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卷三 天文訓
關燈
小
中
大
,它的代表獸物是朱鳥,它代表的音是徵音,日幹用的是丙丁。
中央是土星,它的天帝是黃帝,輔佐大臣則是後土,後土執繩墨而治理四方。
中央的護神是鎮星,它的代表獸物是黃龍,它代表的音是宮音,日幹用戊己。
西方是金星,它的天帝是少昊,輔佐大臣則是蓐收,蓐收執矩尺而治理秋季。
西方的護神是太白,它的代表獸物是白虎,它代表的音是商音,日幹用庚辛。
北方是水星,它的天帝是颛顼,輔佐大臣則是玄冥,玄冥執權器而治理冬季。
北方的護神是辰星,它的代表獸物是玄武,它代表的音是羽音,日幹用壬癸。
太陰處在十二辰次的子午卯酉四辰次時,歲星每辰次行經二十八宿中的三星宿。
太陰處在四角相連的辰次時,歲星每辰次行經二十八宿中的二星宿。
二乘八得十六,三乘四得十二,所以十二年運行二十八宿一周。
歲星一天運行12分之1度,一年運行30又16分之7度,十二年環繞一周天365又4分之1度。
熒惑星通常在十月進入太微垣,受天帝命令而出巡各星宿,監察無道的國家,使之有動亂、災害、疾疫、喪亡、饑荒和戰争。
熒惑星的出入沒有常規,自身不斷改變亮度顔色,時而出現時而藏匿。
鎮星在甲寅年正月從鬥宿部位開始運行,每年鎮守巡行一個星宿。
如果它應處在某一星宿時而沒有處在那裡的話,那麼這一星宿所分野的國家就要喪失疆土;如果還不該處在某一星宿時而處在那裡的話,那麼這一星宿所分野的國家就會擴大疆土,糧食豐收。
鎮星一天運行28分之1度,一年運行13又12分之5度,二十八年環繞一周天。
太白金星于甲寅年正月和營室宿一起在早晨運行出現在東方。
經過240天後消失,消失120天後又于傍晚出現在西方,240天後又消失,消失35天後再次出現在東方。
它出現時處在辰位、戌位,消失時是在醜位、未位。
如果當它應該出現時卻沒有出現、不該消失時卻消失了,那麼天下兵戈止息。
如果當它應該消失時卻沒有消失、不該出現時卻出現了,那麼天下戰火燃起。
辰星的運行能确定一年四季,它通常在二月春分時運行在奎宿、婁宿之間,五月夏至時運行在東井宿、輿鬼宿之間,在八月秋分時運行在角宿、亢宿之間,在十一月冬至時運行在鬥宿、牽牛宿之間。
它出現時在辰、戌的方位,消失時在醜、未方位,出現20天後便消失。
清晨候望在東方,傍晚候望在西方。
如果哪一季它沒有按時出現,那麼這一季就不和諧;如果一年四季它都沒有按時出現,那麼天下就要鬧饑荒了。
什麼叫八風?冬至日以後四十五天立春時條風到;條風到後四十五天春分時明庶風到;明庶風到後四十五天立夏時清明風到;清明風到後四十五天夏至時景風到;景風到後四十五天立秋時涼風到;涼風到後四十五天秋分時阊阖風到;阊阖風到後四十五天立冬時不周風到;不周風到後四十五天冬至時廣莫風到。
條風來臨就要釋放關押的輕罪犯。
明庶風來臨就要修整疆域田地。
清明風來臨就要派使者拿币帛慰問諸侯。
景風來臨就要給官員封爵和獎賞有功人員。
涼風來臨就要報德大地的恩德和祭祀四方神靈。
阊阖風來臨就要收起懸挂的鐘磬和停止彈奏琴瑟。
不周風來臨就要修繕宮室和邊疆城池。
廣莫風來臨就要封閉關卡和橋梁,判決案件和執行刑罰。
