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道神足無極變化經卷第一
關燈
小
中
大
前。
為轉前者便不複樂起滅處。
所以者何。
諸所有無所有故。
于無所有于餘法而思惟。
雖思惟不于餘法有所學。
亦不有所說亦不有所住。
雖于餘法作大明。
于法亦不為亦不學。
如是天子。
雲何菩薩得知諸法等如虛空心。
天子。
造作三界。
如是天子。
心無有形。
亦不可見無住止處。
亦不可知如幻。
是心心法。
求心亦不可得。
如是心心法。
求心了不可得。
是心複不可知。
如是心一切法。
亦不可得複不可得。
持法了無所有視諸所有審如化如影。
如是知一切法已為過。
已過者一切諸不學而自知。
如是知諸法等如虛空。
如是天子。
如虛空不可見。
亦無有生亦無有長者。
知一切諸法亦複如是。
如是虛空亦如。
虛空寂而淨。
如是諸法亦寂而清淨。
如是天子。
雲何菩薩得知一切諸法法性。
如是天子。
菩薩作是學。
諸法亦不見。
亦不可得。
眼亦不見耳。
耳亦不知耳。
耳亦不見眼。
眼亦不知眼。
鼻亦不見舌。
舌亦不知舌。
舌亦不見鼻。
鼻亦不知鼻。
鼻亦不見身。
身亦不知身。
身亦不見意。
意亦不知意。
一切諸法若行若住。
法當雲何而等知法性為在所。
如是眼見知分别于法。
不言是不是亦不随。
以是故得知常住處。
亦不于法作衰。
所以者何。
外亦不入内亦不受。
于衰不衰當作如是知如是見。
亦不于法有所生有所住。
如是住為悉見。
如是天子。
是為法性。
如是法性亦不起亦不滅。
于是處無所有。
然複現諸法。
以住無所生無所起。
是止處如是審谛。
如當眼所見智亦爾。
亦不于法性亦無所脫。
而興隆而住止。
彼諸法法性以畢足。
如是天子。
是為四事法。
菩薩得大神通智之持得最度無極。
如是天子。
雲何為神通。
雲何為智。
天子。
神通者。
于一切諸法要義悉知。
彼一一之智皆悉了。
是故天子。
名為神通。
于一切諸法而自知我我名。
天子。
我者而不佷是為法黠。
如是天子。
菩薩用是故疾得大神通之持。
智于所願而無厭。
所以者何。
欲滿所願故。
如是智。
天子。
過于人眼逮得天眼淨。
悉見十方不可計無央數億千萬諸佛刹中。
于諸刹中見諸佛世尊及諸弟子衆。
持天耳悉聞諸佛世尊所說法皆悉聞知。
諸佛刹土中一切人民學不學上中下事皆悉了知。
能持神足遍遊到諸佛刹。
悉知前世無央數劫中所更。
索知一切人意中所念。
所從來生本末皆悉逮知。
持是智以自證。
便能為一切說法。
如是智。
天子。
菩薩摩诃薩逮得一切智。
佛所作者皆得住。
疾逮得諸佛法。
成無上正真之道最正覺。
佛爾時便說偈言。
于是大神通 悉為已滿足 善權之所施 見則功德相 如是皆從一 悉了知諸法 甚深淨戒德 亦皆由是緻 以如是之故 皆悉知諸法 終不于是行 念有逾過者 一切無所有 其法亦如是 譬之如虛空 法義無差特 于是審谛法 爾乃得見法 不疑于法界 用是曉了知 不以服法故 而悉具足知 分别而曉了 自緻得神通 其諸過去法 皆悉為虛空 諸有當來法 亦複無所有 今諸現在法 亦等悉如空 如是所見者 一切皆同等 是三世諸法 皆悉如虛空 亦非是我所 亦不非是我 以自知一生 一切亦複爾 如是諸所見 便為得轉信 于彼如是知 功德不複同 為一切說法 亦不想于法 亦無有恚恨 不言是與非 亦不有所疑 亦複無所覺 其已如是者 便為立諸法 于是諸所習 為皆無有餘 于是無餘法 諸法皆悉爾 亦不于異法 而複有所見 如是亦不生 亦不為複有 于是無所入 亦複無所得 便為逮得德 為一切說法 普演于法義 于道無所念 其心于三界 為已甚佳快 心已如是者 為都不可見 無色若如影 其像亦如是 于法有所求 其心為已止 若有于是法 欲求索其心 法亦不見心 心亦不見法 其于如是心 心而複求心 心已如是者 悉已見諸習 諸法亦如是 無能黠法者 諸所有思想 不能作妨礙 一切未成法 我當悉辦之 其法如虛空 常住無增減 譬若如虛空 所生無所有 其已如是者 為見一切法 亦不于虛空 而有所作為 如是名為好 諸法亦如是 眼亦不見耳 耳亦不見眼 舌亦不見鼻 鼻亦不見舌 身亦不見意 意亦不見身 各各在其處 處處不相見 若從他人聞 或自從己知 如是而悉能 為人說法界 法界如是者 乃為悉平等 六衰不知我 我亦不知衰 如是皆悉知 所學諸法事 學
