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二
關燈
小
中
大
藏菩薩摩诃薩及餘如是相功德成就菩薩摩诃薩。
大慧。
是名初菩薩地。
菩薩摩诃薩得菩薩三昧正受神力。
于百千劫積集善根之所成就。
次第諸地對治所治相。
通達究竟。
至法雲地住大蓮華微妙宮殿。
坐大蓮華寶師子座。
同類菩薩摩诃薩眷屬圍繞。
衆寶璎珞莊嚴其身。
如黃金瞻蔔日月光明。
諸最勝手從十方來。
就大蓮華宮殿坐上。
而灌其頂。
譬如自在轉輪聖王。
及天帝釋太子灌頂。
是名菩薩手灌頂神力。
大慧。
是名菩薩摩诃薩二種神力。
若菩薩摩诃薩住二種神力。
面見諸佛如來。
若不如是則不能見。
複次大慧。
菩薩摩诃薩凡所分别三昧神足說法之行。
是等一切悉住如來二種神力。
大慧。
若菩薩摩诃薩離佛神力能辯說者。
一切凡夫亦應能說。
所以者何。
謂不住神力故。
大慧。
山石樹木及諸樂器城墎宮殿。
以如來入城威神力故。
皆自然出音樂之聲。
何況有心者。
聾盲喑啞無量衆苦。
皆得解脫。
如來有如是等無量神力。
利安衆生。
大慧菩薩複白佛言。
世尊。
以何因緣。
如來應供等正覺。
菩薩摩诃薩住三昧正受時。
及勝進地灌頂時。
加其神力。
佛告大慧。
為離魔業煩惱故。
及不堕聲聞地禅故。
為得如來自覺地故。
及增進所得法故。
是故如來應供等正覺。
鹹以神力建立諸菩薩摩诃薩。
若不以神力建立者。
則堕外道惡見妄想及諸聲聞衆魔悕望。
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以是故諸佛如來鹹以神力。
攝受諸菩薩摩诃薩。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神力人中尊 大願悉清淨 三摩提灌頂 初地及十地 爾時大慧菩薩摩诃薩複白佛言。
世尊。
佛說緣起。
如是說因緣不自說道。
世尊。
外道亦說因緣。
謂勝.自在.時.微塵生。
如是諸性生。
然世尊所謂因緣生諸性言說。
有間悉檀。
無間悉檀(悉檀者譯義或言宗或言成或言默)。
世尊。
外道亦說有無有生。
世尊亦說無有生生已滅。
如世尊所說。
無明緣行乃至老死。
此是世尊無因說。
非有因說。
世尊建立作如是說。
此有故彼有。
非建立漸生。
觀外道說勝。
非如來也。
所以者何。
世尊。
外道說因。
不從緣生而有所生。
世尊說觀因有事。
觀事有因。
如是因緣雜亂。
如是展轉無窮。
佛告大慧。
我非無因說及因緣雜亂說。
此有故彼有者。
攝所攝非性。
覺自心現量。
大慧。
若攝所攝計著。
不覺自心現量。
外境界性非性。
彼有如是過。
非我說緣起。
我常說言。
因緣和合而生諸法。
非無因生。
大慧複白佛言。
世尊。
非言說有性有一切性耶。
世尊。
若無性者。
言說不生。
世尊。
是故言說有性有一切性。
佛告大慧。
無性而作言說。
謂兔角龜毛等。
世間現言說。
大慧。
非性非非性但言說耳。
如汝所說。
言說自性。
有一切性者。
汝論則壞。
大慧。
非一切刹土有言說。
言說者。
是作相耳。
或有佛刹瞻視顯法。
或有作相。
或有揚眉。
或有動睛。
或笑或欠。
或謦咳。
或念刹土。
或動搖。
大慧。
如瞻視及香積世界。
普賢如來國土但以瞻視。
令諸菩薩得無生法忍。
及殊勝三昧。
是故非言說有性有一切性。
大慧。
見此世界蚊蚋蟲蟻。
是等衆生無有言說而各辦事。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如虛空兔角 及與槃大子 無而有言說 如是性妄想 因緣和合法 凡愚起妄想 不能如實知 輪回三有宅 爾時大慧菩薩摩诃薩複白佛言。
世尊。
常聲者何事說。
佛告大慧。
為惑亂。
以彼惑亂諸聖亦現而非颠倒。
大慧。
如春時炎火輪垂發乾闼婆城幻夢鏡像。
世間颠倒非明智也。