什麼叫五官?東方木星是主持農事的田官,南方火星是主持軍事的司馬,西方金星是主持刑法的理官,北方水星是主持土木建築的司空,中央土星是官之都總。
什麼叫六府?是指十二辰中的子午相配、醜未相配、寅申相配、卯酉相配、辰戌相配和巳亥相配。
太微垣是天帝的宮廷。
紫微垣是天帝的住處。
軒轅是嫔妃的宮室。
鹹池是水神的魚池。
天阿是群神的城牆。
四守則主管獎賞懲罰。
太微主管朱雀,紫微宮持北鬥而左旋,每天運行一度而環繞周天。
冬至這天在峻狼山這方位,每天運行一度,運行了182又8分之5度時正值夏至日到達牛首山這方位,然後往回走完365又4分之1度,時間正好一年。
太歲紀年的開始是在鬥柄指向寅的正月初一晨旦,太陽月亮一起出現在營室宿五度的部位。
太歲紀年起經過76年,太陽月亮又在正月初一晨旦一起出現在營室宿五度的部位,而運行的時間沒有餘數,這就叫&ldquo一紀&rdquo。
而二十紀,即一千五百二十年就是&ldquo大終&rdquo,這時的太陽月亮星辰又回複到以甲寅年作為紀年的元年位置。
北鬥日行一度,一年就有4分之1的零頭數,所以經過四年就積累1461天,北鬥星又回複到原來的起點位置,經過八十年,又回複到第一個始用的記日幹支。
子午和卯酉分别連成經緯兩條互相垂直的線。
醜寅、辰巳、未申、戌亥分别組成東北、東南、西南、西北四角,即&ldquo四鈎&rdquo。
東北位于由陰複陽,所以叫陽氣恢複之角,西南位于由陽複陰,所以叫陽氣背離之角,東南陽氣不盛不衰,所以叫陽氣徜徉之角,西北純陰,陽氣将萌,需号使通之,所以叫呼号疏通之角。
冬至時北鬥北指子辰部位,與子午經線相合,這時陰氣達到極限,陽氣開始萌動,所以說冬至是給萬物帶來陽德的節氣。
夏至時北鬥南指午辰部位,與子午經線相合,這時陽氣達到極限,陰氣開始萌動,所以說夏至是給萬物帶來刑殺的節氣。
陰氣達到極限時,北至北極、下至黃泉都充滿着陰氣,所以這時不宜鑿地打井。
這時萬物幽閉深藏,蟲類進洞穴冬眠,所以說陽德在室内。
陽氣達到極限時,南至南極、上至朱天都充滿着陽氣,所以這時不宜平整山丘、上房頂做事。
這時萬物生殖繁衍,五谷開始生長,所以說這時陽德在野外。
冬至時雖陰水旺盛,但陽火也随之相伴,夏至時雖陽火旺盛,但陰水也随之相伴。
所以五月火氣旺盛而水氣滲源出來,十一月水氣旺盛而火氣伴随上升。
陽氣為火,陰氣為水。
水氣上升,所以夏至時空氣潮濕;火氣上升,所以冬至時空氣幹燥。
空氣幹燥則木炭吸濕少而顯得輕,空氣潮濕則木炭吸濕多而顯得重。
冬至時井水上升,盆水也膨脹,羊脫毛和麋換角,鳥鵲開始建窩築巢。
中午樹立八尺長的圭表,能測出它一丈三尺長的日影。
夏至時地流黃澤,石一精一也冒水氣,蟬開始鳴叫而半夏長成,蚊虻不咬馬駒牛犢,猛禽不抓雛鳥。
中午樹立八尺長的圭表,能測出它一尺五寸長的日影。
日影長則說明陰氣強而日離地遠,日影短則說明陽氣強而日離地近。
陰氣過強則多雨水,陽氣過強則多幹旱。
主刑殺的陰氣和主生長的陽氣有七處居住地方。
什麼是七處居住地方?就是指室、堂、庭、門、巷、術、野。
十一月份陽氣在内室居留三十天,也即冬至前後各居留十五天,然後依次轉移至各舍,每在一舍均居留三十天。
陽氣在内室時則陰氣在郊野,陽氣在廳堂時則陰氣在街道,陽氣在庭院時則陰氣在巷裡。
