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等陀羅尼經 第四卷

關燈
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

    住清淨地具清淨戒。

    爾時文殊師利及五百大弟子心有少疑。

    佛知其意即時告言。

    如汝所念行者應修五事持諸戒性。

    所謂不犯陀羅尼義。

    不謗方等經。

    不見他過。

    不贊大乘不毀小乘。

    不離善友常說衆生妙行如是五事。

    是行者業不犯戒性。

    複次善男子不說上界所見。

    亦不說已所行好醜之事。

    亦應日日三時塗地。

    亦應日誦一遍。

    日一忏悔。

    如是五事是行者業不犯戒性 複次善男子複有五事。

    若有比丘行此法者及與白衣。

    不得祭祀鬼神亦複不得輕于鬼神。

    亦複不得破鬼神廟。

    假使有人祭祀鬼神亦不得輕。

    亦不得與彼人往來。

    如是五事是行者業護戒境界。

    複次善男子複有五事。

    不得與謗方等經家往來。

    不得與破戒比丘往來。

    破五戒優婆塞亦不得往來。

    不得與獵師家往來。

    不得與常說比丘過人往來。

    如是五事是行者業護戒境界。

    複次善男子複有五事。

    不得與腦皮家往來。

    不得與藍染家往來。

    不得與養蠶家往來。

    不得與壓油家往來。

    不得與掘伏藏家往來。

    如是五事是行者業護戒境界。

    複次善男子複有五事。

    不得與劫賊家往來。

    不得與偷盜家往來。

    不得與燒僧坊人往來。

    不得與偷僧祇物人往來。

    不得與乃至偷一比丘物人往來。

    如是五事是行者業護戒境界。

    複次善男子複有五事。

    不得與畜豬羊雞狗家往來。

    不得與星曆家往來。

    不得與淫女家往來。

    不得與寡婦家往來。

    不得與沽酒家往來。

    如是五事是行者業護戒境界。

    善男子如是七科五事。

    行者應深了觀根原。

    然後舍離其餘諸事亦複如是 複次善男子行有二種。

    一者出世人行。

    二者在世人行。

    出世行者不禁如上諸事。

    在世行者吾以禁之。

    何以故譬如嬰兒。

    始能行時其母護持不聽遠行。

    假使遠者或絕乳而死。

    或堕水火故死。

    或為虎狼師子之所食啖。

    或為[慈*鳥][梨*鳥]鵄枭所傷。

    如是嬰兒母常護持令不暴害。

    然後長大若有所作必能成辦。

    善男子我亦如是為一切母。

    一切衆生即是我子。

    常為護助令不遭橫。

    速出三界能有所辦。

    若不如是制諸弟子。

    雲何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如彼女人不制其兒。

    雲何長大能有所辦。

    複次善男子我諸弟子。

    若見如上諸惡律儀不善人輩。

    占相吉兇治生販賣。

    一不如法諸惡之事。

    舍我法已而更貪着惡律儀法。

    然後命終受無量苦。

    我時見已心生慈愍。

    為諸衆生設是方便。

    令諸衆生乘是方便。

    出三界苦得究竟樂。

    吾今所以設諸方便。

    救攝衆生令得究竟寂滅涅槃。

    爾時文殊師利及五百大弟子。

    無量大衆歡喜奉行 大方等陀羅尼經不思議蓮華分第五 爾時隻陀林中。

    無量億千那由他大衆之中。

    有寶蓮華從地踴出高七多羅樹。

    其花有八十萬恒河沙重。

    一一重中各有一佛。

    與無量大衆前後圍繞。

    為說陀羅尼義。

    如是次第八十萬恒河沙諸佛。

    各說陀羅尼義。

    而此華中放大光明。

    遍至三千大千世界。

    爾時大衆見此瑞已得未曾有。

    不知為以何緣忽有此相。

    爾時大衆各有疑惑。

    如來何緣示現如是妙寶蓮華。

    其中諸佛說妙法藏。

    各各相謂今當問誰。

    爾時文殊師利知大衆心疑。

    即從座起偏袒右肩。

    右膝着地而白佛言。

    世尊五百大弟子及一切大衆。

    心有疑惑我亦未了。

    此華名何為以何緣忽來到此。

    此華不可思議。

    複有諸佛而在其中。

    與無量大衆說妙法藏。

    此事不可思議。

    複有光明普照十方微塵世界。

    此事亦為不可思議。

    此華複有三十二種微妙莊嚴亦不可思議。

    此華有是四不可思議事。

    此華名何。

    其中諸佛光明重數。

    而從何方忽來在此。

    以何因緣而現此相。

    爾時佛告文殊師利。

    善男子此華者名優昙缽羅羅阇。

    其中諸佛名釋迦牟尼俱同一字。

    是諸佛等我乃久遠常以供養。

    于諸佛所深入法性。

    汝等大衆亦應供養。

    爾時無量大衆即從座起。

    各各奉花供養諸佛。

    到已頭面禮足華供養已。

    瞻仰諸佛目不暫舍 爾時舍利弗念欲供養是諸佛故。

    即修神通繞此華王。

    經八十七日百千萬分不周其一。

    即大嘷泣涉路而還。

    到大衆中而白佛言。

    我定失神通必無疑也。

    何以故向與無量大衆。

    往詣佛所念欲供養是諸佛故。

    我即修通欲遍觀此華。

    經八十七日百千萬分不周其一。

    以是因緣我今定知。

    必失神通而無疑也。

    爾時佛告舍利弗。

    假使鳥飛疾于電光百千萬倍。

    有阿羅漢複過于是百千萬倍。

    複有菩薩複過億倍。

    複有菩薩複過萬萬倍。

    假使百千萬億劫猶尚不周。

    況八十七日汝能周耶。

    咄善男子汝不失通。

    譬如有鹽大如微塵。

    此鹽自謂世間堿者更無過我。

    世有智者而便取之投于大海。

    唐失其身堿何所在。

    汝等聲聞亦複如是。

    神通大小如彼鹽身。

    法味多少如彼堿味。

    雲何欲知此華邊際。

    爾時世尊即從座起。

    到于華所以華供養是諸佛等。

    華供養已即說陀羅尼曰 婆呵羅帝婆帝羅毗留濑多其呵帝莎呵呵呵梨呵咥[口*知]悉作浦醯阿醯浦醯呵郁呵蛇醯複蛇醯蛇浦醯蛇醯[月*荼]蛇醯阿[少/兔]蛇醯阿[少/兔]蛇醯醯蛇複蛇醯醯蛇浦蛇醯醯蛇複蛇醯醯蛇複蛇脅複蛇浦蛇醯醯蛇到[口*知]莎呵 爾時諸佛各各說陀羅尼已。

    爾時世尊即從座起語諸佛言。

    今此大方等陀羅尼經。

    當囑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