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四

關燈
有無不可得。

    外道亦說四大不壞。

    自性不生不滅。

    四大常。

    是四大乃至周流諸趣不舍自性。

    世尊所說亦複如是。

    是故我言無有奇特。

    惟願世尊。

    為說差别所以奇特勝諸外道。

    若無差别者。

    一切外道皆亦是佛。

    以不生不滅故。

    而世尊說一世界中多佛出世者無有是處。

    如向所說。

    一世界中應有多佛。

    無差别故。

    佛告大慧。

    我說不生不滅。

    不同外道不生不滅。

    所以者何。

    彼諸外道有性自性。

    得不生不變相。

    我不如是堕有無品。

    大慧。

    我者離有無品離生滅。

    非性非無性。

    如種種幻夢現。

    故非無性。

    雲何無性。

    謂色無自性相攝受。

    現不現故。

    攝不攝故。

    以是故。

    一切性無性非無性。

    但覺自心現量妄想不生。

    安隐快樂世事永息。

    愚癡凡夫妄想作事。

    非諸賢聖。

    不實妄想如揵闼婆城及幻化人。

    大慧。

    如揵闼婆城及幻化人種種衆生商賈出入。

    愚夫妄想謂真出入。

    而實無有出者入者。

    但彼妄想故。

    如是大慧。

    愚癡凡夫起不生不滅。

    彼亦無有有為無為。

    如幻人生。

    其實無有若生若滅性無性。

    無所有故。

    一切法亦如是。

    離于生滅。

    愚癡凡夫堕不如實。

    起生滅妄想。

    非諸賢聖。

    不如實者不爾。

    如性自性妄想亦不異。

    若異妄想者。

    計著一切性自性。

    不見寂靜。

    不見寂靜者。

    終不離妄想。

    是故大慧。

    無相見勝非相見。

    相者受生因故不勝。

    大慧。

    無相者。

    妄想不生。

    不起不滅我說涅槃。

    大慧。

    涅槃者。

    如真實義見。

    離先妄想心心數法。

    逮得如來自覺聖智。

    我說是涅槃。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滅除彼生論  建立不生義 我說如是法  愚夫不能知 一切法不生  無性無所有 乾闼婆幻夢  有性者無因 無生無自性  何因空當說 以離于和合  覺知性不現 是故空不生  我說無自性 謂一一和合  性現而非有 分析無和合  非如外道見 夢幻及垂發  野馬乾闼婆 世間種種事  無因而相現 折伏有因論  申暢無生義 申暢無生者  法流永不斷 熾然無因論  恐怖諸外道 雲何何所因  彼以何故生 于何處和合  而作無因論 觀察有為法  非無因有因 彼生滅論者  所見從是滅 雲何為無生  為是無性耶 為顧視諸緣  有法名無生 名不應無義  惟為分别說 非無性無生  亦非顧諸緣 非有性而名  名亦非無義 一切諸外道  聲聞及緣覺 七住非境界  是名無生相 遠離諸因緣  亦離一切事 惟有微心住  想所想俱離 其身随轉變  我說是無生 無外性無性  亦無心攝受 斷除一切見  我說是無生 如是無自性  空等應分别 非空故說空  無生故說空 因緣數和合  則有生有滅 離諸因緣數  無别有生滅 舍離因緣數  更無有異性 若言一異者  是外道妄想 有無性不生  非有亦非無 除其數轉變  是悉不可得 但有諸俗數  展轉為鈎鎖 離彼因緣鎖  生義不可得 生無性不起  離諸外道過 但說緣鈎鎖  凡愚不能了 若離緣鈎鎖  别有生性者 是則無因論  破壞鈎鎖義 如燈顯衆像  鈎鎖現若然 是則離鈎鎖  别更有諸性 無性無有生  如虛空自性 若離于鈎鎖  慧無所分别 複有餘無生  賢聖所得法 彼生無生者(彼生是四相生) 是則無生忍  若使諸世間 觀察鈎鎖者  一切離鈎鎖 從是得三昧  癡愛諸業等 是則内鈎鎖  攢燧泥團輪 種子等名外  若使有他性 而從因緣生  彼非鈎鎖義 是則不成就  若生無自性 彼為誰鈎鎖  展轉相生故 當知因緣義  使生有他性 而從因緣生  彼非鈎鎖義 是則不成就  堅濕暖動法 凡愚生妄想  離數無異法 是則說無性  如醫療衆病 無有若幹論  以病差别故 為設種種治  我為彼衆生 破壞諸煩惱  知其根優劣 為彼說度門  非煩惱根異 而有種種法  唯說一乘法 是則為大乘 爾時大慧菩薩摩诃薩複白佛言。

