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第六
關燈
小
中
大
界無子衆生。
欲求男者誕生福德智慧之男。
十三者六根圓通。
明照無二含十方界。
立大圓鏡空如來藏。
承順十方微塵如來。
秘密法門受領無失。
能令法界無子衆生。
欲求女者誕生端正福德柔順。
衆人愛敬有相之女。
十四者此三千大千世界百億日月。
現住世間諸法王子。
有六十二恒河沙數修法垂範。
教化衆生随順衆生。
方便智慧各各不同。
由我所得圓通本根發妙耳門。
然後身心微妙含容遍周法界。
能令衆生持我名号。
與彼共持六十二恒河沙諸法王子。
二人福德正等無異。
世尊我一号名與彼衆多名号無異。
由我修習得真圓通。
是名十四施無畏力福備衆生。
世尊我又獲是圓通修證無上道故。
又能善獲四不思議無作妙德。
一者由我初獲妙妙聞心心精遺聞。
見聞覺知不能分隔。
成一圓融清淨寶覺。
故我能現衆多妙容。
能說無邊秘密神咒。
其中或現一首三首。
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
如是乃至一百八首。
千首萬首八萬四千爍迦啰首。
二臂四臂六臂八臂。
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
十八二十至二十四。
如是乃至一百八臂千臂萬臂。
八萬四千母陀羅臂。
二目三目四目九目。
如是乃至一百八目千目萬目。
八萬四千清淨寶目。
或慈或威或定或慧。
救護衆生得大自在。
二者由我聞思脫出六塵。
如聲度垣不能為礙。
故我妙能現一一形。
誦一一咒。
其形其咒。
能以無畏施諸衆生。
是故十方微塵國土。
皆名我為施無畏者。
三者由我修習本妙圓通清淨本根。
所遊世界。
皆令衆生。
舍身珍寶求我哀愍。
四者我得佛心證于究竟。
能以珍寶種種供養十方如來。
傍及法界六道衆生。
求妻得妻求子得子。
求三昧得三昧。
求長壽得長壽。
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
佛問圓通我從耳門圓照三昧。
緣心自在因入流相。
得三摩提成就菩提斯為第一。
世尊彼佛如來。
歎我善得圓通法門。
于大會中授記我為觀世音号。
由我觀聽十方圓明。
故觀音名遍十方界。
爾時世尊于師子座。
從其五體同放寶光。
遠灌十方微塵如來。
及法王子諸菩薩頂。
彼諸如來亦于五體同放寶光。
從微塵方來灌佛頂。
并灌會中諸大菩薩及阿羅漢。
林木池沼皆演法音。
交光相羅如寶絲網。
是諸大衆得未曾有。
一切普獲金剛三昧。
即時天雨百寶蓮華。
青黃赤白間錯紛糅。
十方虛空成七寶色。
此娑婆界大地山河俱時不現。
唯見十方微塵國土合成一界。
梵呗詠歌自然數奏。
于是如來告文殊師利法王子。
汝今觀此二十五無學諸大菩薩及阿羅漢。
各說最初成道方便。
皆言修習真實圓通。
彼等修行實無優劣前後差别。
我今欲令阿難開悟。
二十五行誰當其根。
兼我滅後此界衆生。
入菩薩乘求無上道。
何方便門得易成就。
文殊師利法王子奉佛慈旨。
即從座起頂禮佛足。
承佛威神說偈對佛。
覺海性澄圓 圓澄覺元妙 元明照生所 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虛空 依空立世界 想澄成國土 知覺乃衆生 空生大覺中 如海一漚發 有漏微塵國 皆從空所生 漚滅空本無 況複諸三有 歸元性無二 方便有多門 聖性無不通 順逆皆方便 初心入三昧 遲速不同倫 色想結成塵 精了不能徹 如何不明徹 于是獲圓通 音聲雜語言 但伊名句味 一非含一切 雲何獲圓通 香以合中知 離則元無有 不恒其所覺 雲何獲圓通 味性非本然 要以味時有 其覺不恒一 雲何獲圓通 觸以所觸明 無所不明觸 合離性非定 雲何獲圓通 法稱為内塵 憑塵必有所 能所非遍涉 雲何獲圓通 見性雖洞然 明前不明後 四維虧一半 雲何獲圓通 鼻息出入通 現前無交氣 支離匪涉入 雲何獲圓通 舌非入無端 因味生覺了 味亡了無有 雲何獲圓通 身與所觸同 各非圓覺觀 涯量不冥會 雲何獲圓通 知根雜亂思 湛了終無見 想念不可脫 雲何獲圓通 識見雜三和 诘本稱非相 自體先無定 雲何獲圓通 心聞洞十方 生于大因力 初心不能入 雲何獲圓通 鼻想本權機 秖令攝心住 住成心所住 雲何獲圓通 說法弄音文 開悟先成者 名句非無漏 雲何獲圓通 持犯但束身 非身無所束 元非遍一切 雲何獲圓通 神通本宿因 何關法分别 念緣非離物 雲何獲圓通 若以
