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經 第二十八卷
關燈
小
中
大
實知見。
諸婆羅門經年積歲。
修習苦行護持禁戒。
尚言未有真實知見。
何況瞿昙年少學淺不修苦行。
雲何而有真實知見。
若能具滿七年苦行。
見猶不多。
況所修習不滿六年。
愚人無智信受其教。
如大幻師诳惑愚者。
沙門瞿昙亦複如是。
善男子。
如是六師于此城中。
大為衆生增長邪見。
善男子。
我見是事心生憐愍。
以其神力請召十方諸大菩薩。
雲集此林周遍彌滿四十由旬。
今于此中大師子吼。
善男子。
雖于空處多有所說。
則不得名師子吼也。
于此智人大衆之中。
真得名為大師子吼。
師子吼者說一切法悉無常苦無我不淨。
唯說如來常樂我淨 爾時六師複作是言。
若瞿昙有我我亦有我。
所言我者見者名我。
瞿昙。
譬如有人向中見物。
我亦如是。
向喻于眼見者喻我。
佛告六師。
若言見者名我是義不然。
何以故。
汝所引喻因向見者。
人在一向六根俱用。
若定有我因眼見者。
何不如彼一根之中俱伺諸塵。
若一根中不能一時聞見六塵。
當知無我。
所引向喻。
雖經百年見者因之所見無異。
眼根若爾年邁根熟亦應無異。
人向異故見内見外。
眼根若爾亦應内外一時俱見。
若不見者雲何有我。
六師複言。
瞿昙。
若無我者誰能見耶。
佛言有色有明有心有眼。
是四和合故名為見。
是中實無見者受者。
衆生颠倒言有見者及以受者。
以是義故。
一切衆生所見颠倒。
諸佛菩薩所見真實。
六師若言色是我者。
是亦不然。
何以故。
色實非我。
色若是我不應而得醜陋形貌。
何故複有四姓差别。
不悉一種婆羅門耶。
何故屬他不得自在。
諸根缺陋生不具足。
何故不作諸天之身。
而受地獄畜生餓鬼種種諸身。
若不能得随意作者。
當知必定無有我也。
以無我故名為無常。
無常故苦。
苦故為空。
空故颠倒。
以颠倒故一切衆生輪轉生死。
受想行識亦複如是。
六師。
如來世尊永斷色縛乃至識縛。
是故名為常樂我淨。
複次色者即是因緣。
若因緣者則名無我。
若無我者名為苦空。
如來之身非是因緣。
非因緣故則名有我。
若有我者即常樂淨。
六師複言。
瞿昙。
色亦非我乃至識亦非我。
我者遍一切處猶如虛空。
佛言。
若遍有者則不應言我初不見。
若初不見則知是見本無今有。
若本無今有是名無常。
若無常者雲何言遍。
若遍有者五道之中應具有身。
若有身者應各受報。
若各受報雲何而言轉受人天。
汝言遍者一耶多耶。
我若一者則無父子怨親中人。
我若多者一切衆生所有五根悉應平等。
所有業慧亦應如是。
若如是者雲何說言根有具足不具足者。
善業惡業愚智差别。
瞿昙。
衆生我者無有邊際。
法與非法則有分齊。
衆生修法則得好身。
若行非法則得惡身。
以是義故。
衆生業果不得無差。
佛言。
六師。
法與非法若如是者我則不遍。
我若遍者則應悉到。
如其到者修善之人亦應有惡。
行惡之人亦應有善。
若不爾者雲何言遍瞿昙。
譬如一室然百千燈各各自明不相妨礙。
衆生我者亦複如是。
修善行惡不相雜合。
汝等若言我如燈者。
是義不然。
何以故。
彼燈之明從緣而有。
燈增長故明亦增長。
衆生我者則不如是。
明從燈出住在異處。
衆生我者不得如是從身而出住在異處。
彼燈光明與闇共住。
何以故。
如闇室中然一燈時照則不了及至多燈乃得明了。
若初燈破闇則不須後燈。
若須後燈。
當知初明與闇共住。
瞿昙。
若無我者誰作善惡。
佛言。
若我作者雲何名常。
如其常者雲何而得有時作善有時作惡。
若言有時作善惡者。
雲何複得言我無邊。
若我作者何故而複習行惡法。
如其我是作者知者。
何故生疑衆生無我。
以是義故。
外道法中定無有我。
若言我者則是如來。
何以故。
身無邊故。
