。
尊者婆須蜜多。
端正微妙。
色如花敷。
相好具足。
身真金色。
不長不短。
不肥不瘦。
目睫绀色。
如青蓮花。
鬓發柔潤。
其色绀豔。
威儀齊整。
進止庠序。
手足鮮澤。
千輻輪相。
六欲天後。
不得為比。
聲逾梵音。
悉解衆語。
善知世間工巧技藝。
深達一切諸論根本。
及論議相皆悉究盡。
善知字義。
善辯正智善巧方便如幻境界。
善知菩薩方便法門。
善知菩薩方便法界。
具諸相好。
璎珞嚴身。
摩尼寶冠。
放大光明。
心王明珠以為花鬘。
本願眷屬皆悉圍繞。
功德成滿不可沮壞。
具足無盡功德寶藏。
身出光明普照一切。
饒益光柔軟光。
悅樂光開心光。
莊嚴菩薩心道之光。
以此光明。
嚴飾一切衆生之心遇斯光者。
得離五欲。
拔衆苦根。
爾時善财童子。
詣尊者婆須蜜多所。
叉手合掌。
白言大聖。
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而未知雲何學菩薩行。
修菩薩道。
答言善男子。
我唯知此一億離欲無垢具足莊嚴菩薩法門。
善男子。
若天見我遍一切處。
天光璎珞。
以自嚴飾。
為天女形。
若人見我。
我以上妙色清淨慈心。
而自莊嚴。
為童女形。
非人見我。
我現非人女形。
端正殊妙。
遍非人處。
若有衆生。
來至我所。
起淫怒癡。
無有是處。
唯得菩薩無受正法。
恒為衆生說清淨解脫離苦法門。
聞我名者。
得厭離觀。
速得成就功德三昧。
身心寂靜。
無有障礙。
見我形者。
即得歡喜三昧。
聞我聲者。
即得無量聲藏三昧。
聞我名者。
即得歸依佛法僧寶。
即得諸佛刹普現色三昧。
若有衆生。
與我同止者。
即得解脫光三昧。
若有衆生。
谛觀我者。
即得寂靜莊嚴三昧。
若有見我頻申欠呿者。
得壞散外道三昧。
若有衆生。
觀察我者。
得一切諸佛境界光明三昧。
若有衆生。
與我言者。
即得守護攝受一切衆生藏三昧。
若有衆生。
為我搔癢者。
即得一切德集花藏三昧。
若有衆生親近我者。
即得一億無染離欲莊嚴菩薩無著無極明淨一切智境界法門。
善财童子。
白言大聖。
昔于何所。
修何功德。
種何善根。
有何等業。
得此法門。
答言善男子。
過去有佛。
号無染著行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爾時無染著行如來。
出興于世。
為哀愍饒益一切衆生故。
向普賢城。
始至界上。
當舉足時。
國土城邑六種震動。
下足之時。
丘墟坑坎。
皆自夷平。
空中清明。
自然嚴淨。
爾時世尊。
足蹈門阃。
即時大地複更震動。
瓦礫牆壁化成七寶。
散雜寶花列住空中。
羅覆宮城。
百千萬億諸天樂器。
衆寶校飾。
懸在虛空。
不鼓自鳴。
無量諸天。
各與宮殿。
列侍空中。
頂禮佛足。
雨諸天花。
以供養佛。
佛入城時。
放金色光。
猶如金山。
我于爾時。
生彼城中。
為長者妻。
亦名婆須蜜多。
見佛色身相好光明神通具足。
即開發我宿世善根。
我于爾時。
與夫長者。
疾詣佛所。
即脫所著無價寶珠。
以散佛上。
所散寶珠。
悉住虛空。
接足作禮。
爾時文殊師利童子。
為佛侍者。
時文殊師利。
即告我言。
善女人。
汝可速發無上道心。
我于爾時。
始發菩薩無上道心。
婆須蜜多。
告善财言。
我唯得此一億無染離欲莊嚴無著法門。
諸大菩薩智慧方便化度衆生大海深廣三昧法門。
大智慧力不可壞伏境界。
我當雲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善男子。
