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一

關燈
  是等心惑亂 三乘與一乘  非乘我所說 愚夫少智慧  諸聖遠離寂 第一義法門  遠離于二教 住于無所有  何建立三乘 諸禅無量等  無色三摩提 受想悉寂滅  亦無有心量 大慧。

    彼一闡提非一闡提。

    世間解脫誰轉。

    大慧。

    一闡提有二種。

    一者舍一切善根。

    及于無始衆生發願。

    雲何舍一切善根。

    謂謗菩薩藏及作惡言。

    此非随順修多羅毗尼解脫之說。

    舍一切善根故不般涅槃。

    二者菩薩本自願方便故。

    非不般涅槃。

    一切衆生而般涅槃。

    大慧。

    彼般涅槃。

    是名不般涅槃法相。

    此亦到一闡提趣。

    大慧白佛言。

    世尊。

    此中雲何畢竟不般涅槃。

    佛告大慧。

    菩薩一闡提者。

    知一切法本來般涅槃已。

    畢竟不般涅槃。

    而非舍一切善根一闡提也。

    大慧。

    舍一切善根一闡提者。

    複以如來神力故。

    或時善根生所以者何。

    謂如來不舍一切衆生故。

    以是故。

    菩薩一闡提不般涅槃。

     複次大慧。

    菩薩摩诃薩當善三自性。

    雲何三自性。

    謂妄想自性。

    緣起自性。

    成自性。

    大慧。

    妄想自性從相生。

    大慧白佛言。

    世尊。

    雲何妄想自性從相生。

    佛告大慧。

    緣起自性事相相行。

    顯現事相相。

    計著有二種妄想自性。

    如來應供等正覺之所建立。

    謂名相計著相。

    及事相計著相。

    名相計著相者。

    謂内外法計著。

    事相計著相者。

    謂即彼如是内外自共相計著。

    是名二種妄想自性相。

    若依若緣生。

    是名緣起。

    雲何成自性。

    謂離名相事相妄想。

    聖智所得及自覺聖智趣所行境界。

    是名成自性如來藏心。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名相覺想  自性二相  正智如如 是則成相 大慧。