陽氣和陰氣平衡時,它們便集合在大門。
八月秋分和二月春分時,陰陽二氣不盛不衰平衡相處則晝夜相等,所以說陰氣陽氣便集合在大門。
陽氣由南遍及北,萬物就生長,而陰氣由北遍及南,萬物就蕭殺。
所以說陰陽二氣聚合于二月春分時,萬物就生長,陰陽二氣聚合于八月秋分時,草木就枯死。
東北和東南兩角之間各是91又16分之5度,而北鬥每天運行一度,運行十五天為一個節氣,産生出一年二十四節氣的變化。
鬥柄指向子位時就是冬至,音律配黃鐘。
經過十五天鬥柄指向癸位時就是小寒,音律配應鐘。
經過十五天鬥柄指向醜位時就是大寒,音律配無射。
經過十五天鬥柄指向報德之維的醜寅之間,這時表示陰氣已散擴到地底下。
所以說距離冬至四十六天就是立春,陽氣消融冰凍,音律配南呂。
經過十五天鬥柄指向寅位時就是雨水,音律配夷則。
經過十五天鬥柄指向甲位時就是驚蟄,春雷驚動萬物,音律配林鐘。
經過十五天鬥柄指向卯辰,與卯酉緯線相合,故這是春分而雷鳴發生,音律配蕤賓。
經過十五天鬥柄指向乙位時就是清明風到,音律配仲呂。
經過十五天鬥柄指向辰位時就是谷雨,音律配姑洗。
經過十五天鬥柄指向常羊之維的辰巳之間,這時表示春季時令結束。
所以說春分以後四十六天就是立夏,大風止息,音律配夾鐘。
經過十五天鬥柄指向巳位時就是小滿,音律配太蔟。
經過十五天鬥柄指向丙位時就是芒種,音律配大呂。
經過十五天鬥柄指向午位時,這時陽氣達到極點。
所以說立夏以後四十六天就是夏至,音律配黃鐘。
經過十五天鬥柄指向丁位時就是小暑,音律配大呂。
經過十五天鬥柄指向未位時就是大暑,音律配太蔟。
經過十五天鬥柄指向背陽之維的未申之間,這時表示夏季時令結束。
所以說夏至以後四十六天就是立秋,涼風吹來,音律配夾鐘。
經過十五天鬥柄指向申位時就是處暑。
音律配姑洗。
經過十五天鬥柄指向庚位時就是白露,露水降臨,音律配仲呂。
經過十五天鬥柄指向酉辰,與酉卯緯線相合,故這是秋分而雷鳴收藏,冬眠動物開始鑽進面南的洞穴,音律配蕤賓。
經過十五天鬥柄指向辛位就是寒露,音律配林鐘。
經過十五天鬥柄指向戌位時就是霜降,音律配夷則。
經過十五天鬥柄指向蹄通之維的戌亥之間,這時表示秋季時令結束。
所以說秋分以後四十六天就是立冬,草木枯死,音律配南呂。
經過十五天鬥柄指向亥位時就是小雪,音律配無射。
經過十五天鬥柄指向壬位時就是大雪,音律配應鐘。
經過十五天鬥柄指向子位時表示一年二十四節氣運轉完畢。
所以說陽氣生于子辰,陰氣生于午辰。
陽氣生于子辰,所以冬至十一月,喜鵲開始築巢建窩,人之陽氣也運行升聚到頭部。
陰氣生于午辰,所以五月有輕微的殺氣,荠、麥、葶曆這時成熟枯萎,冬天長出的草木這時一定死亡。
北鬥七星中鬥柄三星叫做小歲,它在正月指向寅辰時開始運行,每月從左至右運行,十二辰為一周天。
鹹池三星稱為大歲,它在二月從卯位開始運行,每月從右至左運行,四仲為一周天,終而複始。
就大歲而言,如果逆着它就會受辱、順着它就會強盛;違反它則衰落、順從它則昌盛。
同樣,小歲指向東南時萬物生長,指向西北時萬物蕭殺;不可逆違它,隻能順從它;不可左行而隻可右行。
上述就是這個意思。
用來确定大時四季的是大歲(鹹池)的運行,用來确定小時月份的是小歲的運行。
以太歲來紀年,通常是從寅辰部位開始的。
