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經 第十三卷
關燈
小
中
大
于此間拘屍那城轉大法輪。
善男子。
極下根者如來終不為轉法輪。
極下根者即一闡提。
複次善男子。
求佛道者複有二種。
一中精進。
二上精進。
于波羅[木*奈]為中精進轉于法輪。
今于此間拘屍那城為上精進轉大法輪。
複次善男子。
我昔于彼波羅[木*奈]城初轉法輪。
八萬天人得須陀洹果。
今于此間拘屍那城。
八十萬億人不退轉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複次善男子。
波羅[木*奈]城大梵天王稽首請我轉于法輪。
今于此間拘屍那城。
迦葉菩薩稽首請我轉大法輪。
複次善男子。
我昔于彼波羅[木*奈]城轉法輪時。
說無常苦空無我今于此間拘屍那城轉法輪時說常樂我淨 複次善男子。
我昔于彼波羅[木*奈]城轉法輪時。
所出音聲聞于梵天。
如來今于拘屍那城轉法輪時。
所出音聲遍于東方二十恒河沙等諸佛世界。
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複如是。
複次善男子。
諸佛世尊凡有所說。
皆悉名為轉法輪也。
善男子。
譬如聖王所有輪寶未降伏者能令降伏已降伏者能令安隐。
善男子。
諸佛世尊凡所說法亦複如是。
無量煩惱未調伏者能令調伏。
已調伏者令生善根。
善男子。
譬如聖王所有輪寶則能消滅一切怨賊。
如來演法亦複如是。
能令一切諸煩惱賊皆悉寂靜。
複次善男子。
譬如聖王所有輪寶上下回轉。
如來說法亦複如是能令下趣諸惡衆生上生人天乃至佛道。
善男子。
是故汝今不應贊言如來于此更轉法輪。
爾時文殊師利白佛言。
世尊。
我于此義非為不知。
所以問者。
為欲利益諸衆生故。
世尊。
我已久知。
轉法輪者實是諸佛如來境界。
非是聲聞緣覺所及。
爾時世尊告迦葉菩薩。
善男子。
是名菩薩住于大乘大涅槃經所行聖行 迦葉菩薩白佛言。
世尊。
複以何義名為聖行。
善男子。
聖名諸佛世尊。
以是義故名為聖行。
世尊。
若是諸佛之所行者。
則非聲聞緣覺菩薩所能修行。
善男子。
是諸世尊安住于此大般涅槃。
而作如是開示分别演說其義。
以是義故名曰聖行。
聲聞緣覺及諸菩薩。
如是聞已則能奉行。
故名聖行。
善男子。
是菩薩摩诃薩得是行已。
則得住于無所畏地。
善男子。
若有菩薩得住如是無所畏地。
則不複畏貪恚愚癡生老病死。
亦複不畏惡道地獄畜生餓鬼。
善男子。
惡有二種。
一者阿修羅。
二者人中。
人中有三種惡。
一者一闡提。
二者诽謗方等經典。
三者犯四重禁善男子。
住是地中諸菩薩等。
終不畏堕如是惡中。
亦複不畏沙門婆羅門外道邪見天魔波旬。
亦複不畏受二十五有。
是故此地名無所畏。
善男子。
菩薩摩诃薩住無畏地。
得二十五三昧壞二十五有。
善男子。
得無垢三昧能壞地獄有。
得無退三昧能壞畜生有。
得心樂三昧能壞餓鬼有。
得歡喜三昧能壞阿修羅有。
得日光三昧能斷弗婆提有。
得月光三昧能斷瞿耶尼有。
得熱炎三昧能斷郁單越有。
得如幻三昧能斷閻浮提有。
得一切法不動三昧能斷四天處有。
得難伏三昧能斷三十三天處有。
得悅意三昧能斷炎摩天有。
得青色三昧能斷兜率天有。
得黃色三昧能斷化樂天有。
得赤色三昧能斷他化自在天有。
得白色三昧能斷初禅有。
得種種三昧能斷大梵王有。
得雙三昧能斷二禅有。
得雷音三昧能斷三禅有。
得澍雨三昧能斷四禅有。
得如虛空三昧能斷無想有。
得照鏡三昧能斷淨居阿那含有。
得無礙三昧能斷空處有。
得常三昧能斷識處有。
得樂三昧能斷不用處有。
得我三昧能斷非想非非想處有。
善男子。
是名菩薩得二十五三昧斷二十五有。
善男子。
如是二十五三昧名諸三昧王。
善男子。
菩薩摩诃薩入如是等諸三昧王。
若欲吹壞須彌山王。
