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泥洹經卷第六

關燈
令發菩提。

    唯除一闡提輩。

    複次善男子。

    譬如盲人不見五色。

    良醫能治令目開明。

    唯不能療彼生盲者。

    此摩诃衍般泥洹經亦複如是。

    一切衆生聲聞緣覺。

    不樂菩提未發心者。

    悉皆療治令開慧眼發菩提心。

    唯除生盲一闡提輩。

    複次善男子。

    譬如良醫過八種術。

    一切衆生有疾病者。

    書其咒術著于身上。

    能令諸病悉得除愈。

    此摩诃衍般泥洹經亦複如是。

    一切衆生諸煩惱患。

    不樂菩提未發意者。

    及四重禁無間罪業。

    皆能除滅安立菩提。

    迦葉菩薩白佛言。

    世尊。

    犯四重禁及無間罪。

    如截多羅樹。

    及不樂菩提未發心者。

    雲何能令發菩提因。

    佛告迦葉。

    是諸衆生若于夢中若命終時。

    堕泥犁中而生悔心。

    哀哉我等毀犯正法自招此罪。

    而生誓心。

    于此得免生餘處者。

    在在處處要當發心為菩薩道。

    是摩诃衍般泥洹經威神力故。

    是等衆生生天人中。

    必得發心為菩提因。

    是故我說犯四重禁及無間業。

    皆得發心為菩提因。

    複次善男子。

    譬如良醫合和諸藥名阿伽陀。

    如此良藥。

    在所著處。

    一切諸毒皆悉消歇。

    唯除一種增上毒蛇。

    不能消伏。

    此摩诃衍般泥洹經亦複如是。

    一切憍慢四種毒蛇。

    犯四重禁及無間業。

    不樂菩提未發意者。

    皆悉安立于菩提道。

    所以者何。

    此摩诃衍般泥洹經。

    最為無上第一良藥故。

    唯除增上毒蛇一闡提輩。

    複次善男子。

    譬如良醫合和諸藥以塗其鼓。

    若有衆生鬥戰被瘡。

    聞彼鼓聲一切悉愈。

    唯除命盡必應死者。

    此摩诃衍般泥洹經。

    法鼓音聲亦複如是。

    一切衆生聞其音聲。

    淫怒癡箭不樂菩提未發意者。

    犯四堕法及無間罪一切除愈。

    唯除一闡提輩。

    複次善男子。

    譬如夜闇閻浮提人一切家業皆悉休廢。

    日光出已其諸人民得修家事。

    如是衆生聞諸契經及諸三昧。

    猶如夜闇聞此大乘般泥洹經微密之教。

    猶如日出見諸正法。

    如彼田夫遇夏時雨。

    摩诃衍經無量衆生皆悉受決現如來性。

    八千聲聞于法華經得受記别。

    唯除冬冰一闡提輩。

    複次善男子。

    猶如有人為非人所持。

    若被惡毒。

    而得良醫。

    或遣咒術或遣咒藥彼患即消。

    如是善男子。

    此摩诃衍般泥洹經。

    若比丘比丘尼乃至外道。

    在在處處若書經卷為人演說。

    其有衆生若讀若聞。

    斯等皆為菩提之因。

    不樂菩提未發道意。

    及四重禁五無間罪。

    諸邪惡毒皆悉消滅。

    唯除一闡提輩。

    複次善男子。

    猶如大王身中有蟲密食其肉而王未覺。

    時有良醫知其病相。

    語彼王言。

    身中有患應疾治之。

    時王不信不欲令治。

    其師畏怖不敢與藥。

    密加咒術令蟲自落。

    王見病已乃信師語厚相待遇。

    諸衆生等亦複如是。

    聞摩诃衍般泥洹經。

    不樂菩提及未發意。

    諸佛菩薩方。

    便為說。

    雖不即受。

    而于夢中若命終時。

    便自覺悟發菩提因。

    除一闡提。

    複次善男子。

    譬如良醫善教其子學八種術。

    上要秘方隐而未授。

    知八種術善通達已。

    然後悉教上要秘方。

    如來應供等正覺亦複如是。

    教法王子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先學滅除無量煩惱。

    于身修習不堅固想。

    衆苦積聚無常變壞空無我所。

    又複教學九部契經令善通利。

    然後教學此摩诃衍般泥洹經。

    令知衆生有如來性是常住法。

    悉發無上菩提之因。

    除一闡提。

    如是善男子。

    此摩诃衍般泥洹經。

    無量無數不可思議。

    當知此經無上之術良醫秘要。

    複次善男子。

    譬如船師乘船度人。

    到彼岸已還度餘人。

    諸佛如來亦複如是。

    乘摩诃衍般泥洹船。

    随彼衆生應受化者而濟度之。

    般泥洹已複于餘處度諸衆生。

    是故如來名大船師。

    是故如來為常住法。

    為度人故現有出沒。

    複次善男子。

    如人乘船欲度大海。

    若得利風速到彼岸。

    若不得風。

