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等陀羅尼經 第一卷
關燈
小
中
大
比喻如日光。
能照一切内外明徹。
爾時阿難所言未訖。
華聚菩薩放大光明。
普照十方無量世界靡不周遍。
睹斯光者無不解脫。
爾時華聚默自思惟以何為證。
作是念已。
爾時婆萸從地獄出。
将九十二億諸罪人輩尋光來詣娑婆世界。
十方世界各将九十二億諸罪人輩亦複如是。
尋光來至娑婆世界。
爾時無量無邊大衆。
前後圍繞到隻桓中。
見釋迦牟尼佛。
及以見此二大賢士在佛左右。
爾時舍利弗。
見是大衆心中有疑五百大弟子及諸大衆心各有疑。
爾時舍利弗知衆心疑自亦未了。
即從座起偏袒右肩。
右膝着地而白佛言。
世尊如是大衆從何方來。
忽然到此隻桓林中。
世尊如是菩薩昔所未見而今見之。
如是天人昔所未見而今見之。
如是魔王昔所未見而今見之。
如是罪人昔所未見而今見之。
如是菩薩天人魔王地獄之人。
今從何方忽來到此。
爾時世尊默然不答。
爾時文殊師利語舍利弗言。
善男子如是大衆。
我今當說汝今谛聽。
是菩薩者名曰華聚了達方便。
從東方來來詣佛所。
是諸天等即是此界忉利諸天來到佛所。
是諸魔衆即是此界諸魔衆也。
是諸罪人第一首者名曰婆萸。
汝今當知世尊未出世時。
此人造不善行入于地獄經曆受苦。
汝不見耶此華聚菩薩摩诃薩放大悲光。
因此光明得從阿鼻大地獄出而來至此。
舍利弗言此婆萸仙人。
久聞佛說作不善行入于地獄。
雲何今說婆萸仙人。
出于地獄得值如來至真等正覺。
及與他方諸罪衆生來詣此間。
況婆萸耶。
佛說一人作不善行。
令衆多人出于地獄。
此事難信是義雲何。
文殊師利唯願少說。
可得令我離諸疑惑。
佛告舍利弗。
善哉善哉善問是事。
谛聽谛聽當為汝說。
舍利弗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告舍利弗。
善男子莫作是說。
如是大衆皆有因緣。
來詣我所略有三事。
第一衆者。
非思議菩薩衆。
欲令我說大方等陀羅尼故。
欲令我顯未曾有方便故。
故來蔽此雷音比丘。
雷音比丘善根因緣。
我今當說汝等谛聽。
舍利弗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善男子第二衆者。
華聚菩薩及忉利天。
所以來詣我所。
欲顯此陀羅尼威神力故又欲顯揚十方諸佛神通力故。
以是因緣來詣我所。
善男子第三衆者。
為欲破一切衆生定受果報故。
如是諸衆以是因緣來詣我所。
善男子莫作是說。
婆萸仙人是地獄人也。
何以故汝今谛聽而以當知善男子婆者言天。
萸者言慧。
故言婆萸。
如是天慧之人雲何究竟受地獄苦終無是事。
複次善男子婆者言廣萸者言通。
廣通一切法者雲何究竟入于地獄終無是事。
複次善男子婆者言高萸者言妙。
于一切方便中此人高妙。
高妙之人雲何究竟受地獄苦終無是事。
複次善男子婆者言離萸者言斷。
離斷一切諸苦惱者。
雲何當受地獄苦也終無是事。
複次善男子婆者言善萸者言知。
如是善知一切法者。
雲何當受地獄苦耶終無是事。
複次善男子婆者言剛萸者言柔。
剛柔之人雲何究竟受地獄苦終無是事。
複次善男子婆者言慈萸者言悲。
如是慈悲者雲何究竟受地獄苦終無是事。
複次善男子婆者言力萸者言善。
力善之人雲何究竟受地獄苦終無是事。
複次善男子婆者言神萸者言通。
神通之人雲何究竟入于地獄經曆受苦終無是事。
