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泥洹經卷第三
關燈
小
中
大
而現出家随順世間。
現為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四沙門果。
九次正受修四真谛。
衆生悉見而我疾成無上羅漢。
已無數劫究竟羅漢。
為度人故示現初成。
往詣樹下現坐草蓐。
降伏衆魔成無上道。
于無數劫衆魔諸惱皆已降伏得甘露法。
現出入息大小便利。
清淨法身無此諸患。
現于人法随順世間。
現受飲食為衆生故。
其實無有饑渴之想。
為現飲食随順世間。
于無數劫常得甚深諸波羅蜜。
不随時節現居舍宅。
其實無有睡眠哕患欠呿頻申身諸苦痛。
現依舍宅随順世間。
示現坐卧經行瞻視顧眄屈伸俯仰。
真實法身無此形類。
示現洗浴麻油塗身楊枝澡漱著明目藥。
斯非清淨法身所須。
手足柔軟如蓮華葉。
口氣香潔如優缽羅。
其目清淨猶如明月。
示現此法随順世間。
現行少欲乞食粗疏著糞掃衣。
于無量劫沙門苦行悉已究竟。
現處人間為羅睺羅父。
淨飯王子其母摩耶。
眷屬成就能厭世樂。
出家學道處林樹間。
現欲之優劣樂之差降。
舍王太子瞿昙大姓。
現行出家度衆生故。
非為如來染著五欲為羅睺羅父。
現有父母随順世間。
其諸衆生謂為世人。
其實如來非天非人。
複于閻浮提現般泥洹而不畢竟入于泥洹。
衆生皆謂如來永滅。
而今如來法身常住。
非變易法非磨滅法。
諸佛常法示現泥洹。
又為比丘犯四重法衆人悉見。
其實不為懈怠之行。
或複現為一闡提行或現破僧。
衆人悉見作無間業。
其實無有壞僧之心。
亦無有僧而可壞者。
于閻浮提護持正法。
衆生悉見護法大士。
此則諸佛菩薩常法。
于閻浮提現為天魔衆生悉見。
其實不為衆魔之業。
于閻浮提現為女像。
衆生見已悉皆歎曰。
奇哉今日女人作佛。
其實如來非為女身。
稱彼所欲各随因緣。
現男女像随順世間。
于閻浮提現生四種畜生趣中。
衆生皆謂真實畜生。
其實不為彼畜生行。
現入畜生随順世間。
入梵天中現為梵天而作師長。
其諸衆生事梵天者。
方便誘進使入正法不習彼業。
現梵天像随順世間。
現入淫舍度諸淫種不興欲想。
心如蓮華塵水不污。
莊嚴其身遊諸四衢。
方便誘化染心衆生。
入諸妓舍現為女人化以正法入學書堂現為師長化諸童蒙。
或入酒會博弈戲處。
為教化故不同彼業。
往詣冢間度諸鳥獸不取見想。
入諸長者授以正法。
入大臣中教令正治。
入諸王子化令護法。
入諸王者化以先王正法治國。
現疾疫劫為之設藥。
令諸病者厭離身苦導以正法。
衆生謂是真疾疫劫。
現谷貴劫饑乏衆生施甘露食導以正法。
衆生謂是真谷貴劫。
現刀兵劫衆生各各共相傷害。
化令和同導以正法。
衆生謂是真刀兵劫。
現為劫燒計常衆生示無常相。
衆生謂是真實劫燒。
于一切衆生各同其語。
音聲微妙勝彼彼類。
樂音衆生因而得度。
現為四種地水火風。
一一随種染著衆生因斯得度。
現為藥樹救療衆生因斯得度。
入諸邪道而現出家。
各為彼衆而作導師。
于無數劫已離外道。
示現出家導以正法。
現為工巧醫方咒術。
一切衆生及諸外道各懷憍慢。
故于其中種種現化。
降伏衆邪憍慢貢高導以正法。
衆生見已謂為世人。
如來常住離世間法。
乃至現為下賤仆使随類度人。
于閻浮提種種異業無不現化。
其實如來不與同事。
現為其像随順世間。
北郁單曰。
西拘耶尼東弗于建二十五處乃至三千大千世界。
于中現化随順世間。
如首楞嚴三昧廣說。