    或經年歲。

    或能溺死。

    如是衆生得摩诃衍般泥洹風。

    速度生死到菩提岸。

    若不得者永溺生死輪回苦海。

    複次善男子。

    如人入海遇值波浪。

    計無濟理端坐待死。

    忽遇風王吹到一國不覺闇至。

    欣慶無量生奇特想。

    如是此摩诃衍般泥洹經為大風王。

    衆生不知而不樂向發菩提心。

    般泥洹風密吹令至菩提境界。

    方知真實生奇特想。

    複次善男子。

    如蛇脫皮更遊餘處而實不死。

    如是善男子。

    如來泥洹舍彼故身如脫皮去。

    是故如來名為善逝。

    舍毒藥樹方便之身。

    或複于餘閻浮提方便現化。

    是故善男子。

    當知如來是常住法。

    複次善男子。

    譬如金師得好真金。

    随意能造諸莊嚴具種種器服。

    諸佛如來亦複如是。

    随彼受化于二十五有。

    悉能現身而度脫之。

    是故如來名無量身。

    亦名常住。

    複次善男子。

    如庵羅樹及閻浮樹于三時變。

    有時茂葉有時華果有時衰落。

    非為彼樹枯而更生。

    如是善男子。

    如來應供等正覺方便之身。

    為教化故亦三時現。

    示有出生成佛現般泥洹。

    其實常存而不滅盡。

    善男子。

    如來密身其如此也。

    如來密口方便密教亦複難知。

    方便密教者。

    善男子。

    譬如大王命諸群臣。

    亦有如是隐密之教。

    如有時言持先陀婆來。

    而先陀婆一名四實。

    一者鹽。

    二者澡槃。

    三者馬。

    四者劍。

    是四種物皆名先陀婆。

    若王食時命其左右索先陀婆。

    諸臣應知王必索鹽。

    若王食已索先陀婆。

    諸臣應知必索澡槃。

    欲詣林園索先陀婆。

    諸臣應知王必索馬。

    臨陣鬥時索先陀婆。

    諸臣應知必索利劍。

    王有如是隐覆之言。

    諸臣亦應知其旨趣。

    如是善男子。

    此摩诃衍隐密之教。

    亦有四種如說無常。

    其諸善男子。

    應知如來生閻浮提。

    當現泥洹是摩诃衍修無常想。

    若當如來說正法滅。

    其諸弟子應作是知。

    如來說苦此摩诃衍修行苦想。

    如來說身為衆患器。

    又言僧寶亦當歸滅。

    其諸弟子應作是知。

    佛說無我此摩诃衍修無我想。

    若說無想空無所有及解脫者。

    其諸弟子應作是知。

    此摩诃衍說二十五有而得解脫。

    是故說空。

    衆苦悉滅說無所有。

    極樂無想無常變易所不能壞。

    是故名為常住非變易法。

    當知解脫即是如來。

    其如來者即如來性。

    一切衆生身中悉有。

    如是知者是我弟子。

    善解如來微密之教。

    複次善男子。

    譬如天旱。

    藥草香華甘果樹木。

    皆悉萎悴不成果實。

    諸餘一切水陸草木。

    亦皆枯幹而無光澤。

    又于來年複難生長。

    如是善男子。

    此摩诃衍般泥洹經。

    我滅度後。

    其諸弟子。

    如旱天華果不能成實。

    如被賊城亡失真寶守糠[禾*會]聚。

    衆惡比丘既失寶已。

    抄略撰集不善解義寬縱慢堕。

    哀哉大險。

    當來之世甚可怖畏。

    快哉大利。

    當來衆生此摩诃衍般泥洹經得聞其耳。

    随所聞經受持諷誦。

    解其義趣廣為人說因斯當得真實菩提。

    複次善男子。

    如有國土城邑聚落有賣乳者。

    或持水雜欺诳他人而求财物。

    其販乳者亦複如是。

    以水雜賣展轉相欺。

    人買食之無有乳味。

    如是善男子。

    我泥洹後正法未滅八十餘年。

    此摩诃衍般泥洹經于閻浮提流行于世。

    諸惡比丘寬縱懈怠。

    衆魔伴黨壞亂正法。

    自造經論偈贊頌歎。

    以非為是。

    以是為非。

    抄略增損。

    為利養故欲多畜積非法财物。

    壞亂正味令法薄淡。

    加複邪說文字不正。

    誤受學者。

    亦不尊重供養恭敬。

    内懷邪谄。

    為利養故現樂法相。

    此摩诃衍般泥洹經。

    當于爾時為斯等輩之所毀辱。

    複次迦葉。

    以斯義故。

    善男子善女人于摩诃衍般泥洹經當勤方便立丈夫志。

    所以者何。

    如來性者丈夫法故。

    女人志者于一切法多生染著。

    力不堪任發摩诃衍深經妙味。

    善男子。

    譬如蚊蚋身出津澤。

    不能令此大地潤洽。

    其女人法猶如大地多諸渴愛。

    譬如大海一切天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