複次善男子婆者言相萸者言好。
有相好者雲何究竟入于地獄終無是事。
複次善男子婆者言總萸者言便。
總持方便者雲何入于地獄究竟受苦。
舍利弗此事衆多吾今略說。
說有十事婆萸因緣。
若當廣說二字名号。
此義衆多窮劫不盡。
善男子莫作是說。
婆萸仙人而在地獄究竟受苦。
善男子作是說者。
則為謗此上陀羅尼。
及謗金剛色身。
乃至謗彼寶王如來。
及謗此華聚菩薩摩诃薩。
及謗十方三世諸佛。
是人必入地獄無疑。
何以故謗上陀羅尼故。
謗一切諸佛故。
必入地獄而無疑也。
善男子莫作是說。
婆萸仙人而在地獄。
爾時舍利弗白佛言。
世尊曾聞佛說婆萸仙人。
入于地獄終無出期。
所以敢發如斯問耳。
世尊婆萸仙人。
何時入于地獄願佛解說。
善男子我昔在于兜率天上。
此婆萸仙人在閻浮提。
與六百二十萬估客為作商主。
将諸人等入海采寶。
往到海所乘彼海舶。
漸漸深入而取珍寶。
得諸寶已載以海舶欲還本國。
于其中路值摩竭魚難。
水波之難大風之難。
又值夜叉之難。
如是六百二十萬人。
即時各許摩醯首啰天人各一生。
爾時諸人便離四難還到本國。
到本國已即各牽一羊欲往天祠。
爾時婆萸默作是念。
我今雲何作衆商主。
教諸商人作不善事。
我今當設方便濟是羊命。
即化作二人。
一者古出家沙門二者在家婆羅門。
時婆羅門于衆人中作是唱言。
天主與六百二十萬人欲往天祠。
爾時沙門于其中路。
遙見此婆羅門。
沙門問言汝與是大衆欲往何方。
在家人言我欲往天祠而求大利。
沙門言吾觀汝等。
欲得大衰雲何大利。
如是次第诤訟不止。
爾時衆人問婆羅門言。
此是何人形貌如是。
婆羅門言。
此名古時沙門。
諸人問言沙門何言。
婆羅門言彼作是說。
殺生祀天當得大罪。
衆人
能照一切内外明徹。
爾時阿難所言未訖。
華聚菩薩放大光明。
普照十方無量世界靡不周遍。
睹斯光者無不解脫。
爾時華聚默自思惟以何為證。
作是念已。
爾時婆萸從地獄出。
将九十二億諸罪人輩尋光來詣娑婆世界。
十方世界各将九十二億諸罪人輩亦複如是。
尋光來至娑婆世界。
爾時無量無邊大衆。
前後圍繞到隻桓中。
見釋迦牟尼佛。
及以見此二大賢士在佛左右。
爾時舍利弗。
見是大衆心中有疑五百大弟子及諸大衆心各有疑。
爾時舍利弗知衆心疑自亦未了。
即從座起偏袒右肩。
右膝着地而白佛言。
世尊如是大衆從何方來。
忽然到此隻桓林中。
世尊如是菩薩昔所未見而今見之。
如是天人昔所未見而今見之。
如是魔王昔所未見而今見之。
如是罪人昔所未見而今見之。
如是菩薩天人魔王地獄之人。
今從何方忽來到此。
爾時世尊默然不答。
爾時文殊師利語舍利弗言。
善男子如是大衆。
我今當說汝今谛聽。
是菩薩者名曰華聚了達方便。
從東方來來詣佛所。
是諸天等即是此界忉利諸天來到佛所。
是諸魔衆即是此界諸魔衆也。
是諸罪人第一首者名曰婆萸。
汝今當知世尊未出世時。
此人造不善行入于地獄經曆受苦。
汝不見耶此華聚菩薩摩诃薩放大悲光。
因此光明得從阿鼻大地獄出而來至此。
舍利弗言此婆萸仙人。
久聞佛說作不善行入于地獄。
雲何今說婆萸仙人。
出于地獄得值如來至真等正覺。
及與他方諸罪衆生來詣此間。
況婆萸耶。
佛說一人作不善行。
令衆多人出于地獄。
此事難信是義雲何。
文殊師利唯願少說。
可得令我離諸疑惑。
佛告舍利弗。
善哉善哉善問是事。
谛聽谛聽當為汝說。