如來成就大方便智。
一切所為無不現化。
是故名曰大般泥洹。
菩薩摩诃薩住是功德。
悉能随類種種變化自在無畏。
不應複疑羅睺羅父。
當知如來于無數劫。
已離生死愛欲大海。
是故如來為常住法。
非變易法非磨滅法。
迦葉菩薩白佛言若使如來是常住法非磨滅法非變易法者。
雲何如來稱歎泥洹。
譬如燈滅。
其所至處莫能知者。
佛告迦葉。
我現此喻非如是說。
善男子。
譬如器盛酥油燃燈。
酥油既盡名為燈滅。
其器猶存。
如來亦然。
酥油煩惱熾燃悉滅。
如來燈器常存不滅。
若當酥油與器俱盡者。
如來泥洹亦當俱盡。
燈滅器存。
是故如來。
不沒不生泥洹快樂。
複次善男子。
我說燈滅喻阿羅漢。
非謂泥洹。
阿羅漢者得增上果。
世間穢食貪欲悉滅究竟欲食。
譬如燈滅。
阿那含者其義亦然。
故我方便說微密教。
非說泥洹。
迦葉菩薩白佛言。
阿那含者有何等義。
佛告迦葉。
不還受身名阿那含迦葉菩薩白佛言。
雲何世尊。
如來亦有隐秘之法如幻師耶。
佛言不也。
我所說法譬如秋月盛滿之時。
離淫怒癡無諸障蔽亦無隐秘。
又如長者錢财巨億。
唯有一子情所愛重。
将詣師門教學半字。
時節未久懼不速成。
父自追還晝夜殷勤教學半字。
雲何善男子。
其父教子學半字時。
甯能悉知一切記論不。
若能悉知一切記論。
其父雲何教學半字。
豈于愛子有所隐覆不教記論耶。
迦葉答曰。
不也世尊。
其子童蒙未能知論故不教學。
若當秘吝名為隐覆。
虛心勸勵随力漸教不名隐覆。
佛告迦葉。
善哉善哉。
善男子。
如汝所說。
恚恨悭惜而秘吝者名為隐覆。
我于一切衆生慈心愛念如一子想。
以其童蒙未堪深法故不為說。
如彼教子初學半字。
我亦如是說九部經。
十種智力四真谛法。
八聖道分甚深記論。
方等大乘悉不為說。
複次善男子。
譬如長者教其愛子。
先學半字。
半字既正。
次第教學甚深記論令子成就。
我亦如是。
但為弟子說九部經。
知其堪受然後為說大乘記論。
如來長存非變易法。
令諸衆生慧眼開廣。
又善男子。
譬如夏時興雲雷電必雨大雨。
百谷草木悉蒙潤澤。
如來今日亦複如是。
興大泥洹微密法雲震大法音。
必雨甘露法雨安樂衆生。
迦葉菩薩白佛言。
如世尊說無所藏積曉了抟食。
如鳥飛空足迹難尋。
此有何義。
佛告迦葉。
積者聚積義。
受取增益義。
藏者庫藏義。
藏有所受。
故曰藏積。
藏積有二種。
有為藏積。
無為藏積。
有為藏積者謂聲聞。
無為藏積者謂如來。
僧有二種。
等僧無等僧。
等僧者聲聞僧。
聲聞僧者。
亦無藏積。
而今雲何受畜僮仆錢财倉庫。
麻油鹽等尚不藏積。
如來豈聽畜僮仆等。
作是說言如來聽者。
世世當堕拔舌地獄。
聲聞等僧無藏積者。
能了抟食。
不懷抟食貪味之想。
斯等至處足迹難尋。
速成無上等正覺道。
足迹難尋故名如來。
若有為僧尚不藏積。
況無為僧。
無為僧者諸佛如來。
諸佛如來豈有隐密。
若有隐密便是藏積。
其難尋者謂是不動快樂泥洹。
無彼虛空日月雲雨地水火風生老病死煩惱諸相。
常住不變快樂不動。
故名泥洹。
因得泥洹故名如來大般泥洹。
其為大者辦大事故。
所謂大者有為數名。
若有一人壽命無量。
名為大人。
人能行法為人中大。
若複成就八大人念。
是名大人。
是故大者有為數名。
泥洹者離諸瘡疣。
故名泥洹。
譬如有人身被毒箭遭大苦痛。
得遇良醫為治瘡患苦痛悉除。
其善男子。
得離瘡疣。
複遊諸國普為衆生療治瘡患。
如來應供等正覺亦複如是。
閻浮提中一切衆生。
于無量劫淫怒癡等煩惱毒痛。
