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極寶三昧經卷上

關燈
心離心。

    是即為寶。

    三者于心無主。

    是即為寶。

    四者欲入身求脫本無脫者。

    是即為寶。

    五者欲入十二因緣無有住者。

    是即為寶。

    六者欲入不斷離于不斷。

    是即為寶。

    七者欲入無常視之無形。

    是即為寶。

    八者欲入無名主離于無名。

    是即為寶。

    九者欲入寂不離于起。

    是即為寶。

    十者欲入三界不離三界。

    是即為寶。

    十一者受無所受。

    是即為寶。

    十二者欲入當來過去亦出當來過去。

    是即為寶。

    十三者欲入功德觀本無主。

    是即為寶。

    十四者欲入空空中空。

    是即為寶。

    十五者欲入無相不起無相。

    是即為寶。

    十六者欲入願離願。

    是即為寶。

    十七者欲入空離空想。

    是即為寶。

    十八者欲入三昧無有合。

    所以者何。

    法無二故。

    是即為寶。

    十九者不以三昧有所願生處。

    是即為寶。

    二十者三昧不為一切諸法作證。

    是即為寶。

    二十一者欲入無生之道無有度者。

    是即為寶。

    二十二者欲入無生處。

    是即為寶。

    二十三者欲入不動搖處。

    是即為寶。

    二十四者欲入一切無我不離無我。

    是即為寶。

    二十五者欲與生死初無相知者。

    是即為寶。

    二十六者欲與三昧初無相識者。

    是即為寶。

    二十七者欲入相初無相知者。

    是即為寶。

    二十八者欲入欲能欲意。

    是即為寶。

    二十九者欲入不念無有念。

    是即為寶。

    三十者欲入陀鄰尼門無所不總。

    是即為寶。

    三十一者欲入者所作惡欲不為惡。

    是即為寶。

    三十二者欲入漚和拘舍羅以意作法器。

    是即為寶。

    三十三者欲與萬事相應不相遠。

    是即為寶三十三事。

     佛語文殊師利。

    譬如欲入城當從其門。

    欲知因緣無所诤。

    欲知诤者不如自守。

    欲知不欲語言者不如莫在中。

    不欲動者勿得轉。

    欲無悕望者當無所想。

    不欲色者當正住。

    不欲有異者當寂自守。

    能自守者不稱說。

    不自高自下者其人已具足故欲有所便者所作無所失。

    得道亦如是無有疑。

    無有疑者知本無故。

    知本無者無所失故。

    三世等無有畏。

    三世無增減者不住色。

    已不住色為不住衆法也。

    眼見色者但是眼睛住非是色也。

    耳聞聲聲無所住。

    鼻識香香亦無所住。

    口識味味亦無所住。

    意亦不知識。

    識亦不知意。

    意無所住。

    如本行無有想。

    慧行谛谛如是無有我。

    是我所諸法見。

    但見無我慧不知所有。

    所有亦不知慧。

    慧不知習。

    習不知慧。

    菩薩心不離心。

    昙摩菩薩白佛言。

    道不與想合者。

    為有合者無。

    佛言。

    諸法不以想為證。

    但以音響為法。

    譬如人吹笛聲音悲快與歌相入音均合同。

    諸三昧者亦如是。

    諸化亦如是。

    念亦如是。

    覺亦如是。

    生死無名離于無名。

    念化覺亦如是。

    諸名無處我不想之。

    無作之想為離無離。

    無作之作以為作想。

    想行寂然都無所有。

    諸法非欲一切皆然。

    寶來菩薩白佛言。

    諸寂不起欲決斷大疑各還本處。

    佛言。

    諸法處無有處。

    化亦無處。

    念亦無處。

    又問。

    生生處有生處無。

    化化處有化化無。

    念念處有念念無。

    覺覺處有覺覺無。

    佛言。

    生生複生泥洹生。

    是為合怛薩阿竭意。

    生生複生不生泥洹生。

    是為不合怛薩阿竭意。

    化化複化泥洹化。

    是為合怛薩阿竭意。

    化化複化不化泥洹化。

    是為不合怛薩阿竭意。

    念念複念泥洹念。

    是為合怛薩阿竭意。

    念念複念不念泥洹念。

    是為不合怛薩阿竭意。

    覺覺複覺泥洹覺。

    是為合怛薩阿竭意。

    覺覺複覺不覺泥洹覺。

    是為不合怛薩阿竭意。

    文殊師利菩薩說頌言。

     法法無有生  合為一淨耳 生生不複生  泥洹皆如是 化者從本無  化化無脫者 化與泥洹等  寂然無處所 念者本無識  發念因空耳 泥洹與念等  所念谛如是 覺覺平等行  所覺無所到 所覺無常住  是怛薩阿竭 化處無有處  所覺無所到 若化無處所  諸法皆如是 生處有本無  無生是其處 化處無名處  一切為三昧 念處有念無  從空到其處 非本無所谛  其慧已如是 覺行不相連  覺不離其處 行從覺見谛  離覺無有脫 所生法不絕  所在常如是 三千日月中  所明無有上 法者非思想  所當還行者 于欲不起垢  非空亦非想 如來意常淨  亦不處法名 所脫非常住  一切如本處 華香自然來  所出無處所 清淨竟無處  所有皆悉爾 千歲枯樹生  皆從發意起 皆見大光明  世明最無有 虛空為音樂  晝夜光明見 是時大會者  悉發菩薩意 人民大歡喜  皆得聞是經 即動三千刹  得受不動身 寂然法為見  無名是其應 何況世所有  一切皆如是 清淨不為定  癡慧本無是 淨癡合同本  慧本無脫者 三昧無所起  一切皆如是 菩薩住道地  在意所從生 五事不可親  令堕三道中 遠離如是行  得佛達十方 百日得法味  奉行是三昧 皆從諸刹來  飛來至佛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