舍利弗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告舍利弗。
善男子莫作是說。
如是大衆皆有因緣。
來詣我所略有三事。
第一衆者。
非思議菩薩衆。
欲令我說大方等陀羅尼故。
欲令我顯未曾有方便故。
故來蔽此雷音比丘。
雷音比丘善根因緣。
我今當說汝等谛聽。
舍利弗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善男子第二衆者。
華聚菩薩及忉利天。
所以來詣我所。
欲顯此陀羅尼威神力故又欲顯揚十方諸佛神通力故。
以是因緣來詣我所。
善男子第三衆者。
為欲破一切衆生定受果報故。
如是諸衆以是因緣來詣我所。
善男子莫作是說。
婆萸仙人是地獄人也。
何以故汝今谛聽而以當知善男子婆者言天。
萸者言慧。
故言婆萸。
如是天慧之人雲何究竟受地獄苦終無是事。
複次善男子婆者言廣萸者言通。
廣通一切法者雲何究竟入于地獄終無是事。
複次善男子婆者言高萸者言妙。
于一切方便中此人高妙。
高妙之人雲何究竟受地獄苦終無是事。
複次善男子婆者言離萸者言斷。
離斷一切諸苦惱者。
雲何當受地獄苦也終無是事。
複次善男子婆者言善萸者言知。
如是善知一切法者。
雲何當受地獄苦耶終無是事。
複次善男子婆者言剛萸者言柔。
剛柔之人雲何究竟受地獄苦終無是事。
複次善男子婆者言慈萸者言悲。
如是慈悲者雲何究竟受地獄苦終無是事。
複次善男子婆者言力萸者言善。
力善之人雲何究竟受地獄苦終無是事。
複次善男子婆者言神萸者言通。
神通之人雲何究竟入于地獄經曆受苦終無是事。
複次善男子婆者言相萸者言好。
有相好者雲何究竟入于地獄終無是事。
複次善男子婆者言總萸者言便。
總持方便者雲何入于地獄究竟受苦。
舍利弗此事衆多吾今略說。
說有十事婆萸因緣。
若當廣說二字名号。
此義衆多窮劫不盡。
善男子莫作是說。
婆萸仙人而在地獄究竟受苦。
善男子作是說者。
則為謗此上陀羅尼。
及謗金剛色身。
乃至謗彼寶王如來。
及謗此華聚菩薩摩诃薩。
及謗十方三世諸佛。
是人必入地獄無疑。
何以故謗上陀羅尼故。
謗一切諸佛故。
必入地獄而無疑也。
善男子莫作是說。
婆萸仙人而在地獄。
爾時舍利弗白佛言。
世尊曾聞佛說婆萸仙人。
入于地獄終無出期。
所以敢發如斯問耳。
世尊婆萸仙人。
何時入于地獄願佛解說。
善男子我昔在于兜率天上。
此婆萸仙人在閻浮提。
與六百二十萬估客為作商主。
将諸人等入海采寶。
往到海所乘彼海舶。
漸漸深入而取珍寶。
得諸寶已載以海舶欲還本國。
于其中路值摩竭魚難。
水波之難大風之難。
又值夜叉之難。
如是六百二十萬人。
即時各許摩醯首啰天人各一生。
爾時諸人便離四難還到本國。
到本國已即各牽一羊欲往天祠。
爾時婆萸默作是念。
我今雲何作衆商主。
教諸商人作不善事。
我今當設方便濟是羊命。
即化作二人。
一者古出家沙門二者在家婆羅門。
時婆羅門于衆人中作是唱言。
天主與六百二十萬人欲往天祠。
爾時沙門于其中路。
遙見此婆羅門。
沙門問言汝與是大衆欲往何方。
在家人言我欲往天祠而求大利。
沙門言吾觀汝等。
欲得大衰雲何大利。
如是次第诤訟不止。
爾時衆人問婆羅門言。
此是何人形貌如是。
婆羅門言。
此名古時沙門。
諸人問言沙門何言。
婆羅門言彼作是說。
殺生祀天當得大罪。
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