為說大乘甘露法藥療治
現為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四沙門果。
九次正受修四真谛。
衆生悉見而我疾成無上羅漢。
已無數劫究竟羅漢。
為度人故示現初成。
往詣樹下現坐草蓐。
降伏衆魔成無上道。
于無數劫衆魔諸惱皆已降伏得甘露法。
現出入息大小便利。
清淨法身無此諸患。
現于人法随順世間。
現受飲食為衆生故。
其實無有饑渴之想。
為現飲食随順世間。
于無數劫常得甚深諸波羅蜜。
不随時節現居舍宅。
其實無有睡眠哕患欠呿頻申身諸苦痛。
現依舍宅随順世間。
示現坐卧經行瞻視顧眄屈伸俯仰。
真實法身無此形類。
示現洗浴麻油塗身楊枝澡漱著明目藥。
斯非清淨法身所須。
手足柔軟如蓮華葉。
口氣香潔如優缽羅。
其目清淨猶如明月。
示現此法随順世間。
現行少欲乞食粗疏著糞掃衣。
于無量劫沙門苦行悉已究竟。
現處人間為羅睺羅父。
淨飯王子其母摩耶。
眷屬成就能厭世樂。
出家學道處林樹間。
現欲之優劣樂之差降。
舍王太子瞿昙大姓。
現行出家度衆生故。
非為如來染著五欲為羅睺羅父。
現有父母随順世間。
其諸衆生謂為世人。
其實如來非天非人。
複于閻浮提現般泥洹而不畢竟入于泥洹。
衆生皆謂如來永滅。
而今如來法身常住。
非變易法非磨滅法。
諸佛常法示現泥洹。
又為比丘犯四重法衆人悉見。
其實不為懈怠之行。
或複現為一闡提行或現破僧。
衆人悉見作無間業。
其實無有壞僧之心。
亦無有僧而可壞者。
于閻浮提護持正法。
衆生悉見護法大士。
此則諸佛菩薩常法。
于閻浮提現為天魔衆生悉見。
其實不為衆魔之業。
于閻浮提現為女像。
衆生見已悉皆歎曰。
奇哉今日女人作佛。
其實如來非為女身。
稱彼所欲各随因緣。
現男女像随順世間。
于閻浮提現生四種畜生趣中。
衆生皆謂真實畜生。
其實不為彼畜生行。
現入畜生随順世間。
入梵天中現為梵天而作師長。
其諸衆生事梵天者。
方便誘進使入正法不習彼業。
現梵天像随順世間。
現入淫舍度諸淫種不興欲想。
心如蓮華塵水不污。
莊嚴其身遊諸四衢。
方便誘化染心衆生。
入諸妓舍現為女人化以正法入學書堂現為師長化諸童蒙。
或入酒會博弈戲處。
為教化故不同彼業。
往詣冢間度諸鳥獸不取見想。
入諸長者授以正法。
入大臣中教令正治。
入諸王子化令護法。
入諸王者化以先王正法治國。
現疾疫劫為之設藥。
令諸病者厭離身苦導以正法。
衆生謂是真疾疫劫。
現谷貴劫饑乏衆生施甘露食導以正法。
衆生謂是真谷貴劫。
現刀兵劫衆生各各共相傷害。
化令和同導以正法。
衆生謂是真刀兵劫。
現為劫燒計常衆生示無常相。
衆生謂是真實劫燒。
于一切衆生各同其語。
音聲微妙勝彼彼類。
樂音衆生因而得度。
現為四種地水火風。
一一随種染著衆生因斯得度。
現為藥樹救療衆生因斯得度。
入諸邪道而現出家。
各為彼衆而作導師。
于無數劫已離外道。
示現出家導以正法。
現為工巧醫方咒術。
一切衆生及諸外道各懷憍慢。
故于其中種種現化。
降伏衆邪憍慢貢高導以正法。
衆生見已謂為世人。
如來常住離世間法。
乃至現為下賤仆使随類度人。
于閻浮提種種異業無不現化。
其實如來不與同事。
現為其像随順世間。
北郁單曰。
西拘耶尼東弗于建二十五處乃至三千大千世界。
于中現化随順世間。
如首楞嚴三昧廣說。
如來成就大方便智。
一切所為無不現化。
是故名曰大般泥洹。
菩薩摩诃薩住是功德。
悉能随類種種變化自在無畏。
不應複疑羅睺羅父。