汝從此南行。
彼有大城。
名曰善寂。
城中長者。
名曰不憍高貴德王。
彼大長者。
晝夜六時。
恒常供養栴檀寶塔。
汝詣彼問。
雲何菩薩學菩薩行。
修菩薩道。
時善财童子。
頭面敬禮彼女人足。
辭退南行。
漸漸遊步。
至彼大城。
到長者所。
白言大聖。
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而未知雲何學菩薩行。
修菩薩道。
長者答言。
我唯成就不滅度實際菩薩法門。
住此法門。
我今審知諸佛如來。
不般涅槃。
不入滅度。
三世如來。
永不涅槃。
無涅槃相。
除佛方便為度虛僞衆生故示現涅槃。
欲令舍利廣流布故。
普令一切得入律行。
善男子。
若人能知如來畢竟不般涅槃者。
是人能開栴檀寶塔。
善男子。
汝今可往禮拜供養。
善财童子。
即至塔所。
頭面敬禮。
開栴檀塔。
開塔戶時。
念念相續。
得無盡佛性圓光明淨無盡三昧法門。
善男子。
我心于刹那刹那頃。
常入正受。
于正受中。
得無量無數圓光明淨三昧。
于念念頃。
入勝進地。
善财童子。
白言大聖。
此法門者。
境界雲何。
答言。
善男子。
我入此三昧時。
普入一切三昧道門。
三昧力故。
得見十方無量諸佛迦葉如來應供正遍知。
十方無量各恒河沙微塵數世界海。
同名迦葉如來等。
拘那含牟尼佛及十方無量恒河沙微塵數世界海。
同名拘那含牟尼佛等。
屍棄如來及十方無量恒河沙微塵數世界海。
同名屍棄如來等。
毗婆屍如來及十方無量恒河沙微塵數世界海。
同名毗婆屍如來等。
提舍如
善男子。
汝今當知。
諸大菩薩。
究竟法界一切菩薩境界無著。
能以一身。
結加趺坐。
充滿十方一切世界。
于自身内。
悉能示現一切十方諸佛刹土妙莊嚴事。
于刹那刹那頃。
周遍十方。
禮事諸佛。
于自身内。
普能示現一切諸佛神通變化願力。
能以一毛。
遍縛十方諸須彌山。
舉置他方無量世界。
于一一毛孔。
普現十方一切世界劫成壞相。
于一刹那頃。
普于十方不可說不可說劫。
攝受衆生。
終不舍離諸大菩薩摩诃薩具足一切深智海行。
我當雲何能知能說彼功德願。
善男子。
汝從此南行。
有國。
名險難。
城名寶莊嚴。
于彼城中。
有一女人。
名婆須蜜多。
汝詣彼問。
雲何菩薩學菩薩行。
修菩薩道。
爾時善财童子。
頭面敬禮師子奮迅比丘尼足。
瞻仰谛觀。
辭退南行。
善财童子。
得大慧光。
以照其心。
具足長養一切善根。
欲以教化諸衆生故。
一心思惟諸法實相。
建立一切清淨法水語言陀羅尼藏。
廣修受持一切法輪陀羅尼成就思惟力。
為衆生歸依大悲一切世間之力。
方便觀察一切種智充滿法界速疾思惟一切淨法願普觀察光明法門。
莊嚴十方諸通明力。
皆悉充滿一切法界。
究竟成滿諸菩薩行諸菩薩業。
滿足願力。
具諸神通漸漸遊行。
至險難國寶莊嚴城。
推問尊者婆須蜜多女。
今在何所。
其城中人。
作如是念。
我不聞此女有深智慧善攝諸根身心寂靜。
今此童子。
威儀庠序。
其心恬泊。
調伏諸根。
遠離放逸颠倒惑亂。
念慧現前。
視瞻詳審。
言音和雅。
不著形色。
正念思惟甚深法相。
遠離懈惓。
心如大海。
此非染欲颠倒之人。
無情欲想。
不沒欲泥。
不随諸根。
超出魔界。
不為一切諸魔所縛。
如此童子。
具諸功德。
何故為色。
問此女為。
今此城中。
多有諸人。
乃至不聞此女人名。
何況識者。
有一人言。
善哉善哉。
善男子。
汝于今者。
必獲大利。
