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住斷結經卷第十
關燈
小
中
大
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複以誘進成緣覺道。
爾時如來。
告四部衆諸來會者。
衆生若幹佛土不同。
謂為緣覺如來無刹土乎。
莫造斯觀。
所以者何。
轉輪聖王十善已具。
展轉紹繼王名不滅。
緣覺自寤亦複如是。
佛去世後佛法滅盡。
或經一劫至百千劫。
緣覺應真為行佛事佛佛相繼。
于諸佛事終不耗減。
是故菩薩摩诃薩。
恒以權慧開導衆生。
福應相次将導衆生。
離三世患安處永寂。
爾時最勝菩薩。
即從座起前白佛言。
甚奇甚特。
非是二乘之所及也。
願樂欲聞成道證驗乎。
佛告最勝。
若樂聞者今當與汝說之。
谛聽谛聽善思念之。
吾昔求道不可稱計。
從初發意施作功德至今成佛。
于其中間遺形流布有可計哉。
吾昔證驗發弘誓心。
其有衆生趣向道根。
或複投身歸命三尊。
要以神通現證告人。
不但我身宿有此願。
諸佛世尊誓願皆同。
若有衆生四向四果。
吾亦睹見明其所實。
正使前人成緣覺者。
吾亦證驗因緣自寤。
若有衆生坐樹王下。
開方五十俞旬裡内。
于其中間。
魔若魔天不睹其際。
此者我之所證。
佛複告族姓子。
菩薩摩诃薩如我今日現身受驗曠濟衆生。
不見吾我心識了朗。
分别所趣施行佛事。
尋憶百千無數佛土。
周旋往反究盡道者。
恒在前立證明界實。
吾昔遊于無畏佛刹。
時彼大士不可稱計。
或有志趣小乘羅漢。
或有中止在緣覺地。
或有超越志存佛道。
時吾專心入定三昧。
普為衆生敢以為證。
複次菩薩摩诃薩若有已向須陀洹得須陀洹。
向斯陀含得斯陀含。
向阿那含得阿那含。
向阿羅漢得阿羅漢。
吾常于中證成果報。
未曾失于法性之本。
佛複告族姓子。
菩薩摩诃薩遊至三千大千世界。
有信無信有受無受。
或有衆生住盡信之地。
複有衆生住奉法地者。
或有衆生修于八解童真行者。
我恒往現證使彼得道。
佛複告族姓子。
菩薩摩诃薩身識清淨無能染污。
諸有衆生懷邪業者。
吾亦往證此為邪術不得久立。
或複祭祀地水火風。
吾亦往說知不真實。
複見群邪唱生梵天。
複往勸進福盡還本。
或有欲生無色天上住壽一劫。
心常專一中無斷絕。
吾時入定正識定意。
複與彼說色不有色色不自有。
我色彼色彼我無形。
色則無色豈有我也。
識非我識豈有我也。
痛想行法亦複如是。
爾時最勝菩薩前白佛言。
善哉善哉世尊。
如來所說現證法教不可思議。
非是羅漢辟支所及。
是時最勝重白佛言。
向承佛言。
雲何無色。
雲何為無色乎。
唯願世尊。
垂愍敷演永使黎庶不懷狐疑。
佛告最勝。
善哉族姓子。
谛聽善思念之。
吾當與汝說無色定。
所謂無色者非有色也。
四大造色乃謂為色。
彼無此色乃謂無色。
夫色有五乃成四大。
唯無形色故謂無色。
痛色想色行色識色。
非是凡夫五通所睹。
唯有如來阿維顔菩薩乃見彼色。
佛複告族姓子。
不退轉菩薩執權方便入寂靜定意三昧正受。
往遊有想無想天上。
與彼微識說微妙法空無相願。
六身受法無起滅行。
漸漸與說生法老法病法死法。
所謂生者。
在母胞胎生藏下熟藏上。
四大已具便當别離。
宿有善行。
如遊浴池後園觀看。
宿積惡者。
如登險谷荊棘上卧。
複與演說識神所趣。
我人壽命不可久保。
于中拔濟識神得寤。
唯于阿蘭迦蘭。
如此之比不可稱數。
億千那術諸佛在前。
各現殊特甚深之法。
本識愚惑如器穿漏。
不受正法道品之教。
一劫若減一劫幹燒。
如是經曆億百千那術之數劫數幹燒。
或有一劫一佛出世。
或有一劫二佛出世。
或于一劫百佛千佛億百千佛。
