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等陀羅尼經 第二卷

關燈
大方等陀羅尼經第二卷 北涼沙門法衆于高昌郡譯 善男子汝若未了此事。

    當更為汝略說往昔因緣本事。

    善男子爾時上首重告恒伽言。

    過去有佛号栴檀華至真等正覺。

    國名栴壇香。

    彼佛于中成等正覺。

    國王名寶栴檀。

    其王有弟名曰林果。

    爾時大王有九百九十九子。

    是諸王子治世暴惡不順律行。

    其王大吉常以諸善。

    順化衆生得究竟樂 爾時大王及弟林果即坐思惟。

    曾從九十二億恒河沙諸佛受此妙戒。

    今我複應持此妙戒。

    攝我諸子使得正見。

    作是念時十方無量億千那由他恒河沙等諸佛。

    異口同音而贊大王。

    善哉善哉大王及弟林果。

    乃能受持如是妙戒欲攝諸子。

    爾時大王及弟林果聞諸佛聲。

    即從座起頂禮佛足。

    卻住一面即召諸子。

    爾時諸子往到父所。

    見諸佛已各禮佛足卻住一面。

    即白父言欲何所敕。

    爾時大王與弟林果告諸子言。

    汝等知不我有妙戒。

    曾從無量億千那由他諸佛受是妙戒。

    汝等今能受此戒不。

    爾時諸子歡喜踴躍。

    頂禮父足叉手合掌。

    瞻仰父目而報父言。

    唯然慈父我等能受如是妙戒。

    爾時大王及弟林果。

    現其神力令諸子等。

    得見十方無量億千那由他恒河沙等諸佛住在虛空。

    爾時諸子各禮佛足求受妙戒。

    爾時諸佛默然許之。

    是時諸子如是第二第三請已。

    爾時諸子各自燒身。

    經八萬四千劫供養諸佛已。

    複從地起瞻仰諸佛求受妙戒。

    爾時諸佛即授諸王子如上妙戒。

    善男子爾時上首告恒伽言。

    欲知爾時諸王子最上首者。

    今則我是。

    欲知諸王子中第二者。

    豈異人乎今則汝是也。

    善男子爾時上首說此法時。

    虛空中有九十二億諸天得住無生法忍 複次善男子爾時上首。

    廣為恒伽演說如是大利益法。

    爾時恒伽歡喜踴躍受是妙戒。

    善男子如是等人。

    是汝往昔善知識也。

    是故我今當為汝說。

    善男子爾時上首者。

    今則華聚菩薩是。

    欲知爾時恒伽者。

    豈異人乎則汝身是。

    爾時寶栴檀王者。

    今東方寶王佛是。

    欲知爾時林果者。

    今則我身是。

    欲知爾時諸子者。

    今賢劫千佛是。

    爾時九十二億諸天者。

    豈異人乎今此九十二億諸魔王是。

    善男子如是諸魔王。

    欲令汝憶本所修行善業力故。

    又欲令我說往昔因緣故。

    故來蔽汝。

    又欲令我說大方等陀羅尼經。

    救攝當來苦惱衆生故。

    以是因緣故來娆汝。

    爾時五百大弟子菩薩摩诃薩衆。

    優婆塞優婆夷居士居士子。

    天人魔王婆蓃大士及以夜叉。

    如是大衆歡喜踴躍頂戴奉行 爾時佛告阿難汝聞諸佛實法不。

    唯然世尊今日乃聞如是章句甚深法藏甚為希有。

    能令一切地獄餓鬼諸天人等。

    一切衆生無不解脫。

    能滅一切諸罪業報。

    爾時佛告阿難。

    善男子快說是語如汝所言真實不虛。

    若我在世若去世後。

    此經在閻浮提猶如日光照明世間。

    衆生遭恩得見四方。

    又如諸山須彌最高。

    若居其頂即皆得見四方之事。

    此陀羅尼經亦複如是。

    諸法中高見諸法相。

    又如大海而無邊底。

    此陀羅尼經亦複如是而無邊底。

    所得功德亦無邊底。

    善男子吾以如是無邊法藏付囑于汝。

    汝可護念修行受持。

    爾時阿難白佛言。

    世尊若如是者我不堪任修行受持如是經典。

    何以故此法甚深無邊際故。

    此經最高如須彌故。

    非是聲聞之所能持。

    何以故難得邊際故。

    非我所知故。

    以是因緣我不堪任受持修行如是經典 爾時佛告阿難。

    于汝意雲何。

    假使有天名曰矜伽。

    居非想非非想上。

    身長一由旬。

    若二由旬。

    至于九十由旬若八百由旬。

    如是等天而無一善。

    唯有諸惡圍繞此身。

    若以頭發爪皮毛孔。

    一一出火能燒一切。

    善男子此天假使下閻浮提。

    若到山谷叢林。

    若到泉源河池之處城邑聚落。

    是天惡力身中出火。

    能燒一切三千大千世界。

    善男子假使當有如是等事。

    甯可畏不。

    阿難白言甚可畏也。

    世尊假使有如是苦當雲何滅耶。

    善男子汝今若畏如是苦者。

    汝當修行受持讀誦大方等陀羅尼經。

    假使當有如是諸火。

    變成種種七寶蓮華。

    善男子以是因緣。

    當知此經有大威神功德之力。

    能滅如是無量惡咎。

    複次善男子且置此事。

    若有一象一身十頭。

    頭有二牙身有四足。

    如是等象世間暴惡。

    日日食時而不擇處。

    于其日日食中有四生衆生。

    如是惡象悉皆食啖。

    其中衆生若有覺者。

    跳騰突走而求得脫。

    若當不覺此惡象者必為所食。

    善男子如是等象甯可畏不。

    阿難白佛言可畏世尊。

    若有衆生能壞如是惡象心不。

    佛言有。

    阿難言何人是也。

    善男子若有修行此陀羅尼者即其人也。

    若有受持讀誦即是其人 複次善男子假使有蛇受性甚惡。

    此蛇所至到處。

    若值衆人一切有命之屬。

    若聞其臭亦能害命。

    若見其形亦能害命。

    若到泉源叢林浴池諸産氣處能悉枯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