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住斷結經卷第五

關燈
心寶珠出智慧口。

    一切智光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亦不自言我今慧光能有所照。

    何以故。

    然此菩薩為彼衆生不自為己。

    欲使衆生至解脫門。

    以佛聖印而印可之。

    淨諸佛國為諸衆生。

    而作覆護離一切念。

    其智慧眼無微不照。

    明生死本去來現在八法功德。

    及漏盡通想知滅盡。

    羅漢緣覺所不能了。

    菩薩覺知法性所覺。

    如幻如化熱時之炎。

    芭蕉野馬呼聲之響。

    鏡像水月泡沫夢現。

    皆不真實。

    此五盛陰苦空非身四大合成。

    複當思惟地水火風空識六事處在三界。

    欲界色界無色界斯是死界。

    泥洹法身乃是真界。

    解生死界及泥洹法。

    一而不二亦無若幹。

    四大吾我亦複如是。

    吾我空者諸法亦空。

    諸法空者六思念法亦複如是。

    不堕倒見不處生死。

    亦複不念中道取證。

    是謂菩薩深了法要。

    所度不虛受養不妄。

    安隐處道而無唐捐。

    複有菩薩用四等心。

    深究生死無底之源。

    救之以财恤之勸道。

    大慈菩薩舉目成寶。

    山河石璧樹木莖節悉為七寶。

    便用廣施令得道證。

    菩薩于時觀察衆生有著苦者。

    為說五陰為苦為老為無真實。

    習色著苦滅習成道。

    苦義衆多習為原本。

    斯二事盡乃謂為道。

     勇猛品第十四 爾時最勝菩薩前白佛言。

    雲何菩薩初發心行無能斷者。

    雲何菩薩意識安隐不可舍離。

    是時世尊告最勝曰。

    初發意菩薩當學所學。

    不滞生死不畏吾我。

    雖處過去當來現在亦不畏懼。

    便能勇猛毀壞邪見。

    初聞法味信根成就。

    意常系在滅盡之處常離世業。

    唯慕無上正真之道。

    咨歎經典聽之無厭。

    設遭苦樂不以為惓。

    所以然者。

    其心牢固不可移動。

    或經一身二身三身。

    應時逮得如來正受三昧定意。

    複得信受不妄三昧。

    複得想持受決三昧。

    漸漸便至無所從生不起法忍。

    以是名曰發意菩薩内心所行無能斷者。

    菩薩專意不著色相。

    不念是常非常有苦有樂。

    若好若醜若遠若近。

    亦複不念過去當來現在之法。

    亦複不念吾當成佛典領三千大千刹土。

    不念有想不念生想著想染想結想心想。

    無量門受其妙法。

    不還亦不見還。

    不厭亦不見厭。

    不足亦不見足。

    不廢亦不見廢。

    無舍無壞。

    無見亦不有見。

    不增亦不有減。

    不異亦不有變。

    不自然行非不有行。

    所以然者。

    言自然者。

    虛空法界之所攝也。

    如是菩薩無限無量弘誓之心而自成就。

    不厭不患亦不退轉。

    賜欲度脫一切衆生。

    所以然者。

    菩薩欲度一切衆生使般泥洹。

    住十七劫不舍不離。

    分别三世諸法虛寂。

    諸法空諸法無我。

    何以故。

    欲從此至彼故。

    菩薩大士至虛空界以天眼觀。

    依地大住衆生多耶。

    虛空界衆生多耶。

    然觀虛空衆生。

    不可稱計無有邊限。

    天眼菩薩複更思惟。

    吾今所觀極為玄遠。

    甯從四天下繞須彌山。

    其中所有虛空無形衆生多耶。

    為有形衆生多耶。

    佛告最勝。

    天眼菩薩猶不能知無形衆生之多少。

    所以然者。

    非彼境界。

    今吾引喻重解斯義。

    有明目者。

    當了此譬。

    猶如辟方八肘虛空上下俱等無空缺處。

    算計其中無形衆生。

    與四天下衆生共等。

    欲知數者從一數至億以億為一。

    複從一至億還數億為一。

    如是數至七。

    欲知無形虛空衆生限者其數如是。

    複告最勝。

    天眼菩薩觀虛空無形衆生之時。

    猶如人觀辟方大石。

    上下俱等實而無缺。

    故不知數。

    發意菩薩從初起學上菩薩位。

    當度爾許衆生心不移動者。

    當知不為魔所擾固。

    遊于三界憑善知識。

    恐畏之難亦不複生。

    其有菩薩住于是者至誠受莂亦不複久。

    行權方便興發勸助。

    指授泥洹說滅度決。

    加說四谛如來印章。

    一一分别而示其路。

    若有衆生不肯覺寤。

    無數方便以為唱導。

    習癡所惑而緻諸苦。

    能斷愛欲乃應無著便得越度正覺。

    所有聖賢默然則為解脫。

    所名解脫解脫生老病死。

    彼亦不死亦不為死。

    彼亦不脫亦不為脫。

    何所解脫。

    無著無縛無滅無生。

    無所成無所辦無所逮乃應正道。

    衆生迷塞不時開解。

    如來哀愍現出于世。

    在所遊處便現導師。

    聞法衆生至不退轉。

    若有歡喜奉持正法。

    便逮無生不起法忍。

    發意菩薩常念思惟。

    眼耳鼻口身意分别六衰。

