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卷十六 說山訓

關燈
并不是他說的那些言論,而是運用他說這些話時所依據的思想和精神。

    歌唱的人有詩句作歌詩,然而使人感到動聽的并不是這些詩句而是那動人美妙的旋律。

    鹦鹉能說些簡單的話語,但是不能讓它講有關教令法典方面的話,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鹦鹉隻能學舌效仿些人說的話,而它自己不具備語言的功能,也就不能達人意。

    所以隻會循着人家腳印走路的人是不能走出自己的路來的。

    神蛇能夠在被砍斷後重新再生複一活,但是不能使人不再砍斷它。

    神龜能在宋元王的夢中顯靈而不被捉獲,但是它卻不能逃出漁人的籠子。

    四面八方都有&ldquo道&rdquo的門和窗,就看你從哪個門窗中去觀照&ldquo道&rdquo體。

    所以善于垂釣者可用釣魚原理教人騎馬,善于騎馬者可用騎術教人禦術,善于駕禦者可用禦術教人撐船。

    越人學習遠射技藝,仰頭望着天空發射,箭隻落在五步之内的地方,這是因為他不懂射術的緣故。

    世道已經變化,如還守着老一套的東西,這就好比越人學射術。

    月半時節月亮圓滿,和太陽東西相望成直線,地球處處其中,太陽無法給月亮光亮,這時屬陰的月亮駕禦不了這屬陽的、發光的太陽。

    太陽出來,這星星就隐匿不見,這是因為不能和太陽争光。

    所以枝末是不可以強過根本的,手指是不可以粗過臂膀的。

    下輕上重,必然要傾覆。

    一個深淵中是不能同時有兩條蛟龍的。

    水靜止時就清澈平穩,流動起來就失去平和。

    所以唯有不動,就能無所不動。

    一江一河之水之所以能成為百谷之長,是因為它能處低窪之處,唯有能處低窪處,所以能為&ldquo上&rdquo。

     天下沒有比膠和漆更不能相容的了,沒有比冰和炭更相愛的了。

    膠漆互相敗壞而冰炭互相生息。

    牆壁倒塌,比它立着更長久、自在;冰塊溶解,比它凝固時更好,為什麼?這是因為都返歸根本的緣故。

     泰山的容貌和形狀,巍巍高聳,但離它千裡之遠望去,泰山不過是個小土堆,這是因為距離間隔得遠的緣故。

    秋毫之末這樣細微的東西,能夠深入到無法測量的小空間。

    所以事物小可以小到沒有内部極限、大可以大到沒有外部邊界。

    蘭草生長在幽深的山谷中,并不因為無人佩戴它而變得不芳香;小船停泊在一江一河上,并不因為無人乘坐它而不漂浮;君子行義,并不因為無人知道而停止下來。

    美玉潤澤有光彩,發出的聲音都舒緩柔和,鮮明光亮與君子的秉性相似;無論内外,都不藏匿瑕疵污垢;靠近它則顯得濕潤,遠望它則顯得深沉。

    照鏡能看得到眼珠子,秋毫之末能夠明察,光明能夠照亮黑暗。

    所以和氏之璧、隋侯之珠,由高山深淵的一精一純之氣孕育而成,君子佩戴它,和順吉祥而安甯。

    侯王珍視它們,作為天下公正的象征。

     陳成子桓脅迫子淵捷,子淵捷不屈從;子罕辭讓他所不想要的寶玉,因而獲得廉潔不貪的美名;孔子見到佝偻人粘蟬的技術,悟出一精一誠專一的道理;白公勝倒柱鞭杖穿刺了腮幫而無知覺;衛姬向齊桓公請罪救衛國;曾子見到子夏就問:&ldquo為什麼長得這麼胖”魏文侯看到過路人反穿皮衣而悟出毛依附皮的道理;兒說為宋王解開閉結的死結。

    這些事情都很微妙,但可以通過觀察而弄清其中的道理。

    有人出嫁女兒時告誡女兒說:&ldquo你要出嫁了,到婆家後千萬不要輕易做善事。

    &rdquo女兒問道:&ldquo不做善事,那麼要做不善的事嗎?&rdquo父親回答:&ldquo善事尚且不可做,更何況不善的事呢?&rdquo這位父親講的是保全自己因順自然天性的道理。

