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經 第十八卷
關燈
小
中
大
象。
設我當入阿鼻地獄。
冀汝捉持不令我堕。
何以故。
吾昔曾聞得道之人不入地獄 爾時佛告諸大衆言。
阿阇世王猶有疑心。
我今當為作決定心。
爾時會中有一菩薩名持一切。
白佛言。
世尊。
如佛先說一切諸法皆無定相。
所謂色無定相。
乃至涅槃亦無定相。
如來今者雲何而言為阿阇世作決定心。
佛言。
善哉善哉。
善男子。
我今定為阿阇世王作決定心。
何以故。
若王疑心可破壞者。
當知諸法無有定相。
是故我為阿阇世王作決定心。
當知是心為無決定。
善男子。
若彼王心是決定者。
王之逆罪雲何可壞。
以無定相其罪可壞。
是故我為阿阇世王作決定心。
爾時大王即到娑羅雙樹間。
至于佛所仰瞻如來。
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猶如微妙真金之山。
爾時世尊出八種聲告言。
大王。
時阿阇世左右顧視。
此大衆中誰為大王。
我既罪逆又無福德。
如來不應稱為大王。
爾時如來即複喚言。
阿阇世大王。
時王聞已心大歡喜。
即作是言。
如來今日顧命語言。
真知如來于諸衆生大悲憐愍等無差别。
白佛言。
世尊。
我今疑心永無遺餘。
定知如來真是衆生無上大師。
爾時迦葉菩薩語持一切菩薩言。
如來已為阿阇世王作決定心。
爾時阿阇世王即白佛言。
世尊。
假使我今得與梵王釋提桓因坐起飲食猶不欣悅。
得遇如來一言顧命深以欣慶。
爾時阿阇世王即以所持幡蓋香花伎樂供養。
前禮佛足右繞三匝。
禮敬畢已卻坐一面 爾時佛告阿阇世王言。
大王。
今當為汝說正法要。
汝當一心谛聽谛聽。
凡夫常當系心觀身有二十事。
一謂我此身中空無無漏。
二無諸善根本。
三我此生死未得調順。
四堕墜深坑無處不畏。
五以何方便得見佛性。
六雲何修定得見佛性。
七生死常苦無常我淨。
八八難之難難得遠離。
九恒為怨家之所追逐。
十無有一法能遮諸有。
十一于三惡趣未得解脫。
十二具足種種諸惡邪見。
十三亦未造立渡五逆津。
十四生死無際未得其邊。
十五不作諸業不得果報。
十六無有我作他人受果。
十七不作樂因終無樂果。
十八若有造業果終不失。
十九因無明生亦因而死。
二十去來現在常行放逸。
大王。
凡夫之人常于此身當作如是二十種觀。
作是觀已不樂生死。
不樂生死則得止觀。
爾時次第觀心生相。
住相滅相次第觀心生住滅相。
定慧進戒亦複如是。
觀生住滅已。
知心相乃至戒相終不作惡。
無有死畏三惡道畏。
若不系心觀察如是二十事者。
心則放逸無惡不造。
阿阇世言。
如我解佛所說義者。
我從昔來初未曾觀是二十事。
故造衆惡。
造衆惡故則有死畏三惡道畏。
世尊。
自我招殃造茲重惡。
父王無辜橫加逆害。
是二十事設觀不觀。
必定當堕阿鼻地獄。
佛告大王。
一切諸法性相無常無有決定。
王雲何言必定當堕阿鼻地獄。
阿阇世王白佛言。
世尊。
若一切法無定相者。
我之殺罪亦應不定。
若殺定者一切諸法則非不定。
佛言。
大王。
善哉善哉。
諸佛世尊說一切法悉無定相。
王複能知殺亦不定。
是故當知殺無定相。
大王。
如汝。
所言父王無辜橫加逆害者。
何者是父。
但于假名衆生五陰妄生父想。
于十二入十八界中。
