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道神足無極變化經卷第二
關燈
小
中
大
見。
亦不阿羅诃法事見。
亦不于弟子法見。
亦不于辟支佛地見。
亦不于佛地見。
所見如是。
拘翼。
如是為見佛。
如是見佛為無所見。
如是無所見是為等見。
如是示現是名為一切示現審谛示現。
如是觀。
拘翼。
是名為如來。
如來于法界無所缺減。
拘翼。
于拘翼意雲何。
如來如是見如是觀為見何等。
答言。
是名為見佛。
世尊。
如來是名為得不于色。
如是如來于此無有能得計數者。
複問世尊。
如是為見佛耶。
答言。
如是拘翼。
菩薩為逮得無所從生忍。
于一切諸法界皆為等住。
亦不離是法而見法。
釋提桓因複白佛言。
是月天子為得無所從生法忍。
佛答釋提桓因言。
持是事自以問月天子當為汝發遣。
于是釋提桓因問月天子。
仁者。
今為得是無所從生法忍耶。
月天子答言。
拘翼。
頗有無所生而起不。
釋提桓因言不。
天子複言拘翼。
設無所生不起者。
雲何複問得無所從生法忍。
天子複言拘翼。
法界無所生。
其譬正如此。
是故法界亦不起亦不滅都不可知。
爾時釋提桓因便發是念言。
如月天子所說。
為已得無所從生法忍。
為逮近佛。
為逮三耶三菩。
爾時月天子知釋提桓因心所念。
語釋提桓因言。
拘翼。
無所得忍者。
得三耶三菩座不難。
有不得忍者。
去三耶三菩座大遠。
釋提桓因複言天子。
雲何作是說。
天子報言。
拘翼。
已得忍者能作是說。
其不得是者不能近三耶三菩阿惟三佛座。
得無所從生忍故。
能說無所從生如無所生。
如是者道。
釋提桓因複問天子。
道從何所求。
天子答言。
拘翼。
道于三界而無我作是求道。
釋提桓因複問。
三界無我雲何求。
天子答言。
如法者不生。
不生複不生當道作是求。
作是求已。
如是求不求于求。
是者為無所起。
是時釋提桓因白佛言。
甚可怪世尊。
月天子所說甚深乃爾。
從何所沒而來生此。
于是沒當複生何所。
時月天子語釋提桓因言。
拘翼。
如幻師化作男子若女人。
從何所沒來生于此。
于是沒複生何所。
釋提桓因複報天子。
了幻與化無起無滅。
不可見不可知。
是無所有。
天子語拘翼言。
如是說幻化從無合會來生。
滅亦至無合會所。
如是幻化。
黠慧者所不用亦不不近。
釋提桓因言。
如是天子。
如所說。
天子報釋提桓因言。
拘翼。
如卿所問。
我所答亦爾。
如卿諸法如幻化。
念欲持是事以問佛。
是天子從何所沒而來生此。
于是沒當生何所。
天子語釋提桓因言。
于拘翼意雲何。
如如來化所化如。
若去來上下可見知不。
釋提桓因答言。
天子。
如是不可得見。
天子複言。
是化甯可有所作為不。
釋提桓因言。
能有所作。
天子複言。
如是拘翼。
化一切諸法等如此。
若去來上下作是觀。
拘翼。
于是無能有所作。
于拘翼意雲何。
不于是見色聲香味細滑法亦爾。
是化人甯能見聞知如是事不。
釋提桓因言。
天子。
不可得見聞知。
天子言。
如是拘翼。
如是一切分數知諸法亦如是。
若見若聞若心念法。
亦不染亦不污。
亦不于是止。
亦不近亦不離。
于見于聞于念。
如是所語如是法。
為一切說。
為衆所說而無有異。
于是釋提桓因白佛言。
世尊。
是月天子。
說無處所不生不起不滅。
是天子。
不在弟子地。
不在菩薩地。
見菩薩雲何當憶念無央數劫生死之事。
育養衆生雲何都不可得知。
佛語釋提桓因言。
拘翼。
其有菩薩得不起法忍者。
亦不念生亦不念起亦不念滅。
欲睹是輩菩薩。
當如觀百歲般泥洹阿羅漢。
不可得知。
何以如是。
亦無他人想。
亦無我想。
複無無他人想。
複無無我想。
複如是。
拘翼。
精進樂勤苦行菩薩所作。
亦不念生亦不念滅。
亦無他人想亦無我想。
諸法體性本皆泥洹。
如是拘翼。
一切亦不縛亦不解。
不了知是法是菩薩。
為是故為解為示現。
思念故為起大悲。
是菩薩不疲厭。
于無央數拘利百千劫而不懈怠。
譬如拘翼有人堕火坑中。
有大悲男子。
不愛軀體不惜壽命。
舍五所欲及諸所樂。
入火坑中抱是人出。
亦自出複出彼人。
于拘翼意雲何。
是人所作為難不。
釋提桓因言。
世尊。
是人所作甚難甚難。
佛言。
如是拘翼。
是何足為難。
菩薩所作又難于此。