如是之比。
然後乃受正教。
複與演說老耗之法。
所謂老者。
諸根純熟皮緩面皺。
悲愁呻吟厭患四大。
無複少壯榮華之心。
此法衰耗不可久保。
次複與說四大參差地水火風。
地勝水性水勝火性火勝風性。
互有增減便成其疾。
或生瘡痍萬病所逼。
膿血流溢不可瞻睹。
以次與說無常變易。
如水上泡一生一滅。
生者自生滅者自滅。
生不自生滅不自滅。
無想神識即于彼處。
随其所趣各獲果證。
于無餘泥洹界而般泥洹。
最勝菩薩白佛言。
世尊。
向聞如來四大參差神識所居。
地增水減則生其疾。
水增火減則生其疾。
火增風減則生其疾。
又複聞佛說。
風增火減火增水減水增地減。
識非四大四大非識。
今聞佛說。
一大增三大病。
三大增一大病。
四大具足神識得甯。
衰由四大非識所生。
雲何世尊。
病由四大為識所生。
佛告最勝。
識非四大四大非識。
識不離四大四大不離識。
是故一大增諸大病。
識大增一大病。
識随衰耗。
又問為四大病為識神病耶。
答曰識由大病。
大由識病。
又問識由四大乃自役用。
舍身受形四大各歸。
其本識神何不減乎。
佛告族姓子。
善哉善哉。
于如來前乃發斯問。
吾當與汝一一分别。
識者無形而不可見。
識非有識因大為識。
四大盡增則識有病。
病非四大由識而生。
萬病增減皆由識生。
從初發意乃至成佛。
神識無垢不由四大。
解慧品第二十八 爾時最勝菩薩白佛言。
世尊。
雲何菩薩摩诃薩執意堅固不可沮壞。
雲何菩薩執意真誠終不虛妄。
雲何菩薩一向佛道不趣二乘。
雲何菩薩執持威儀不失禮節。
雲何菩薩守意禅定不舍正受。
雲何菩薩住諸佛法而不退轉。
雲何菩薩留化教授不斷佛種。
爾時世尊告最勝曰。
善哉善哉。
于如來前而問此義。
吾今與汝敷演分别善思念之。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告最勝。
菩薩摩诃薩修行四法意志堅固不可沮壞。
雲何為四法。
一者慈愍衆生如母愛子。
二者勤加精進而不懈怠。
三者度諸衆生如幻如化。
四者諸佛箧藏無不究練。
是謂菩薩摩诃薩行此四法進成佛道未曾退轉。
菩薩複當修行四法。
便得入定賢聖默然。
雲何為四。
一者解知衆生無衆生想。
二者觀諸世間不可樂想。
三者歎譽大乘永離二道。
四者于諸苦樂無所榮冀。
複有四法。
雲何為四。
一者戒二者聞三者施四者出要。
複有四法。
至成佛道。
無有狐疑不失威儀。
雲何為四。
一者無利。
二者無衰。
三者無毀。
四者無譽。
複有四法增益善根。
雲何為四。
一者教訓衆生住于信地。
二者惠施于人不望其報。
三者說法無法想。
四者菩薩名号不可稱記。
複有四法。
菩薩所行從一地乃至十地。
雲何為四。
一者興顯善根。
二者除去愚闇不處邪部。
三者善權适化導以無方。
四者執心勇猛精進日增。
複有四法。
善權方便得至佛道。
雲何為四。
一者勸進邪部安處正道。
二者化諸未寤令向善趣。
三者說法無二受有高下。
四者以佛聖慧度未度者。
複有四法威儀成就。
雲何為四。
一者不染三有知之為苦。
二者我與彼人苦樂俱然。
三者恒行忍辱不興惡心。
四者在上無慢居下不恥。
複有四法不舍道心。
雲何為四。
一者念佛功德之本。
二者安處衆生道心堅固。
三者親善知識不染邪見。
四者上及大乘不修妄見。
複有四法。
樂在閑靜不處愦鬧。
雲何為四。
一者向小乘者令至大乘。
二者應成緣覺進成佛道。
三者聞法不厭道心不斷。
四者如所聞法不有吝惜。
複有四法菩薩所行。
雲何為四。
一者不起法忍悉知無生。
二者無盡法忍亦無過量。
三者因緣法忍除緣覺心。
四者無住法忍悉知衆生心無猗著。
複有四法除去結使。
雲何為四。
