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極寶三昧經卷上

關燈
是三昧。

    十方其有當作佛者用何為證。

    聞是三昧即知是人為得佛證也。

    其有發意向是三昧。

    歡喜信樂而解慧者。

    即為已解六萬三昧。

    是為八法寶。

    行是三昧即得陀鄰尼門。

    佛于爾時欣然而笑。

    光耀炜晔靡不遍照。

    文殊師利稽首白佛。

    佛不虛笑笑将有意。

    佛語文殊。

    審如所言。

    是寶來菩薩從寶如來佛刹來。

    去是九億萬佛國。

    其刹名曰諸法自然。

    其有善男子善女人。

    往生者不從胞胎。

    不更苦痛無有恩愛。

    皆于自然華香中生。

    生即住立無乳哺者。

    自然伎樂朝暮娛樂。

    寂然清淨以為法僧。

    若善男子善女人。

    聞是三昧即卻六百四十萬劫之罪。

    罪盡命終便得往生彼國。

    寶如來刹無日月光。

    雖有日月明蔽不現。

    若人往生者日月星宿即為出現。

    其見日月星宿有光明者。

    即知有人當往生也。

    而諸聲聞不逮知此。

    唯佛世尊及神通菩薩乃見知之。

    是故我今而笑之耳。

     賢者須菩提及舍利弗。

    俱前稽首而白佛言。

    願加大恩加我威神。

    得至彼刹諸法自然國。

    禮事供養須臾來還。

    佛即聽往俱到彼國。

    即至而見其中所有。

    俱亦複有羅閱隻城。

    亦有竹園。

    釋迦文佛一切所有如此無異。

    舍利弗問須菩提。

    怛薩阿竭随我來乎。

    須菩提舍利弗。

    禮事畢訖從彼來還。

    至睹衆會續自如故。

    佛問舍利弗。

    向至彼國皆何等見。

    對曰。

    我見彼國悉如此間。

    諸佛之功德甚尊甚尊。

    僥哉會者得遇見此也。

     三彌菩薩從座起整衣服。

    稽首佛足願欲所問。

    無生之法為有想無。

    未起之想有識無泥洹。

    寂然有定無泥曰。

    不起有形無設無形。

    而在彼間教。

    生死五道誰是主者。

    佛言。

    諸法本無一切清淨。

    因緣起滅故生諸法。

    以空造空本無是主。

    三彌菩薩聞佛所說。

    諸天及人八萬六千。

    皆得無所從生法忍。

    升住空中去地百六十丈。

    從上來下稽首佛足。

    是時三千大千刹土地大震動。

    彌勒菩薩白佛言。

    向者地動是何瑞應。

    佛告彌勒。

    今地之動非獨此也。

    十方諸刹地亦普動。

    諸刹亦複各有八萬六千天與人。

    得無所從生。

    住在空中皆如此也。

    彌勒複問。

    菩薩雲何得緻無所從生法忍。

    佛言。

    有六法得緻之。

    一者知天及人當得佛者。

    未得莂者我當往莂之。

    不與十方天下人共知之。

    二者大千刹中。

    若善男子善女人。

    當得佛未得莂者我往莂之。

    不與十方天下人共知之。

    三者諸地獄中人。

    當得佛者我悉當往莂之。

    不與十方天下人共知之。

    四者十方人絕命所生處我悉知之。

    不與十方天下人共知之。

    五者十方天下人壽命盡我悉知之。

    不與十方天下人共知之。

    六者十方諸佛取泥洹不取泥洹我悉知之。

    不與十方天下人共知之。

    是為六法疾得無所從生法忍。

    彌勒菩薩白佛言。

    是三昧者為極大尊。

    欲令衆會普共逮得。

    當行何法而令得之。

    佛言。

    當行九法。

    一者視諸法悉清淨無邊。

    二者視諸天亦清淨無邊。

    三者視諸生死清淨無邊。

    四者視五道悉清淨。

    五者于欲無所求悉清淨。

    六者視三界色悉清淨無有邊。

    七者視泥洹悉清淨無有邊。

    八者觀泥犁悉清淨無有邊。

    九者見十方無有舉名者是為九法。

    菩薩行如是者。

    疾得是三昧。

    彌勒白佛言。

    菩薩得六萬三昧三昧甯有邊幅無耶。

    而得六萬三昧是為無邊幅乎。

    佛言。

    雖得六萬三昧但有名耳。

    不可極盡三昧悉具足。

    又三昧者非但一品。

    有無念三昧。

    有離欲三昧。

    有坐聽十方佛三昧。

    有莊嚴諸佛國土華香自然來三昧。

    有所說法一切人悉逮本三昧。

    有出諸法無還想三昧。

    有說經時化為百種音聲三昧。

    有說法億千萬佛國華香自然三昧。

    有伏諸群生三昧。

    有發師子意獨行獨步三昧。

    有所見處莫不發阿耨多羅三耶三菩提三昧。

    有所在處莫不供養三昧。

    有亂風一起時如佛說經聲三昧。

    有所向門莫不開三昧。

    有所在處師子為現三昧。

    有飛到十方三昧。

    有向門莫不開十方菩薩往來無極三昧。

    有坐知十方人意三昧。

    有壞滅諸想三昧。

    有壞滅諸識三昧。

    有合十方諸刹土合為一刹三昧。

    有發意不盡三昧。

    有視三界了無一人三昧。

    有住一佛國到一佛國三昧。

    有所在處令法不斷絕三昧。

    有所在常與佛相遇三昧。

    有坐觀十方大兵大火大水大風于其中不恐怖悉往教導之三昧。

    有所在處但以法作器三昧。

    有善男子善女人。

    聞是三昧即得往來無還之想三昧。

    如是三昧不可極盡。

    今為會中粗說之耳。

    有無名三昧。

    有住諸法三昧。

    有名諸慧三昧。

    有教法三昧。

    有滅壞羅漢辟支佛三昧。

    有法寶三昧。

    有總持無名法三昧。

    有知人意三昧。

    有斷諸煩荷三昧。

    有制力欲覺三昧。

    有滅十方種力三昧。

    有智慧光明所處三昧。

    有不可計三昧。

    有見法時如水影三昧。

    有不可盡淨慧三昧。

    有空諸惡三昧。

    有無願想三昧。

    有住禅乃到泥洹三昧。

    有譬若金剛無穢三昧。

    有極明三昧。

    有過諸煩已盡三昧。

    有廣大水法三昧。

    有莊嚴大船三昧。

    有入無名三昧。

    有不盡喜意三昧。

    有總持無所忘三昧。

    有在冥悉令明三昧。

    有所樂悉樂三昧。

    有慈行三昧。

    有淨大哀三昧。

    有入等心三昧。

    有出等心三昧。

    有名已脫未脫三昧。

    有光明所從來處三昧。

    有曉無所曉三昧。

    有脫慧脫教三昧。

    有蓮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