以脫諸欲發意欲持諸供養之具。
以其所
亦不阿羅诃法事見。
亦不于弟子法見。
亦不于辟支佛地見。
亦不于佛地見。
所見如是。
拘翼。
如是為見佛。
如是見佛為無所見。
如是無所見是為等見。
如是示現是名為一切示現審谛示現。
如是觀。
拘翼。
是名為如來。
如來于法界無所缺減。
拘翼。
于拘翼意雲何。
如來如是見如是觀為見何等。
答言。
是名為見佛。
世尊。
如來是名為得不于色。
如是如來于此無有能得計數者。
複問世尊。
如是為見佛耶。
答言。
如是拘翼。
菩薩為逮得無所從生忍。
于一切諸法界皆為等住。
亦不離是法而見法。
釋提桓因複白佛言。
是月天子為得無所從生法忍。
佛答釋提桓因言。
持是事自以問月天子當為汝發遣。
于是釋提桓因問月天子。
仁者。
今為得是無所從生法忍耶。
月天子答言。
拘翼。
頗有無所生而起不。
釋提桓因言不。
天子複言拘翼。
設無所生不起者。
雲何複問得無所從生法忍。
天子複言拘翼。
法界無所生。
其譬正如此。
是故法界亦不起亦不滅都不可知。
爾時釋提桓因便發是念言。
如月天子所說。
為已得無所從生法忍。
為逮近佛。
為逮三耶三菩。
爾時月天子知釋提桓因心所念。
語釋提桓因言。
拘翼。
無所得忍者。
得三耶三菩座不難。
有不得忍者。
去三耶三菩座大遠。
釋提桓因複言天子。
雲何作是說。
天子報言。
拘翼。
已得忍者能作是說。
其不得是者不能近三耶三菩阿惟三佛座。
得無所從生忍故。
能說無所從生如無所生。
如是者道。
釋提桓因複問天子。
道從何所求。
天子答言。
拘翼。
道于三界而無我作是求道。
釋提桓因複問。
三界無我雲何求。
天子答言。
如法者不生。
不生複不生當道作是求。
作是求已。
如是求不求于求。
是者為無所起。
是時釋提桓因白佛言。
甚可怪世尊。
月天子所說甚深乃爾。
從何所沒而來生此。
于是沒當複生何所。
時月天子語釋提桓因言。
拘翼。
如幻師化作男子若女人。
從何所沒來生于此。
于是沒複生何所。
釋提桓因複報天子。
了幻與化無起無滅。
不可見不可知。
是無所有。
天子語拘翼言。
如是說幻化從無合會來生。
滅亦至無合會所。
如是幻化。
黠慧者所不用亦不不近。
釋提桓因言。
如是天子。
如所說。
天子報釋提桓因言。
拘翼。
如卿所問。
我所答亦爾。
如卿諸法如幻化。
念欲持是事以問佛。
是天子從何所沒而來生此。
于是沒當生何所。
天子語釋提桓因言。
于拘翼意雲何。
如如來化所化如。
若去來上下可見知不。
釋提桓因答言。
天子。
如是不可得見。
天子複言。
是化甯可有所作為不。
釋提桓因言。
能有所作。
天子複言。
如是拘翼。
化一切諸法等如此。
若去來上下作是觀。
拘翼。
于是無能有所作。
于拘翼意雲何。
不于是見色聲香味細滑法亦爾。
是化人甯能見聞知如是事不。
釋提桓因言。
天子。
不可得見聞知。
天子言。
如是拘翼。
如是一切分數知諸法亦如是。
若見若聞若心念法。
亦不染亦不污。
亦不于是止。
亦不近亦不離。
于見于聞于念。
如是所語如是法。
為一切說。
為衆所說而無有異。
于是釋提桓因白佛言。
世尊。
是月天子。
說無處所不生不起不滅。
是天子。
不在弟子地。
不在菩薩地。
見菩薩雲何當憶念無央數劫生死之事。
育養衆生雲何都不可得知。
佛語釋提桓因言。
拘翼。
其有菩薩得不起法忍者。
亦不念生亦不念起亦不念滅。
欲睹是輩菩薩。
當如觀百歲般泥洹阿羅漢。
不可得知。
何以如是。
亦無他人想。
亦無我想。
複無無他人想。
複無無我想。
複如是。
拘翼。
精進樂勤苦行菩薩所作。
亦不念生亦不念滅。
亦無他人想亦無我想。
諸法體性本皆泥洹。
如是拘翼。
一切亦不縛亦不解。
不了知是法是菩薩。
為是故為解為示現。
思念故為起大悲。
是菩薩不疲厭。
于無央數拘利百千劫而不懈怠。
譬如拘翼有人堕火坑中。
有大悲男子。
不愛軀體不惜壽命。
舍五所欲及諸所樂。
入火坑中抱是人出。
亦自出複出彼人。
于拘翼意雲何。
是人所作為難不。
釋提桓因言。
世尊。
是人所作甚難甚難。
佛言。
如是拘翼。
是何足為難。
菩薩所作又難于此。
以脫諸欲發意欲持諸供養之具。
以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