無疑網故。
不作不受故名為常。
不生不滅故名為樂。
無煩惱垢故名為淨。
無有十相故名為空。
是故如來常樂我淨空無諸相。
諸外道言。
若言如來常樂我淨無相故空。
當知瞿昙所說之法則非空也。
是故我今當頂戴受持。
爾時外道其數無量。
于佛法中信心出家 善男子。
以是因緣故。
我于此娑羅雙樹大師子吼。
師子吼者名大涅槃。
善男子。
東方雙者破于無常獲得于常。
乃至北方雙者破于不淨而得于淨。
善男子。
此中衆生為雙樹故護娑羅林。
不令外人取其枝葉斫截破壞。
我亦如是為四法故。
令諸弟子護持佛法。
何等為四。
常樂我淨。
此四雙樹四王典掌。
我為四王護持我法。
是故于中而般涅槃。
善男子。
娑羅雙樹花果常茂。
常能利益無量衆生。
我亦如是。
常能利益聲聞緣覺。
花者喻我。
果者喻樂。
以是義故。
我于此間娑羅雙樹入大寂定。
大寂定者名大涅槃師子吼言。
世尊。
如來何故二月涅槃。
善男子。
二月名春。
春陽之月萬物生長。
種植根栽花果敷榮。
江河盈滿百獸孚乳。
是時衆生多生常想。
為破衆生如是常心。
說一切法悉是無常。
唯說如來常住不變。
善男子。
于六時中孟冬枯悴衆不愛樂。
陽春和液人所貪愛。
為破衆生世間樂故演說常樂。
我淨亦爾。
如來為破世我世淨。
故說如來真實我淨。
言二月者喻于如來二種法身。
冬不樂者智者不樂如來無常入于涅槃。
二月樂者喻于智者愛樂如來常樂我淨。
種植者喻諸衆生聞法歡喜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種諸善根。
河者喻于十方諸大菩薩來詣我所咨受如是大涅槃典。
百獸孚乳者喻我弟子生諸善根。
花喻七覺。
果喻四果。
以是義故。
我于二月入大涅槃 師子吼言。
如來初生出家成道轉妙法輪皆以八日。
何故涅槃獨十五日。
佛言。
善哉善哉。
善男子。
如十五日月無虧盈。
諸佛
諸婆羅門經年積歲。
修習苦行護持禁戒。
尚言未有真實知見。
何況瞿昙年少學淺不修苦行。
雲何而有真實知見。
若能具滿七年苦行。
見猶不多。
況所修習不滿六年。
愚人無智信受其教。
如大幻師诳惑愚者。
沙門瞿昙亦複如是。
善男子。
如是六師于此城中。
大為衆生增長邪見。
善男子。
我見是事心生憐愍。
以其神力請召十方諸大菩薩。
雲集此林周遍彌滿四十由旬。
今于此中大師子吼。
善男子。
雖于空處多有所說。
則不得名師子吼也。
于此智人大衆之中。
真得名為大師子吼。
師子吼者說一切法悉無常苦無我不淨。
唯說如來常樂我淨 爾時六師複作是言。
若瞿昙有我我亦有我。
所言我者見者名我。
瞿昙。
譬如有人向中見物。
我亦如是。
向喻于眼見者喻我。
佛告六師。
若言見者名我是義不然。
何以故。
汝所引喻因向見者。
人在一向六根俱用。
若定有我因眼見者。
何不如彼一根之中俱伺諸塵。
若一根中不能一時聞見六塵。
當知無我。
所引向喻。
雖經百年見者因之所見無異。
眼根若爾年邁根熟亦應無異。
人向異故見内見外。
眼根若爾亦應内外一時俱見。
若不見者雲何有我。
六師複言。
瞿昙。
若無我者誰能見耶。
佛言有色有明有心有眼。
是四和合故名為見。
是中實無見者受者。
衆生颠倒言有見者及以受者。
以是義故。
一切衆生所見颠倒。
諸佛菩薩所見真實。
六師若言色是我者。
是亦不然。
何以故。
色實非我。
色若是我不應而得醜陋形貌。
何故複有四姓差别。
不悉一種婆羅門耶。
何故屬他不得自在。
諸根缺陋生不具足。
何故不作諸天之身。
而受地獄畜生餓鬼種種諸身。
若不能得随意作者。
當知必定無有我也。
以無我故名為無常。
無常故苦。
苦故為空。
空故颠倒。
以颠倒故一切衆生輪轉生死。
受想行識亦複如是。
六師。
如來世尊永斷色縛乃至識縛。