然非不現。
大慧。
彼惑亂者。
有種種現非惑亂作無常。
所以者何。
謂離性非性故。
大慧。
雲何離性非性惑亂。
謂一切愚夫種種境界故。
如彼恒河。
餓鬼見不見故。
無惑亂性。
于餘現故非無性。
如是惑亂。
諸聖離颠倒不颠倒。
是故惑亂常。
謂相相不壞故。
大慧。
非惑亂種種相妄想相壞。
是故惑亂常。
大慧。
雲何惑亂真實。
若複因緣。
諸聖于此惑亂不起颠倒覺非不颠倒覺。
大慧。
除諸聖于此惑亂有少分想。
非聖智事想。
大慧。
凡有者。
愚夫妄說。
非聖言說。
彼惑亂者。
倒不倒妄想。
起二種種性。
謂聖種性及愚夫種性。
聖種性者。
三種分别。
謂聲聞緣覺乘佛乘。
雲何愚夫妄想起聲聞乘種性。
謂自共相計著。
起聲聞乘種性。
是名妄想起聲聞乘種性。
大慧。
即彼惑亂妄想。
起緣覺乘種性。
謂即彼惑亂自共相不觀計著。
起緣覺乘種性。
雲何智者即彼惑亂想。
起佛乘種性。
謂覺自心現量外性非性不妄想相。
起佛乘種性。
是名即彼惑亂起佛乘種性。
又種種事性。
凡夫惑想。
起愚夫種性。
彼非有事非無事。
是名種性義。
大慧。
即彼惑亂不妄想。
諸聖心意意識過習氣自性法轉變性。
是名為如。
是故說如離心。
我說此句顯示離想。
即說離一切想。
大慧白佛言。
世尊。
惑亂為有為無。
佛告大慧。
如幻無計著相。
若惑亂有計著相者。
計著性不可滅。
緣起應如外道說因緣生法。
大慧白佛言。
世尊。
若惑亂如幻者。
複當與餘惑作因。
佛告大慧。
非幻惑因。
不起過故。
大慧。
幻不起過無有妄想。
大慧。
幻者從他明處生。
非自妄想過習氣處生。
是故不起過。
大慧。
此是愚夫心惑計著。
非聖賢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聖不見惑亂 中間亦無實 中間若真實 惑亂即真實 舍離一切惑 若有相生者 是亦為惑亂 不淨猶如翳 複次大慧。
非幻無有相似。
見一切法如幻。
大慧白佛言。
世尊。
為種種幻相計著言一切法如幻。
為異相計著。
若種種幻相計著言一切性如幻者。
世尊。
有性不如幻者。
所以者何。
謂色種種相非因。
世尊。
無有因色。
種種相現如幻。
世尊。
是故無種種幻相計著相似。
性如幻。
佛告大慧。
非種種幻相計著相似。
一切法如幻。
大慧。
然不實一切法。
速滅如電。
是則如幻。
大慧。
譬如電光刹那頃現現已即滅。
非愚夫現。
如是一切性自妄想自共相。
觀察無性。
非現色相計著。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非幻無有譬 說法性如幻 不實速如電 是故說如幻 大慧複白佛言。
如世尊所說。
一切性無生及如幻。
将無世尊前後所說自相違耶。
說無生性如幻。
佛告大慧。
非我說無生性如幻前後相違過。
所以者何。
謂生無生覺自心現量。
有非有外性非性無生現。
大慧。
非我前後說相違過。
然壞外道因生故。
我說一切性無生。
大慧。
外道癡聚欲令有無有生。
非自妄想種種計著緣。
大慧。
我非有無有生。
是故我以無生說而說。
大慧。
說性者。
為攝受生死故。
壞無見斷見故。
為我弟子攝受種種業受生處故。
以性聲說攝受生死。
大慧。
說幻性自性相。
為離性自性相故。
堕愚夫惡見相悕望。
不知自心現量。
壞因所作生緣自性相計著。
說幻夢自性相一切法。
不令愚夫惡見悕望計著。
自及他。
一切法如實處見作不正論。
大慧。
如實處見一切法者。
謂起自心現量。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無生作非性 有性攝生死 觀察如幻等 于相不妄想 複次大慧。
當說名句形身相。
善觀名句形身菩薩摩诃薩。
随入義句形身。
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是覺已。