一者專精一意思惟惡露。
二者去者永滅更不造新。
三者諸法明白不處闇冥。
四者心常遊
複以誘進成緣覺道。
爾時如來。
告四部衆諸來會者。
衆生若幹佛土不同。
謂為緣覺如來無刹土乎。
莫造斯觀。
所以者何。
轉輪聖王十善已具。
展轉紹繼王名不滅。
緣覺自寤亦複如是。
佛去世後佛法滅盡。
或經一劫至百千劫。
緣覺應真為行佛事佛佛相繼。
于諸佛事終不耗減。
是故菩薩摩诃薩。
恒以權慧開導衆生。
福應相次将導衆生。
離三世患安處永寂。
爾時最勝菩薩。
即從座起前白佛言。
甚奇甚特。
非是二乘之所及也。
願樂欲聞成道證驗乎。
佛告最勝。
若樂聞者今當與汝說之。
谛聽谛聽善思念之。
吾昔求道不可稱計。
從初發意施作功德至今成佛。
于其中間遺形流布有可計哉。
吾昔證驗發弘誓心。
其有衆生趣向道根。
或複投身歸命三尊。
要以神通現證告人。
不但我身宿有此願。
諸佛世尊誓願皆同。
若有衆生四向四果。
吾亦睹見明其所實。
正使前人成緣覺者。
吾亦證驗因緣自寤。
若有衆生坐樹王下。
開方五十俞旬裡内。
于其中間。
魔若魔天不睹其際。
此者我之所證。
佛複告族姓子。
菩薩摩诃薩如我今日現身受驗曠濟衆生。
不見吾我心識了朗。
分别所趣施行佛事。
尋憶百千無數佛土。
周旋往反究盡道者。
恒在前立證明界實。
吾昔遊于無畏佛刹。
時彼大士不可稱計。
或有志趣小乘羅漢。
或有中止在緣覺地。
或有超越志存佛道。
時吾專心入定三昧。
普為衆生敢以為證。
複次菩薩摩诃薩若有已向須陀洹得須陀洹。
向斯陀含得斯陀含。
向阿那含得阿那含。
向阿羅漢得阿羅漢。
吾常于中證成果報。
未曾失于法性之本。
佛複告族姓子。
菩薩摩诃薩遊至三千大千世界。
有信無信有受無受。
或有衆生住盡信之地。
複有衆生住奉法地者。
或有衆生修于八解童真行者。
我恒往現證使彼得道。
佛複告族姓子。
菩薩摩诃薩身識清淨無能染污。
諸有衆生懷邪業者。
吾亦往證此為邪術不得久立。
或複祭祀地水火風。
吾亦往說知不真實。
複見群邪唱生梵天。
複往勸進福盡還本。
或有欲生無色天上住壽一劫。
心常專一中無斷絕。
吾時入定正識定意。
複與彼說色不有色色不自有。
我色彼色彼我無形。
色則無色豈有我也。
識非我識豈有我也。
痛想行法亦複如是。
爾時最勝菩薩前白佛言。
善哉善哉世尊。
如來所說現證法教不可思議。
非是羅漢辟支所及。
是時最勝重白佛言。
向承佛言。
雲何無色。
雲何為無色乎。
唯願世尊。
垂愍敷演永使黎庶不懷狐疑。
佛告最勝。
善哉族姓子。
谛聽善思念之。
吾當與汝說無色定。
所謂無色者非有色也。
四大造色乃謂為色。
彼無此色乃謂無色。
夫色有五乃成四大。
唯無形色故謂無色。
痛色想色行色識色。
非是凡夫五通所睹。
唯有如來阿維顔菩薩乃見彼色。
佛複告族姓子。
不退轉菩薩執權方便入寂靜定意三昧正受。
往遊有想無想天上。
與彼微識說微妙法空無相願。
六身受法無起滅行。
漸漸與說生法老法病法死法。
所謂生者。
在母胞胎生藏下熟藏上。
四大已具便當别離。
宿有善行。
如遊浴池後園觀看。
宿積惡者。
如登險谷荊棘上卧。
複與演說識神所趣。
我人壽命不可久保。
于中拔濟識神得寤。
唯于阿蘭迦蘭。
如此之比不可稱數。
億千那術諸佛在前。
各現殊特甚深之法。
本識愚惑如器穿漏。
不受正法道品之教。
一劫若減一劫幹燒。
如是經曆億百千那術之數劫數幹燒。
或有一劫一佛出世。
或有一劫二佛出世。
或于一劫百佛千佛億百千佛。
如是之比。
然後乃受正教。
複與演說老耗之法。
所謂老者。
諸根純熟皮緩面皺。
悲愁呻吟厭患四大。
無複少壯榮華之心。
此法衰耗不可久保。
次複與說四大參差地水火風。
