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等陀羅尼經 第四卷

關燈
誰耶。

    爾時會中有八十萬恒河沙法身大士。

    即從座起恭敬合掌。

    白佛言世尊。

    我等從今日若佛在世若去世後。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能修行解其義者。

    若城邑聚落淨處。

    若山林樹下神仙居處。

    修行此經解其義者。

    我等八十萬恒河沙菩薩。

    必後彼人所擁護此人。

    令不遭橫身無疲倦。

    常得色力名譽等利。

    此人所至到處。

    我等菩薩往彼人所。

    作種種宮殿飲食卧具。

    随意供給令無所乏。

    以此陀羅尼故如是供給令其不失上妙之心 爾時諸佛贊諸菩薩。

    善哉善哉舊住娑婆土者。

    能受持修行陀羅尼典。

    及以供養持此典者。

    即為供養十方諸佛。

    汝等不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此經有無量威神力故。

    汝等受持此經。

    有無量方便。

    汝等受持此經有無量慈悲。

    汝等受持此經有無量神通。

    汝等受持此經神力如是。

    雲何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諸佛告諸菩薩。

    善男子若諸佛在世若去世後。

    若有衆生來詣汝等一一菩薩者。

    若欲定問何者當先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汝等應示能修行解其義者。

    或有問者何人先入總持陀羅尼門。

    汝等應示能修行解其義者。

    或有問言何者能知十方世界莊嚴之事。

    汝等應示能修行解其義者。

    或有問者何人當生嚴淨世界。

    汝等應示能修行解其義者。

    或有問者何人來世作轉輪王。

    汝等應示能修行解其義者。

    或有問者何人當于來世能廣化衆生。

    令堅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汝等應示能修行解其義者。

    或有問者何人當于來世為諸佛所贊。

    汝等應示能修行解其義者。

    或有問者何人能知十方世界有邊際無邊際耶。

    汝等應示能修行解其義者。

    或有問者何人能遠離六賊。

    汝等應示能修行解其義者。

    或有問者何人能離諸煩惱賊。

    汝等應示能修行解其義者。

    或有問者何人能離十二食也。

    汝等應示能修行解其義者。

    或有問者何人能離十纏。

    汝等應示能修行解其義者。

    或有問者何人能離三種甜食。

    汝等應示能修行解其義者。

    或有問者何人能離毒害。

    汝等應示能修行解其義者。

    或有問者何人能離四毒。

    汝等應示能修行解其義者。

    或有問者何人能離一詐親者。

    汝等應示能修行解其義者。

    或有問者何人能離世惡知識。

    汝等應示能修行解其義者。

    或有問者何人不為三愛所牽。

    汝等應示能修行解其義者。

    或有問者何人能于今世後世不謗方等經。

    汝等應示能修行解其義者。

    或有問者何人能知十方世界幾許衆生發三菩提心。

    幾許衆生發聲聞緣覺心。

    汝等應示能修行解其義者。

    或有問者何人能分别十方諸佛說法之聲。

    緣覺聲聲聞聲具住菩薩聲。

    不具住菩薩聲轉輪王聲。

    諸天聲婆羅門聲大臣聲。

    富聲貧聲樂聲苦聲。

    夜叉聲餓鬼聲地獄聲畜生聲。

    劫數苦報聲非劫數苦報聲。

    汝等應示能修行解其義者。

    或有問者何人能别世間諸香。

    海渚彼岸香。

    多摩羅伽香頻婆伽羅婆香。

    婆首伽羅香薰陸香。

    蘇漫陀香婆師伽香。

    塗香末香雞舌香沉水香。

    常在世香非常在世香。

    佛菩提香菩薩究竟香。

    聲聞分段香緣覺限際香。

    初果人香非初果人香。

    究竟涅槃香非究竟涅槃香。

    分際香非分際香。

    轉輪王香粟散王香。

    大臣香婆羅門香。

    居士香童男香。

    童女香非童男童女香。

    地獄餓鬼畜生香。

    十方世界香非十方世界香。

    汝等應示能修行解其義者 複次善男子若諸佛在世若去世後。

    若有衆生得遇此陀羅尼者。

    當知是人去佛不遠。

    譬如巧木作家。

    往趣林野到諸山中。

    先見小木必定自知。

    吾今得木而無疑也。

    若使諸佛去世之後。

    若有衆生遇此陀羅尼者。

    當知是人去佛不遠。

    如人趣河遙聞水聲。

    必定自知吾今得水而無疑也。

    若使諸佛去世之後。

    若有衆生得遇此經當知是人去佛不遠。

    譬如迷人還得正路。

    必定自知去舍不遠将無疑也。

    若佛去世後若有衆生得遇此經。

    當知是人去佛不遠而無疑也。

    如掘井家漸見濕土。

    必定自知去水不遠而無疑也。

    若使諸佛去世之後。

    若有衆生得遇此經。

    當知是人去佛不遠 爾時諸佛告諸菩薩。

    當來有劫名妙音聲。

    汝等菩薩當生此劫。

    劫中有國名妙童幢花。

    彼界有城名無染行。

    城中有王名曰嚴身。

    此嚴身王常以十善教化衆生。

    汝等菩薩當生此王家。

    出家學道次第成佛。

    俱号釋迦牟尼。

    爾時此華從地出已。

    在于虛空放大光明。

    于此光中有種種妙聲贊諸菩薩。

    善哉善哉諸菩薩等。

    汝等不久實當得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諸佛語而無疑也。

    汝等必當堅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常樂我淨。

    是時此華于虛空中忽然不現。

    爾時五百大弟子心有疑惑。

    作如是唱言嗚呼異哉。

    以何因緣有如是事。

    此大蓮華無有邊際。

    在于虛空忽然不現。

    今何所在不知歸趣。

    此華中有無量諸佛今亦随無 爾時佛知衆會心念。

    告諸大衆我之所說陀羅尼典。

    今亦當無如彼華相。

    一切諸法如幻如化如虛空雲。

    一切諸法亦複如是。

    假使有法過于是華。

    亦如幻化而無定相。

    善男子不須驚疑。

    如是等事非汝聲聞之所思議。

    向所出華是陀羅尼力。

    今還無者亦陀羅尼力。

    欲說陀羅尼故此華從地踴出。

    今已說竟此華還無。

    非汝聲聞之所議也。

    諸法興故相貌亦興。

    諸法衰故相貌亦衰。

    陀羅尼興故諸花亦興。

    說陀羅尼竟故諸花衰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