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等陀羅尼經 第四卷

關燈
善男子汝不見乎。

    我向初轉法輪之時。

    無量無邊大衆人天阿修羅等。

    前後圍繞是名法興。

    我已說竟名諸法衰。

    天人阿修羅随意所往。

    當知諸法如幻化相。

    譬如人生至于五十常趣衰路。

    我所說法亦複如是。

    初始說時已有盡性。

    非說已而有此盡性也。

    此華初出必有去性無有疑也。

    法性常爾何所疑也。

    爾時佛告阿難。

    汝當受持此陀羅尼經我今出世已三轉此陀羅尼經。

    初始說時付囑于汝。

    救攝衆生病苦之厄。

    第二說時救護我法。

    令諸波旬不得毀亂。

    今第三說者皆為救攝一切衆生置于涅槃。

    是故一法方便三說度諸衆生。

    以此三法付囑于汝。

    譬如長者有三方便恒常用行身。

    心方便念眼方便視手方便作。

    如是三事和合成一。

    此陀羅尼經亦複如是。

    初說喻心二說喻眼三說喻手。

    雖有三名其實是一。

    一佛菩提。

    如彼居士臨欲終時。

    唯有一子以此。

    三事付囑于子。

    子已受教然後修行常得高位。

    善男子我即汝父汝是我子。

    修我三因大方便者然後得作天中尊王。

    如居士子而順父教然後高貴。

    若不順父教雲何而貴。

    汝若不順我此教者。

    雲何而得天中尊王 複次善男子。

    譬如大河在于大谷。

    于意雲何谷大河大耶。

    阿難言世尊。

    谷能盛河河非盛谷。

    谷必大也。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快說是語。

    谷喻于我河喻于汝。

    谷擁大水展轉而流到于大海。

    若複有水而不随谷漫堕鹵土。

    為鹵所淋而失其身。

    善男子複有一水。

    住在谷中而不肯出。

    善男子谷喻大海用喻于我。

    水喻菩薩住喻聲聞鹵喻緣覺。

    雖入鹵中展轉而行入于大海。

    雖住谷中展轉所推亦入大海。

    善男子如是三事都歸大海。

    我今所說陀羅尼義。

    初說救病二說護法三說護身雖三名說其實是一 複次善男子譬如大樹。

    因地而生頭有二岐。

    于汝意雲何樹因地生地因樹生耶。

    阿難言世尊樹因地生非樹生地。

    善哉善哉善男子快說是語。

    地喻于我樹喻菩薩奇喻聲聞緣覺善男子如是三事可言非類不。

    阿難言一類所生不可異也。

    何以故一大地生故一根長故。

    不可言非類也。

    佛言善哉善男子。

    我所說陀羅尼義亦複如是而無有異。

    何以故一金剛身故一意生故一口說故。

    以是因緣而無餘雜。

    我今已三說陀羅尼持付囑于汝。

    一佛菩提乘亦付于汝。

    汝今谛聽受持慎莫忘失此陀羅尼。

    若我去世汝當流布此陀羅尼。

    又告阿難譬如國王。

    髻中明珠愛之甚重。

    若臨終時授與所愛之子。

    我今為諸法王。

    此經即如髻中明珠。

    汝如我子。

    我今以此大方等陀羅尼經授與于汝。

    譬如此王。

    以髻中明珠授與其子。

    又告阿難譬如大王王領一切國。

    臨欲終時。

    國政之事付囑于子。

    我今亦複如是。

    為一切諸法中之王而得自在。

    大小乘典付囑于汝。

    譬如此王好醜之事付囑于子。

    阿難我今以此大方等陀羅尼經付囑于汝。

    若有衆生來詣汝所欲求此經。

    如上十二夢王。

    汝當善為說其事相。

    前人所可為說境界之事。

    于一會中莫為多說。

    譬如估客周遊四方若到一國。

    若賣寶時不都示人。

    汝今亦應如是少少而說。

    又複告阿難譬如女人而有一子。

    作諸飲食置舍宅中不都示子。

    如是諸食都為其子。

    終不頓與悉令盡也。

    汝今亦應如是。

    不應一會悉為衆生盡說境界之事 複次阿難此陀羅尼者。

    不得用咒方道病。

    乾陀鬼病狂亂鬼病。

    不語鬼病不開眼鬼病。

    吸人精氣鬼病唾人鬼病。

    視人鬼病食膿血鬼病棄米火鬼病魑魅鬼病。

    迷人鬼病食發鬼病。

    能令人無心識鬼病。

    食人心鬼病大疫鬼病。

    若有如是諸病悉不得用。

    除自憶念大方等陀羅尼經。

    何以故非對治故。

    善男子于汝意雲何。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磨大地土而用作食供四大身。

    日日常食得活身不。

    阿難白佛言不也世尊。

    如是等土非本所食雲何活身。

    佛告阿難善哉善哉善男子。

    實語不虛土者定不中食。

    我今此法定不中用治下世病。

    何以故此陀羅尼非對治故。

    阿難我今已說大方等陀羅尼。

    所應受持者而已受持。

    所應化者而已受化。

    所應說者我已說竟。

    所應持者菩薩持竟。

    聲聞所持而未應也。

    阿難于汝意雲何。

    受持如是章句不。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當受持如是章句。

    若佛去世之後。

    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婆羅門婆羅門子居士居士子。

    天龍夜叉摩睺羅伽等。

    若來詣我所推問陀羅尼義。

    我當為說如佛世尊。

    願賜聽不 佛告阿難善哉善哉。

    真我弟子真用我法出三界苦。

    善哉善哉阿難。

    衆生不能受持如是經典。

    違犯重戒毀謗正法逆害聖人阿難以是因緣我今重以此經付囑于汝。

    當為衆生除滅重罪。

    爾時阿難及五百大弟子。

    文殊師利及諸菩薩。

    波斯匿王及五百比丘。

    優婆塞優婆夷居士居士子。

    及與十方天子婆萸大士。

    及諸罪人八十萬億恒河沙諸菩薩。

    九十二億諸天人阿修羅。

    無量大衆歡喜奉行。

    各禮佛足頂戴信受 婆呵羅帝(一)婆帝羅毗留賴多(二)唭呵帝莎呵(三)呵呵梨呵[口*侄][口*知]阿醯(四)蒲醯呵郁呵蛇醯(五)蒲醯蛇醯槃蛇醯(六)阿[少/兔]蛇醯(七)阿[少/兔]蛇醯醯蛇(八)複蛇醯醯蛇(九)蒲蛇醯醯蛇(十)複蛇醯醯蛇(十一)蒲蛇醯醯蛇(十二)複蛇槃複蛇槃[口*侄][口*知](十三)莎诃(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