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經 第十一卷
關燈
小
中
大
種死。
一放逸死。
二破戒死。
三壞命根死。
何等名為放逸死。
若有诽謗大乘方等般若波羅蜜。
是名放逸死。
何等名為破戒死耶。
毀犯去來現在諸佛所制禁戒。
是名破戒死。
何等名為壞命根死。
舍五陰身。
是名壞命根死。
如是名曰死為大苦。
何等名為愛别離苦。
所愛之物破壞離散。
所愛之物破壞離散亦有二種。
一者人中五陰壞。
二者天中五陰壞。
如是人天所愛五陰分别校計有無量種。
是名愛别離苦。
何等名為怨憎會苦。
所不愛者而共聚集。
所不愛者而共聚集亦有三種。
所謂地獄餓鬼畜生。
如是三趣分别挍計有無量種。
如是則名怨憎會苦。
何等名為求不得苦。
求不得苦亦有二種。
一者所悕望處求不能得。
二者多用功力不得果報。
如是則名求不得苦。
何等名為五盛陰苦。
五盛陰苦者。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
愛别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
是故名為五盛陰苦。
迦葉。
生之根本凡有如是七種之苦。
老苦乃至五盛陰苦。
迦葉。
夫衰老者非一切有。
佛及諸天一向定無。
人中不定或有或無。
迦葉。
三界受身無不有生。
老不必定。
是故一切生為根本。
迦葉。
世間衆生颠倒覆心。
貪着生相厭患老死。
菩薩不爾觀于初生已見過患。
迦葉。
如有女人入于他舍。
是女端正顔貌美麗。
以好璎珞莊嚴其身。
主人見已即便問言。
汝字何等系屬于誰。
女人答言。
我身即是功德大天。
主人問言。
汝所至處為何所作。
女天答言。
我所至處。
能與種種金銀琉璃頗梨真珠珊瑚虎珀車磲馬瑙象馬車乘奴婢仆使。
主人聞已心生歡喜踴躍無量。
我今福德故令汝來至我舍宅。
即便燒香散花供養恭敬禮拜。
複于門外更見一女。
其形醜陋衣裳弊壞多諸垢膩。
皮膚皴裂其色艾白。
見已問言。
汝字何等系屬于誰。
女人答言。
我字黑闇。
複問何故名為黑闇。
女人答言。
我所行處。
能令其家所有财寶一切衰耗。
主人聞已即持利刀。
作如是言。
汝若不去當斷汝命。
女人答言。
汝甚愚癡無有智慧。
主人問言。
何故名我癡無智慧。
女人答言。
汝家中者即是我姊。
我常與姊進止共俱。
汝若驅我亦當驅姊。
主人還入問功德天。
外有一女雲是汝妹。
實為是不。
功德天言。
實是我妹。
我與此妹行住共俱。
未曾相離随所住處。
我常作好彼常作惡我作利益彼作衰損。
若愛我者亦應愛彼。
若見恭敬亦應敬彼。
主人即言。
若有如是好惡事者。
我皆不用各随意去。
是時二女便共相将還其所止。
爾時主人見其還去。
心生歡喜踴躍無量。
是時二女複共相随至一貧家。
貧人見已心生歡喜。
即請之言。
從今已往願汝二人常住我家。
功德天言。
我等先已。
為他所驅。
汝複何緣俱請我住。
貧人答言。
汝今念我。
我以汝故複當敬彼。
是故俱請令住我家。
迦葉。
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
不願生天以生當有老病死故。
是以俱棄曾無受心。
凡夫愚人不知老病死等過患。
是故貪受生死二法。
複次迦葉。
如婆羅門幼稚童子為饑所逼。
見人糞中有庵羅果即便取之。
有智見已呵責之言。
汝婆羅門種姓清淨。
何故取是糞中穢菓。
童子聞已赮然有愧。
即答之言。
我實不食。
為欲洗淨還棄舍之。
智者語言。
汝大愚癡。
若還棄者本不應取。
善男子。
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
于此生分不受不舍。
