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等陀羅尼經 第二卷
關燈
小
中
大
若衆生類若聞此名口啞不言。
善男子如是等事甯可畏不。
阿難白言可畏世尊。
頗有四生衆生能滅如是等苦不。
佛告阿難善男子有。
阿難白言何人是也。
佛告阿難。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修行受持讀誦此陀羅尼者即其人也 複次善男子若複有龍居在世間。
此龍受性極大暴惡。
若見人類若畜生類及以樹木五谷叢林濕生卵生等。
如上惡龍若見如是。
一一諸事橫生嗔恚。
又能吐火亦能吐水。
頗有人能滅足上諸惡不。
善男子若國邑聚落中但有一人。
已曾受持讀誦修行陀羅尼典。
如上諸事悉皆消滅。
無量衆生遭此人恩而得安隐。
善男子以是因緣。
當知此經有無量威神功德之力。
以是因緣我今語汝。
受持此經我去世後。
此經若在閻浮提内。
即是衆生大珍寶也。
若能修行受持讀誦。
當知是人全用寶者。
若複有人但能讀誦。
當知是人得中分寶。
若以種種塗香末香花缯幡蓋而供養者。
當知是人得下分寶 善男子吾今為汝說下分寶因緣之相。
善男子若有一人。
神通無礙如文殊師利亦喻于我。
辯才無礙喻我二人。
于一劫中常以辯才。
能為無量無邊衆生說法。
令住一生補處菩薩摩诃薩。
複盡神通以種種衣服卧具飲食湯藥。
供養是諸菩薩。
是人福報甯為多不。
阿難白言甚多世尊。
善男子若複有人。
以塗香末香華缯旛蓋。
以用供養此經典中一四句偈。
又若供養讀誦之者。
此人功德複過于我二人所作。
何況盡形修行受持讀誦者耶。
此人功德不可稱計。
若算師若算師弟子。
算數盡計百千萬分不能知一。
善男子且置此事。
假使有諸菩薩一生當得作佛。
若百千萬億恒河沙數。
是諸菩薩盡神通力又盡辯才。
若一劫乃至百千萬劫同入禅定。
如是無量菩薩。
欲思惟修行受持讀誦此大方等陀羅尼者。
百千萬分不及其一 善男子當知是經有大威神功德之力。
又是國中之大寶藏。
一切衆生之所歸向。
以是因緣吾今語汝。
受持此經在閻浮提。
廣宣流布為衆生說。
令諸衆生得究竟樂。
爾時阿難及五百大弟子無量大衆。
即從座起偏袒右肩。
右膝着地頂禮佛足歡喜奉行 大方等陀羅尼經授記分第二 爾時雷音即從座起偏袒右肩。
合掌向佛而作是言。
善哉世尊巧說行業因緣。
往昔所作今已說竟。
以此大方等陀羅尼經。
付囑阿難流布于後。
無量衆生當于此經獲大善利。
快哉世尊大慈悲主。
佛告雷音。
善男子如汝所言。
吾所應說今已說竟。
諸未說者吾今當說真汝所宜。
善男子汝于賢劫。
當得作佛名雷音寶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國名普威。
清淨無比純諸菩薩而集其中。
是諸菩薩辯才無礙。
神通無量了達方便。
一一菩薩有大光明。
能照八十萬億恒河沙刹土。
睹斯光者即得總持。
神通無量如諸菩薩而無異也。
彼國所有莊嚴之事世間無比。
比丘汝于此界而得作佛。
壽六百二十萬歲。
正法像法亦複如是。
爾時聲聞五百大弟子衆。
即從座起正服頂禮佛足。
卻住一面同聲贊言 世尊智慧如虛空悉知衆生去來相 十方一切皆見聞我當稽首衆寶王 爾時佛告五百大弟子衆。
汝等亦當各各作佛俱同一号。
号寶月王如來無所著至真等正覺。
爾時佛授五百大弟子記時。
十方三千大千世界。
所有枯竭泉源池水。
諸樹木等悉皆還生。
爾時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
諸梵天王及諸帝釋。
見此相已各共思量。
有何因緣現此瑞應。
為大德天生。
為授諸菩薩摩诃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耶。
爾時所有一切諸天。
即往娑婆世界。
往見釋迦牟尼佛已。
授諸聲聞大弟子記。
即時頭面禮世尊足。
禮已卻住一面同聲贊言 世尊智慧甚深妙能潤一切諸敗種 猶如蓮花真妙色不着世間如虛空 爾時諸天說偈贊已。
佛告諸天子。
汝等不久亦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一切智。
是時佛告東方天子。
汝今谛聽當為汝說成佛因緣。
東方有世界名曰離垢。
汝于此界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一切智。
佛告南方天子。
有世界名曰染色。
汝于此界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一切智。
佛告西方天子。
有世界名曰妙色。
汝于此界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一切智。
佛告北方天子。
有世界名曰衆難。
汝于此界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一切智。
天子白佛言。
世界何故名曰衆難。
佛言彼界昔來未有佛故。
故名衆難。
佛告下方天子。
有世界名曰衆聲。
汝于此界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一切智。
佛告上方天子。
有世界名曰衆妙。
汝于此界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一切智。
佛告十方世界一切諸天子。