乃能問此尊者婆須蜜多。
如汝問意。
必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決定為于一切衆生。
必能永離淫怒癡箭。
不壞淨想。
不著不淨。
普解一切諸縛著者。
善男子。
今此尊者婆須蜜多。
在此城北歡喜園中莊嚴樓閣。
止于其中。
爾時善财童子。
聞此語已。
歡喜踴躍。
往詣其所。
住于門側。
叉手合掌。
瞻察園内。
見彼宮宅。
廣博嚴淨。
十種寶牆周匝圍繞。
列殖十行寶多羅樹。
十種寶塹其水清深。
具八功德盈滿其中。
優缽羅花。
缽頭摩花。
拘勿頭花。
分陀利花。
開敷鮮榮彌覆水上。
底布金沙寶岸嚴麗。
雜色光明充遍園林。
寶殿樓閣清淨莊嚴。
绮窗香風怡悅衆心。
連錢半月校飾羅網。
金剛力士嗔目奮杵。
衆寶師子震尾哮吼。
壯士獸王列侍門側。
宮城四角有明珠柱。
衆寶觀阙放種種光。
雨寶珠花積至于膝。
淨琉璃地如懸虛空。
有如意珠王映于地下。
紫磨金渠流香色水。
黃金蓮花敷榮其上。
從蓮花台湧妙聲水。
演散法音流聞十方。
金色芭蕉放大光明。
處處積寶猶如山崗。
沉水香雲回旋宛轉。
塗香末香遍熏宮城。
異類衆鳥出和雅音。
張大寶帳垂衆金花。
摩尼寶鈴衆寶廁填。
閻浮檀金以為羅網彌覆宮牆。
燒百千萬億無價寶香。
香煙芬馥充滿虛空。
無量諸天列侍供養。
諸天妓樂不鼓自鳴。
衆吉祥瓶盛如意珠從地踴出。
又雨無量天寶花雲。
無量天寶香雲。
無量幢幡寶蓋雲。
無量天衣璎珞雲。
無量妓樂天音聲雲。
如是種種供養具雲。
一一皆放無量色光。
彌覆虛空。
照十方界。
無量萬億金剛寶藏。
盈滿宮中。
一一寶園。
雕文刻镂。
光光相照映徹無礙。
複有無量十種寶園以為圍繞。
珍妙莊嚴。
清淨無極。
尊者婆須蜜多。
端正微妙。
色如花敷。
相好具足。
身真金色。
不長不短。
不肥不瘦。
目睫绀色。
如青蓮花。
鬓發柔潤。
其色绀豔。
威儀齊整。
進止庠序。
手足鮮澤。
千輻輪相。
六欲天後。
不得為比。
聲逾梵音。
悉解衆語。
善知世間工巧技藝。
深達一切諸論根本。
及論議相皆悉究盡。
善知字義。
善辯正智善巧方便如幻境界。
善知菩薩方便法門。
善知菩薩方便法界。
具諸相好。
璎珞嚴身。
摩尼寶冠。
放大光明。
心王明珠以為花鬘。
本願眷屬皆悉圍繞。
功德成滿不可沮壞。
具足無盡功德寶藏。
身出光明普照一切。
饒益光柔軟光。
悅樂光開心光。
莊嚴菩薩心道之光。
以此光明。
嚴飾一切衆生之心遇斯光者。
得離五欲。
拔衆苦根。
爾時善财童子。
詣尊者婆須蜜多所。
叉手合掌。
白言大聖。
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而未知雲何學菩薩行。
修菩薩道。
答言善男子。
我唯知此一億離欲無垢具足莊嚴菩薩法門。
善男子。
若天見我遍一切處。
天光璎珞。
以自嚴飾。
為天女形。
若人見我。
我以上妙色清淨慈心。
而自莊嚴。
為童女形。
非人見我。
我現非人女形。
端正殊妙。
遍非人處。
若有衆生。
來至我所。
起淫怒癡。
無有是處。
唯得菩薩無受正法。
恒為衆生說清淨解脫離苦法門。
聞我名者。
得厭離觀。
速得成就功德三昧。
身心寂靜。
無有障礙。
見我形者。
即得歡喜三昧。
聞我聲者。
即得無量聲藏三昧。
聞我名者。
即得歸依佛法僧寶。
即得諸佛刹普現色三昧。
若有衆生。
與我同止者。
即得解脫光三昧。
若有衆生。
谛觀我者。
即得寂靜莊嚴三昧。
