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經 第十八卷

關燈
與亡者行住坐起攜手食啖。

    毒蛇滿路而從中過。

    或複夢與被發女人共相抱持。

    多羅樹葉以為衣服。

    乘壞驢車正南而遊。

    是人夢已心生愁惱。

    以愁惱故身病愈增。

    以病增故諸家親屬遣使命醫。

    所可遣使形體缺短根不具足。

    頭蒙塵土著弊壞衣載故壞車。

    語彼醫言。

    速疾上車。

    爾時良醫即自思惟。

    今見是使相貌不吉。

    當知病者難可療治。

    複作是念使雖不吉複當占日。

    為可治不。

    若四日六日八日十二日十四日。

    如是日者病亦難治。

    複作是念。

    日雖不吉複當占星。

    為可治不。

    若是火星金星昴星閻羅王星濕星滿星。

    如是星時病亦難治。

    複作是念。

    星雖不吉複當觀時。

    若是秋時冬時及日入時夜半時月入時。

    當知是病亦難可治。

    複作是念。

    如是衆相雖複不吉或定不定。

    當觀病人。

    若有福德皆可療治。

    若無福德雖吉何益。

    思惟是已。

    尋與使俱在路複念。

    若彼病者有長壽相則可療治。

    短壽相者則不可治。

    即于前路見二小兒。

    相牽鬥诤捉頭拔發瓦石刀杖共相撩打。

    見人持火自然殄滅。

    或見有人斫伐樹木。

    或複見人手曳皮革随路而行。

    或見道路有遺落物。

    或見有人執持空器。

    或見沙門獨行無侶。

    複見虎狼烏鹫野狐。

    見是事已複作是念。

    所遣使人乃至道路所見諸相悉皆不祥。

    當知病者定難療治。

    複作是念。

    我若不往則非良師。

    如其往者不可救療。

    複更念言。

    如是衆相。

    雖複不祥。

    且當舍置往至病所。

    思惟是已複于前路聞如是聲。

    所謂亡失死喪崩破壞折剝脫堕墜焚燒不來。

    不可療治不能拔濟。

    複聞南方有飛鳥聲。

    所謂烏鹫舍利鳥聲。

    若狗若鼠野狐豬兔。

    聞是聲已複作是念。

    當知病者難可療治。

    爾時即入病人舍宅見彼病人。

    數寒數熱骨節疼痛。

    目赤流淚耳聲聞外。

    咽喉結痛舌上裂破。

    其色正黑。

    頭不自勝。

    體枯無汗。

    大小便利擁隔不通。

    身卒肥大紅赤異常。

    語聲不均或粗或細。

    舉體斑駁異色青黃。

    其腹脹滿言語不了。

    醫見是已問瞻病言。

    病者昨來意志雲何。

    答言。

    大師。

    其人本來敬信三寶及以諸天。

    今者變異敬信情息。

    本憙惠施今者悭吝。

    本性少食今則過多。

    本性敝惡今則和善。

    本性慈孝恭敬父母。

    今于父母無恭敬心。

    醫聞是已即前嗅之。

    優缽羅香沉水雜香畢迦多香多伽羅香多摩羅跋香郁金香栴檀香。

    炙肉臭蒱桃酒臭燒筋骨臭魚臭糞臭。

    知香臭已即前觸身。

    覺身細軟猶如缯綿劫貝[沙/糸]花。

    或[革*卬]如石。

    或冰如冷。

    或熱如火。

    或澀如沙。

    爾時良醫見如是等種種相已。

    定知病者必死不疑。

    然不定言是人當死。

    語瞻病者。

    吾今遽務明當更來。

    随其所須恣意勿遮即便還家。

    明日使到複語使言。

    我事未訖兼未合藥。

    智者當知。

    如是病者必死不疑。

    大王。

    世尊亦爾。

    于一闡提輩善知根性而為說法。

    何以故。

    若不為說一切凡夫當言如來無大慈悲。

    有慈悲者名一切智。

    若無慈悲雲何說言一切智人。

    是故如來為一闡提而演說法。

    大王。

    如來世尊見諸病者常施法藥。

    病者不服非如來咎。

    大王。

    一闡提輩分别有二。

    一者得現在善根。

    二者得後世善根。

    如來善知一闡提輩。

    能于現在得善根者。

    則為說法。

    後世得者亦為說法。

    今雖無益作後世因。

    是故如來為一闡提演說法要。

    一闡提者複有二種。

    一者利根。

    二者中根。

    利根之人于現在世能得善根。

    中根之人後世則得。

    諸佛世尊不空說法。

    大王。

    譬如淨人墜堕圊廁有善知識見而愍之尋前捉發而拔出之。

    諸佛如來亦複如是見諸衆生堕三惡道。

    方便救濟令得出離。

    是故如來為一闡提而演說法。

    王語耆婆。

    若使如來審如是者。

    明當選擇良日吉星然後乃往。

    耆婆白王。

    大王。

    如來法中無有選擇良日吉星。

    大王。

    如重病人猶不看日時節吉兇唯求良醫。

    王今病重求佛良醫。

    不應選擇良時好日。

    大王。

    如栴檀火及[廿/伊]蘭火二俱燒相無有異也。

    吉日兇日亦複如是。

    若到佛所俱得滅罪。

    唯願大王。

    今日速往。

    爾時大王即命一臣名曰吉祥。

    而告之言。

    大臣當知。

    吾今欲往佛世尊所。

    速辦所須供養之具。

    臣言。

    大王。

    善哉善哉。

    所須供具一切悉有。

    阿阇世王與其夫人。

    嚴駕車乘一萬二千。

    姝壯大象其數五萬。

    一一象上各載三人。

    赍持幡蓋花香伎樂。

    種種供具無不備足。

    導從馬騎有十八萬。

    摩伽陀國所有人民。

    尋從王者其數足滿五十八萬。

    爾時拘屍那城所有大衆滿十二由旬。

    悉皆遙見阿阇世王與其眷屬尋路而來。

    爾時佛告諸大衆言。

    一切衆生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近因緣者。

    莫先善友。

    何以故。

    阿阇世王若不随順耆婆語者。

    來月七日必定命終堕阿鼻獄。

    是故近因莫若善友。

    阿阇世王複于前路。

    聞舍婆提毗流離王乘船入海遇火而死。

    瞿伽離比丘生身入地至阿鼻獄。

    須那刹多作種種惡到于佛所衆罪得滅。

    聞是語已語耆婆言。

    吾今雖聞如是二言猶未審定。

    汝來耆婆。

    吾欲與汝同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