    囚禁在監牢裡的人覺得時間長,判死刑而将要處死的人感到時間短。

    每日的時間是有一定标準的,處在一定境況下的人感到短,處在另一定境況下的人覺得長,這是由于心情不穩定的緣故。

    所以用不平穩的心态去看平正的事情,他所感覺到的自以為正确的公正印象,實際上是不正确和不公正的。

    嫁給患消渴症男人的女子,丈夫死後其女子的日子就不好過:一是,傍人以為其女子為妨夫,不敢娶她;二是,該女子因丈夫患消渴症而死,會以為天下男子皆患消渴症而不敢複嫁。

    所以破毀的房屋下面坐不得,傾斜将倒的牆邊站不得。

    執掌牢獄的人不易得病,已判死刑的人反而養得肥胖紅潤,接受宮刑的人長壽,這是因為到了此時他們反而沒了任何雜念和情欲的拖累了。

    良醫總能夠醫治尚未顯露症狀的疾病,所以受治療的人不易得病;聖人總能夠及時治理隐患,所以社會不易爆發災禍。

    最高明的工匠是不用鈎繩度量的,善于鎖門的人是不用門闩的,淳于髡告訴鄰居提防失火,就是屬于這一類情況。

     德行清純者陷進污濁物欲之中必定會受到困擾和侮辱,污濁的物欲侵入德行清純者内心,清純者必定遭覆滅。

    君子對于行善是一絲不苟,看到地上一棵小草便拾起,見到一棵青草也連根拔起。

    天上陰陽二氣沖突便生成虹,地上陰陽相幹犯就影響冬藏,人一體内邪氣侵犯正氣則生病。

    陰氣隻可盛于冬天而不可盛于夏天,陽氣隻能旺于夏天則不可旺于冬天。

    月亮不知白晝,太陽不知黑夜。

    善于射箭的人發必中目标,這對于射技來說是好的,但對被射中的對象來說則是不好的;善于釣魚的人總有收獲,這對于釣術來說是好的,但對被釣上的魚兒來說則是災難。

    所以事物總是有所善,有所不善,有其正面也必有其負面。

    鐘和磬相比較,近處聽鐘音洪亮,遠處聽則磬聲清揚。

    所以事物總是存在着近不如遠或遠不及近的現象。

    現在人們說稻必須長在水田裡,但是稻卻不能長在湍急的水流中;紫芝生長在高山上,但是紫芝卻不能生在石頭上;磁石能吸鐵,但磁石卻不能吸銅。

     水深而廣的魚長得大,山高林深的樹木長得長;但一心想擴大領地卻削弱了他的美德,這就像陶工制陶器,揉土持坯使之變薄,越薄越破得快。

    聖人不事先站在風口召風吹,也不事先呆在雷易擊的地方等雷擊,聖人不得不動時才順物而動,所以沒有負累和災禍。

    月亮在天空上發生圓缺朔望的變化,下界的螺蚌就會相應地變化,這是因為它們同氣相動的緣故,這種同氣相動不會因為相隔天地之遠而不發生。

    拿着彈弓要鳥兒飛過來,揮動着短棍來喚狗,本想要靠近它們,但反而是吓跑了它們。

    所以釣魚沒有魚餌是不行的,捕獸不可以用空的獵具來捕捉。

    剝下牛皮加工成皮革做成鼓,用鼓可以指揮三軍将士,但站在牛的角度來看,不如讓它套上轭頭來服勞役。

    狐狸腋下的白毛做成皮衣,可供天子作禮服穿上坐在朝廷上,但替狐狸着想,不如讓它自一由奔跑在草澤上。

    丢失了羊而得到了牛,那麼就沒有人不願意丢失東西的了。

    斷了手指而能保全性命,那麼就沒有人不願意這樣做的。

    所以人之常情是,總是在利益之中争取最大的利益,而對危害總力求降到最低限度。

    将軍不敢騎目标明顯易召攻擊的白馬,逃亡的人夜裡不敢舉火把,酒家不敢豢養兇猛的惡狗。

    公雞知道報曉,仙鶴知道半夜鳴叫,但都免不了成為鼎鍋砧俎上的佳肴。

    山中有猛獸,林木因此不易被砍伐;園中有螫蟲,藜藿因此不被采摘。

    身為儒生卻在街市一胡一鬧,稱為是墨家弟子卻到朝歌去當吹竽手;想不留下腳迹卻在雪地上行走,想要拯救溺水者卻又不想沾濕衣服,這叫作做的事情不是自己所想做的,而想做的事情又往往顧慮重重做不了。