随意即能。
欲知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衆生心之所念。
亦悉能知。
欲以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衆生内于己身一毛孔中。
随意即能。
亦令衆生無迫迮想。
若欲化作無量衆生悉令充滿三千大千世界中者。
亦能随意。
欲分一身以為多身複合多身以為一身。
雖作如是心無所著猶如蓮花。
善男子。
菩薩摩诃薩得入如是三昧王已。
即得住于自在之地。
菩薩得住是自在地。
得自在力随欲生處即得往生。
善男子。
譬如聖王領四天下随意所行無能障礙。
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
一切生處若欲生者随意往生。
善男子。
菩薩摩诃薩若見地獄一切衆生有可化令住善根者。
菩薩即往而生其中。
菩薩雖生非本業果。
菩薩摩诃薩住自在地力因緣故而生其中。
善男子。
菩薩摩诃薩雖在地獄。
不受熾然碎身等苦。
善男子。
菩薩摩诃薩所可成就。
如是功德無量無邊。
百千萬億尚不可說。
何況諸佛所有功德而當可說 爾時衆中有一菩薩。
名曰無垢藏王。
有大威德成就神通。
得大總持三昧具足得無所畏。
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
長跪合掌白佛言。
世尊。
如佛所說。
諸佛菩薩所可成就。
功德智慧無量無邊。
百千萬億實不可說。
我意猶謂。
故不如是大乘經典。
何以故。
因是大乘方等經力故。
能出生諸佛世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時佛贊言。
善哉善哉。
善男子。
如是如是。
如汝所說。
是諸大乘方等經典。
雖複成就無量功德。
欲比是經不得為喻。
百倍千倍百千萬億倍。
乃至
善男子。
極下根者如來終不為轉法輪。
極下根者即一闡提。
複次善男子。
求佛道者複有二種。
一中精進。
二上精進。
于波羅[木*奈]為中精進轉于法輪。
今于此間拘屍那城為上精進轉大法輪。
複次善男子。
我昔于彼波羅[木*奈]城初轉法輪。
八萬天人得須陀洹果。
今于此間拘屍那城。
八十萬億人不退轉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複次善男子。
波羅[木*奈]城大梵天王稽首請我轉于法輪。
今于此間拘屍那城。
迦葉菩薩稽首請我轉大法輪。
複次善男子。
我昔于彼波羅[木*奈]城轉法輪時。
說無常苦空無我今于此間拘屍那城轉法輪時說常樂我淨 複次善男子。
我昔于彼波羅[木*奈]城轉法輪時。
所出音聲聞于梵天。
如來今于拘屍那城轉法輪時。
所出音聲遍于東方二十恒河沙等諸佛世界。
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複如是。
複次善男子。
諸佛世尊凡有所說。
皆悉名為轉法輪也。
善男子。
譬如聖王所有輪寶未降伏者能令降伏已降伏者能令安隐。
善男子。
諸佛世尊凡所說法亦複如是。
無量煩惱未調伏者能令調伏。
已調伏者令生善根。
善男子。
譬如聖王所有輪寶則能消滅一切怨賊。
如來演法亦複如是。
能令一切諸煩惱賊皆悉寂靜。
複次善男子。
譬如聖王所有輪寶上下回轉。
如來說法亦複如是能令下趣諸惡衆生上生人天乃至佛道。
善男子。
是故汝今不應贊言如來于此更轉法輪。
爾時文殊師利白佛言。
世尊。
我于此義非為不知。
所以問者。
為欲利益諸衆生故。
世尊。
我已久知。
轉法輪者實是諸佛如來境界。
非是聲聞緣覺所及。
爾時世尊告迦葉菩薩。
善男子。
是名菩薩住于大乘大涅槃經所行聖行 迦葉菩薩白佛言。
世尊。
複以何義名為聖行。
善男子。