從右運行,一年後移動到下一辰次,經過十二年走完一周天,終而複始。
淮南王元年冬,太歲在丙子,甲午日冬至,丙子日立春。
二陰一陽成陰氣二,二陽一陰成陽氣三。
陰氣二陽氣三合成五行之氣(水、火、木、金、土)而為宮、商、角、徵、羽五音,二陰合一陽為三(陽數),合二個陽數(三)便得六而為六律。
所以五音六律就是這樣的。
而五音的倍數就是十,也就形成十日幹數,六律的倍數就是十二,也就形成十二地支數。
所以天幹是十而地支是十二(辰)。
月球每天運行13又76分之28度,29又940分之499天為一個月。
一年定為十二個月,這樣一年就有餘數10又940分之827天,所以十九年積累的餘數約合七個月,&ldquo故十九歲而七閏&rdquo。
冬至日通常在子日或午日,夏至日通常在卯日或酉日。
冬至的日子加上三天就是夏至的日子。
而從夏至到下一個冬至則日子移遷六天。
這種加三遷六現象一年一循環,周而複始。
如果冬至壬午日,那麼甲子受命起行主管春季,這時木氣為主宰,火煙呈青色。
從冬至七十二天後,丙子受命起行主管季夏,這時火氣為主宰,火煙呈紅色。
再過七十二天後,戊子受命起行主管季夏,這時土氣為主宰,火煙呈黃色。
再過七十二天後,庚子受命起行主管秋季,這時金氣為主宰,火煙呈白色。
再過七十二天後,壬子受命起行主管冬季,這時水氣為主宰,火煙呈黑色。
再過七十二天一年結束,下一年庚子受命起行主管春節。
每年移遷六天,按這個數字來推算,七十年又回到冬至甲子受命起行主宰春季。
甲子受命的春季,應當實施仁慈和恩惠,解除各種禁令,敞開城門,疏通路障關卡,不要砍伐正在生長的樹木。
丙子受命的夏季,應當推舉賢良之士,獎賞有功之臣,封立王侯,頒發财物。
戊子受命的季夏,應當贍養老人及寡一婦鳏夫,施舍黏稠米粥,廣施恩澤。
庚子受命的秋季,應當修繕院牆城廓,審察各種禁令,整治兵器裝備,儆誡百官,懲治犯罪分子。
壬子受命的冬季,應當關閉城門闾門,全面搜查外流人員,判定刑罰,處決死罪犯人,封鎖關卡橋梁,禁止人員遷徙。
甲子之氣幹燥混濁,丙子之氣幹燥一溫一熱,戊子之氣一溫一熱混濁,庚子之氣幹燥寒冷,壬子之氣清冽寒冷。
如果丙子之氣犯甲子之氣,則冬眠動物就會提早出來和春雷也提早出現。
如果戊子之氣犯甲子之氣,則動物胎兒夭折,禽卵孵不出幼雛和蟲鳥受傷害。
如果庚子之氣犯甲子之氣,則會有戰事兵禍。
如果壬子之氣犯甲子之氣,則春有霜凍。
如果戊子之氣犯丙子之氣,則有雷霆出現。
如果庚子之氣犯戊子之氣,則會發生閃電。
如果壬子之氣犯丙子之氣,則會有冰雹出現。
如果甲子之氣犯丙子之氣,則會發生地震。
如果庚子之氣犯戊子之氣,則五谷遭殘害。
如果壬子之氣犯戊子之氣,則夏天寒冷甚至下霜。
如果甲子之氣犯戊子之氣,則介甲動物發育不正常。
如果丙子之氣犯戊子之氣,則大旱和茭白枯死。
如果壬子之氣犯庚子之氣,則魚兒不能正常生長。
如果甲子之氣犯庚子之氣,則草木死而複生。
如果丙子之氣犯庚子之氣,則草木再次開花。
如果戊子之氣犯庚子之氣,則收成或有或無。
如果甲子之氣犯壬子之氣,則一溫一暖如春冬天不利收藏。
如果丙子之氣犯壬子之氣,則有流星墜一落。
如果戊子之氣犯壬子之氣,則冬眠動物在冬天會跑出洞穴。
如果庚子之氣犯壬子之氣,則冬天響雷。
季春三月,豐隆便露面,開始行雨。