何者是父。
若色是父四陰應非。
若四是父色亦應非。
若色非色合為父者無有是處。
何以故。
色與非色性無合故。
大王。
凡夫衆生于是色陰妄生父想。
如是色陰亦不可害。
何以故。
色有十種是十種中唯色一種。
可見可持可稱可量可牽可縛。
雖可見縛其性不住以不住故。
不可得見不可捉持。
不可稱量不可牽縛。
色相如是雲何可殺。
若色是父可殺可害獲罪報者餘九應非。
若九非者則應無罪。
大王。
色有三種。
過去未來現在。
過去現在則不可害。
何以故。
過去過去故。
現在念念滅故。
遮未來故名之為殺。
如是一色或有可殺或不可殺。
有殺不殺色則不定。
若色不定殺亦不定。
殺不定故報亦不定。
雲何說言定入地獄。
大王。
一切衆生所作罪業凡有二種。
一者輕。
二者重。
若心口作則名為輕。
身口心作則名為重。
大王。
心念口說身不作者所得報輕。
大王。
昔日口不敕殺但言刖足。
大王。
若敕侍臣立斬王首。
坐時乃斬猶不得罪。
況王不敕雲何得罪。
王若得罪諸佛世尊亦應得罪何以故。
汝父先王頻婆娑羅。
曾于諸佛種諸善根。
是故今日得居王位。
諸佛若不受其供養則不為王。
若不為王汝則不得為國生害。
若汝殺父當有罪者。
我等諸佛亦應有罪。
若諸佛世尊無得罪者。
汝獨雲何而得罪耶。
大王。
頻婆娑羅往有惡心。
于毗富羅山遊行獵鹿。
周遍圹野悉無所得。
唯見一仙五通具足。
見已即生嗔恚惡心。
我今遊獵所以不得正坐此人。
驅逐令去。
即敕左右而令殺之。
其人臨終生嗔惡心。
退失神通而作誓言。
我實無辜。
汝以心口橫加戮害。
我于來世亦當如是還以心口而害于汝。
時王聞已即生悔心供養死屍。
是王如是尚得輕受不堕地獄。
設我當入阿鼻地獄。
冀汝捉持不令我堕。
何以故。
吾昔曾聞得道之人不入地獄 爾時佛告諸大衆言。
阿阇世王猶有疑心。
我今當為作決定心。
爾時會中有一菩薩名持一切。
白佛言。
世尊。
如佛先說一切諸法皆無定相。
所謂色無定相。
乃至涅槃亦無定相。
如來今者雲何而言為阿阇世作決定心。
佛言。
善哉善哉。
善男子。
我今定為阿阇世王作決定心。
何以故。
若王疑心可破壞者。
當知諸法無有定相。
是故我為阿阇世王作決定心。
當知是心為無決定。
善男子。
若彼王心是決定者。
王之逆罪雲何可壞。
以無定相其罪可壞。
是故我為阿阇世王作決定心。
爾時大王即到娑羅雙樹間。
至于佛所仰瞻如來。
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猶如微妙真金之山。
爾時世尊出八種聲告言。
大王。
時阿阇世左右顧視。
此大衆中誰為大王。
我既罪逆又無福德。
如來不應稱為大王。
爾時如來即複喚言。
阿阇世大王。
時王聞已心大歡喜。
即作是言。
如來今日顧命語言。
真知如來于諸衆生大悲憐愍等無差别。
白佛言。
世尊。
我今疑心永無遺餘。
定知如來真是衆生無上大師。
爾時迦葉菩薩語持一切菩薩言。
如來已為阿阇世王作決定心。
爾時阿阇世王即白佛言。
世尊。
假使我今得與梵王釋提桓因坐起飲食猶不欣悅。
得遇如來一言顧命深以欣慶。
爾時阿阇世王即以所持幡蓋香花伎樂供養。
前禮佛足右繞三匝。
禮敬畢已卻坐一面 爾時佛告阿阇世王言。
大王。
今當為汝說正法要。
汝當一心谛聽谛聽。
凡夫常當系心觀身有二十事。