覺一
大慧。
是名初菩薩地。
菩薩摩诃薩得菩薩三昧正受神力。
于百千劫積集善根之所成就。
次第諸地對治所治相。
通達究竟。
至法雲地住大蓮華微妙宮殿。
坐大蓮華寶師子座。
同類菩薩摩诃薩眷屬圍繞。
衆寶璎珞莊嚴其身。
如黃金瞻蔔日月光明。
諸最勝手從十方來。
就大蓮華宮殿坐上。
而灌其頂。
譬如自在轉輪聖王。
及天帝釋太子灌頂。
是名菩薩手灌頂神力。
大慧。
是名菩薩摩诃薩二種神力。
若菩薩摩诃薩住二種神力。
面見諸佛如來。
若不如是則不能見。
複次大慧。
菩薩摩诃薩凡所分别三昧神足說法之行。
是等一切悉住如來二種神力。
大慧。
若菩薩摩诃薩離佛神力能辯說者。
一切凡夫亦應能說。
所以者何。
謂不住神力故。
大慧。
山石樹木及諸樂器城墎宮殿。
以如來入城威神力故。
皆自然出音樂之聲。
何況有心者。
聾盲喑啞無量衆苦。
皆得解脫。
如來有如是等無量神力。
利安衆生。
大慧菩薩複白佛言。
世尊。
以何因緣。
如來應供等正覺。
菩薩摩诃薩住三昧正受時。
及勝進地灌頂時。
加其神力。
佛告大慧。
為離魔業煩惱故。
及不堕聲聞地禅故。
為得如來自覺地故。
及增進所得法故。
是故如來應供等正覺。
鹹以神力建立諸菩薩摩诃薩。
若不以神力建立者。
則堕外道惡見妄想及諸聲聞衆魔悕望。
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以是故諸佛如來鹹以神力。
攝受諸菩薩摩诃薩。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神力人中尊 大願悉清淨 三摩提灌頂 初地及十地 爾時大慧菩薩摩诃薩複白佛言。
世尊。
佛說緣起。
如是說因緣不自說道。
世尊。
外道亦說因緣。
謂勝.自在.時.微塵生。
如是諸性生。
然世尊所謂因緣生諸性言說。
有間悉檀。
無間悉檀(悉檀者譯義或言宗或言成或言默)。
世尊。
外道亦說有無有生。
世尊亦說無有生生已滅。
如世尊所說。
無明緣行乃至老死。
此是世尊無因說。
非有因說。
世尊建立作如是說。
此有故彼有。
非建立漸生。
觀外道說勝。
非如來也。
所以者何。
世尊。
外道說因。
不從緣生而有所生。
世尊說觀因有事。
觀事有因。
如是因緣雜亂。
如是展轉無窮。
佛告大慧。
我非無因說及因緣雜亂說。
此有故彼有者。
攝所攝非性。
覺自心現量。
大慧。
若攝所攝計著。
不覺自心現量。
外境界性非性。
彼有如是過。
非我說緣起。
我常說言。
因緣和合而生諸法。
非無因生。
大慧複白佛言。
世尊。
非言說有性有一切性耶。
世尊。
若無性者。
言說不生。
世尊。
是故言說有性有一切性。
佛告大慧。
無性而作言說。
謂兔角龜毛等。
世間現言說。
大慧。
非性非非性但言說耳。
如汝所說。
言說自性。
有一切性者。
汝論則壞。
大慧。
非一切刹土有言說。
言說者。
是作相耳。
或有佛刹瞻視顯法。
或有作相。
或有揚眉。
或有動睛。
或笑或欠。
或謦咳。
或念刹土。
或動搖。
大慧。
如瞻視及香積世界。
普賢如來國土但以瞻視。
令諸菩薩得無生法忍。
及殊勝三昧。
是故非言說有性有一切性。
大慧。
見此世界蚊蚋蟲蟻。
是等衆生無有言說而各辦事。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如虛空兔角 及與槃大子 無而有言說 如是性妄想 因緣和合法 凡愚起妄想 不能如實知 輪回三有宅 爾時大慧菩薩摩诃薩複白佛言。
世尊。
常聲者何事說。
佛告大慧。
為惑亂。
以彼惑亂諸聖亦現而非颠倒。
大慧。
如春時炎火輪垂發乾闼婆城幻夢鏡像。
世間颠倒非明智也。
然非不現。
大慧。
彼惑亂者。
有種種現非惑亂作無常。
所以者何。
謂離性非性故。
大慧。
雲何離性非性惑亂。
謂一切愚夫種種境界故。
