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經 第二十二卷

關燈
名菩薩修淨佛土雲何菩薩摩诃薩滅除有餘。

    有餘有三。

    一者煩惱餘報。

    二者餘業。

    三者餘有。

    善男子。

    雲何名為煩惱餘報。

    若有衆生習近貪欲。

    是報熟故堕于地獄。

    從地獄出受畜生身。

    所謂鴿。

    雀。

    鴛鴦。

    鹦鹉。

    耆婆耆婆。

    舍利伽鳥。

    青雀。

    魚。

    鼈。

    猕猴。

    獐鹿。

    若得人身受黃門形女人二根無根淫女。

    若得出家犯初重戒。

    是名餘報。

    複次善男子。

    若有衆生。

    以殷重心習近嗔恚。

    是報熟故堕于地獄。

    從地獄出受畜生身。

    所謂毒蛇具四種毒。

    見毒觸毒齧毒噓毒。

    師子虎狼熊罴貓狸鷹鹞之屬。

    若得人身具足十六諸惡律儀。

    若得出家犯第二重戒。

    是名餘報。

    複次善男子。

    若有修習愚癡之人。

    是報熟時堕于地獄。

    從地獄出受畜生身。

    所謂象豬牛羊水牛蚤虱蚊虻蟻子等形。

    若得人身聾盲喑啞癃殘背偻。

    諸根不具不能受法。

    若得出家諸根闇鈍憙犯重戒乃至卑賤。

    是名餘報。

    複次善男子。

    若有修習憍慢之人。

    是報熟時堕于地獄。

    從地獄出受畜生身。

    所謂糞蟲駝驢犬馬。

    若生人中受奴婢身貧窮乞匃。

    或得出家常為衆生之所輕賤破第四戒。

    是名餘報。

    如是等名煩惱餘報。

    如是餘報菩薩摩诃薩以能修習大涅槃故悉得除滅。

    雲何餘業。

    謂一切凡夫業。

    一切聲聞業。

    須陀洹人受七有業。

    斯陀含人受二有業。

    阿那含人受色有業。

    是名餘業。

    如是餘業菩薩摩诃薩以能修習大涅槃故悉得斷除。

    雲何餘有。

    阿羅漢得阿羅漢果。

    辟支佛得辟支佛果。

    無業無結而轉二果。

    是名餘有。

    如是三種有餘之法。

    菩薩摩诃薩修習大乘大涅槃經故得滅除。

    是名菩薩摩诃薩滅除有餘 雲何菩薩修清淨身。

    菩薩摩诃薩修不殺戒有五種心。

    謂下中上上中上上乃至正見亦複如是。

    是五十心名初發心。

    具足決定成五十心。

    是名滿足。

    如是百心名百福德。

    具足百福成于一相。

    如是展轉具足成就三十二相。

    名清淨身。

    所以複修八十種好。

    世有衆生事八十神。

    何等八十。

    十二日。

    十二大天。

    五大星。

    北鬥。

    馬天。

    行道天。

    婆羅堕跋阇天。

    功德天。

    二十八宿。

    地天風天水天。

    火天。

    梵天。

    樓陀天。

    因提天。

    拘摩羅天。

    八臂天。

    摩醯首羅天。

    半阇羅天。

    鬼子母天。

    四天王天。

    造書天。

    婆薮天。

    是名八十。

    為此衆生修八十好以自莊嚴。

    是名菩薩清淨之身。

    何以故。

    是八十天一切衆生之所信伏。

    是故菩薩修八十好其身不動。

    令彼衆生随其所信各各得見。

    見已宗敬各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以是義故。

    菩薩摩诃薩修于淨身。

    善男子。

    譬如有人欲請大王。

    要當莊嚴所有舍宅極令清淨。

    辦具種種百味肴膳。

    然後王乃就其所請。

    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

    欲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輪王故。

    先當修身極令清淨。

    無上法王乃當處之。

    以是義故。

    菩薩摩诃薩要當修于清淨之身。

    善男子。

    譬如有人欲服甘露先當淨身。

    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

    欲服無上甘露法味般若波羅蜜。

    要當先以八十種好清淨其身。

    善男子。

    譬如妙好金銀寶器盛之淨水中表俱淨。

    菩薩摩诃薩其身清淨亦複如是。

    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水中表俱淨。

    善男子。

    如波羅捺素白之衣易受染色何以故。

    性白淨故。

    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

    以身淨故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以是義故。

    菩薩摩诃薩修于淨身。

    雲何菩薩摩诃薩了知諸緣。

    菩薩摩诃薩不見色相。

    不見色緣。

    不見色體。

    不見色生。

    不見色滅。

    不見一相。

    不見異相。

    不見見者。

    不見相貌。

    不見受者。

    何以故。

    了因緣故。

    如色一切法亦如是。

    是名菩薩了知諸緣 雲何菩薩壞諸怨敵。

    一切煩惱是菩薩怨。

    菩薩摩诃薩常遠離故。

    是名菩薩壞諸怨敵。

    五住菩薩視諸煩惱不名為怨。

    所以者何。

    因煩惱故菩薩有生。

    以有生故。

    故能展轉教化衆生。

    以是義故不名為怨。

    何等為怨。

    所謂诽謗方等經者。

    菩薩随生不畏地獄畜生餓鬼。

    唯畏如是謗方等者。

    一切菩薩有八種魔名為怨家。

    遠是八魔名離怨家。

    是名菩薩離諸怨敵 雲何菩薩遠離二邊。

    言二邊者。

    謂二十五有及愛煩惱。

    菩薩常離二十五有及愛煩惱。

    是名菩薩遠離二邊。

    是名菩薩摩诃薩修大涅槃具足成就第四功德 爾時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摩诃薩言。

    如佛所說。

    若有菩薩修大涅槃。

    悉作如是十事功德。

    如來何故唯修九事不修淨土佛言。

    善男子。

    我于往昔亦常具修如是十事。

    一切菩薩及諸如來。

    無有不修是十事者。

    若使世界不淨充滿諸佛世尊于中出者無有是處。

    善男子。

    汝今莫謂諸佛出興不淨世界。

    當知是心不善狹劣。

    汝今當知。

    我實不出閻浮提界。

    譬如有人說言此界獨有日月他方世界無有日月。

    如是之言無有義理。

    若有菩薩發如是言。

    此佛世界穢惡不淨。

    他方佛土清淨莊嚴。

    亦複如是。

    善男子。

    西方去此娑婆世界。

    度三十二恒河沙等諸佛國土。

    彼有世界名曰無勝。

    彼土何故名曰無勝。

    其土所有莊嚴之事皆悉平等無有差别。

    猶如西方安樂世界。

    亦如東方滿月世界。

    我于彼土出現于世。

    為化衆生故于此界閻浮提中現轉法輪。

    非但我身獨于此中現轉法輪。

    一切諸佛亦于此中而轉法輪。

    以是義故。

    諸佛世尊非不修行如是十事。

    善男子。

    慈氏菩薩以誓願故。

    當來之世令此世界清淨莊嚴。

    以是義故。

    一切諸佛所有世界無不嚴淨 複次善男子。

    雲何菩薩摩诃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

    具足成就第五功德。

    善男子。

    菩薩摩诃薩修大涅槃具足成就第五功德。

    有五事果。

    何等為五。

    一者諸根完具。

    二者不生邊地。

    三者諸天愛念。

    四者常為天魔沙門刹利婆羅門等之所恭敬。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