    世尊。

    一切外道皆起無常妄想。

    世尊。

    亦說一切行無常是生滅法。

    此義雲何。

    為邪為正。

    為有幾種無常。

    佛告大慧。

    一切外道有七種無常。

    非我法也。

    何等為七。

    彼有說言。

    作已而舍。

    是名無常。

    有說。

    形處壞。

    是名無常。

    有說。

    即色是無常。

    有說。

    色轉變中間是名無常。

    無間自之散壞。

    如乳酪等轉變中間不可見。

    無常毀壞一切性轉有說。

    性無常。

    有說。

    性無性無常。

    有說。

    一切法不生無常入一切法。

    大慧。

    性無性無常者。

    謂四大及所造自相壞四大自性不可得不生。

    彼不生無常者。

    非常無常。

    一切法有無不生。

    分析乃至微塵。

    不可見。

    是不生義非生。

    是名不生無常相。

    若不覺此者。

    堕一切外道生無常義。

    大慧。

    性無常者。

    是自心妄想非常無常性。

    所以者何。

    謂無常自性不壞。

    大慧。

    此是一切性無性無常事。

    除無常無有能令一切法性無性者。

    如杖瓦石破壞諸物。

    現見各各不異。

    是性無常事。

    非作所作有差别。

    此是無常此是事。

    作所作無異者。

    一切性常無因性。

    大慧。

    一切性無性有因。

    非凡愚所知。

    非因不相似事生。

    若生者一切性悉皆無常。

    是不相似事。

    作所作無有别異。

    而悉見有異。

    若性無常者。

    堕作因性相。

    若堕者一切性不究竟。

    一切性作因相堕者。

    自無常應無常。

    無常無常故。

    一切性不無常。

    應是常。

    若無常入一切性者。

    應堕三世。

    彼過去色與壞俱。

    未來不生。

    色不生故。

    現在色與壞相俱。

    色者四大積集差别。

    四大及造色自性不壞。

    離異不異故。

    一切外道一切四大不壞。

    一切三有四大及造色。

    在所知有生滅。

    離四大造色。

    一切外道于何所思惟無常。

    四大不生。

    自性相不壞故。

    離始造無常者。

    非四大複有異四大各各異相自相故。

    非差别可得。

    彼無差别斯等不更造。

    二方便不作。

    當知是無常。

    彼形處壞無常者。

    謂四大及造色不壞。

    至竟不壞。

    大慧。

    竟者分析乃至微塵。

    觀察壞四大及造色。

    形處異見。

    長短不可得。

    非四大四大不壞。

    形處壞現堕在數論。

    色即無常者。

    謂色即是無常。

    彼則形處無常非四大。

    若四大無常者非俗數言說。

    世俗言說非性者。

    則堕世論。

    見一切性但有言說。

    不見自相生轉變無常者。

    謂色異性現非四大。

    如金作莊嚴具。

    轉變現非金性壞。

    但莊嚴具處所壞如是。

    餘性轉變等亦如是。

    如是等種種外道無常見妄想。

    火燒四大時自相不燒。

    各各自相相壞者。

    四大造色應斷。

    大慧。

    我法起非常非無常。

    所以者何。

    謂外性不決定故。

    惟說三有微心。

    不說種種相有生有滅。

    四大合會差别。

    四大及造色故。

    妄想二種事攝所攝。

    知二種妄想。

    離外性無性二種見。

    覺自心現量妄想者。

    思想作行生。

    非不作行。

    離心性無性妄想。

    世間出世間上上一切法非常非無常。

    不覺自心現量。

    堕二邊惡見相續。

    一切外道不覺自妄想。

    此凡夫無有根本。

    謂世間出世間上上法。

    從說妄想生。

    非凡愚所覺。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遠離于始造  及與形處異 性與色無常  外道愚妄想 諸性無有壞  大大自性住 外道無常想  沒在種種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