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等陀羅尼經 第二卷

關燈
歡喜。

    是受記法無有形段。

    無有言語無有去來。

    無有喜悅無有得相。

    乃無言語無有妄想。

    分别諸法授于記法。

    應作如是相然後得如性。

    夫授記法如虛空無色。

    亦如虛空無形。

    如浮雲無實。

    如風無體。

    空以聞聲不見其形。

    如水聚沫無有實處。

    如野馬焰乾闼婆城。

    當知如是諸法無有如是處。

    夫菩薩摩诃薩授記法。

    應如是觀諸法相若能如是觀者。

    乃名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舍利弗問文殊師利言。

    若一切法性空者。

    如來以何法授我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也。

    文殊師利答舍利弗言。

    如來以如如性授汝等記。

    舍利弗言如文殊師利所說中。

    無有如性。

    汝今語我如來以如如性授汝等記。

    文殊師利答舍利弗言。

    如來授記不即是如不離是如。

    舍利弗言如上所記無有形段。

    而今此法有形段無。

    文殊師利言。

    不有不無不離一不離二。

    不離色不即是色。

    舍利弗言且置此事。

    我近問汝。

    文殊師利如來三十二相有形段無。

    文殊師利言不即形段不離形段是三十二相。

    舍利弗言。

    如來授我等三菩提記甯虛妄乎。

    文殊師利言不即是虛妄不離是虛妄。

    舍利弗言當雲何求。

    文殊師利言如如性中求。

    舍利弗言此如如性當于何求。

    文殊師利言于如來真谛中求。

    舍利弗言如來真谛當于何求。

    文殊師利言于如如性中求。

    舍利弗言即是如乎不即如乎。

    文殊師利言不即不離即是如性。

    舍利弗言即是如乎不即如乎。

    文殊師利言即亦是如不即亦如。

    不即不離是名如性。

    爾時舍利弗不識是何言。

    不知以何答。

    默而還去詣本坐處 爾時佛告文殊師利法王子言。

    善哉善哉佛子。

    快說是語如授記法。

    夫授記者應如是觀是法性然名授記。

    時舍利弗在于佛前而自歎說。

    舍于聲聞辟支佛心還至本業。

    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善男子。

    乃能除舍聲聞辟支佛心還至本業。

    而不取着諸法性相。

    不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說此法時無量億千那由他人。

    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爾時五百大弟子。

    即從座起頭面禮足。

    而白佛言世尊。

    如佛所說行此法時。

    當有波旬來壞是人善根因緣。

    雲何而知。

    爾時佛告五百大弟子衆。

    此魔來時凡有四十萬億。

    來至人所發大惡聲。

    梁棟搖動放大惡風。

    或時放火或時放水欲殺其人。

    或時夢中立其人前校拔其舌。

    或時吐火以噴人面。

    或時擎山欲壓其人。

    此人應答汝來甚善。

    作是語時應默心中。

    誦摩诃袒持陀羅尼章句。

    複應稱言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文殊師利法王子。

    虛空藏法王子觀世音法王子。

    毗沙門法王子虛空法王子。

    破闇法王子普聞法王子。

    妙形法王子大空法王子真如法王子。

    如是菩薩摩诃薩應念其名。

    如是諸王必往其所擁護是人。

    令此人等身得安樂無諸苦惱。

    是諸比丘若值諸難。

    應如是念諸王名字 爾時阿難白佛言。

    世尊行者如是為諸波旬如是恐怖。

    諸王大慈能救彼人。

    當以何供供養諸王。

    爾時佛告阿難。

    波旬去已應作種種香華塗香末香供養諸王。

    作種種香塗泥其室内彩畫畫之。

    異口同音贊諸法王。

    爾時觀世音即入其室。

    若作道人若作沙彌式叉沙彌尼。

    若作優婆塞若作乞士。

    若作餓狗來入其室。

    若作僑客來入其室至于此宿。

    若作國王王子來入其室。

    若作常見之人來入其室 爾時阿難白佛言。

    世尊行此法時得衆多人不。

    佛告阿難十人已還。

    爾時阿難白佛言。

    世尊行此法時得營作及語笑不。

    佛告阿難但得一心。

    念摩诃袒持陀羅尼句。

    尚不容語笑諸惡穢念。

    況得務也 佛告阿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修行此經者。

    若眼見無量壽佛釋迦牟尼佛。

    維衛佛式佛。

    随葉佛拘樓秦佛。

    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

    過去雷音王佛秘法藏佛。

    是諸佛前至心忏悔。

    當滅九十二億生死之罪。

    此人于三塗永無有分生死漏盡。

    即時得見現前諸佛。

    複更忏悔以種種香華幡蓋而供養之。

    塗香末香亦用供養。

    如是供養已。

    即見十方妙樂世界。

    如是見者慎莫語言。

    若言見者尚不得福。

    況出生死。

    還堕三塗經百千萬劫苦痛難處。

    此人現身得白癞病。

    又狂聾癡啞。

    不知醎淡不别好醜。

    欲求聰明反得愚癡。

    阿難白佛言世尊此行人者。

    辭家出時當作何言。

    佛告阿難此人出時應如是語。

    我欲修行陀羅尼典。

    父母聽不。

    若言聽者我當出去。

    如是語已心中默自念言。

    我亦欲舍婦兒家屬。

    修行陀羅尼典趣向道場。

    應如比丘法修行淨行。

    具于三衣楊枝澡水食器坐具。

    行者如是應畜。

    生于道場如比丘法。

    又複亦應受于六重。

    如優婆塞法舍惡律儀。

    又受食時莫視女色。

    但自念言我心毒箭當雲何拔。

    用視色為。

    我從無始已來坐視女色。

    堕于三塗無有出期。

    應作是念觀諸六塵亦應如是。

    我諸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