當知如來于無數劫。
已離生死愛欲大海。
是故如來為常住法。
非變易法非磨滅法。
迦葉菩薩白佛言若使如來是常住法非磨滅法非變易法者。
雲何如來稱歎泥洹。
譬如燈滅。
其所至處莫能知者。
佛告迦葉。
我現此喻非如是說。
善男子。
譬如器盛酥油燃燈。
酥油既盡名為燈滅。
其器猶存。
如來亦然。
酥油煩惱熾燃悉滅。
如來燈器常存不滅。
若當酥油與器俱盡者。
如來泥洹亦當俱盡。
燈滅器存。
是故如來。
不沒不生泥洹快樂。
複次善男子。
我說燈滅喻阿羅漢。
非謂泥洹。
阿羅漢者得增上果。
世間穢食貪欲悉滅究竟欲食。
譬如燈滅。
阿那含者其義亦然。
故我方便說微密教。
非說泥洹。
迦葉菩薩白佛言。
阿那含者有何等義。
佛告迦葉。
不還受身名阿那含迦葉菩薩白佛言。
雲何世尊。
如來亦有隐秘之法如幻師耶。
佛言不也。
我所說法譬如秋月盛滿之時。
離淫怒癡無諸障蔽亦無隐秘。
又如長者錢财巨億。
唯有一子情所愛重。
将詣師門教學半字。
時節未久懼不速成。
父自追還晝夜殷勤教學半字。
雲何善男子。
其父教子學半字時。
甯能悉知一切記論不。
若能悉知一切記論。
其父雲何教學半字。
豈于愛子有所隐覆不教記論耶。
迦葉答曰。
不也世尊。
其子童蒙未能知論故不教學。
若當秘吝名為隐覆。
虛心勸勵随力漸教不名隐覆。
佛告迦葉。
善哉善哉。
善男子。
如汝所說。
恚恨悭惜而秘吝者名為隐覆。
我于一切衆生慈心愛念如一子想。
以其童蒙未堪深法故不為說。
如彼教子初學半字。
我亦如是說九部經。
十種智力四真谛法。
八聖道分甚深記論。
方等大乘悉不為說。
複次善男子。
譬如長者教其愛子。
先學半字。
半字既正。
次第教學甚深記論令子成就。
我亦如是。
但為弟子說九部經。
知其堪受然後為說大乘記論。
如來長存非變易法。
令諸衆生慧眼開廣。
又善男子。
譬如夏時興雲雷電必雨大雨。
百谷草木悉蒙潤澤。
如來今日亦複如是。
興大泥洹微密法雲震大法音。
必雨甘露法雨安樂衆生。
迦葉菩薩白佛言。
如世尊說無所藏積曉了抟食。
如鳥飛空足迹難尋。
此有何義。
佛告迦葉。
積者聚積義。
受取增益義。
藏者庫藏義。
藏有所受。
故曰藏積。
藏積有二種。
有為藏積。
無為藏積。
有為藏積者謂聲聞。
無為藏積者謂如來。
僧有二種。
等僧無等僧。
等僧者聲聞僧。
聲聞僧者。
亦無藏積。
而今雲何受畜僮仆錢财倉庫。
麻油鹽等尚不藏積。
如來豈聽畜僮仆等。
作是說言如來聽者。
世世當堕拔舌地獄。
聲聞等僧無藏積者。
能了抟食。
不懷抟食貪味之想。
斯等至處足迹難尋。
速成無上等正覺道。
足迹難尋故名如來。
若有為僧尚不藏積。
況無為僧。
無為僧者諸佛如來。
諸佛如來豈有隐密。
若有隐密便是藏積。
其難尋者謂是不動快樂泥洹。
無彼虛空日月雲雨地水火風生老病死煩惱諸相。
常住不變快樂不動。
故名泥洹。
因得泥洹故名如來大般泥洹。
其為大者辦大事故。
所謂大者有為數名。
若有一人壽命無量。
名為大人。
人能行法為人中大。
若複成就八大人念。
是名大人。
是故大者有為數名。
泥洹者離諸瘡疣。
故名泥洹。
譬如有人身被毒箭遭大苦痛。
得遇良醫為治瘡患苦痛悉除。
其善男子。
得離瘡疣。
複遊諸國普為衆生療治瘡患。
如來應供等正覺亦複如是。
閻浮提中一切衆生。
于無量劫淫怒癡等煩惱毒痛。
為說大乘甘露法藥療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