季秋三月,地氣向下伏藏,大自然有了
中央是土星,它的天帝是黃帝,輔佐大臣則是後土,後土執繩墨而治理四方。
中央的護神是鎮星,它的代表獸物是黃龍,它代表的音是宮音,日幹用戊己。
西方是金星,它的天帝是少昊,輔佐大臣則是蓐收,蓐收執矩尺而治理秋季。
西方的護神是太白,它的代表獸物是白虎,它代表的音是商音,日幹用庚辛。
北方是水星,它的天帝是颛顼,輔佐大臣則是玄冥,玄冥執權器而治理冬季。
北方的護神是辰星,它的代表獸物是玄武,它代表的音是羽音,日幹用壬癸。
太陰處在十二辰次的子午卯酉四辰次時,歲星每辰次行經二十八宿中的三星宿。
太陰處在四角相連的辰次時,歲星每辰次行經二十八宿中的二星宿。
二乘八得十六,三乘四得十二,所以十二年運行二十八宿一周。
歲星一天運行12分之1度,一年運行30又16分之7度,十二年環繞一周天365又4分之1度。
熒惑星通常在十月進入太微垣,受天帝命令而出巡各星宿,監察無道的國家,使之有動亂、災害、疾疫、喪亡、饑荒和戰争。
熒惑星的出入沒有常規,自身不斷改變亮度顔色,時而出現時而藏匿。
鎮星在甲寅年正月從鬥宿部位開始運行,每年鎮守巡行一個星宿。
如果它應處在某一星宿時而沒有處在那裡的話,那麼這一星宿所分野的國家就要喪失疆土;如果還不該處在某一星宿時而處在那裡的話,那麼這一星宿所分野的國家就會擴大疆土,糧食豐收。
鎮星一天運行28分之1度,一年運行13又12分之5度,二十八年環繞一周天。
太白金星于甲寅年正月和營室宿一起在早晨運行出現在東方。
經過240天後消失,消失120天後又于傍晚出現在西方,240天後又消失,消失35天後再次出現在東方。
它出現時處在辰位、戌位,消失時是在醜位、未位。
如果當它應該出現時卻沒有出現、不該消失時卻消失了,那麼天下兵戈止息。
如果當它應該消失時卻沒有消失、不該出現時卻出現了,那麼天下戰火燃起。
辰星的運行能确定一年四季,它通常在二月春分時運行在奎宿、婁宿之間,五月夏至時運行在東井宿、輿鬼宿之間,在八月秋分時運行在角宿、亢宿之間,在十一月冬至時運行在鬥宿、牽牛宿之間。
它出現時在辰、戌的方位,消失時在醜、未方位,出現20天後便消失。
清晨候望在東方,傍晚候望在西方。
如果哪一季它沒有按時出現,那麼這一季就不和諧;如果一年四季它都沒有按時出現,那麼天下就要鬧饑荒了。
什麼叫八風?冬至日以後四十五天立春時條風到;條風到後四十五天春分時明庶風到;明庶風到後四十五天立夏時清明風到;清明風到後四十五天夏至時景風到;景風到後四十五天立秋時涼風到;涼風到後四十五天秋分時阊阖風到;阊阖風到後四十五天立冬時不周風到;不周風到後四十五天冬至時廣莫風到。
條風來臨就要釋放關押的輕罪犯。
明庶風來臨就要修整疆域田地。
清明風來臨就要派使者拿币帛慰問諸侯。
景風來臨就要給官員封爵和獎賞有功人員。
涼風來臨就要報德大地的恩德和祭祀四方神靈。
阊阖風來臨就要收起懸挂的鐘磬和停止彈奏琴瑟。
不周風來臨就要修繕宮室和邊疆城池。
廣莫風來臨就要封閉關卡和橋梁,判決案件和執行刑罰。
什麼叫五官?東方木星是主持農事的田官,南方火星是主持軍事的司馬,西方金星是主持刑法的理官,北方水星是主持土木建築的司空,中央土星是官之都總。
