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諸法勇王經

關燈
卻坐一面合掌而住。

    爾時大德舍利弗即從坐起。

    偏袒右臂右膝著地。

    合掌向佛白佛言。

    世尊。

    今日無量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一切大衆悉共聚集。

    并及諸天龍神乾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

    從四天王。

    乃至阿迦膩吒諸天。

    悉皆和合端坐佛前。

    如來何緣放此眉間白毫相光。

    唯願哀愍說其因緣。

    爾時舍利弗即于佛前。

    而說偈言。

     多有諸衆生  其數那由他 見是大神變  悉能來聚集 何緣放光明  集是諸大衆 唯願垂哀愍  分别說其因 爾時佛告舍利弗。

    是一比丘。

    出家未久已受具戒。

    來問我言。

    世尊。

    若有人發大乘之心求一切智剃除須發出家修道。

    雲何善受一切信施。

    受已必能報其施福。

    若善男子發于信心出家學道。

    所願。

    不久悉得成就。

    舍利弗。

    以是因緣有如是等無量大衆而來聚集。

    舍利弗言。

    今正是時。

    唯願如來。

    分别演說如是之義。

    佛告舍利弗。

    我今若說如是義者。

    多有無量百千衆生以生疑惑。

    何以故。

    是諸大龍神通道力不可思議。

    是諸師子無所畏吼。

    亦不可思議。

    是諸大人所有法界。

    亦不可思議。

    舍利弗。

    諸佛世尊所有法界不可思議。

    一切凡夫聲聞緣覺不能信解。

    舍利弗。

    如來見是諸因緣故。

    默然不說。

    時舍利弗乃至三請。

    如來默然亦不許可。

    時舍利弗複白佛言。

    世尊。

    是大衆中已有無量無邊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諸天龍神乾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

    久于佛所心生淨信。

    唯願如來。

    哀愍如是諸衆生等。

    分别演說如是之義。

    複于佛前。

    而說偈言。

     善哉無上尊  惟願垂哀愍 廣為諸菩薩  善說頂功德 有諸衆生等  深願求菩提 已于是法中  生厚善欲心 爾時佛告舍利弗。

    菩薩摩诃薩應受一切諸天世人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恭敬供養。

    舍利弗。

    菩薩摩诃薩不畢報施恩。

    何以故。

    舍利弗。

    菩薩摩诃薩本已清淨畢報施故。

    舍利弗。

    假使菩薩摩诃薩日日受取一切衆生所施衣食。

    一一衆生所施之食抟如須彌。

    一一衣服覆四天下。

    一日之中受一切衆生如是衣食。

    亦能清淨畢報施恩。

    何以故。

    舍利弗。

    是諸菩薩于衆生中最是福田。

    應受世間之供養者。

    舍利弗。

    汝見世間大富之人。

    多有珍寶金銀琉璃頗梨真珠車磲馬瑙。

    種種之物柔軟敷具。

    所謂刹利大姓。

    婆羅門大姓。

    居士大家。

    粟散小王。

    轉輪聖帝。

    七寶成就人中自在。

    若四天王三十三天。

    釋提桓因焰摩天子。

    兜率天子。

    化樂天子。

    他化自在天子。

    梵自在天王。

    及餘色無色界諸天。

    若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佛果。

    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舍利弗。

    如是等衆。

    皆由菩薩教化因緣出現于世。

    何以故。

    舍利弗。

    菩薩摩诃薩發心行于菩提之道。

    次當得佛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成已複當轉于法輪。

    一切世間若沙門婆羅門。

    及梵天王魔王波旬所不能轉。

    爾時當有無量衆生。

    聞是法已當得須陀洹果。

    斯陀含果。

    阿那含果。

    阿羅漢果。

    發緣覺心。

    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聞說布施則勤修行。

    以施因緣生刹利大姓婆羅門大姓居士。

    大家若小王家轉輪聖帝。

    七寶具足。

    人中自在。

    聞說持戒則便堅持。

    以是因緣生四天王三十三天炎摩天兜術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

    聞說四無量心随順修行。

    以是因緣生于色界。

    聞四空定随順行之。

    以是因緣生無色界。

    舍利弗。

    以是義故。

    當知皆由菩薩因緣。

    一切善法出現于世。

    舍利弗。

    譬如阿耨達多龍王福德力故。

    其池流出四大河水。

    東方恒河。

    南方辛頭。

    西方博叉。

    北方私陀。

    此四大河。

    流出四方投四大海。

    恒河眷屬具五百河入于東海。

    辛頭眷屬具五百河入于南海。

    博叉眷屬具五百河入于西海。

    私陀眷屬具五百河入于北海。

    舍利弗。

    于意雲何。

    此四大河流出四方。

    次第入于四大海中。

    于此四方為能利益諸衆生不。

    舍利弗言。

    世尊。

    實大利益無量衆生。

    所謂飛鳥走獸人與非人。

    舍利弗言。

    世尊。

    近此河邊有諸稻麥粟豆。

    諸田亦得潤漬。

    如是諸田多獲谷麥。

    複能利益無量衆生。

    所謂飛鳥走獸人非人等。

    舍利弗。

    于意雲何。

    是四大海由何而有。

    舍利弗言。

    世尊。

    是四大海皆由四河。

    佛複告舍利弗。

    于意雲何。

    是四大海于諸衆生有利益不。

    舍利弗言。

    如是世尊。

    是海實能利益無量無邊衆生。

    謂水陸性水性衆生。

    謂大小魚走獸摩羅龜鼈蝦蟆鵝雁鴛鴦。

    亦為其餘無量無邊水性之屬。

    而作窟穴。

    舍利弗。

    如是大海複為餘衆而作住處。

    所謂諸龍乾闼婆阿修羅迦樓羅。

    亦出無量無邊珍寶。

    利益一切人非人等。

    所謂真珠珂貝璧玉珊瑚琉璃青毗琉璃。

    及出其餘種種珠寶。

    悉為衆生之所受用。

    而作利益。

    舍利弗。

    于意雲何。

    此四大海由何而有。

    舍利弗言。

    世尊。

    是海皆由阿耨達池。

    爾時佛贊舍利弗言。

    善哉善哉。

    阿耨達多龍王體離三怖。

    何等為三。

    一者金翅鳥。

    二者熱沙。

    三者諸龍若行欲時便為蛇身。

    阿耨達多龍王無如是事。

    舍利弗。

    阿耨達多龍王所居宮殿。

    乃是坐禅神通之人所居住處。

    舍利弗。

    若有人能住是處者。

    當知是等亦得無惱。

    舍利弗白佛言。

    世尊。

    甚為希有。

    阿耨達多龍王宮殿。

    成就如是上善功德。

    于三怖畏尚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