聖名諸佛世尊。
以是義故名為聖行。
世尊。
若是諸佛之所行者。
則非聲聞緣覺菩薩所能修行。
善男子。
是諸世尊安住于此大般涅槃。
而作如是開示分别演說其義。
以是義故名曰聖行。
聲聞緣覺及諸菩薩。
如是聞已則能奉行。
故名聖行。
善男子。
是菩薩摩诃薩得是行已。
則得住于無所畏地。
善男子。
若有菩薩得住如是無所畏地。
則不複畏貪恚愚癡生老病死。
亦複不畏惡道地獄畜生餓鬼。
善男子。
惡有二種。
一者阿修羅。
二者人中。
人中有三種惡。
一者一闡提。
二者诽謗方等經典。
三者犯四重禁善男子。
住是地中諸菩薩等。
終不畏堕如是惡中。
亦複不畏沙門婆羅門外道邪見天魔波旬。
亦複不畏受二十五有。
是故此地名無所畏。
善男子。
菩薩摩诃薩住無畏地。
得二十五三昧壞二十五有。
善男子。
得無垢三昧能壞地獄有。
得無退三昧能壞畜生有。
得心樂三昧能壞餓鬼有。
得歡喜三昧能壞阿修羅有。
得日光三昧能斷弗婆提有。
得月光三昧能斷瞿耶尼有。
得熱炎三昧能斷郁單越有。
得如幻三昧能斷閻浮提有。
得一切法不動三昧能斷四天處有。
得難伏三昧能斷三十三天處有。
得悅意三昧能斷炎摩天有。
得青色三昧能斷兜率天有。
得黃色三昧能斷化樂天有。
得赤色三昧能斷他化自在天有。
得白色三昧能斷初禅有。
得種種三昧能斷大梵王有。
得雙三昧能斷二禅有。
得雷音三昧能斷三禅有。
得澍雨三昧能斷四禅有。
得如虛空三昧能斷無想有。
得照鏡三昧能斷淨居阿那含有。
得無礙三昧能斷空處有。
得常三昧能斷識處有。
得樂三昧能斷不用處有。
得我三昧能斷非想非非想處有。
善男子。
是名菩薩得二十五三昧斷二十五有。
善男子。
如是二十五三昧名諸三昧王。
善男子。
菩薩摩诃薩入如是等諸三昧王。
若欲吹壞須彌山王。
随意即能。
欲知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衆生心之所念。
亦悉能知。
欲以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衆生内于己身一毛孔中。
随意即能。
亦令衆生無迫迮想。
若欲化作無量衆生悉令充滿三千大千世界中者。
亦能随意。
欲分一身以為多身複合多身以為一身。
雖作如是心無所著猶如蓮花。
善男子。
菩薩摩诃薩得入如是三昧王已。
即得住于自在之地。
菩薩得住是自在地。
得自在力随欲生處即得往生。
善男子。
譬如聖王領四天下随意所行無能障礙。
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
一切生處若欲生者随意往生。
善男子。
菩薩摩诃薩若見地獄一切衆生有可化令住善根者。
菩薩即往而生其中。
菩薩雖生非本業果。
菩薩摩诃薩住自在地力因緣故而生其中。
善男子。
菩薩摩诃薩雖在地獄。
不受熾然碎身等苦。
善男子。
菩薩摩诃薩所可成就。
如是功德無量無邊。
百千萬億尚不可說。
何況諸佛所有功德而當可說 爾時衆中有一菩薩。
名曰無垢藏王。
有大威德成就神通。
得大總持三昧具足得無所畏。
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
長跪合掌白佛言。
世尊。
如佛所說。
諸佛菩薩所可成就。
功德智慧無量無邊。
百千萬億實不可說。
我意猶謂。
故不如是大乘經典。
何以故。
因是大乘方等經力故。
能出生諸佛世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時佛贊言。
善哉善哉。
善男子。
如是如是。
如汝所說。
是諸大乘方等經典。
雖複成就無量功德。
欲比是經不得為喻。
百倍千倍百千萬億倍。
乃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