什麼叫六府?是指十二辰中的子午相配、醜未相配、寅申相配、卯酉相配、辰戌相配和巳亥相配。
太微垣是天帝的宮廷。
紫微垣是天帝的住處。
軒轅是嫔妃的宮室。
鹹池是水神的魚池。
天阿是群神的城牆。
四守則主管獎賞懲罰。
太微主管朱雀,紫微宮持北鬥而左旋,每天運行一度而環繞周天。
冬至這天在峻狼山這方位,每天運行一度,運行了182又8分之5度時正值夏至日到達牛首山這方位,然後往回走完365又4分之1度,時間正好一年。
太歲紀年的開始是在鬥柄指向寅的正月初一晨旦,太陽月亮一起出現在營室宿五度的部位。
太歲紀年起經過76年,太陽月亮又在正月初一晨旦一起出現在營室宿五度的部位,而運行的時間沒有餘數,這就叫&ldquo一紀&rdquo。
而二十紀,即一千五百二十年就是&ldquo大終&rdquo,這時的太陽月亮星辰又回複到以甲寅年作為紀年的元年位置。
北鬥日行一度,一年就有4分之1的零頭數,所以經過四年就積累1461天,北鬥星又回複到原來的起點位置,經過八十年,又回複到第一個始用的記日幹支。
子午和卯酉分别連成經緯兩條互相垂直的線。
醜寅、辰巳、未申、戌亥分别組成東北、東南、西南、西北四角,即&ldquo四鈎&rdquo。
東北位于由陰複陽,所以叫陽氣恢複之角,西南位于由陽複陰,所以叫陽氣背離之角,東南陽氣不盛不衰,所以叫陽氣徜徉之角,西北純陰,陽氣将萌,需号使通之,所以叫呼号疏通之角。
冬至時北鬥北指子辰部位,與子午經線相合,這時陰氣達到極限,陽氣開始萌動,所以說冬至是給萬物帶來陽德的節氣。
夏至時北鬥南指午辰部位,與子午經線相合,這時陽氣達到極限,陰氣開始萌動,所以說夏至是給萬物帶來刑殺的節氣。
陰氣達到極限時,北至北極、下至黃泉都充滿着陰氣,所以這時不宜鑿地打井。
這時萬物幽閉深藏,蟲類進洞穴冬眠,所以說陽德在室内。
陽氣達到極限時,南至南極、上至朱天都充滿着陽氣,所以這時不宜平整山丘、上房頂做事。
這時萬物生殖繁衍,五谷開始生長,所以說這時陽德在野外。
冬至時雖陰水旺盛,但陽火也随之相伴,夏至時雖陽火旺盛,但陰水也随之相伴。
所以五月火氣旺盛而水氣滲源出來,十一月水氣旺盛而火氣伴随上升。
陽氣為火,陰氣為水。
水氣上升,所以夏至時空氣潮濕;火氣上升,所以冬至時空氣幹燥。
空氣幹燥則木炭吸濕少而顯得輕,空氣潮濕則木炭吸濕多而顯得重。
冬至時井水上升,盆水也膨脹,羊脫毛和麋換角,鳥鵲開始建窩築巢。
中午樹立八尺長的圭表,能測出它一丈三尺長的日影。
夏至時地流黃澤,石一精一也冒水氣,蟬開始鳴叫而半夏長成,蚊虻不咬馬駒牛犢,猛禽不抓雛鳥。
中午樹立八尺長的圭表,能測出它一尺五寸長的日影。
日影長則說明陰氣強而日離地遠,日影短則說明陽氣強而日離地近。
陰氣過強則多雨水,陽氣過強則多幹旱。
主刑殺的陰氣和主生長的陽氣有七處居住地方。
什麼是七處居住地方?就是指室、堂、庭、門、巷、術、野。
十一月份陽氣在内室居留三十天,也即冬至前後各居留十五天,然後依次轉移至各舍,每在一舍均居留三十天。
陽氣在内室時則陰氣在郊野,陽氣在廳堂時則陰氣在街道,陽氣在庭院時則陰氣在巷裡。
陽氣和陰氣平衡時,它們便集合在大門。
八月秋分和二月春分時,陰陽二氣不盛不衰平衡相處則晝夜相等,所以說陰氣陽氣便集合在大門。
陽氣由南遍及北,萬物就生長,而陰氣由北遍及南,萬物就蕭殺。