若有見我頻申欠呿者。
得壞散外道三昧。
若有衆生。
觀察我者。
得一切諸佛境界光明三昧。
若有衆生。
與我言者。
即得守護攝受一切衆生藏三昧。
若有衆生。
為我搔癢者。
即得一切德集花藏三昧。
若有衆生親近我者。
即得一億無染離欲莊嚴菩薩無著無極明淨一切智境界法門。
善财童子。
白言大聖。
昔于何所。
修何功德。
種何善根。
有何等業。
得此法門。
答言善男子。
過去有佛。
号無染著行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爾時無染著行如來。
出興于世。
為哀愍饒益一切衆生故。
向普賢城。
始至界上。
當舉足時。
國土城邑六種震動。
下足之時。
丘墟坑坎。
皆自夷平。
空中清明。
自然嚴淨。
爾時世尊。
足蹈門阃。
即時大地複更震動。
瓦礫牆壁化成七寶。
散雜寶花列住空中。
羅覆宮城。
百千萬億諸天樂器。
衆寶校飾。
懸在虛空。
不鼓自鳴。
無量諸天。
各與宮殿。
列侍空中。
頂禮佛足。
雨諸天花。
以供養佛。
佛入城時。
放金色光。
猶如金山。
我于爾時。
生彼城中。
為長者妻。
亦名婆須蜜多。
見佛色身相好光明神通具足。
即開發我宿世善根。
我于爾時。
與夫長者。
疾詣佛所。
即脫所著無價寶珠。
以散佛上。
所散寶珠。
悉住虛空。
接足作禮。
爾時文殊師利童子。
為佛侍者。
時文殊師利。
即告我言。
善女人。
汝可速發無上道心。
我于爾時。
始發菩薩無上道心。
婆須蜜多。
告善财言。
我唯得此一億無染離欲莊嚴無著法門。
諸大菩薩智慧方便化度衆生大海深廣三昧法門。
大智慧力不可壞伏境界。
我當雲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善男子。
汝從此南行。
彼有大城。
名曰善寂。
城中長者。
名曰不憍高貴德王。
彼大長者。
晝夜六時。
恒常供養栴檀寶塔。
汝詣彼問。
雲何菩薩學菩薩行。
修菩薩道。
時善财童子。
頭面敬禮彼女人足。
辭退南行。
漸漸遊步。
至彼大城。
到長者所。
白言大聖。
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而未知雲何學菩薩行。
修菩薩道。
長者答言。
我唯成就不滅度實際菩薩法門。
住此法門。
我今審知諸佛如來。
不般涅槃。
不入滅度。
三世如來。
永不涅槃。
無涅槃相。
除佛方便為度虛僞衆生故示現涅槃。
欲令舍利廣流布故。
普令一切得入律行。
善男子。
若人能知如來畢竟不般涅槃者。
是人能開栴檀寶塔。
善男子。
汝今可往禮拜供養。
善财童子。
即至塔所。
頭面敬禮。
開栴檀塔。
開塔戶時。
念念相續。
得無盡佛性圓光明淨無盡三昧法門。
善男子。
我心于刹那刹那頃。
常入正受。
于正受中。
得無量無數圓光明淨三昧。
于念念頃。
入勝進地。
善财童子。
白言大聖。
此法門者。
境界雲何。
答言。
善男子。
我入此三昧時。
普入一切三昧道門。
三昧力故。
得見十方無量諸佛迦葉如來應供正遍知。
十方無量各恒河沙微塵數世界海。
同名迦葉如來等。
拘那含牟尼佛及十方無量恒河沙微塵數世界海。
同名拘那含牟尼佛等。
屍棄如來及十方無量恒河沙微塵數世界海。
同名屍棄如來等。
毗婆屍如來及十方無量恒河沙微塵數世界海。
同名毗婆屍如來等。
提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