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經 第三十一卷
關燈
小
中
大
乃息意。
我亦如是。
求覓善星微少善根便欲拔濟。
終日求之乃至不得如毛發許。
是故不得拔其地獄 迦葉菩薩言。
世尊。
如來何故記彼當堕阿鼻地獄。
善男子。
善星比丘多有眷屬。
皆謂善星是阿羅漢是得道果。
我欲壞彼惡邪心故。
記彼善星以放逸故堕于地獄。
善男子。
汝今當知。
如來所說真實無二。
何以故。
若佛所記當堕地獄。
若不堕者無有是處。
聲聞緣覺所記莂者。
則有二種。
或虛或實。
如目揵連在摩伽陀國遍告諸人。
卻後七日天當降雨。
時竟不雨。
複記牸牛當生白犢。
及其産時乃産駁犢。
記生男者後乃産女。
善男子。
善星比丘常為無量諸衆生等。
宣說一切。
無善惡果。
爾時永斷一切善根。
乃至無有如毛發許。
善男子。
我久知是善星比丘當斷善根。
猶故共住滿二十年畜養共行。
我若遠棄不近左右。
是人當教無量衆生造作惡業。
是名如來第五解力 世尊。
一闡提輩以何因緣無有善法。
善男子。
一闡提輩斷善根故。
衆生悉有信等五根。
而一闡提輩永斷滅故。
以是義故。
殺害蟻子猶得殺罪。
殺一闡提無有殺罪。
世尊。
一闡提者終無善法。
是故名為一闡提耶。
佛言。
如是如是。
世尊。
一切衆生有三種善。
所謂過去未來現在。
一闡提輩亦不能斷未來善法。
雲何說言斷諸善法名一闡提耶。
善男子。
斷有二種。
一者現在滅。
二者現在障于未來。
一闡提輩具是二斷。
是故我言斷諸善根。
善男子。
譬如有人沒圊廁中唯有一發毛頭未沒。
雖複一發毛頭未沒。
而一毛頭不能勝身。
一闡提輩亦複如是。
雖未來世當有善根而不能救地獄之苦未來之世雖可救拔。
現在之世無如之何。
是故名為不可救濟。
以佛性因緣則可得救。
佛性者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
是故佛性不可得斷。
如朽敗子不能生牙。
一闡提輩亦複如是。
世尊。
一闡提輩不斷佛性佛性亦善。
雲何說言斷一切善。
善男子。
若諸衆生現在世中有佛性者。
則不得名一闡提也。
如世間中衆生我性。
佛性是常三世不攝。
三世若攝名為無常。
佛性未來以當見故。
故言衆生悉有佛性。
以是義故。
十住菩薩具足莊嚴乃得少見。
迦葉菩薩言。
世尊。
佛性者常猶如虛空。
何故如來說言未來。
如來若言一闡提輩無善法者。
一闡提輩于其同學同師父母親族妻子。
豈當不生愛念心耶。
如其生者非是善乎。
佛言。
善哉善哉。
善男子。
快發斯問。
佛性者猶如虛空。
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
一切衆生有三種身。
所謂過去未來現在。
衆生未來具足莊嚴清淨之身得見佛性。
是故我言佛性未來。
善男子。
我為衆生或時說因為果。
或時說果為因。
是故經中。
說命為食見色為觸。
未來身淨故說佛性。
世尊。
如佛所說義如是者。
何故說言一切衆生悉有佛性。
善男子。
衆生佛性雖現在無不可言無。
如虛空性雖無現在不得言無。
一切衆生雖複無常。
而是佛性常住無變。
是故我于此經中說。
衆生佛性非内非外猶如虛空非内非外。
如其虛空有内外者。
虛空不名為一為常。
亦不得言一切處有。
虛空雖複非内非外。
而諸衆生悉皆有之。
衆生佛性亦複如是。
如汝所言。
一闡提輩有善法者。
是義不然。
何以故。
一闡提輩若有身業口業意業取業求業施業解業。
如是等業悉是邪業。
何以故。
不求因果故。
善男子如呵梨勒果根莖枝葉花實悉苦。
一闡提業亦複如是 善男子。
如來具足知諸根力。
是故善能分别衆生上中下根。
能知是人轉下作中。
能知是人轉中作上。
能知是人轉上作中。
能知是人轉中作下。
是故當知。
衆生根性無有決定。
以無定故或斷善根斷已還生。
若諸衆生根性定者。
終不先斷斷已複生。
亦不應說一闡提輩堕于地獄壽命一劫。
善男子。
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無有定相 迦葉菩薩白佛言。
