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經 第二十卷
關燈
小
中
大
。
況于如來。
是故非漏。
雲何親近漏。
一切凡夫受取衣食卧具醫藥。
為身心樂求如是物造種種惡。
不知過味輪回三趣。
是故名漏。
菩薩摩诃薩見如是過則便遠離。
若須衣時即便受取不為身故但為于法。
不長憍慢心常卑下。
不為嚴飾但為羞恥障諸寒暑惡風惡雨惡蟲蚊虻蠅蚤蝮螫。
雖受飲食心無貪着。
不為身故。
常為正法不為膚體。
但為衆生不為憍慢。
為身力故不為怨害。
為治饑瘡。
雖得上味心無貪着。
受取房舍亦複如是。
貪慢之結不令居心。
為菩提舍遮止結賊。
障惡風雨故受屋舍。
求醫藥者心無貪慢。
但為正法不為壽命。
為常命故。
善男子。
如人病瘡為蘇麨塗以衣裹之。
為出膿血蘇麨塗傅。
為瘡愈故以藥坌之。
為惡風故在深屋中。
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
觀身是瘡故以衣覆。
為九孔膿求索飲食。
為惡風雨受取房舍。
為四毒發求覓醫藥。
菩薩受取四種供養。
為菩提道非為壽命。
何以故。
菩薩摩诃薩作是思惟。
我若不受是四供養。
身則磨滅不得堅牢。
若不堅牢則不忍苦。
若不忍苦則不能得修習善法。
若能忍苦則得修習無量善法。
我若不能堪忍衆苦。
則于苦受生嗔恚心。
于樂受中生貪着心。
若求樂不得則生無明。
是故凡夫于四供養生于有漏。
菩薩摩诃薩能深觀察不生于漏。
是故菩薩名為無漏。
雲何如來當名有漏。
是故如來不名有漏 複次善男子。
一切凡夫雖善護身。
心猶故生于三種惡覺。
以是因緣雖斷煩惱得生非想非非想處。
猶故還堕三惡道中。
善男子。
譬如有人渡于大海垂至彼岸沒水而死。
凡夫之人亦複如是。
垂盡三有還堕三塗。
何以故。
無善覺故。
何等善覺。
所謂六念處。
凡夫之人善心羸劣不善熾盛。
善心羸故慧心薄少。
慧心薄故增長諸漏。
菩薩摩诃薩慧眼清淨見三覺過。
知是三覺有種種患。
常與衆生作三乘怨。
三覺因緣乃令無量凡夫衆生不見佛性。
無量劫中生颠倒心。
謂佛世尊無常樂我唯有一淨。
如來畢竟入于涅槃。
一切衆生無常無樂無我無淨。
颠倒心故言有常樂我淨。
實無三乘。
颠倒心故言有三乘。
一實之道真實不虛。
颠倒心故言無一實。
是三惡覺。
常為諸佛及諸菩薩之所呵責。
是三惡覺常害于我或亦害他。
有是三覺一切諸惡常來随從。
是三覺者即是三縛。
連綴衆生無邊生死。
菩薩摩诃薩常作如是觀察三覺。
菩薩或時有因緣故應生欲覺默然不受。
譬如端正淨潔之人不受一切糞穢不淨。
如熱鐵丸人無受者。
如婆羅門性不受牛肉。
如飽滿人不受惡食。
如轉輪王不與一切旃陀羅等同坐一床。
菩薩摩诃薩惡賤三覺不受不味亦複如是。
何以故。
菩薩思惟。
衆生知我是良福田。
我當雲何受是惡法。
若受惡覺則不任為衆生福田。
我自不言是良福田。
衆生見相便言我是。
我今若起如是惡覺。
則為欺诳一切衆生。
我于往昔以欺诳故。
無量劫中流轉生死堕三惡道。
我若惡心受人信施。
一切天人及五通仙悉當證知而見呵責。
我若惡覺受人信施。
或令施主果報減少或空無報。
我若惡心受檀越施。
則與施主而為怨仇。
一切施主恒于我所起赤子想。
我當雲何欺诳于彼而生怨想。
何以故。
或令施主不得果報或少果報故。
我常自稱為出家人。
夫出家者不應起惡。
若起惡者則非出家。
