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經 第十八卷

關燈
況王不爾。

    而當地獄受果報耶。

    先王自作還自受之。

    雲何令王而得殺罪。

    如王所言父王無辜者。

    大王雲何言無。

    夫有罪者則有罪報。

    無惡業者則無罪報。

    汝父先王若無辜罪雲何有報。

    頻婆娑羅于現世中。

    亦得善果及以惡果。

    是故先王亦複不定。

    以不定故殺亦不定。

    殺不定故雲何而言定入地獄 大王。

    衆生狂惑凡有四種。

    一者貪狂。

    二者藥狂。

    三者咒狂。

    四者本業緣狂。

    大王。

    我弟子中有是四狂。

    雖多作惡我終不記是人犯戒。

    是人所作不至三惡。

    若還得心亦不言犯。

    王本貪國逆害父王。

    貪狂心作雲何得罪。

    大王。

    如人酒醉逆害其母。

    既醒寤已心生悔恨。

    當知是業亦不得報。

    王今貪醉非本心作。

    若非本心雲何得罪。

    大王。

    譬如幻師四衢道頭幻作種種男女象馬璎珞衣服愚癡之人謂為真實。

    有智之人知非真有。

    殺亦如是凡夫謂實。

    諸佛世尊知其非真。

    大王。

    譬如山間響聲。

    愚癡之人謂之實聲。

    有智之人知其非真。

    殺亦如是凡夫謂實。

    諸佛世尊知其非真。

    大王。

    如人有怨詐來親附。

    愚癡之人謂為實親。

    智者了達乃知虛詐。

    殺亦如是凡夫謂實。

    諸佛世尊知其非真。

    大王。

    如人執鏡自見面像。

    愚癡之人謂為真面。

    智者了達知其非真。

    殺亦如是凡夫謂實。

    諸佛世尊知其非真。

    大王。

    如熱時炎。

    愚癡之人謂之是水。

    智者了達知其非水。

    殺亦如是凡夫謂實。

    諸佛世尊知其非真。

    大王。

    如乾闼婆城。

    愚癡之人謂為真實。

    智者了達知其非真。

    殺亦如是凡夫謂實。

    諸佛世尊知其非真。

    大王。

    如人夢中受五欲樂。

    愚癡之人謂之為實。

    智者了達知其非真。

    殺亦如是凡夫謂實。

    諸佛世尊知其非真。

    大王。

    殺法殺業殺者殺果及以解脫。

    我皆了之則無有罪。

    王雖知殺雲何有罪。

    大王。

    譬如有人主知典酒如其不飲則亦不醉雖複知火亦不燒燃。

    王亦如是。

    雖複知殺雲何有罪。

    大王。

    有諸衆生于日出時作種種罪。

    于月出時複行劫盜。

    日月不出則不作罪。

    雖因日月令其作罪。

    然此日月實不得罪。

    殺亦如是。

    雖複因王王實無罪。

    大王。

    如王宮中常敕屠羊心初無懼。

    雲何于父。

    獨生懼心。

    雖複人畜尊卑差别。

    寶命重死二俱無異。

    何故于羊心輕無懼。

    于父先王生重憂苦。

    大王。

    世間之人是愛僮仆不得自在。

    為愛所使而行殺害。

    設有果報乃是愛罪。

    王不自在當有何咎。

    大王。

    譬如涅槃非有非無而亦是有。

    殺亦如是雖非有無而亦是有。

    慚愧之人則為非有。

    無慚愧者則為非無。

    受果報者名之為有。

    空見之人則為非有。

    有見之人則為非無。

    有有見者亦名為有。

    何以故。

    有有見者得果報故。

    無有見者則無果報。

    常見之人則為非無。

    無常見者則為非有。

    常常見者不得為無。

    何以故。

    常常見者有惡業果故。

    是故常常見者不得為無。

    以是義故。

    雖非有無而亦是有。

    大王。

    夫衆生者名出入息。

    斷出入息故名為殺。

    諸佛随俗亦說為殺。

    大王。

    色是無常。

    色之因緣亦是無常。

    從無常因生色雲何常。

    乃至識是無常。

    識之因緣亦是無常。

    從無常因生識雲何常。

    以無常故苦。

    以苦故空。

    以空故無我。

    若是無常苦空無我為何所殺。

    殺無常者得常涅槃。

    殺苦得樂。

    殺空得實。

    殺于無我而得真我。

    大王。

    若殺無常苦空無我者則與我同。

    我亦殺于無常苦空無我不入地獄。

    汝雲何入 爾時阿阇世王如佛所說觀色乃至觀識。

    作是觀已即白佛言。

    世尊。

    我今始知色是無常乃至識是無常。

    我本若能如是知者則不作罪。

    世尊。

    我昔曾聞諸佛世尊常為衆生而作父母。

    雖聞是語猶未審定。

    今則定知。

    世尊我亦曾聞。

    須彌山王四寶所成。

    所謂金銀琉璃頗梨若有衆鳥随所集處則同其色。

    雖聞是言亦不審定。

    我今來至佛須彌山則與同色。

    與同色者則知諸法無常苦空無我。

    世尊。

    我見世間從[廿/伊]蘭子生[廿/伊]蘭樹。

    不見[廿/伊]蘭生栴檀樹。

    我今始見從[廿/伊]蘭子生栴檀樹。

    [廿/伊]蘭子者我身是也。

    栴檀樹者即是我心無根信也。

    無根者。

    我初不知恭敬如來不信法僧。

    是名無根。

    世尊。

    我若不遇如來世尊。

    當于無量阿僧祇劫在大地獄受無量苦我今見佛。

    以是見佛所得功德。

    破壞衆生所有一切煩惱惡心 佛言大王。

    善哉善哉。

    我今知汝必能破壞衆生惡心。

    世尊。

    若我審能破壞衆生諸惡心者。

    使我常在阿鼻地獄。

    無量劫中為諸衆生。

    受大苦惱不以為苦。

    爾時摩伽陀國無量人民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以如是等無量人民發大心故。

    阿阇世王所有重罪即得微薄。

    王及夫人後宮婇女悉皆同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爾時阿阇世王語耆婆言。

    耆婆。

    我今未死已得天身。

    舍于短命而得長命。

    舍無常身而得常身。

    令諸衆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即是天身長命常身。

    即是一切諸佛弟子。

    說是語已。

    即以種種寶幢幡蓋香花璎珞微妙伎樂而供養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