地勝水性水勝火性火勝風性。
互有增減便成其疾。
或生瘡痍萬病所逼。
膿血流溢不可瞻睹。
以次與說無常變易。
如水上泡一生一滅。
生者自生滅者自滅。
生不自生滅不自滅。
無想神識即于彼處。
随其所趣各獲果證。
于無餘泥洹界而般泥洹。
最勝菩薩白佛言。
世尊。
向聞如來四大參差神識所居。
地增水減則生其疾。
水增火減則生其疾。
火增風減則生其疾。
又複聞佛說。
風增火減火增水減水增地減。
識非四大四大非識。
今聞佛說。
一大增三大病。
三大增一大病。
四大具足神識得甯。
衰由四大非識所生。
雲何世尊。
病由四大為識所生。
佛告最勝。
識非四大四大非識。
識不離四大四大不離識。
是故一大增諸大病。
識大增一大病。
識随衰耗。
又問為四大病為識神病耶。
答曰識由大病。
大由識病。
又問識由四大乃自役用。
舍身受形四大各歸。
其本識神何不減乎。
佛告族姓子。
善哉善哉。
于如來前乃發斯問。
吾當與汝一一分别。
識者無形而不可見。
識非有識因大為識。
四大盡增則識有病。
病非四大由識而生。
萬病增減皆由識生。
從初發意乃至成佛。
神識無垢不由四大。
解慧品第二十八 爾時最勝菩薩白佛言。
世尊。
雲何菩薩摩诃薩執意堅固不可沮壞。
雲何菩薩執意真誠終不虛妄。
雲何菩薩一向佛道不趣二乘。
雲何菩薩執持威儀不失禮節。
雲何菩薩守意禅定不舍正受。
雲何菩薩住諸佛法而不退轉。
雲何菩薩留化教授不斷佛種。
爾時世尊告最勝曰。
善哉善哉。
于如來前而問此義。
吾今與汝敷演分别善思念之。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告最勝。
菩薩摩诃薩修行四法意志堅固不可沮壞。
雲何為四法。
一者慈愍衆生如母愛子。
二者勤加精進而不懈怠。
三者度諸衆生如幻如化。
四者諸佛箧藏無不究練。
是謂菩薩摩诃薩行此四法進成佛道未曾退轉。
菩薩複當修行四法。
便得入定賢聖默然。
雲何為四。
一者解知衆生無衆生想。
二者觀諸世間不可樂想。
三者歎譽大乘永離二道。
四者于諸苦樂無所榮冀。
複有四法。
雲何為四。
一者戒二者聞三者施四者出要。
複有四法。
至成佛道。
無有狐疑不失威儀。
雲何為四。
一者無利。
二者無衰。
三者無毀。
四者無譽。
複有四法增益善根。
雲何為四。
一者教訓衆生住于信地。
二者惠施于人不望其報。
三者說法無法想。
四者菩薩名号不可稱記。
複有四法。
菩薩所行從一地乃至十地。
雲何為四。
一者興顯善根。
二者除去愚闇不處邪部。
三者善權适化導以無方。
四者執心勇猛精進日增。
複有四法。
善權方便得至佛道。
雲何為四。
一者勸進邪部安處正道。
二者化諸未寤令向善趣。
三者說法無二受有高下。
四者以佛聖慧度未度者。
複有四法威儀成就。
雲何為四。
一者不染三有知之為苦。
二者我與彼人苦樂俱然。
三者恒行忍辱不興惡心。
四者在上無慢居下不恥。
複有四法不舍道心。
雲何為四。
一者念佛功德之本。
二者安處衆生道心堅固。
三者親善知識不染邪見。
四者上及大乘不修妄見。
複有四法。
樂在閑靜不處愦鬧。
雲何為四。
一者向小乘者令至大乘。
二者應成緣覺進成佛道。
三者聞法不厭道心不斷。
四者如所聞法不有吝惜。
複有四法菩薩所行。
雲何為四。
一者不起法忍悉知無生。
二者無盡法忍亦無過量。
三者因緣法忍除緣覺心。
四者無住法忍悉知衆生心無猗著。
複有四法除去結使。
雲何為四。
一者專精一意思惟惡露。
二者去者永滅更不造新。
三者諸法明白不處闇冥。
四者心常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