世尊。
如來具足知諸根力。
定知善星當斷善根。
以何因緣聽其出家。
佛言。
善男子。
我于往昔初出家時。
吾弟難陀。
從弟阿難。
調婆達多。
子羅睺羅。
如是等輩皆悉随我出家修道。
我若不聽善星出家。
其人次當得紹王位。
其力自在當壞佛法。
以是因緣我便聽其出家修道。
善男子。
善星比丘若不出家。
亦斷善根于無量世都無利益。
今出家已。
雖斷善根能受持戒。
供養恭敬耆舊長宿有德之人。
修習初禅乃至四禅。
是名善因。
如是善因能生善法。
善法既生能修習道。
既修習道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故我聽善星出家。
善男子。
若我不聽善星比丘出家受戒。
則不得稱我為如來具足十力。
善男子。
佛觀衆生具足善法及不善法。
是人雖具如是二法。
不久能斷一切善根具不善根。
何以故。
如是衆生不親善友。
不聽正法不善思惟不如法行。
以是因緣能斷善根具不善根。
善男子。
如來複知是人現世若未來世少壯老時。
當近善友聽受正法苦集滅道。
爾時則能還生善根。
善男子。
譬如有泉去村不遠其水甘美具八功德。
有人熱渴欲往泉所。
邊有智者。
觀是渴人必定無疑當至水所。
何以故。
無異路故。
如來世尊觀諸衆生亦複如是。
是故如來名為具足知諸根力 爾時世尊取地少土置之爪上。
告迦葉言。
是土多耶。
十方世界地土多乎。
迦葉菩薩白佛言。
世尊。
爪上土者不比十方所有土也。
善男子。
有人舍身還得人身。
舍三惡身得受人身。
諸根完具生于中國。
具足正信能修習道。
修習道已能得解脫。
得解脫已能入涅槃。
如爪上土。
舍人身已得三惡身。
舍三惡身得三惡身。
諸根不具生于邊地。
信邪倒見修習邪見。
不得解脫常樂涅槃。
如十方界所有地土。
善男子。
護持禁戒。
精勤不懈不犯四重。
不作五逆。
不用僧鬘物。
不作一闡提不斷善根。
信如是等涅槃經典。
如爪上土。
毀戒懈怠。
犯四重禁。
作五逆罪。
用僧鬘物。
作一闡提斷諸善根。
不信是經。
如十方界所有地土。
善男子。
如來善知衆生如是上中下根。
是故稱佛具知根力 迦葉菩薩白佛言。
世尊。
如來具足是知根力。
是故能知一切衆生上中下根利鈍差别。
知現在世衆生諸根。
亦知未來衆生諸根。
如是衆生于佛滅後作如是說。
如來畢竟入于涅槃。
或不畢竟入于涅槃。
或說有我或說無我。
或有中陰或無中陰。
或說有退或說無退。
或言如來身是有為。
或言如來身是無為。
或有說言十二因緣是有為法。
或說因緣是無為法。
或說心是有常。
或說心是無常。
或有說言。
受五欲樂能障聖道。
或說不遮。
或說世第一法唯是欲界。
或說三界。
或說布施唯是意業。
或有說言即是五陰。
或有說言有三無為。
或有說言無三無為。
複有說言或有造色。
複有說言或無造色。
或有說言有無作色。
或有說言無無作色。
或有說言有心數法。
或有說言無心數法。
或有說言有五種有。
或有說言有六種有。
或有說言八戒齋法優婆塞戒具足受得。
或有說言不具受得。
或說比丘犯四重已比丘戒在。
或說不在。
或有說言須陀洹人斯陀含人阿那含人阿羅漢人皆得佛道。
或言不得。
或說佛性即衆生有。
或說佛性離衆生有。
或有說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一闡提等皆有佛性。
或說言無。
或有說言有十方佛。
或有說言無十方佛。
如其如來具足成就知根力者。
何故今日不決定說 佛告迦葉菩薩。
善男子。
如是之義非眼識知。
乃至非意識知。
乃是智慧之所能知。
若有智者。
我于是人終不作二。
是亦謂我不作二說。
于無智者作不定說。
而是無智亦複謂我作不定說。
善男子。
如來所有一切善行悉為調伏諸衆生故。
譬如醫王所有醫方悉為療治一切病苦。
善男子。
如來世尊為國土故為時節故為他語故為人故為衆根故。
于一法中作二種說。
于一名法說無量名。
于一義中說無量名。
于無量義說無量名。
雲何一名說無量名猶如涅槃。
亦名涅槃亦名無生。
亦名無出亦名無作。
亦名無為亦名歸依。
亦名窟宅亦名解脫。
亦名光明亦名燈明。
亦名彼岸亦名無畏。
