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經 第二十九卷

關燈
一世所作純善之業。

    應當永已常受安樂。

    一世所作極重惡業。

    亦應永已受大苦惱。

    業果若爾則無修道解脫涅槃。

    人作人受。

    婆羅門作婆羅門受。

    若如是者則不應有下姓下有。

    人應常人。

    婆羅門應常婆羅門。

    小時作業應小時受。

    不應中年及老時受。

    老時作惡生地獄中。

    地獄初身不應便受。

    應待老時然後乃受。

    若老時不殺不應壯年得壽。

    若無壯壽雲何至老。

    業無失故。

    業若無失。

    雲何而有修道涅槃。

    善男子。

    業有二種。

    定以不定。

    定業有二。

    一者報定。

    二者時定。

    或有報定而時不定緣合則受。

    或三時受。

    所謂現受生受後受。

    善男子。

    若定心作善惡等業。

    作已深生信心歡喜。

    若發誓願供養三寶。

    是名定業。

    善男子。

    智者善根深固難動。

    是故能令重業為輕。

    愚癡之人不善深厚。

    能令輕業而作重報。

    以是義故。

    一切諸業不名決定。

    菩薩摩诃薩無地獄業。

    為衆生故發大誓願生地獄中 善男子。

    往昔衆生壽百年時。

    恒沙衆生受地獄報。

    我見是已即發大願受地獄身。

    菩薩爾時實無是業。

    為衆生故受地獄果。

    我于爾時在地獄中經無量歲。

    為諸罪人廣開分别十二部經。

    諸人聞已壞惡果報令地獄空。

    除一闡提。

    是名菩薩摩诃薩非現生後受是惡業。

    複次善男子。

    是賢劫中無量衆生。

    堕畜生中受惡業果。

    我見是已複發誓願。

    為欲說法度衆生故。

    或作獐鹿罴鴿猕猴龍蛇金翅魚鼈狐[(乏-之)+(兔-(旆-方-市)]牛馬之身。

    善男子。

    菩薩摩诃薩實無如是畜生惡業。

    以大願力為衆生故現受是身。

    是名菩薩摩诃薩非現生後受是惡業。

    複次善男子。

    是賢劫中複有無量無邊衆生生餓鬼中。

    或食吐汁脂肉膿血屎尿涕唾壽命無量百千萬歲。

    初不曾聞漿水之名。

    況複眼見而得飲也。

    設遙見水生意往趣。

    到則變成猛火膿血。

    或時不變則有多人手執矛槊。

    遮護捉持不令得前。

    或天降雨至身成火。

    是名惡業果報。

    善男子。

    菩薩摩诃薩實無如是諸惡業果。

    為化衆生令得解脫故。

    發誓願受如是身。

    是名菩薩摩诃薩非現生後受是惡業。

    善男子。

    我于賢劫。

    生屠脍家畜養雞豬牛羊。

    摾獵羅網漁捕旃陀羅舍作賊劫盜。

    菩薩實無如是惡業。

    為度衆生令得解脫。

    以大願力受如是身。

    是名菩薩摩诃薩非現生後受是惡業。

    善男子。

    是賢劫中複生邊地。

    多作貪欲嗔恚愚癡習行非法。

    不信三寶後世果報。

    不能恭敬父母親老耆舊長宿。

    善男子。

    菩薩爾時實無是業。

    為令衆生得解脫故。

    以大願力而生其中。

    是名菩薩摩诃薩非現生後受是。

    惡業。

    善男子。

    是賢劫中複受女身惡身貪身嗔身癡身妒身悭身幼身诳身纏蓋之身。

    善男子。

    菩薩爾時亦無是業。

    但為衆生得解脫故。

    以大願力願生其中。

    是名菩薩摩诃薩非現生後受是惡業。

    善男子。

    我于賢劫受黃門身無根二根及不定根。

    善男子。

    菩薩摩诃薩實無如是諸惡身業。

    為令衆生得解脫故。

    以大願力願生其中。

    是名菩薩摩诃薩非現生後受是惡業。

    善男子。

    我于賢劫複習外道尼幹子法信受其法。

    無施無祠無施祠報。

    無善惡業無善惡報。

    無現在世及未來世。

    無此無彼無有聖人。

    無變化身無道涅槃。

    善男子。

    菩薩實無如是惡業。

    但為衆生令得解脫。

    以大願力受是邪法。

    是名菩薩摩诃薩非現生後受是惡業 善男子。

    我念往昔與提婆達多俱為商主。

    各各自有五百賈人。

    為利益故至大海中采取珍寶。

    惡業緣故路遇暴風。

    吹破船舫伴黨死盡。

    爾時我與提婆達多。

    不殺果報長壽緣故。

    為風所吹俱至陸地。

    時提婆達多貪惜寶貨。

    生大憂苦發聲啼哭。

    我時語言。

    提婆達多。

    不須啼哭。

    提婆達多即語我言。

    谛聽谛聽。

    譬如有人貧窮困苦。

    至冢墓間手捉死屍而作是言。

    願汝今者施我死樂。

    我當施汝貧窮壽命。

    爾時死屍即便起坐語貧人言。

    善男子。

    貧窮壽命汝自受之。

    我今甚樂如是死樂。

    實不欣汝貧窮而生。

    然我今日既無死樂兼複貧窮。

    雲何而得不啼哭耶。

    我複慰喻。

    汝且莫愁。

    今有二珠價直無數。

    當分一枚以相惠施。

    我即分與複語之言。

    有命之人能得此寶。

    如其無命誰能得耶。

    我時疲弊詣一樹下止息眠卧。

    提婆達多貪心熾盛。

    為餘一珠即生惡心。

    刺壞我目劫奪我珠。

    我時患瘡發聲呻号。

    時有一女來至我所而問我言。

    仁者何故呻号如是。

    我即為其廣說本事。

    女人聞已複重問我。

    汝名字何。

    我即答言。

    名為實語女言。

    雲何知汝為實語耶。

    我即立誓若我今于提婆達多有惡心者。

    目當如是永為盲瞎。

    如其無者當還得眼。

    言已其目平複如故。

    善男子。

    是名菩薩摩诃薩說現世報。

    善男子。

    我念往昔生南天竺富單那城婆羅門家。

    是時有王名迦羅富。

    其性暴惡憍慢自大。

    年壯色美耽着五欲。

    我于爾時為度衆生在彼城外寂默禅思。

    爾時彼王春木花敷。

    與其眷屬宮人婇女出城遊觀。

    在樹林下五欲自娛。

    其諸婇女舍王遊戲遂至我所。

    我時欲為斷彼貪故而為說法。

    時王尋來即見我時。

    便生惡心而問我言。

    汝今已得羅漢果耶。

    我言。

    不得。

    複言。

    獲得不還果耶。

    我言不得。

    複作是言。

    汝今若未得是二果。

    則為具足貪欲煩惱。

    雲何自恣觀我女人。

    我即答言。

    大王當知。

    我今雖未斷貪欲結。

    然其内心實無貪着。

    王言。

    癡人。

    世有諸仙服氣食果。

    見色猶貪。

    況汝盛年未斷貪欲。

    雲何見色而當不着。

    我言。

    大王。

    見色不着實不因于服氣食菓。

    皆由系心無常不淨。

    王言。

    若有輕他而生诽謗。

    雲何得名修持淨戒。

    我言。

    大王。

    若有妒心則有诽謗。

    我無妒心。

    雲何言謗。

    王言。

    大德。

    雲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