是故名為常樂我淨。
複次色者即是因緣。
若因緣者則名無我。
若無我者名為苦空。
如來之身非是因緣。
非因緣故則名有我。
若有我者即常樂淨。
六師複言。
瞿昙。
色亦非我乃至識亦非我。
我者遍一切處猶如虛空。
佛言。
若遍有者則不應言我初不見。
若初不見則知是見本無今有。
若本無今有是名無常。
若無常者雲何言遍。
若遍有者五道之中應具有身。
若有身者應各受報。
若各受報雲何而言轉受人天。
汝言遍者一耶多耶。
我若一者則無父子怨親中人。
我若多者一切衆生所有五根悉應平等。
所有業慧亦應如是。
若如是者雲何說言根有具足不具足者。
善業惡業愚智差别。
瞿昙。
衆生我者無有邊際。
法與非法則有分齊。
衆生修法則得好身。
若行非法則得惡身。
以是義故。
衆生業果不得無差。
佛言。
六師。
法與非法若如是者我則不遍。
我若遍者則應悉到。
如其到者修善之人亦應有惡。
行惡之人亦應有善。
若不爾者雲何言遍瞿昙。
譬如一室然百千燈各各自明不相妨礙。
衆生我者亦複如是。
修善行惡不相雜合。
汝等若言我如燈者。
是義不然。
何以故。
彼燈之明從緣而有。
燈增長故明亦增長。
衆生我者則不如是。
明從燈出住在異處。
衆生我者不得如是從身而出住在異處。
彼燈光明與闇共住。
何以故。
如闇室中然一燈時照則不了及至多燈乃得明了。
若初燈破闇則不須後燈。
若須後燈。
當知初明與闇共住。
瞿昙。
若無我者誰作善惡。
佛言。
若我作者雲何名常。
如其常者雲何而得有時作善有時作惡。
若言有時作善惡者。
雲何複得言我無邊。
若我作者何故而複習行惡法。
如其我是作者知者。
何故生疑衆生無我。
以是義故。
外道法中定無有我。
若言我者則是如來。
何以故。
身無邊故。
無疑網故。
不作不受故名為常。
不生不滅故名為樂。
無煩惱垢故名為淨。
無有十相故名為空。
是故如來常樂我淨空無諸相。
諸外道言。
若言如來常樂我淨無相故空。
當知瞿昙所說之法則非空也。
是故我今當頂戴受持。
爾時外道其數無量。
于佛法中信心出家 善男子。
以是因緣故。
我于此娑羅雙樹大師子吼。
師子吼者名大涅槃。
善男子。
東方雙者破于無常獲得于常。
乃至北方雙者破于不淨而得于淨。
善男子。
此中衆生為雙樹故護娑羅林。
不令外人取其枝葉斫截破壞。
我亦如是為四法故。
令諸弟子護持佛法。
何等為四。
常樂我淨。
此四雙樹四王典掌。
我為四王護持我法。
是故于中而般涅槃。
善男子。
娑羅雙樹花果常茂。
常能利益無量衆生。
我亦如是。
常能利益聲聞緣覺。
花者喻我。
果者喻樂。
以是義故。
我于此間娑羅雙樹入大寂定。
大寂定者名大涅槃師子吼言。
世尊。
如來何故二月涅槃。
善男子。
二月名春。
春陽之月萬物生長。
種植根栽花果敷榮。
江河盈滿百獸孚乳。
是時衆生多生常想。
為破衆生如是常心。
說一切法悉是無常。
唯說如來常住不變。
善男子。
于六時中孟冬枯悴衆不愛樂。
陽春和液人所貪愛。
為破衆生世間樂故演說常樂。
我淨亦爾。
如來為破世我世淨。
故說如來真實我淨。
言二月者喻于如來二種法身。
冬不樂者智者不樂如來無常入于涅槃。
二月樂者喻于智者愛樂如來常樂我淨。
種植者喻諸衆生聞法歡喜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種諸善根。
河者喻于十方諸大菩薩來詣我所咨受如是大涅槃典。
百獸孚乳者喻我弟子生諸善根。
花喻七覺。
果喻四果。
以是義故。
我于二月入大涅槃 師子吼言。
如來初生出家成道轉妙法輪皆以八日。
何故涅槃獨十五日。
佛言。
善哉善哉。
善男子。
如十五日月無虧盈。
諸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