亦名無退亦名安處。
亦名寂靜亦
我亦如是。
求覓善星微少善根便欲拔濟。
終日求之乃至不得如毛發許。
是故不得拔其地獄 迦葉菩薩言。
世尊。
如來何故記彼當堕阿鼻地獄。
善男子。
善星比丘多有眷屬。
皆謂善星是阿羅漢是得道果。
我欲壞彼惡邪心故。
記彼善星以放逸故堕于地獄。
善男子。
汝今當知。
如來所說真實無二。
何以故。
若佛所記當堕地獄。
若不堕者無有是處。
聲聞緣覺所記莂者。
則有二種。
或虛或實。
如目揵連在摩伽陀國遍告諸人。
卻後七日天當降雨。
時竟不雨。
複記牸牛當生白犢。
及其産時乃産駁犢。
記生男者後乃産女。
善男子。
善星比丘常為無量諸衆生等。
宣說一切。
無善惡果。
爾時永斷一切善根。
乃至無有如毛發許。
善男子。
我久知是善星比丘當斷善根。
猶故共住滿二十年畜養共行。
我若遠棄不近左右。
是人當教無量衆生造作惡業。
是名如來第五解力 世尊。
一闡提輩以何因緣無有善法。
善男子。
一闡提輩斷善根故。
衆生悉有信等五根。
而一闡提輩永斷滅故。
以是義故。
殺害蟻子猶得殺罪。
殺一闡提無有殺罪。
世尊。
一闡提者終無善法。
是故名為一闡提耶。
佛言。
如是如是。
世尊。
一切衆生有三種善。
所謂過去未來現在。
一闡提輩亦不能斷未來善法。
雲何說言斷諸善法名一闡提耶。
善男子。
斷有二種。
一者現在滅。
二者現在障于未來。
一闡提輩具是二斷。
是故我言斷諸善根。
善男子。
譬如有人沒圊廁中唯有一發毛頭未沒。
雖複一發毛頭未沒。
而一毛頭不能勝身。
一闡提輩亦複如是。
雖未來世當有善根而不能救地獄之苦未來之世雖可救拔。
現在之世無如之何。
是故名為不可救濟。
以佛性因緣則可得救。
佛性者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
是故佛性不可得斷。
如朽敗子不能生牙。
一闡提輩亦複如是。
世尊。
一闡提輩不斷佛性佛性亦善。
雲何說言斷一切善。
善男子。
若諸衆生現在世中有佛性者。
則不得名一闡提也。
如世間中衆生我性。
佛性是常三世不攝。
三世若攝名為無常。
佛性未來以當見故。
故言衆生悉有佛性。
以是義故。
十住菩薩具足莊嚴乃得少見。
迦葉菩薩言。
世尊。
佛性者常猶如虛空。
何故如來說言未來。
如來若言一闡提輩無善法者。
一闡提輩于其同學同師父母親族妻子。
豈當不生愛念心耶。
如其生者非是善乎。
佛言。
善哉善哉。
善男子。
快發斯問。
佛性者猶如虛空。
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
一切衆生有三種身。
所謂過去未來現在。
衆生未來具足莊嚴清淨之身得見佛性。
是故我言佛性未來。
善男子。
我為衆生或時說因為果。
或時說果為因。
是故經中。
說命為食見色為觸。
未來身淨故說佛性。
世尊。
如佛所說義如是者。
何故說言一切衆生悉有佛性。
善男子。
衆生佛性雖現在無不可言無。
如虛空性雖無現在不得言無。
一切衆生雖複無常。
而是佛性常住無變。
是故我于此經中說。
衆生佛性非内非外猶如虛空非内非外。
如其虛空有内外者。
虛空不名為一為常。
亦不得言一切處有。
虛空雖複非内非外。
而諸衆生悉皆有之。
衆生佛性亦複如是。
如汝所言。
一闡提輩有善法者。
是義不然。
何以故。
一闡提輩若有身業口業意業取業求業施業解業。
如是等業悉是邪業。
何以故。
不求因果故。
善男子如呵梨勒果根莖枝葉花實悉苦。
一闡提業亦複如是 善男子。
如來具足知諸根力。
是故善能分别衆生上中下根。
能知是人轉下作中。
能知是人轉中作上。
能知是人轉上作中。
能知是人轉中作下。
是故當知。
衆生根性無有決定。
以無定故或斷善根斷已還生。
若諸衆生根性定者。
終不先斷斷已複生。
亦不應說一闡提輩堕于地獄壽命一劫。
善男子。
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無有定相 迦葉菩薩白佛言。
世尊。
如來具足知諸根力。
定知善星當斷善根。
以何因緣聽其出家。
佛言。
善男子。
我于往昔初出家時。
吾弟難陀。
從弟阿難。