    為從何生複從何滅。

    法自生法法自滅法。

    不見邪不見正。

    不造不作不見是我所非我所。

    不依内性自觀。

    不依外當分别。

    複當思惟。

    色痛想行識不過去色。

    過去色不在内不在外。

    不兩中間得。

    不過去痛想識行。

    過去痛想識行。

    不在内不在外。

    不兩中間得。

    不過去色住。

    不過去色不住。

    不在邊不在此。

    不過去眼耳鼻舌身意法。

    過去眼耳鼻口身意法。

    不在内不在外。

    不兩中間得。

    不過去意想知滅。

    不在内不在外。

    不兩中間得。

    當來現在色痛想行識。

    眼耳鼻口身意想知滅。

    亦複如是。

    複次最勝。

    菩薩大士以神通慧修無礙道。

    一切諸佛功德慧業盡共計之十倍百倍千倍萬倍。

    不如發意菩薩安一衆生發無上道心成一切智。

    具足一切諸佛之法。

    妄想已斷無複狐疑。

    諸天世人無不恭敬而禮拜者。

    達知諸法幻化非真。

    一切有形進趣于道。

    便獲如來神足之力。

    是時座上十四億衆。

    渴仰如來神足之德。

    遲見如來現其威變。

    佛知衆會心中所念。

    即于座上放大光明。

    身諸毛孔亦放光明。

    一一毛孔放百千億光明。

    一一光明有百千億夜光神寶。

    雕文刻镂衆寶雜廁。

    衆花雜香而覆其上。

    寶四角頭懸四香璎一一寶上有百千億帳。

    一一寶帳有百千億自然蓮花師子之座。

    一一座上有百千億殊異之色。

    一一色中有百千億摩尼珠寶在蓮花上。

    一一花上複有百千億種種殊異寶交露蓋。

    一一蓋下有百千億如來說法。

    一一如來有百千億諸佛刹土。

    一一刹土有百千億自然浴池。

    一一浴池有百千億凫雁鴛鴦自然遊戲。

    爾時寶交珞台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

    複放百千億光明。

    一一光中複有化佛。

    一一化佛各說發意菩薩所行功德。

    十二因緣無常苦空非身之法趣泥洹門。

    一一門中轉百千億不退轉法。

    古昔未轉今日如來而為轉之。

    現佛威儀神足變化。

    未曾所見未曾所聞。

    不可思議不可稱計。

    是時諸來會者。

    歎未曾有甚奇甚特。

    是我等福乃能見此神足變化。

    燃法熾法。

    無盡之化如來。

    如如來藏。

    不住于住。

    無形像無根本。

    不得得不獲獲。

    甚深玄遠。

    實而不虛。

    智慧廣博。

    除去愚惑亦不破壞。

    成就法界。

    當來過去現在諸佛之法皆現在前。

    出如來力增益諸佛國。

    為佛意印出生菩薩道。

    于現法中為淨眼法王。

    慧眼清淨。

    種性純熟。

    佛眼無礙由慧眼知。

    分别句義而開法門。

    與善知識成就道心。

    不毀境界不敗種性。

    為一切衆生而作覆護居家成就。

    若處在衆無所畏難。

    所興巧便無适不化。

    名德清淨無複悕望。

    胞胎均政。

    增上智業興無蓋雲。

    智熾猛火燒疑結聚。

    闡揚政教振于道場。

    慈悲四等總持審谛。

    九觀六業勇力無畏。

    信念慧定行訓無盡。

    入三昧定由觀十方。

    禮拜恭敬供養諸佛。

    是謂最勝菩薩大士心難沮壞。

    猶如菩薩性空自然。

    有目之士知是為空。

    空不自知言我自空。

    菩薩行本亦複如是。

    度人恒沙複過恒沙。

    及至諸佛所遊刹土。

    而度衆生非算所籌。

    菩薩不自念。

    我今乃度爾所衆生。

    使至涅槃寂然無為。

    亦不言我緣斯果報。

    當成無上正真之道。

    發意菩薩執心牢固。

    從初發迹乃至道場。

    坐樹王下降伏魔衆。

    其中所作功祚福業。

    盡為衆生不自為己。

    猶如虛空普覆無外。

    然不自知言我是空。

    如來神德智慧光明。

    周接黎庶使成法眼。

    無離無著一切諸法不可沮壞。

    無人無我以智慧明善權利劍。

    一切諸佛所用正教。

    無量功德除去疑網。

    菩薩大士之所修行。

    菩薩所行淨三梵堂。

    無空不空。

    空亦不生亦無所有。

    無人無我無壽無命。

    亦不見生亦不見死。

    獨步無侶無可思議。

    不毀境界。

    無想亦空。

    不生亦不見生。

    亦不見出。

    無去無來無作無造。

    法界無量成道場業。

    空界無邊無所縛著。

    為衆生故故作處所。

    是我所非我所。

    起吾我想菩薩執意依善根本。

    無量智慧而淨其道。

    去心垢意以智慧除。

    如是最勝。

    菩薩入淨觀三昧。

    觀察十方恒沙衆生。

    誰應法行。

    誰應智行。

    誰應淨行相應。

    若有衆生應受法者。

    便當與說二十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