汝等亦當各各作佛 爾時世尊授諸天子記。
時
善男子如是等事甯可畏不。
阿難白言可畏世尊。
頗有四生衆生能滅如是等苦不。
佛告阿難善男子有。
阿難白言何人是也。
佛告阿難。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修行受持讀誦此陀羅尼者即其人也 複次善男子若複有龍居在世間。
此龍受性極大暴惡。
若見人類若畜生類及以樹木五谷叢林濕生卵生等。
如上惡龍若見如是。
一一諸事橫生嗔恚。
又能吐火亦能吐水。
頗有人能滅足上諸惡不。
善男子若國邑聚落中但有一人。
已曾受持讀誦修行陀羅尼典。
如上諸事悉皆消滅。
無量衆生遭此人恩而得安隐。
善男子以是因緣。
當知此經有無量威神功德之力。
以是因緣我今語汝。
受持此經我去世後。
此經若在閻浮提内。
即是衆生大珍寶也。
若能修行受持讀誦。
當知是人全用寶者。
若複有人但能讀誦。
當知是人得中分寶。
若以種種塗香末香花缯幡蓋而供養者。
當知是人得下分寶 善男子吾今為汝說下分寶因緣之相。
善男子若有一人。
神通無礙如文殊師利亦喻于我。
辯才無礙喻我二人。
于一劫中常以辯才。
能為無量無邊衆生說法。
令住一生補處菩薩摩诃薩。
複盡神通以種種衣服卧具飲食湯藥。
供養是諸菩薩。
是人福報甯為多不。
阿難白言甚多世尊。
善男子若複有人。
以塗香末香華缯旛蓋。
以用供養此經典中一四句偈。
又若供養讀誦之者。
此人功德複過于我二人所作。
何況盡形修行受持讀誦者耶。
此人功德不可稱計。
若算師若算師弟子。
算數盡計百千萬分不能知一。
善男子且置此事。
假使有諸菩薩一生當得作佛。
若百千萬億恒河沙數。
是諸菩薩盡神通力又盡辯才。
若一劫乃至百千萬劫同入禅定。
如是無量菩薩。
欲思惟修行受持讀誦此大方等陀羅尼者。
百千萬分不及其一 善男子當知是經有大威神功德之力。
又是國中之大寶藏。
一切衆生之所歸向。
以是因緣吾今語汝。
受持此經在閻浮提。
廣宣流布為衆生說。
令諸衆生得究竟樂。
爾時阿難及五百大弟子無量大衆。
即從座起偏袒右肩。
右膝着地頂禮佛足歡喜奉行 大方等陀羅尼經授記分第二 爾時雷音即從座起偏袒右肩。
合掌向佛而作是言。
善哉世尊巧說行業因緣。
往昔所作今已說竟。
以此大方等陀羅尼經。
付囑阿難流布于後。
無量衆生當于此經獲大善利。
快哉世尊大慈悲主。
佛告雷音。
善男子如汝所言。
吾所應說今已說竟。
諸未說者吾今當說真汝所宜。
善男子汝于賢劫。
當得作佛名雷音寶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國名普威。
清淨無比純諸菩薩而集其中。
是諸菩薩辯才無礙。
神通無量了達方便。
一一菩薩有大光明。
能照八十萬億恒河沙刹土。
睹斯光者即得總持。
神通無量如諸菩薩而無異也。
彼國所有莊嚴之事世間無比。
比丘汝于此界而得作佛。
壽六百二十萬歲。
正法像法亦複如是。
爾時聲聞五百大弟子衆。
即從座起正服頂禮佛足。
卻住一面同聲贊言 世尊智慧如虛空悉知衆生去來相 十方一切皆見聞我當稽首衆寶王 爾時佛告五百大弟子衆。
汝等亦當各各作佛俱同一号。
号寶月王如來無所著至真等正覺。
爾時佛授五百大弟子記時。
十方三千大千世界。
所有枯竭泉源池水。
諸樹木等悉皆還生。
爾時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
諸梵天王及諸帝釋。
見此相已各共思量。
有何因緣現此瑞應。
為大德天生。
為授諸菩薩摩诃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耶。
爾時所有一切諸天。
即往娑婆世界。
往見釋迦牟尼佛已。
授諸聲聞大弟子記。
即時頭面禮世尊足。
禮已卻住一面同聲贊言 世尊智慧甚深妙能潤一切諸敗種 猶如蓮花真妙色不着世間如虛空 爾時諸天說偈贊已。
佛告諸天子。
汝等不久亦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一切智。
是時佛告東方天子。
汝今谛聽當為汝說成佛因緣。
東方有世界名曰離垢。
汝于此界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一切智。
佛告南方天子。
有世界名曰染色。
汝于此界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一切智。
佛告西方天子。
有世界名曰妙色。
汝于此界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一切智。
佛告北方天子。
有世界名曰衆難。
汝于此界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一切智。
天子白佛言。
世界何故名曰衆難。
佛言彼界昔來未有佛故。
故名衆難。
佛告下方天子。
有世界名曰衆聲。
汝于此界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一切智。
佛告上方天子。
有世界名曰衆妙。
汝于此界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一切智。
佛告十方世界一切諸天子。
汝等亦當各各作佛 爾時世尊授諸天子記。
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