調婆達多。
子羅睺羅。
如是等輩皆悉随我出家修道。
我若不聽善星出家。
其人次當得紹王位。
其力自在當壞佛法。
以是因緣我便聽其出家修道。
善男子。
善星比丘若不出家。
亦斷善根于無量世都無利益。
今出家已。
雖斷善根能受持戒。
供養恭敬耆舊長宿有德之人。
修習初禅乃至四禅。
是名善因。
如是善因能生善法。
善法既生能修習道。
既修習道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故我聽善星出家。
善男子。
若我不聽善星比丘出家受戒。
則不得稱我為如來具足十力。
善男子。
佛觀衆生具足善法及不善法。
是人雖具如是二法。
不久能斷一切善根具不善根。
何以故。
如是衆生不親善友。
不聽正法不善思惟不如法行。
以是因緣能斷善根具不善根。
善男子。
如來複知是人現世若未來世少壯老時。
當近善友聽受正法苦集滅道。
爾時則能還生善根。
善男子。
譬如有泉去村不遠其水甘美具八功德。
有人熱渴欲往泉所。
邊有智者。
觀是渴人必定無疑當至水所。
何以故。
無異路故。
如來世尊觀諸衆生亦複如是。
是故如來名為具足知諸根力 爾時世尊取地少土置之爪上。
告迦葉言。
是土多耶。
十方世界地土多乎。
迦葉菩薩白佛言。
世尊。
爪上土者不比十方所有土也。
善男子。
有人舍身還得人身。
舍三惡身得受人身。
諸根完具生于中國。
具足正信能修習道。
修習道已能得解脫。
得解脫已能入涅槃。
如爪上土。
舍人身已得三惡身。
舍三惡身得三惡身。
諸根不具生于邊地。
信邪倒見修習邪見。
不得解脫常樂涅槃。
如十方界所有地土。
善男子。
護持禁戒。
精勤不懈不犯四重。
不作五逆。
不用僧鬘物。
不作一闡提不斷善根。
信如是等涅槃經典。
如爪上土。
毀戒懈怠。
犯四重禁。
作五逆罪。
用僧鬘物。
作一闡提斷諸善根。
不信是經。
如十方界所有地土。
善男子。
如來善知衆生如是上中下根。
是故稱佛具知根力 迦葉菩薩白佛言。
世尊。
如來具足是知根力。
是故能知一切衆生上中下根利鈍差别。
知現在世衆生諸根。
亦知未來衆生諸根。
如是衆生于佛滅後作如是說。
如來畢竟入于涅槃。
或不畢竟入于涅槃。
或說有我或說無我。
或有中陰或無中陰。
或說有退或說無退。
或言如來身是有為。
或言如來身是無為。
或有說言十二因緣是有為法。
或說因緣是無為法。
或說心是有常。
或說心是無常。
或有說言。
受五欲樂能障聖道。
或說不遮。
或說世第一法唯是欲界。
或說三界。
或說布施唯是意業。
或有說言即是五陰。
或有說言有三無為。
或有說言無三無為。
複有說言或有造色。
複有說言或無造色。
或有說言有無作色。
或有說言無無作色。
或有說言有心數法。
或有說言無心數法。
或有說言有五種有。
或有說言有六種有。
或有說言八戒齋法優婆塞戒具足受得。
或有說言不具受得。
或說比丘犯四重已比丘戒在。
或說不在。
或有說言須陀洹人斯陀含人阿那含人阿羅漢人皆得佛道。
或言不得。
或說佛性即衆生有。
或說佛性離衆生有。
或有說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一闡提等皆有佛性。
或說言無。
或有說言有十方佛。
或有說言無十方佛。
如其如來具足成就知根力者。
何故今日不決定說 佛告迦葉菩薩。
善男子。
如是之義非眼識知。
乃至非意識知。
乃是智慧之所能知。
若有智者。
我于是人終不作二。
是亦謂我不作二說。
于無智者作不定說。
而是無智亦複謂我作不定說。
善男子。
如來所有一切善行悉為調伏諸衆生故。
譬如醫王所有醫方悉為療治一切病苦。
善男子。
如來世尊為國土故為時節故為他語故為人故為衆根故。
于一法中作二種說。
于一名法說無量名。
于一義中說無量名。
于無量義說無量名。
雲何一名說無量名猶如涅槃。
亦名涅槃亦名無生。
亦名無出亦名無作。
亦名無為亦名歸依。
亦名窟宅亦名解脫。
亦名光明亦名燈明。
亦名彼岸亦名無畏。
亦名無退亦名安處。
亦名寂靜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