    是名觀察五法自性相經。

    自覺聖智趣所行境界。

    汝等諸菩薩摩诃薩。

    應當修學。

    複次大慧。

    菩薩摩诃薩善觀二種無我相。

    雲何二種無我相。

    謂人無我及法無我。

    雲何人無我。

    謂離我我所。

    陰界入聚。

    無知業愛生。

    眼色等攝受計著生識。

    一切諸根自心現器身等藏自妄想相。

    施設顯示。

    如河流如種子。

    如燈如風如雲。

    刹那展轉壞。

    躁動如猿猴。

    樂不淨處如飛蠅。

    無厭足如風火。

    無始虛僞習氣因如汲水輪。

    生死趣有輪。

    種種身色。

    幻術神咒機發像起。

    善彼相知。

    是名人無我智。

    雲何法無我智。

    謂覺陰界入妄想相自性。

    如陰界入離我我所。

    陰界入積聚。

    因業愛繩縛。

    展轉相緣生無動搖。

    諸法亦爾。

    離自共相不實妄想相。

    妄想力是凡夫生。

    非聖賢也。

    心意識五法自性離故。

    大慧。

    菩薩摩诃薩。

    當善分别一切法無我。

    善法無我菩薩摩诃薩。

    不久當得初地菩薩無所有觀地相。

    觀察開覺歡喜。

    次第漸進超九地相。

    得法雲地。

    于彼建立無量寶莊嚴大寶蓮華王像大寶宮殿。

    幻自性境界修習生。

    于彼而坐同一像類。

    諸最勝子眷屬圍繞。

    從一切佛刹來佛手灌頂。

    如轉輪聖王太子灌頂。

    超佛子地到自覺聖法趣。

    當得如來自在法身。

    見法無我故。

    是名法無我相。

    汝等諸菩薩摩诃薩。

    應當修學。

     爾時大慧菩薩摩诃薩複白佛言。

    世尊。

    建立诽謗相。

    唯願說之。

    令我及諸菩薩摩诃薩。

    離建立诽謗二邊惡見。

    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覺已離常建立斷诽謗見。

    不謗正法。

    爾時世尊受大慧菩薩請已。

    而說偈言。

     建立及诽謗  無有彼心量 身受用建立  及心不能知 愚癡無智慧  建立及诽謗 爾時世尊于此偈義。

    複重顯示告大慧言。

    有四種非有有建立。

    雲何為四。

    謂非有相建立。

    非有見建立。

    非有因建立。

    非有性建立。

    是名四種建立。

    又诽謗者。

    謂于彼所立無所得。

    觀察非分而起诽謗。

    是名建立诽謗相。

    複次大慧。

    雲何非有相建立相。

    謂陰界入非有自共相而起計著。

    此如是。

    此不異。

    是名非有相建立相。

    此非有相建立妄想。

    無始虛僞過種種習氣計著生。

    大慧。

    非有見建立相者。

    若彼如是陰界入我人衆生壽命長養士夫見建立。

    是名非有見建立相。

    大慧。

    非有因建立相者。

    謂初識無因生。

    後不實如幻本不生。

    眼色眼界念。

    前生生已實已還壞。

    是名非有因建立相。

    大慧。

    非有性建立相者。

    謂虛空滅般涅槃非作。

    計性建立。

    此離性非性。

    一切法如兔馬等角。

    如垂發現。

    離有非有。

    建立及诽謗愚夫妄想。

    不善觀察自心現量非賢聖也。

    是名非有性建立相。

    是故離建立诽謗惡見。

    應當修學。

     複次大慧。

    菩薩摩诃薩善知心意意識五法自性二無我相。

    趣究竟為安衆生故。

    作種種類像。

    如妄想自性處依于緣起。

    譬如衆色如意寶珠。

    普現一切諸佛刹土一切如來大衆集會。

    悉于其中聽受經法。

    所謂一切法如幻。

    如夢光影水月。

    于一切法離生滅斷常。

    及離聲聞緣覺之法。

    得百千三昧乃至百千億那由他三昧。

    得三昧已。

    遊諸佛刹供養諸佛。

    生諸天宮宣揚三寶示現佛身。

    聲聞菩薩大衆圍繞。

    以自心現量度脫衆生。

    分别演說外性無性。

    悉令遠離有無等見。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心量世間  佛子觀察  種類之身 離所作行  得力神通  自在成就 爾時大慧菩薩摩诃薩複請佛言。

    唯願世尊。

    為我等說一切法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

    我等及餘諸菩薩衆。

    覺悟是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已。

    離有無妄想。

    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世尊告大慧菩薩摩诃薩言。

    谛聽谛聽善思念之。

    今當為汝廣分别說。

    大慧白佛言。

    善哉世尊。

    唯然受教。

    佛告大慧。

    空空者。

    即是妄想自性處。

    大慧。

    妄想自性計著者。

    說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

    大慧。

    彼略說七種空。

    謂相空。

    性自性空。

    行空。

    無行空。

    一切法離言說空。

    第一義聖智大空。

    彼彼空。

    雲何相空。

    謂一切性自共相空。

    觀展轉積聚故。

    分别無性自共相不生。

    自他俱性無性故相不住。

    是故說一切性相空。

    是名相空。

    雲何性自性空。

    謂自己性自性不生。

    是名一切法性自性空。

    是故說性自性空。

    雲何行空。

    謂陰離我我所。

    因所成所作業方便生。

    是名行空。

    大惠。

    即此如是行空展轉緣起。

    自性無性。

    是名無行空。

    雲何一切法離言說空。

    謂妄想自性無言說故一切法離言說。

    是名一切法離言說空。

    雲何一切法第一義聖智大空。

    謂得自覺聖智。

    一切見過習氣空。

    是名一切法第一義聖智大空。

    雲何彼彼空。

    謂于彼無彼空。

    是名彼彼空。

    大慧。

    譬如鹿子母舍。

    無象馬牛羊等。

    非無比丘衆。

    而說彼空。

    非舍舍性空。

    亦非比丘比丘性空。

    非餘處無象馬。

    是名一切法自相。

    彼于彼無彼。

    是名彼彼空。

    是名七種空。

    彼彼空者。

    是空最粗。

    汝等遠離。

    大慧。

    不自生。

    非不生。

    除住三昧。

    是名無生。

    離自性即是無生。

    離自性刹那相續流注及異性現。

    一切性離自性。

    是故一切性離自性。

    雲何無二。

    謂一切法如冷熱如長短如黑白。

    大慧。

    一切法無二。

    非于涅槃彼生死。

    非于生死彼涅槃。

    異相因有性故。

    是名無二。

    如涅槃生死。

    一切法亦如是。

    是故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

    應當修學。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常說空法  遠離于斷常 生死如幻夢  而彼業不壞 虛空及涅槃  滅二亦如是 愚夫作妄想  諸聖離有無 爾時世尊複告大慧菩薩摩诃薩言。

    大慧。

    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

    普入諸佛一切修多羅。

    凡所有經悉說此義。

    諸修多羅悉随衆生悕望心故。

    為分别說顯示其義。

    而非真實在于言說。

    如鹿渴想诳惑群鹿。

    鹿于彼相計著水性。

    而彼水無如是一切修多羅所說諸法。

    為令愚夫發歡喜故。

    非實聖智在于言說。

    是故當依于義莫著言說。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