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三

關燈
是壞者。

    佛聲聞緣覺自性解脫故。

    縛與縛因。

    非性故。

    大慧。

    若有縛者。

    應有縛。

    是縛因故。

    大慧。

    如是說壞者。

    是名無所有相。

    大慧。

    因是故我說甯取人見如須彌山。

    不起無所有增上慢空見。

    大慧。

    無所有增上慢者。

    是名為壞。

    堕自共相見悕望。

    不知自心現量。

    見外性無常刹那展轉壞。

    陰界入相續流注變滅。

    離文字相妄想。

    是名壞者。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有無是二邊  乃至心境界 淨除彼境界  平等心寂滅 無取境界性  滅非無所有 有事悉如如  如賢聖境界 無種而有生  生已而複滅 因緣有非有  不住我教法 非外道非佛  非我亦非餘 因緣所集起  雲何而得無 誰集因緣有  而複說言無 邪見論生法  妄想計有無 若知無所生  亦複無所滅 觀此悉空寂  有無二俱離 爾時大慧菩薩複白佛言。

    世尊。

    唯願為我及諸菩薩說宗通相。

    若善分别宗通相者。

    我及諸菩薩通達是相。

    通是相已。

    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不随覺想及衆魔外道。

    佛告大慧。

    谛聽谛聽善思念之。

    當為汝說。

    大慧白佛言。

    唯然受教。

    佛告大慧。

    一切聲聞緣覺菩薩有二種通相。

    謂宗通及說通。

    大慧。

    宗通者。

    謂緣自得勝進相。

    遠離言說文字妄想。

    趣無漏界自覺地自相。

    遠離一切虛妄覺想。

    降伏一切外道衆魔。

    緣自覺趣光明晖發。

    是名宗通相。

    雲何說通相。

    謂說九部種種教法。

    離異不異有無等相。

    以巧方便随順衆生。

    如應說法令得度脫。

    是名說通相。

    大慧。

    汝及餘菩薩應當修學。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宗及說通相  緣自與教法 若見善分别  不随諸覺想 非有真實性  如愚夫妄想 雲何起欲想  非性為解脫 觀察諸有為  生滅等相續 增長于二見  颠倒無所知 一是為真谛  無罪為涅槃 觀察世妄想  如幻夢芭蕉 雖有貪恚癡  而實無有人 從愛生諸陰  有皆如幻夢 爾時大慧菩薩白佛言。

    世尊。

    唯願為說不實妄想相。

    不實妄想雲何而生。

    說何等法名不實妄想。

    于何等法中不實妄想。

    佛告大慧。

    善哉善哉。

    能問如來如是之義。

    多所饒益多所安樂。

    哀愍世間一切天人。

    谛聽谛聽善思念之。

    當為汝說。

    大慧白佛言。

    善哉世尊。

    唯然受教。

    佛告大慧。

    種種義種種不實妄想計著妄想生。

    大慧。

    攝所攝計著。

    不知自心現量。

    及堕有無見增長外道見妄想習氣。

    計著外種種義。

    心心數妄想。

    計著我我所生。

    大慧白佛言。

    世尊。

    若種種義種種不實妄想計著妄想生。

    攝所攝計著。

    不知自心現量。

    及堕有無見增長外道見妄想習氣計著外種種義。

    心心數妄想。

    我我所計著生。

    世尊。

    若如是外種種義相。

    堕有無相。

    離性非性離見相。

    世尊。

    第一義亦如是。

    離量限分譬喻因相。

    世尊。

    何故一處妄想不實義種種性計著妄想生。

    非計著第一義處相妄想生。

    将無世尊說邪因論邪。

    說一生一不生。

    佛告大慧。

    非妄想一生一不生。

    所以者何。

    謂有無妄想不生故。

    外現性非性。

    覺自心現量。

    妄想不生。

    大慧。

    我說餘愚夫自心種種妄想相故。

    事業在前種種妄想性想計著生。

    雲何愚夫得離我我所計著見。

    離作所作因緣過。

    覺自妄想心量。

    身心轉變。

    究竟明解一切地如來自覺境界。

    離五法自性事見妄想。

    以是因緣故。

    我說妄想從種種不實義計著生。

    知如實義得解脫息種種妄想。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諸因及與緣  從此生世間 妄想著四句  不知我所通 世間非有生  亦複非無生 不從有無生  亦非非有無 諸因及與緣  雲何愚妄想 非有亦非無  亦複非有無 如是觀世間  心轉得無我 一切性不生  以從緣生故 一切緣所作  所作非自有 事不自生事  有二事過故 無二事過故  非有性可得 觀諸有為法  離攀緣所緣 無心之心量  我說為心量 量者自性處  緣性二俱離 性究竟妙淨  我說名為量 施設世谛我  彼則無實事 諸陰陰施設  無事亦複然 有四種平等  相及因性生 第三無我等  第四修修者 妄想習氣轉  有種種心生 境界于外現  是世俗心量 外現而非有  心見彼種種 建立于身财  我說為心量 離一切諸見  及離想所想 無得亦無生  我說為心量 非性非非性  性非性悉離 謂彼心解脫  我說為心量 如如與空際  涅槃及法界 種種意生身  我說為心量 爾時大慧菩薩白佛言。

    世尊如世尊所說。

    菩薩摩诃薩當善語義。

    雲何為菩薩善語義。

    雲何為語。

    雲何為義。

    佛告大慧。

    谛聽谛聽善思念之。

    當為汝說。

    大慧白佛言。

    善哉世尊。

    唯然受教。

    佛告大慧。

    雲何為語。

    謂言字妄想和合。

    依咽喉唇舌齒龂頰輔。

    因彼我言說妄想習氣計著生。

    是名為語。

    大慧。

    雲何為義。

    謂離一切妄想相言說相。

    是名為義。

    大慧。

    菩薩摩诃薩于如是義。

    獨一靜處聞思修慧。

    緣自覺了向涅槃城。

    習氣身轉變已。

    自覺境界觀地地中間勝進義相。

    是名菩薩摩诃薩善義。

     複次大慧。

    善語義菩薩摩诃薩。

    觀語與義非異非不異。

    觀義與語亦複如是。

    若語異義者。

    則不因語辯義。

    而以語入義如燈照色。

    複次大慧。

    不生不滅自性涅槃三乘一乘心自性等。

    如緣言說義計著。

    堕建立及诽謗見。

    異建立異妄想。

    如幻種種妄想現。

    譬如種種幻凡愚衆生作異妄想。

    非聖賢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彼言既妄想  建立于諸法 以彼建立故  死堕泥犁中 陰中無有我  陰非即是我 不如彼妄想  亦複非無我 一切悉有性  如凡愚妄想 若如彼所見  一切應見谛 一切法無性  淨穢悉無有 不實如彼見  亦非無所有 複次大慧。

    智識相今當說。

    若善分别智識相者。

    汝及諸菩薩則能通達智識之相。

    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大慧。

    彼智有三種。

    謂世間。

    出世間。

    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