出家之人身口相應。
若不相應則非出家。
我棄父母兄弟妻子眷屬知識出家修道。
正是修習諸善覺時。
非是修習不善覺時。
譬如有人入海求寶不取真珠直取水精。
亦如有人棄妙音樂遊戲糞穢。
如舍寶女愛念卑陋。
如棄金器而用瓦盂。
如棄甘露服食毒藥。
如舍親舊賢善良醫反從怨憎求藥自療 我亦如是。
舍離大師如來世尊甘露法味。
而服魔怨種種惡覺。
人身難得如優昙花。
我今已得。
如來難值過優昙花。
我今已值。
清淨法寶難得見聞。
我今已聞。
猶如盲龜值浮木孔。
人命不停過于山水。
今日雖存明亦難保。
雲何縱心令住惡法。
壯色不停猶如奔馬。
雲何恃怙而生憍慢。
猶如惡鬼伺求人過。
四大惡鬼亦複如是。
常來伺求我之過失。
雲何當令惡覺發起。
譬如朽宅垂崩之屋。
我命亦爾雲何起惡。
我名沙門。
沙門之人名學善覺。
我今乃起不善之覺。
雲何當得名沙門也。
我名出家。
出家之人名修善道。
我今行惡。
雲何當得名為出家。
我今名為真婆羅門。
婆羅門者名修淨行。
我今乃行不淨惡覺。
雲何當得名婆羅門。
我今亦名刹利大姓。
刹利姓者能除怨敵。
我今不能除惡怨敵。
雲何當得名刹利姓。
我名比丘。
比丘之人名破煩惱。
我今不破惡覺煩惱。
雲何當得名為比丘。
世有六處難可值遇。
我今已得。
雲何當令惡覺居心。
何等為六。
一佛世難遇。
二正法難聞。
三怖心難起。
四中國難生。
五人身難得。
六諸根難具。
如是六事難得已得。
是故不應起于惡覺。
菩薩爾時修行如是大涅槃經。
常勤觀察是諸惡心。
一切凡夫不見如是惡心過患故受三覺。
名為受漏。
菩薩見已不受不着放舍不護。
依八聖道推之令去。
斬之令斷。
是故菩薩無有受漏。
雲何當言如來有漏。
以是義故。
如來世尊非是有漏。
況于如來。
是故非漏。
雲何親近漏。
一切凡夫受取衣食卧具醫藥。
為身心樂求如是物造種種惡。
不知過味輪回三趣。
是故名漏。
菩薩摩诃薩見如是過則便遠離。
若須衣時即便受取不為身故但為于法。
不長憍慢心常卑下。
不為嚴飾但為羞恥障諸寒暑惡風惡雨惡蟲蚊虻蠅蚤蝮螫。
雖受飲食心無貪着。
不為身故。
常為正法不為膚體。
但為衆生不為憍慢。
為身力故不為怨害。
為治饑瘡。
雖得上味心無貪着。
受取房舍亦複如是。
貪慢之結不令居心。
為菩提舍遮止結賊。
障惡風雨故受屋舍。
求醫藥者心無貪慢。
但為正法不為壽命。
為常命故。
善男子。
如人病瘡為蘇麨塗以衣裹之。
為出膿血蘇麨塗傅。
為瘡愈故以藥坌之。
為惡風故在深屋中。
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
觀身是瘡故以衣覆。
為九孔膿求索飲食。
為惡風雨受取房舍。
為四毒發求覓醫藥。
菩薩受取四種供養。
為菩提道非為壽命。
何以故。
菩薩摩诃薩作是思惟。
我若不受是四供養。
身則磨滅不得堅牢。
若不堅牢則不忍苦。
若不忍苦則不能得修習善法。
若能忍苦則得修習無量善法。
我若不能堪忍衆苦。
則于苦受生嗔恚心。
于樂受中生貪着心。
若求樂不得則生無明。
是故凡夫于四供養生于有漏。
菩薩摩诃薩能深觀察不生于漏。
是故菩薩名為無漏。
雲何如來當名有漏。
是故如來不名有漏 複次善男子。
一切凡夫雖善護身。
心猶故生于三種惡覺。
以是因緣雖斷煩惱得生非想非非想處。
猶故還堕三惡道中。
善男子。
譬如有人渡于大海垂至彼岸沒水而死。
凡夫之人亦複如是。
垂盡三有還堕三塗。
何以故。
