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讀後感——充滿魅力的人
關燈
小
中
大
世界的人,他會願意寫書育人,當然與他的四處碰壁分不開,更重要的是,他願意相信夢想的力量。
既然沒有辦法通過自上而下的統一改革來改變這個世界,那麼,就專心傳播自己的理論與夢想,讓更多人的參與到這個夢想當中來,從一個人到一個zheng府,從地方到中央,從一個夢想到一個世界。
一個孔子沒有辦法做成的事情,交給千千萬萬個孔子的學生去做,一個孔子改變不了的事情,交給千千萬萬儒家的信仰者去做,當孔子的夢想變成全世界的夢想的時候,是謂大同! 這樣執着于夢想的孔子,根本不是後世儒家各派所能想象的,他不是幹巴巴的教條,也絲毫沒有迂腐的味道,他純粹得那麼迷人,那麼有力量。
作為老師的孔子,說了一個足夠他成為教師典範的詞語,因人施教。
我一直在想,這個從來沒有念過師範的人,怎麼會那麼懂得教育的意義,輕而易舉的就說出了教育的最大規則。
我們現在的老師,從各種專業學校裡畢業出來,有着各種各樣的證書,可是,對于這樣一個簡單的規則卻始終視而不見。
孔子那麼一個心心念念要改變世界的夢想家,怎麼這麼輕易就做到了呢? 孔子對待顔回,開始是以為他天資驽鈍,以至于在聽課的時候沒有絲毫反應,既回答不出問題,也提不出問題,就有些失望,以為收了一個笨蛋當學生,白白浪費自己的心力。
後來觀察顔回的為人處世,發現,顔回很好的實踐了自己的理論。
他才感歎說,原來這個學生并不是一個笨蛋,而是一個内斂的實踐派。
不會巧言令色*,隻會踏踏實實。
後來孔子說最得意的弟子是顔回,也有一點驕傲的意思在裡面,畢竟,孔子自己都很難完全實踐的理論,顔回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
如果放到今天,一個在學校裡沉悶的學生,在考試當中沒有太起眼的成績,在課堂上也不積極舉手發言,到了課後甚至不主動問老師問題,那麼,這個學生的家長就會被請到學校裡來,那麼,這個學生就會面臨最嚴厲的斥責。
老師将這類學生稱為&ldquo不上進&rdquo,這是比天資差與頑劣更恐怖的批評,足以讓每一個家長徹底失望。
可是,我們如果檢讨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會發現,孔子是對的。
教育的目的并不是為了高分或者老師的褒獎,教育的目的在于,讓一個人變得更好,變得更符合他所受的那種教育。
比起分數或者褒獎,能夠在面對世界,面對自己的時候遊刃有餘更重要。
教育會讓一個人更明白世界是怎麼回事,人生是怎麼回事,在他面臨選擇的時候,能夠做出符合理性*與道德的決定。
一個全科滿分的人如果不能在人人貪一污的時候拒絕同流合污,那麼,他的教育就是失敗的。
孔子實踐了因人施教,單憑這一點,也足以萬世師表了。
後來的人沒有人敢好好評價孔子,他被越來越神化了,到了一個人很難達到的高度之後,人們就把他定格在那裡,不敢輕易移動。
真是可惜,明明,明明,明明,就是一個充滿魅力的人啊!
既然沒有辦法通過自上而下的統一改革來改變這個世界,那麼,就專心傳播自己的理論與夢想,讓更多人的參與到這個夢想當中來,從一個人到一個zheng府,從地方到中央,從一個夢想到一個世界。
一個孔子沒有辦法做成的事情,交給千千萬萬個孔子的學生去做,一個孔子改變不了的事情,交給千千萬萬儒家的信仰者去做,當孔子的夢想變成全世界的夢想的時候,是謂大同! 這樣執着于夢想的孔子,根本不是後世儒家各派所能想象的,他不是幹巴巴的教條,也絲毫沒有迂腐的味道,他純粹得那麼迷人,那麼有力量。
作為老師的孔子,說了一個足夠他成為教師典範的詞語,因人施教。
我一直在想,這個從來沒有念過師範的人,怎麼會那麼懂得教育的意義,輕而易舉的就說出了教育的最大規則。
我們現在的老師,從各種專業學校裡畢業出來,有着各種各樣的證書,可是,對于這樣一個簡單的規則卻始終視而不見。
孔子那麼一個心心念念要改變世界的夢想家,怎麼這麼輕易就做到了呢? 孔子對待顔回,開始是以為他天資驽鈍,以至于在聽課的時候沒有絲毫反應,既回答不出問題,也提不出問題,就有些失望,以為收了一個笨蛋當學生,白白浪費自己的心力。
後來觀察顔回的為人處世,發現,顔回很好的實踐了自己的理論。
他才感歎說,原來這個學生并不是一個笨蛋,而是一個内斂的實踐派。
不會巧言令色*,隻會踏踏實實。
後來孔子說最得意的弟子是顔回,也有一點驕傲的意思在裡面,畢竟,孔子自己都很難完全實踐的理論,顔回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
如果放到今天,一個在學校裡沉悶的學生,在考試當中沒有太起眼的成績,在課堂上也不積極舉手發言,到了課後甚至不主動問老師問題,那麼,這個學生的家長就會被請到學校裡來,那麼,這個學生就會面臨最嚴厲的斥責。
老師将這類學生稱為&ldquo不上進&rdquo,這是比天資差與頑劣更恐怖的批評,足以讓每一個家長徹底失望。
可是,我們如果檢讨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會發現,孔子是對的。
教育的目的并不是為了高分或者老師的褒獎,教育的目的在于,讓一個人變得更好,變得更符合他所受的那種教育。
比起分數或者褒獎,能夠在面對世界,面對自己的時候遊刃有餘更重要。
教育會讓一個人更明白世界是怎麼回事,人生是怎麼回事,在他面臨選擇的時候,能夠做出符合理性*與道德的決定。
一個全科滿分的人如果不能在人人貪一污的時候拒絕同流合污,那麼,他的教育就是失敗的。
孔子實踐了因人施教,單憑這一點,也足以萬世師表了。
後來的人沒有人敢好好評價孔子,他被越來越神化了,到了一個人很難達到的高度之後,人們就把他定格在那裡,不敢輕易移動。
真是可惜,明明,明明,明明,就是一個充滿魅力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