一謂我此身中空無無漏。
二無諸善根本。
三我此生死未得調順。
四堕墜深坑無處不畏。
五以何方便得見佛性。
六雲何修定得見佛性。
七生死常苦無常我淨。
八八難之難難得遠離。
九恒為怨家之所追逐。
十無有一法能遮諸有。
十一于三惡趣未得解脫。
十二具足種種諸惡邪見。
十三亦未造立渡五逆津。
十四生死無際未得其邊。
十五不作諸業不得果報。
十六無有我作他人受果。
十七不作樂因終無樂果。
十八若有造業果終不失。
十九因無明生亦因而死。
二十去來現在常行放逸。
大王。
凡夫之人常于此身當作如是二十種觀。
作是觀已不樂生死。
不樂生死則得止觀。
爾時次第觀心生相。
住相滅相次第觀心生住滅相。
定慧進戒亦複如是。
觀生住滅已。
知心相乃至戒相終不作惡。
無有死畏三惡道畏。
若不系心觀察如是二十事者。
心則放逸無惡不造。
阿阇世言。
如我解佛所說義者。
我從昔來初未曾觀是二十事。
故造衆惡。
造衆惡故則有死畏三惡道畏。
世尊。
自我招殃造茲重惡。
父王無辜橫加逆害。
是二十事設觀不觀。
必定當堕阿鼻地獄。
佛告大王。
一切諸法性相無常無有決定。
王雲何言必定當堕阿鼻地獄。
阿阇世王白佛言。
世尊。
若一切法無定相者。
我之殺罪亦應不定。
若殺定者一切諸法則非不定。
佛言。
大王。
善哉善哉。
諸佛世尊說一切法悉無定相。
王複能知殺亦不定。
是故當知殺無定相。
大王。
如汝。
所言父王無辜橫加逆害者。
何者是父。
但于假名衆生五陰妄生父想。
于十二入十八界中。
何者是父。
若色是父四陰應非。
若四是父色亦應非。
若色非色合為父者無有是處。
何以故。
色與非色性無合故。
大王。
凡夫衆生于是色陰妄生父想。
如是色陰亦不可害。
何以故。
色有十種是十種中唯色一種。
可見可持可稱可量可牽可縛。
雖可見縛其性不住以不住故。
不可得見不可捉持。
不可稱量不可牽縛。
色相如是雲何可殺。
若色是父可殺可害獲罪報者餘九應非。
若九非者則應無罪。
大王。
色有三種。
過去未來現在。
過去現在則不可害。
何以故。
過去過去故。
現在念念滅故。
遮未來故名之為殺。
如是一色或有可殺或不可殺。
有殺不殺色則不定。
若色不定殺亦不定。
殺不定故報亦不定。
雲何說言定入地獄。
大王。
一切衆生所作罪業凡有二種。
一者輕。
二者重。
若心口作則名為輕。
身口心作則名為重。
大王。
心念口說身不作者所得報輕。
大王。
昔日口不敕殺但言刖足。
大王。
若敕侍臣立斬王首。
坐時乃斬猶不得罪。
況王不敕雲何得罪。
王若得罪諸佛世尊亦應得罪何以故。
汝父先王頻婆娑羅。
曾于諸佛種諸善根。
是故今日得居王位。
諸佛若不受其供養則不為王。
若不為王汝則不得為國生害。
若汝殺父當有罪者。
我等諸佛亦應有罪。
若諸佛世尊無得罪者。
汝獨雲何而得罪耶。
大王。
頻婆娑羅往有惡心。
于毗富羅山遊行獵鹿。
周遍圹野悉無所得。
唯見一仙五通具足。
見已即生嗔恚惡心。
我今遊獵所以不得正坐此人。
驅逐令去。
即敕左右而令殺之。
其人臨終生嗔惡心。
退失神通而作誓言。
我實無辜。
汝以心口橫加戮害。
我于來世亦當如是還以心口而害于汝。
時王聞已即生悔心供養死屍。
是王如是尚得輕受不堕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