    現在那些在黑暗中飲酒的人沒有不将酒溢出的,假若他能将此持平,那麼即使是愚笨的人也不會有失誤。

    所以,不能将一切保持平和的人,卻能做成大事,這在天下還沒聽說過。

     人不美卻要追求美是得不到美的,人美不用追求美自然是美的;人不醜卻要醜化是醜化不了的,人醜卻要說不醜還是醜的;不刻意追求美也不刻意追求醜,那麼就無所謂美和醜,這才叫做與天道和合。

    申徒狄背上石頭自己沉入深淵,但不能認為凡是自溺的行為都是高尚的;弦高靠欺騙而保存了鄭國,同樣不能認為凡欺騙的事都是合理的。

    事情有時适用于一時但不能照此濫用。

    有人非常饒舌,就像百舌鳥那樣,這又有什麼用呢?有些人沉默少言,就像轉動靈活的門樞,開關不出聲。

    六畜生下來多長了耳朵和眼睛,是不祥的征兆,這在預測吉兇的谶書中有記載。

    上百号人同舉一隻瓢,不如一個人拿着它走得快。

    事物本來就有多反而不如少來得好的情形。

    兩部分人拉車,其中拉車的人多反而落在拉車的人少的後面。

    事物本來就存在着相對立而相成的情形。

    兩個都不會遊水的人一起溺水,就不能互相救助;隻有其中一人在岸上,才有辦法救助落水者。

    所以同道同類的難以治理,一定要異道異類才能相治成功。

    千年的古松,其地下根部必生有茯苓,地表上必長有兔絲草;地上長有叢生的蓍草,地下必藏伏着神龜;聖人就能從外表推知内裡,根據顯象推知隐情。

    喜歡武術的人并不一定是俠士,愛弄墨舞文的并不一定就是儒生;愛好醫方的人并不一定是醫生,喜歡馬匹的人并不一定就是禦手;懂得音律的人并不一定是樂官,會調味的人并不一定就是廚師。

    這些人都隻是知道一些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并不具備那一行當的專業知識。

    射披戴盔甲者的水平,在近距離之間是難以區分出來的,隻有在百步開外才能比試出射手的高低水平:高水平的射手能射穿铠甲深入内髒,水平低的射手隻傷及他人皮毛。

    這&ldquo生&rdquo和&ldquo死&rdquo的差别,是無法用裡程來計算的。

    楚莊王養的猿猴走失了,逃進樹林裡,楚莊王為了尋找這猿猴,将這片樹林砍伐得亂七八糟;宋國君的珍珠掉進了池塘裡,宋國君為尋找珍珠,攪得池塘裡的魚不得安生。

    所以沼澤地失火,附近的林子就會擔憂。

    君主要木料,下屬的臣子就濫伐樹木;君主要叫鮮魚,下屬的臣子就放幹河水來捉魚;君主找船槳,下屬的臣子就早早地送上了船;君主說話像細絲,下屬臣子的話就像絲繩;君主有一優點,下屬的臣子就竭盡全力贊美。

    這真是&ldquo上之所好,下尤甚焉&rdquo,故曰&ldquo上有三衰,下有九殺&rdquo。

    越國大夫文種懂得怎樣使越國強盛,但卻不懂怎樣保全自己;苌弘知道怎樣保存周朝,但卻不知道自己是怎樣喪身的。

    這真是隻知遠大的事,不知身邊細小的事。

    因為害怕馬驚狂奔而不敢騎馬,又因為害怕車要颠覆而不敢乘車,這些都是用虛無的可能的禍患來拒絕這種公認的騎馬乘車的便利。

    不孝的子女有的會打罵父母,生育他們的父母沒法一定保證子女盡孝道,但盡管這樣,還是将他們育養長大。

    範氏被打敗之時,有人偷了他家的鐘,背着就走,但鐘卻發出??聲,這竊賊怕人聽到,竟捂着自己的耳朵。

    怕别人聽到鐘聲,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着自己的耳朵以為鐘聲不存在,則是相當荒謬和愚蠢的。

    &ldquo升&rdquo之所以不比&ldquo石&rdquo大,是因為&ldquo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