所以說陰陽二氣聚合于二月春分時,萬物就生長,陰陽二氣聚合于八月秋分時,草木就枯死。
東北和東南兩角之間各是91又16分之5度,而北鬥每天運行一度,運行十五天為一個節氣,産生出一年二十四節氣的變化。
鬥柄指向子位時就是冬至,音律配黃鐘。
經過十五天鬥柄指向癸位時就是小寒,音律配應鐘。
經過十五天鬥柄指向醜位時就是大寒,音律配無射。
經過十五天鬥柄指向報德之維的醜寅之間,這時表示陰氣已散擴到地底下。
所以說距離冬至四十六天就是立春,陽氣消融冰凍,音律配南呂。
經過十五天鬥柄指向寅位時就是雨水,音律配夷則。
經過十五天鬥柄指向甲位時就是驚蟄,春雷驚動萬物,音律配林鐘。
經過十五天鬥柄指向卯辰,與卯酉緯線相合,故這是春分而雷鳴發生,音律配蕤賓。
經過十五天鬥柄指向乙位時就是清明風到,音律配仲呂。
經過十五天鬥柄指向辰位時就是谷雨,音律配姑洗。
經過十五天鬥柄指向常羊之維的辰巳之間,這時表示春季時令結束。
所以說春分以後四十六天就是立夏,大風止息,音律配夾鐘。
經過十五天鬥柄指向巳位時就是小滿,音律配太蔟。
經過十五天鬥柄指向丙位時就是芒種,音律配大呂。
經過十五天鬥柄指向午位時,這時陽氣達到極點。
所以說立夏以後四十六天就是夏至,音律配黃鐘。
經過十五天鬥柄指向丁位時就是小暑,音律配大呂。
經過十五天鬥柄指向未位時就是大暑,音律配太蔟。
經過十五天鬥柄指向背陽之維的未申之間,這時表示夏季時令結束。
所以說夏至以後四十六天就是立秋,涼風吹來,音律配夾鐘。
經過十五天鬥柄指向申位時就是處暑。
音律配姑洗。
經過十五天鬥柄指向庚位時就是白露,露水降臨,音律配仲呂。
經過十五天鬥柄指向酉辰,與酉卯緯線相合,故這是秋分而雷鳴收藏,冬眠動物開始鑽進面南的洞穴,音律配蕤賓。
經過十五天鬥柄指向辛位就是寒露,音律配林鐘。
經過十五天鬥柄指向戌位時就是霜降,音律配夷則。
經過十五天鬥柄指向蹄通之維的戌亥之間,這時表示秋季時令結束。
所以說秋分以後四十六天就是立冬,草木枯死,音律配南呂。
經過十五天鬥柄指向亥位時就是小雪,音律配無射。
經過十五天鬥柄指向壬位時就是大雪,音律配應鐘。
經過十五天鬥柄指向子位時表示一年二十四節氣運轉完畢。
所以說陽氣生于子辰,陰氣生于午辰。
陽氣生于子辰,所以冬至十一月,喜鵲開始築巢建窩,人之陽氣也運行升聚到頭部。
陰氣生于午辰,所以五月有輕微的殺氣,荠、麥、葶曆這時成熟枯萎,冬天長出的草木這時一定死亡。
北鬥七星中鬥柄三星叫做小歲,它在正月指向寅辰時開始運行,每月從左至右運行,十二辰為一周天。
鹹池三星稱為大歲,它在二月從卯位開始運行,每月從右至左運行,四仲為一周天,終而複始。
就大歲而言,如果逆着它就會受辱、順着它就會強盛;違反它則衰落、順從它則昌盛。
同樣,小歲指向東南時萬物生長,指向西北時萬物蕭殺;不可逆違它,隻能順從它;不可左行而隻可右行。
上述就是這個意思。
用來确定大時四季的是大歲(鹹池)的運行,用來确定小時月份的是小歲的運行。
以太歲來紀年,通常是從寅辰部位開始的。
從右運行,一年後移動到下一辰次,經過十二年走完一周天,終而複始。
淮南王元年冬,太歲在丙子,甲午日冬至,丙子日立春。
二陰一陽成陰氣二,二陽一陰成陽氣三。