為轉前者便不複樂起滅處。
所以者何。
諸所有無所有故。
于無所有于餘法而思惟。
雖思惟不于餘法有所學。
亦不有所說亦不有所住。
雖于餘法作大明。
于法亦不為亦不學。
如是天子。
雲何菩薩得知諸法等如虛空心。
天子。
造作三界。
如是天子。
心無有形。
亦不可見無住止處。
亦不可知如幻。
是心心法。
求心亦不可得。
如是心心法。
求心了不可得。
是心複不可知。
如是心一切法。
亦不可得複不可得。
持法了無所有視諸所有審如化如影。
如是知一切法已為過。
已過者一切諸不學而自知。
如是知諸法等如虛空。
如是天子。
如虛空不可見。
亦無有生亦無有長者。
知一切諸法亦複如是。
如是虛空亦如。
虛空寂而淨。
如是諸法亦寂而清淨。
如是天子。
雲何菩薩得知一切諸法法性。
如是天子。
菩薩作是學。
諸法亦不見。
亦不可得。
眼亦不見耳。
耳亦不知耳。
耳亦不見眼。
眼亦不知眼。
鼻亦不見舌。
舌亦不知舌。
舌亦不見鼻。
鼻亦不知鼻。
鼻亦不見身。
身亦不知身。
身亦不見意。
意亦不知意。
一切諸法若行若住。
法當雲何而等知法性為在所。
如是眼見知分别于法。
不言是不是亦不随。
以是故得知常住處。
亦不于法作衰。
所以者何。
外亦不入内亦不受。
于衰不衰當作如是知如是見。
亦不于法有所生有所住。
如是住為悉見。
如是天子。
是為法性。
如是法性亦不起亦不滅。
于是處無所有。
然複現諸法。
以住無所生無所起。
是止處如是審谛。
如當眼所見智亦爾。
亦不于法性亦無所脫。
而興隆而住止。
彼諸法法性以畢足。
如是天子。
是為四事法。
菩薩得大神通智之持得最度無極。
如是天子。
雲何為神通。
雲何為智。
天子。
神通者。
于一切諸法要義悉知。
彼一一之智皆悉了。
是故天子。
名為神通。
于一切諸法而自知我我名。
天子。
我者而不佷是為法黠。
如是天子。
菩薩用是故疾得大神通之持。
智于所願而無厭。
所以者何。
欲滿所願故。
如是智。
天子。
過于人眼逮得天眼淨。
悉見十方不可計無央數億千萬諸佛刹中。
于諸刹中見諸佛世尊及諸弟子衆。
持天耳悉聞諸佛世尊所說法皆悉聞知。
諸佛刹土中一切人民學不學上中下事皆悉了知。
能持神足遍遊到諸佛刹。
悉知前世無央數劫中所更。
索知一切人意中所念。
所從來生本末皆悉逮知。
持是智以自證。
便能為一切說法。
如是智。
天子。
菩薩摩诃薩逮得一切智。
佛所作者皆得住。
疾逮得諸佛法。
成無上正真之道最正覺。
佛爾時便說偈言。
于是大神通 悉為已滿足 善權之所施 見則功德相 如是皆從一 悉了知諸法 甚深淨戒德 亦皆由是緻 以如是之故 皆悉知諸法 終不于是行 念有逾過者 一切無所有 其法亦如是 譬之如虛空 法義無差特 于是審谛法 爾乃得見法 不疑于法界 用是曉了知 不以服法故 而悉具足知 分别而曉了 自緻得神通 其諸過去法 皆悉為虛空 諸有當來法 亦複無所有 今諸現在法 亦等悉如空 如是所見者 一切皆同等 是三世諸法 皆悉如虛空 亦非是我所 亦不非是我 以自知一生 一切亦複爾 如是諸所見 便為得轉信 于彼如是知 功德不複同 為一切說法 亦不想于法 亦無有恚恨 不言是與非 亦不有所疑 亦複無所覺 其已如是者 便為立諸法 于是諸所習 為皆無有餘 于是無餘法 諸法皆悉爾 亦不于異法 而複有所見 如是亦不生 亦不為複有 于是無所入 亦複無所得 便為逮得德 為一切說法 普演于法義 于道無所念 其心于三界 為已甚佳快 心已如是者 為都不可見 無色若如影 其像亦如是 于法有所求 其心為已止 若有于是法 欲求索其心 法亦不見心 心亦不見法 其于如是心 心而複求心 心已如是者 悉已見諸習 諸法亦如是 無能黠法者 諸所有思想 不能作妨礙 一切未成法 我當悉辦之 其法如虛空 常住無增減 譬若如虛空 所生無所有 其已如是者 為見一切法 亦不于虛空 而有所作為 如是名為好 諸法亦如是 眼亦不見耳 耳亦不見眼 舌亦不見鼻 鼻亦不見舌 身亦不見意 意亦不見身 各各在其處 處處不相見 若從他人聞 或自從己知 如是而悉能 為人說法界 法界如是者 乃為悉平等 六衰不知我 我亦不知衰 如是皆悉知 所學諸法事 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