如彼恒河。
餓鬼見不見故。
無惑亂性。
于餘現故非無性。
如是惑亂。
諸聖離颠倒不颠倒。
是故惑亂常。
謂相相不壞故。
大慧。
非惑亂種種相妄想相壞。
是故惑亂常。
大慧。
雲何惑亂真實。
若複因緣。
諸聖于此惑亂不起颠倒覺非不颠倒覺。
大慧。
除諸聖于此惑亂有少分想。
非聖智事想。
大慧。
凡有者。
愚夫妄說。
非聖言說。
彼惑亂者。
倒不倒妄想。
起二種種性。
謂聖種性及愚夫種性。
聖種性者。
三種分别。
謂聲聞緣覺乘佛乘。
雲何愚夫妄想起聲聞乘種性。
謂自共相計著。
起聲聞乘種性。
是名妄想起聲聞乘種性。
大慧。
即彼惑亂妄想。
起緣覺乘種性。
謂即彼惑亂自共相不觀計著。
起緣覺乘種性。
雲何智者即彼惑亂想。
起佛乘種性。
謂覺自心現量外性非性不妄想相。
起佛乘種性。
是名即彼惑亂起佛乘種性。
又種種事性。
凡夫惑想。
起愚夫種性。
彼非有事非無事。
是名種性義。
大慧。
即彼惑亂不妄想。
諸聖心意意識過習氣自性法轉變性。
是名為如。
是故說如離心。
我說此句顯示離想。
即說離一切想。
大慧白佛言。
世尊。
惑亂為有為無。
佛告大慧。
如幻無計著相。
若惑亂有計著相者。
計著性不可滅。
緣起應如外道說因緣生法。
大慧白佛言。
世尊。
若惑亂如幻者。
複當與餘惑作因。
佛告大慧。
非幻惑因。
不起過故。
大慧。
幻不起過無有妄想。
大慧。
幻者從他明處生。
非自妄想過習氣處生。
是故不起過。
大慧。
此是愚夫心惑計著。
非聖賢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聖不見惑亂 中間亦無實 中間若真實 惑亂即真實 舍離一切惑 若有相生者 是亦為惑亂 不淨猶如翳 複次大慧。
非幻無有相似。
見一切法如幻。
大慧白佛言。
世尊。
為種種幻相計著言一切法如幻。
為異相計著。
若種種幻相計著言一切性如幻者。
世尊。
有性不如幻者。
所以者何。
謂色種種相非因。
世尊。
無有因色。
種種相現如幻。
世尊。
是故無種種幻相計著相似。
性如幻。
佛告大慧。
非種種幻相計著相似。
一切法如幻。
大慧。
然不實一切法。
速滅如電。
是則如幻。
大慧。
譬如電光刹那頃現現已即滅。
非愚夫現。
如是一切性自妄想自共相。
觀察無性。
非現色相計著。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非幻無有譬 說法性如幻 不實速如電 是故說如幻 大慧複白佛言。
如世尊所說。
一切性無生及如幻。
将無世尊前後所說自相違耶。
說無生性如幻。
佛告大慧。
非我說無生性如幻前後相違過。
所以者何。
謂生無生覺自心現量。
有非有外性非性無生現。
大慧。
非我前後說相違過。
然壞外道因生故。
我說一切性無生。
大慧。
外道癡聚欲令有無有生。
非自妄想種種計著緣。
大慧。
我非有無有生。
是故我以無生說而說。
大慧。
說性者。
為攝受生死故。
壞無見斷見故。
為我弟子攝受種種業受生處故。
以性聲說攝受生死。
大慧。
說幻性自性相。
為離性自性相故。
堕愚夫惡見相悕望。
不知自心現量。
壞因所作生緣自性相計著。
說幻夢自性相一切法。
不令愚夫惡見悕望計著。
自及他。
一切法如實處見作不正論。
大慧。
如實處見一切法者。
謂起自心現量。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無生作非性 有性攝生死 觀察如幻等 于相不妄想 複次大慧。
當說名句形身相。
善觀名句形身菩薩摩诃薩。
随入義句形身。
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是覺已。
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