陰氣二陽氣三合成五行之氣(水、火、木、金、土)而為宮、商、角、徵、羽五音,二陰合一陽為三(陽數),合二個陽數(三)便得六而為六律。
所以五音六律就是這樣的。
而五音的倍數就是十,也就形成十日幹數,六律的倍數就是十二,也就形成十二地支數。
所以天幹是十而地支是十二(辰)。
月球每天運行13又76分之28度,29又940分之499天為一個月。
一年定為十二個月,這樣一年就有餘數10又940分之827天,所以十九年積累的餘數約合七個月,&ldquo故十九歲而七閏&rdquo。
冬至日通常在子日或午日,夏至日通常在卯日或酉日。
冬至的日子加上三天就是夏至的日子。
而從夏至到下一個冬至則日子移遷六天。
這種加三遷六現象一年一循環,周而複始。
如果冬至壬午日,那麼甲子受命起行主管春季,這時木氣為主宰,火煙呈青色。
從冬至七十二天後,丙子受命起行主管季夏,這時火氣為主宰,火煙呈紅色。
再過七十二天後,戊子受命起行主管季夏,這時土氣為主宰,火煙呈黃色。
再過七十二天後,庚子受命起行主管秋季,這時金氣為主宰,火煙呈白色。
再過七十二天後,壬子受命起行主管冬季,這時水氣為主宰,火煙呈黑色。
再過七十二天一年結束,下一年庚子受命起行主管春節。
每年移遷六天,按這個數字來推算,七十年又回到冬至甲子受命起行主宰春季。
甲子受命的春季,應當實施仁慈和恩惠,解除各種禁令,敞開城門,疏通路障關卡,不要砍伐正在生長的樹木。
丙子受命的夏季,應當推舉賢良之士,獎賞有功之臣,封立王侯,頒發财物。
戊子受命的季夏,應當贍養老人及寡一婦鳏夫,施舍黏稠米粥,廣施恩澤。
庚子受命的秋季,應當修繕院牆城廓,審察各種禁令,整治兵器裝備,儆誡百官,懲治犯罪分子。
壬子受命的冬季,應當關閉城門闾門,全面搜查外流人員,判定刑罰,處決死罪犯人,封鎖關卡橋梁,禁止人員遷徙。
甲子之氣幹燥混濁,丙子之氣幹燥一溫一熱,戊子之氣一溫一熱混濁,庚子之氣幹燥寒冷,壬子之氣清冽寒冷。
如果丙子之氣犯甲子之氣,則冬眠動物就會提早出來和春雷也提早出現。
如果戊子之氣犯甲子之氣,則動物胎兒夭折,禽卵孵不出幼雛和蟲鳥受傷害。
如果庚子之氣犯甲子之氣,則會有戰事兵禍。
如果壬子之氣犯甲子之氣,則春有霜凍。
如果戊子之氣犯丙子之氣,則有雷霆出現。
如果庚子之氣犯戊子之氣,則會發生閃電。
如果壬子之氣犯丙子之氣,則會有冰雹出現。
如果甲子之氣犯丙子之氣,則會發生地震。
如果庚子之氣犯戊子之氣,則五谷遭殘害。
如果壬子之氣犯戊子之氣,則夏天寒冷甚至下霜。
如果甲子之氣犯戊子之氣,則介甲動物發育不正常。
如果丙子之氣犯戊子之氣,則大旱和茭白枯死。
如果壬子之氣犯庚子之氣,則魚兒不能正常生長。
如果甲子之氣犯庚子之氣,則草木死而複生。
如果丙子之氣犯庚子之氣,則草木再次開花。
如果戊子之氣犯庚子之氣,則收成或有或無。
如果甲子之氣犯壬子之氣,則一溫一暖如春冬天不利收藏。
如果丙子之氣犯壬子之氣,則有流星墜一落。
如果戊子之氣犯壬子之氣,則冬眠動物在冬天會跑出洞穴。
如果庚子之氣犯壬子之氣,則冬天響雷。
季春三月,豐隆便露面,開始行雨。
季秋三月,地氣向下伏藏,大自然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