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千佛因緣經

關燈
平等道 是時長者說此偈已。

    白比丘言。

    大德。

    汝今欲求無上道不。

    日藏比丘聞長者言。

    深解義趣。

    頂禮佛足。

    而說偈言。

     頂禮佛足大解脫  久住涅槃滅諸有 無漏智力所莊嚴  如長者說寂滅慧 我今欲求無染累  超過世間諸空相 我今求于寂滅道  不縛不解不住色 亦複不入縛解中  無有生死解脫相 此處名為甘露道  如我所願得成果 修行六度無礙累  必定得住首楞嚴 具佛職位威儀行  滿足佛智如先佛 金剛不壞性空慧  是一切智大人事 摩尼寶珠如意王  我亦當得一合相 平等度意無上性 是時比丘說此偈已。

    告長者言。

    汝今當知。

    我已解汝所說偈義。

    我已堪任為菩提器。

    我等千比丘。

    從今日乃至成佛。

    常修大慈普愛一切。

    于諸衆生不生毀呰。

    何況殺害。

    我從今日乃至菩提。

    常起大悲普攝一切。

    而于大悲不起悲相不生戀著。

    我從今日乃至成佛。

    見他得樂心生欣悅。

    猶如比丘得三禅樂。

    不起樂觸及樂覺相。

    我從今日乃至成佛。

    不見衆生。

    及衆生相。

    亦不住喜不入舍中。

    我從今日乃至成佛。

    終不造作九十五種諸惡律儀。

    我從今日乃至成佛。

    終不為己畜養八種不淨之物。

    若有畜積必為饒益諸衆生故。

    我從今日乃至成佛。

    終不毀謗菩薩法藏。

    若有辯才智慧無極。

    說邪見論滿百千歲。

    我甯碎身猶如微塵。

    終不信受。

    我從今日乃至成佛。

    設有衆生不造善業作五逆罪。

    必當教化令得饒益。

    我從今日乃至成佛。

    誓願當度五濁惡世沒苦衆生。

    我從今日乃至成佛。

    常當修行諸波羅蜜。

    盡其邊際到大智岸。

    我從今日乃至成佛。

    終不放舍一切衆生。

    必當安慰以義饒益。

    我從今日乃至成佛。

    願普莊嚴一切佛事修諸淨行。

    十種珍寶以為腳足。

    無願解脫以為眼目。

    遊于大空畢竟涅槃。

    時千比丘發此誓已。

    五體投地遍禮諸佛。

    而說偈言。

     佛智不可動  從于解脫生 本性相自空  遊戲金剛心 已摧煩惱魔  陰蓋永已除 清淨大慧者  我今頭面禮 說此偈已。

    遍禮十方一切諸佛。

    是時空中無雲而雷。

    諸天龍神普雨天華以為供養。

    而說偈言。

     善哉勝大士  出家修梵行 淨命乞自活  常離四種食 染衣執應器  大數滿一千 今複發最上  微妙菩提心 福田中最勝  無過比丘僧 我今頭面禮  修行大乘者 時千比丘。

    聞偈歎德倍加精進。

    即得甚深觀佛三昧。

    告長者言。

    善哉長者。

    我因汝故發菩提心。

    汝亦應于佛法海中出家學道。

    爾時長者受比丘教。

    于正法中出家學道。

    常修頭陀備諸苦行。

    經七七日得無生忍。

    跋陀波羅。

    汝今當知。

    時大長者。

    教化多人發菩提心者。

    久已成佛殊勝月王佛是也。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聞是佛名恒得值佛。

    于菩提心得不退轉。

    即得超越十二億劫極重惡業。

    時千比丘發誓願者。

    我等賢劫千佛是也。

    說是語時。

    百千梵王發菩提心思佛。

    千優婆塞等得無生法忍。

    郁多羅母善賢比丘尼等五百比丘尼。

    不受諸漏心得解脫成阿羅漢。

    說是語時。

    時會大衆聞佛所說皆大歡喜。

     佛告跋陀波羅。

    汝今當知。

    我念過去無量無數阿僧祇劫。

    彼時有佛号淨音如來十号具足。

    彼佛出時。

    此三千世界七寶莊嚴。

    如寶莊嚴國等無有異。

    佛壽二十大劫。

    正法住世四十劫。

    像法倍壽八十劫。

    亦以三乘教化衆生。

    于像法中有一比丘名一切忍。

    持菩薩藏行菩薩法。

    遊巡村落常說此偈。

     佛住平等空  法性相亦然 僧依無為會  三寶義無異 了本性相空  歸依處寂滅 常行真如道  乃應菩薩行 忍辱進大比丘常說此偈。

    時華光林中有千梵志。

    修四梵行慈悲喜舍。

    聞此比丘贊三寶義名。

    身心歡喜。

    即白比丘。

    于何經中有如此義。

    比丘白言。

    大調禦師。

    于大方等真實經中。

    說佛法僧平等空慧住一相中。

    時千梵志。

    聞佛法僧平等空慧。

    即思甚深大空智義。

    八千歲中端坐正受。

    于空法中而不決了。

    複更思惟一切法空。

    于如實際亦不決了。

    然不生疑亦不诽謗。

    作此思惟。

    時有一比丘名曰智藏。

    告諸梵志。

    汝等知不。

    過去有佛。

    名三昧尊豐如來十号具足。

    如是同字百千億佛。

    皆說甚深般若波羅蜜。

    其經中說。

    不住諸法法性皆空。

    如是梵志于空法中心不明了。

    但當一心歸于空義。

    時千梵志。

    聞此語已心大歡喜。

    白比丘言。

    般若波羅蜜是大空智。

    我等今者無明所覆。

    于空義中無由解了。

    但于大德所說法中身心随喜。

    佛告跋陀波羅。

    彼二比丘善說法者。

    第一比丘今已成佛于妙樂國。

    歡喜莊嚴珠王佛是。

    若有四衆聞彼佛名。

    五體投地歸依頂禮。

    即得超越五百萬億阿僧祇劫生死之罪。

    第二比丘久已成佛。

    号帝寶幢摩尼勝光如來十号具足。

    若有四衆聞彼佛名。

    五體投地歸依頂禮。

    即得超越七百萬億阿僧祇劫生死之罪。

    時千梵志。

    以聞甚深般若波羅蜜身心歡喜。

    不生驚疑怖畏诽謗。

    即得超越五十億劫生死之罪。

    舍身他世即得值遇十六億佛。

    于諸佛所得念佛三昧以莊嚴心。

    念佛三昧莊嚴心故。

    漸漸于空法中心得開解。

    跋陀波羅。

    時千梵志豈異人乎。

    我等賢劫千佛是。

    以得聞空法心無疑故。

    于娑婆世界次第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故一切衆生。

    應于空義心無疑惑。

    佛說此語時。

    時會大衆聞佛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