欲求男者誕生福德智慧之男。
十三者六根圓通。
明照無二含十方界。
立大圓鏡空如來藏。
承順十方微塵如來。
秘密法門受領無失。
能令法界無子衆生。
欲求女者誕生端正福德柔順。
衆人愛敬有相之女。
十四者此三千大千世界百億日月。
現住世間諸法王子。
有六十二恒河沙數修法垂範。
教化衆生随順衆生。
方便智慧各各不同。
由我所得圓通本根發妙耳門。
然後身心微妙含容遍周法界。
能令衆生持我名号。
與彼共持六十二恒河沙諸法王子。
二人福德正等無異。
世尊我一号名與彼衆多名号無異。
由我修習得真圓通。
是名十四施無畏力福備衆生。
世尊我又獲是圓通修證無上道故。
又能善獲四不思議無作妙德。
一者由我初獲妙妙聞心心精遺聞。
見聞覺知不能分隔。
成一圓融清淨寶覺。
故我能現衆多妙容。
能說無邊秘密神咒。
其中或現一首三首。
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
如是乃至一百八首。
千首萬首八萬四千爍迦啰首。
二臂四臂六臂八臂。
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
十八二十至二十四。
如是乃至一百八臂千臂萬臂。
八萬四千母陀羅臂。
二目三目四目九目。
如是乃至一百八目千目萬目。
八萬四千清淨寶目。
或慈或威或定或慧。
救護衆生得大自在。
二者由我聞思脫出六塵。
如聲度垣不能為礙。
故我妙能現一一形。
誦一一咒。
其形其咒。
能以無畏施諸衆生。
是故十方微塵國土。
皆名我為施無畏者。
三者由我修習本妙圓通清淨本根。
所遊世界。
皆令衆生。
舍身珍寶求我哀愍。
四者我得佛心證于究竟。
能以珍寶種種供養十方如來。
傍及法界六道衆生。
求妻得妻求子得子。
求三昧得三昧。
求長壽得長壽。
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
佛問圓通我從耳門圓照三昧。
緣心自在因入流相。
得三摩提成就菩提斯為第一。
世尊彼佛如來。
歎我善得圓通法門。
于大會中授記我為觀世音号。
由我觀聽十方圓明。
故觀音名遍十方界。
爾時世尊于師子座。
從其五體同放寶光。
遠灌十方微塵如來。
及法王子諸菩薩頂。
彼諸如來亦于五體同放寶光。
從微塵方來灌佛頂。
并灌會中諸大菩薩及阿羅漢。
林木池沼皆演法音。
交光相羅如寶絲網。
是諸大衆得未曾有。
一切普獲金剛三昧。
即時天雨百寶蓮華。
青黃赤白間錯紛糅。
十方虛空成七寶色。
此娑婆界大地山河俱時不現。
唯見十方微塵國土合成一界。
梵呗詠歌自然數奏。
于是如來告文殊師利法王子。
汝今觀此二十五無學諸大菩薩及阿羅漢。
各說最初成道方便。
皆言修習真實圓通。
彼等修行實無優劣前後差别。
我今欲令阿難開悟。
二十五行誰當其根。
兼我滅後此界衆生。
入菩薩乘求無上道。
何方便門得易成就。
文殊師利法王子奉佛慈旨。
即從座起頂禮佛足。
承佛威神說偈對佛。
覺海性澄圓 圓澄覺元妙 元明照生所 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虛空 依空立世界 想澄成國土 知覺乃衆生 空生大覺中 如海一漚發 有漏微塵國 皆從空所生 漚滅空本無 況複諸三有 歸元性無二 方便有多門 聖性無不通 順逆皆方便 初心入三昧 遲速不同倫 色想結成塵 精了不能徹 如何不明徹 于是獲圓通 音聲雜語言 但伊名句味 一非含一切 雲何獲圓通 香以合中知 離則元無有 不恒其所覺 雲何獲圓通 味性非本然 要以味時有 其覺不恒一 雲何獲圓通 觸以所觸明 無所不明觸 合離性非定 雲何獲圓通 法稱為内塵 憑塵必有所 能所非遍涉 雲何獲圓通 見性雖洞然 明前不明後 四維虧一半 雲何獲圓通 鼻息出入通 現前無交氣 支離匪涉入 雲何獲圓通 舌非入無端 因味生覺了 味亡了無有 雲何獲圓通 身與所觸同 各非圓覺觀 涯量不冥會 雲何獲圓通 知根雜亂思 湛了終無見 想念不可脫 雲何獲圓通 識見雜三和 诘本稱非相 自體先無定 雲何獲圓通 心聞洞十方 生于大因力 初心不能入 雲何獲圓通 鼻想本權機 秖令攝心住 住成心所住 雲何獲圓通 說法弄音文 開悟先成者 名句非無漏 雲何獲圓通 持犯但束身 非身無所束 元非遍一切 雲何獲圓通 神通本宿因 何關法分别 念緣非離物 雲何獲圓通 若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