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經 第十六卷

關燈
世尊。

    我亦知是大涅槃經甚奇甚特不可思議。

    佛法衆僧不可思議。

    菩薩菩提大涅槃經亦不可思議。

    世尊。

    以何義故複言菩薩不可思議。

    善男子。

    菩薩摩诃薩無有教者。

    而能自發菩提之心。

    既發心已勤修精進。

    正使大火焚燒身首。

    終不求救舍念法心。

    何以故。

    菩薩摩诃薩常自思惟。

    我于無量阿僧祇劫。

    或在地獄餓鬼畜生人中天上。

    為諸結火之所燒然。

    初不曾得一決定法。

    決定法者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我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終不護惜身心與命。

    我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正使碎身猶如微塵。

    終不放舍勤精進也。

    何以故。

    勤進之心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

    善男子。

    如是菩薩未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乃能如是不惜身命。

    況複見已是故菩薩不可思議。

    又複不可思議。

    菩薩摩诃薩所見生死無量過患。

    非是聲聞緣覺所及。

    雖知生死無量過惡。

    為衆生故于中受苦不生厭離。

    是故複名不可思議。

    菩薩摩诃薩為衆生故。

    雖在地獄受諸苦惱如三禅樂。

    是故複名不可思議。

    善男子。

    譬如長者其家失火。

    長者見已從舍而出。

    諸子在後未脫火難。

    長者爾時定知火害。

    為諸子故旋還赴救不顧其難。

    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

    雖知生死多諸過惡。

    為衆生故處之不厭。

    是故複名不可思議。

    善男子。

    無量衆生發菩提心。

    見生死中多諸過惡。

    心即退沒或為聲聞或為緣覺。

    若有菩薩聞是經者。

    終不退失菩提之心而為聲聞辟支佛也。

    如是菩薩雖複未階初不動地。

    而心堅固無有退沒。

    是故複名不可思議。

    善男子。

    若有人言我能浮渡大海之水。

    如是之言可思議不。

    世尊。

    如是之言或可思議。

    或不可思議。

    何以故。

    若人渡者則不可思議。

    阿修羅渡則可思議。

    善男子。

    我亦不說阿修羅也。

    正說人耳。

    世尊。

    人中亦有可思議者不可思議者。

    世尊。

    人亦二種。

    一者聖人。

    二者凡夫。

    凡夫之人則不可思議。

    賢聖之人則可思議。

    善男子。

    我說凡夫不說聖人。

    世尊。

    若凡夫人實不可思議。

    善男子。

    凡夫之人實不能渡大海水也。

    如是菩薩實能渡于生死大海。

    是故複名不可思議。

    善男子。

    若有人能以藕根絲懸須彌山。

    可思議不。

    不也世尊。

    善男子。

    菩薩摩诃薩于一念頃悉能稱量一切生死。

    是故複名不可思議。

    善男子。

    菩薩摩诃薩已于無量阿僧祇劫。

    常觀生死無常無我無樂無淨。

    而為衆生分别演說常樂我淨。

    雖如是說然非邪見。

    是故複名不可思議。

    善男子。

    如人入水水不能溺。

    入大猛火火不能燒。

    如是之事不可思議。

    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

    雖處生死不為生死之所惱害。

    是故複名不可思議。

    善男子。

    人有三品。

    謂上中下。

    下品之人初入胎時作是念言。

    我今處廁衆穢歸處。

    如死屍間衆棘刺中大黑闇處。

    初出胎時複作是念。

    我今出廁出衆穢處。

    乃至出于大黑闇處。

    中品之人作是念言。

    我今入于衆樹林中清淨河中房室舍宅。

    出時亦爾。

    上品之人作是念言。

    我升殿堂在花林間。

    乘馬乘象登陟高山。

    出時亦爾。

    菩薩摩诃薩初入胎時自知入胎住時知住出時知出。

    終不生于貪嗔之心。

    而未得階初住地也。

    是故複名不可思議。

    善男子。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實不可以譬喻為比。

    善男子。

    心亦不可以方喻為比。

    而皆可說。

    菩薩摩诃薩無有師咨受學之處。