無善覺故。
何等善覺。
所謂六念處。
凡夫之人善心羸劣不善熾盛。
善心羸故慧心薄少。
慧心薄故增長諸漏。
菩薩摩诃薩慧眼清淨見三覺過。
知是三覺有種種患。
常與衆生作三乘怨。
三覺因緣乃令無量凡夫衆生不見佛性。
無量劫中生颠倒心。
謂佛世尊無常樂我唯有一淨。
如來畢竟入于涅槃。
一切衆生無常無樂無我無淨。
颠倒心故言有常樂我淨。
實無三乘。
颠倒心故言有三乘。
一實之道真實不虛。
颠倒心故言無一實。
是三惡覺。
常為諸佛及諸菩薩之所呵責。
是三惡覺常害于我或亦害他。
有是三覺一切諸惡常來随從。
是三覺者即是三縛。
連綴衆生無邊生死。
菩薩摩诃薩常作如是觀察三覺。
菩薩或時有因緣故應生欲覺默然不受。
譬如端正淨潔之人不受一切糞穢不淨。
如熱鐵丸人無受者。
如婆羅門性不受牛肉。
如飽滿人不受惡食。
如轉輪王不與一切旃陀羅等同坐一床。
菩薩摩诃薩惡賤三覺不受不味亦複如是。
何以故。
菩薩思惟。
衆生知我是良福田。
我當雲何受是惡法。
若受惡覺則不任為衆生福田。
我自不言是良福田。
衆生見相便言我是。
我今若起如是惡覺。
則為欺诳一切衆生。
我于往昔以欺诳故。
無量劫中流轉生死堕三惡道。
我若惡心受人信施。
一切天人及五通仙悉當證知而見呵責。
我若惡覺受人信施。
或令施主果報減少或空無報。
我若惡心受檀越施。
則與施主而為怨仇。
一切施主恒于我所起赤子想。
我當雲何欺诳于彼而生怨想。
何以故。
或令施主不得果報或少果報故。
我常自稱為出家人。
夫出家者不應起惡。
若起惡者則非出家。
出家之人身口相應。
若不相應則非出家。
我棄父母兄弟妻子眷屬知識出家修道。
正是修習諸善覺時。
非是修習不善覺時。
譬如有人入海求寶不取真珠直取水精。
亦如有人棄妙音樂遊戲糞穢。
如舍寶女愛念卑陋。
如棄金器而用瓦盂。
如棄甘露服食毒藥。
如舍親舊賢善良醫反從怨憎求藥自療 我亦如是。
舍離大師如來世尊甘露法味。
而服魔怨種種惡覺。
人身難得如優昙花。
我今已得。
如來難值過優昙花。
我今已值。
清淨法寶難得見聞。
我今已聞。
猶如盲龜值浮木孔。
人命不停過于山水。
今日雖存明亦難保。
雲何縱心令住惡法。
壯色不停猶如奔馬。
雲何恃怙而生憍慢。
猶如惡鬼伺求人過。
四大惡鬼亦複如是。
常來伺求我之過失。
雲何當令惡覺發起。
譬如朽宅垂崩之屋。
我命亦爾雲何起惡。
我名沙門。
沙門之人名學善覺。
我今乃起不善之覺。
雲何當得名沙門也。
我名出家。
出家之人名修善道。
我今行惡。
雲何當得名為出家。
我今名為真婆羅門。
婆羅門者名修淨行。
我今乃行不淨惡覺。
雲何當得名婆羅門。
我今亦名刹利大姓。
刹利姓者能除怨敵。
我今不能除惡怨敵。
雲何當得名刹利姓。
我名比丘。
比丘之人名破煩惱。
我今不破惡覺煩惱。
雲何當得名為比丘。
世有六處難可值遇。
我今已得。
雲何當令惡覺居心。
何等為六。
一佛世難遇。
二正法難聞。
三怖心難起。
四中國難生。
五人身難得。
六諸根難具。
如是六事難得已得。
是故不應起于惡覺。
菩薩爾時修行如是大涅槃經。
常勤觀察是諸惡心。
一切凡夫不見如是惡心過患故受三覺。
名為受漏。
菩薩見已不受不着放舍不護。
依八聖道推之令去。
斬之令斷。
是故菩薩無有受漏。
雲何當言如來有漏。
以是義故。
如來世尊非是有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