    而能得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得是法已心無悭吝。

    常為衆生而演說之。

    是故複名不可思議。

    善男子。

    菩薩摩诃薩有身遠離非口。

    有口遠離非身。

    有非身口而亦遠離。

    身遠離者謂離殺盜淫。

    是名身遠離非口。

    口遠離者謂離妄語兩舌惡口無義語。

    是名口遠離非身。

    非身非口是遠離者所謂遠離貪欲嗔恚邪見。

    善男子。

    是名非身非口而是遠離。

    善男子。

    菩薩摩诃薩不見一法是身是業及與離主。

    而亦有離。

    是故複名不可思議。

    口亦如是。

    善男子從身離身。

    從口離口從慧遠離非身非口善男子。

    實有此慧。

    然不能令菩薩遠離。

    何以故。

    善男子。

    無有一法能壞能作。

    有為法性異生異滅。

    是故此慧不能遠離。

    善男子。

    慧不能破。

    火不能燒水不能爛風不能動地不能持。

    生不能生老不能老住不能住壞不能壞。

    貪不能貪嗔不能嗔癡不能癡。

    以有為性異生異滅故。

    菩薩摩诃薩終不生念。

    我以此慧破諸煩惱。

    而自說言我破煩惱。

    雖作是說非是虛妄。

    是故複名不可思議。

    迦葉複言。

    世尊。

    我今始知菩薩摩诃薩不可思議。

    佛法衆僧大涅槃經。

    及受持者菩提涅槃不可思議。

    世尊。

    無上佛法當久近住幾時而滅。

    善男子。

    若大涅槃經乃至有是五行。

    所謂聖行梵行天行病行嬰兒行。

    若我弟子有能受持讀誦書寫演說其義。

    為諸衆生之所恭敬尊重贊歎種種供養。

    當知爾時佛法未滅。

    善男子。

    若大涅槃經具足流布。

    當爾之時我諸弟子。

    多犯禁戒造作衆惡不能敬信如是經典。

    以不信故不能受持讀誦書寫解說其義。

    不為衆人之所恭敬乃至供養。

    見受持者輕毀诽謗。

    汝是六師非佛弟子。

    當知佛法将滅不久。

    迦葉菩薩複白佛言。

    世尊。

    我親從佛聞如是義。

    迦葉佛法住世七日然後滅盡。

    世尊。

    迦葉如來有是經不如其有者雲何言滅。

    如其無者雲何說言大涅槃經是諸如來秘密之藏。

    佛言。

    善男子。

    我先說言。

    唯有文殊乃解是義。

    今當重說。

    至心谛聽。

    善男子。

    諸佛世尊有二種法。

    一者世法。

    二者第一義法。

    世法可滅。

    第一義法則不壞滅。

    複有二種。

    一者無常無我無樂無淨。

    二者常樂我淨。

    無常無我無樂無淨則有壞滅。

    常樂我淨則無壞滅。

    複有二種。

    一者二乘所持。

    二者菩薩所持。

    二乘所持則有壞滅。

    菩薩所持則無壞滅。

    複有二種。

    一者外。

    二者内。

    外法者則有壞滅。

    内法者則無壞滅。

    複有二種。

    一者有為。

    二者無為。

    有為之法則有壞滅。

    無為之法無有壞滅。

    複有二種。

    一者可得。

    二者不可得。

    可得之法則有壞滅。

    不可得者無有壞滅。

    複有二種。

    一者共法。

    二者不共共法壞滅。

    不共之法無有壞滅。

    複有二種。

    一者人中。

    二者天中。

    人中壞滅。

    天無壞滅。

    複有二種。

    一者十一部經。

    二者方等經。

    十一部經則有壞滅。

    方等經典無有壞滅。

    善男子。

    若我弟子受持讀誦書寫解說方等經典。

    恭敬供養尊重贊歎。

    當知爾時佛法不滅。

    善男子。

    汝向所問。

    迦葉如來有是經不者。

    善男子。

    大涅槃經悉是一切諸佛秘藏。

    何以故。

    諸佛雖有十一部經。

    不說佛性。

    不說如來常樂我淨。

    諸佛世尊永不畢竟入于涅槃。

    是故此經名為如來秘密之藏。

    十一部經所不說故。

    故名為藏。

    如人七寶。

    不出外用名之為藏。

    善男子。

    是人所以藏積此物為未來事故。

    何等未來事。

    所謂谷貴賊來侵國。

    值遇惡王為用贖命。

    道路急難财難得時乃當出用。

    善男子。

    諸佛如來秘密之藏亦複如是。

    為未來世諸惡比丘。

    畜不淨物。

    為四衆說如來畢竟入于涅槃。

    讀誦世典不敬佛經。

    如是等惡現于世時。

    如來為欲滅是諸惡令得遠離邪命利養。

    如來則為演說是經。

    若是經典秘密之藏滅不現時。

    當知爾時佛法則滅。

    善男子。

    大涅槃經常不變易。

    雲何難言迦葉佛時有是經不。

    善男子。

    迦葉佛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