如彼智者呵責童子。
凡夫之人欣生惡死。
如彼童子取菓還棄。
複次迦葉。
譬如有人四衢道頭器盛滿食色香味具而欲賣之。
有人遠來饑虛羸乏。
見其飯食色香味具。
即指問言。
此是何物。
食主答言。
此是上食色香味具。
若食此食得色得力。
能除饑渴得見諸天。
唯有一患所謂命終。
是人聞已即作是念。
我今不用色力見天。
亦不用死。
即作是言。
食是食已若命終者。
汝今何為于此賣之。
食主答言。
有智之人終不肯買。
唯有愚人不知是事。
多與我價貪而食之。
善男子。
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
不願生天得色得力見于諸天。
何以故。
以其不免諸苦惱故。
凡夫愚癡随有生處皆悉貪愛。
以其不見老病死故。
複次善男子。
譬如毒樹根能殺人枝幹莖節皮葉花實悉亦能殺。
善男子。
二十五有受生之處。
所受五陰亦複如是一切能殺。
複次迦葉。
譬如糞穢多少俱臭。
善男子。
生亦如是。
設壽八萬下至十歲俱亦受苦。
複次迦葉。
譬如崄岸上有草覆于彼岸邊多有甘露。
若有食者壽天千年。
永除諸病安隐快樂。
凡夫愚人貪其味故。
不知其下有大深坑。
即前欲取不覺腳跌堕坑而死。
智者知已舍離遠去。
善男子。
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
尚不欲受天上妙食。
況複人中。
凡夫之人乃于地獄吞啖鐵丸。
況複人天上妙肴馔而能不食。
迦葉。
以如是譬及餘無量無邊譬喻。
當知是生實為大苦。
迦葉是名菩薩住于大乘大涅槃經觀于生苦 迦葉。
雲何菩薩摩诃薩于是大乘大涅槃經觀于老苦。
老者能為嗽逆上氣能壞勇力憶念進持盛年快樂憍慢貢高安隐自恣。
能作背偻懈怠懶堕為他所輕。
迦葉。
譬如池水蓮花滿中開敷鮮榮甚可愛樂值天降雹悉皆破壞。
善男子。
老亦如是。
悉能破壞盛壯好色。
複次迦葉。
譬如國王有一智臣善知兵法。
有敵國王拒逆不順。
王遣此臣往讨伐之。
即便擒獲将來詣王。
老亦如是。
擒獲壯色将付死王。
複次迦葉。
譬如折軸無所複用。
老亦如是無所複用。
複次迦葉。
如大富家多有财寶金銀琉璃珊瑚虎珀車[(王*巨)/木]馬瑙。
有諸怨賊若入其家。
即能劫奪悉令空盡。
善男子。
盛年好色亦複如是。
常為老賊之所劫奪。
複次迦葉。
譬如貧人貪着上饍細軟衣裳。
雖複悕望而不能得。
善男子。
老亦如是。
雖有貪心欲受富樂。
五欲自恣而不能得。
複次迦葉。
如陸地龜心常念水。
善男子。
人亦如是既為衰老之所幹枯。
心常憶念壯時所受五欲之樂。
複次迦葉。
猶如秋月所有蓮花皆為一切之所樂見及其萎黃人所惡賤。
善男子。
盛年壯色亦複如是。
悉為一切之所愛樂。
及其老至衆所惡賤。
複次迦葉。
譬如甘蔗既被壓已滓無複味。
壯年盛色亦複如是。
既被老壓無三種味。
一出家味。
二讀誦味。
三坐禅味。
複次迦葉。
譬如滿月夜多光明晝則不爾。
善男子。
人亦如是。
壯則端嚴形貌瓌玮。
老則衰羸形神枯顇。
複次迦葉。
譬如有王常以正法治國理民真實無曲慈愍好施。
時為敵國之所破壞。
流離逃迸遠至他土。
他土人民見而愍之。
鹹作是言。
大王往日正法治國不枉萬姓。
如何一旦流離至此。
善男子。
人亦如是。
既為衰老所壞敗已。
常贊壯時所行事業。
複次迦葉。
譬如燈炷唯賴膏油膏油既盡勢不久停。
善男子。
人亦如是。
唯賴壯膏。
壯膏既盡衰老之炷何得久停。
複次迦葉。
譬如枯河不能利益人及非人飛鳥走獸。
善男子。
人亦如是。
為老所枯不能利益一切作業。
複次迦葉。
譬如河岸臨崄大樹若遇暴風必當颠墜。
善男子。
人亦如是。
臨老險岸死風既至勢不得住。
複次迦葉。
如車軸折不任重載。
善男子。
老亦如是。
不能咨受一切善法。
複次迦葉。
譬如嬰兒為人所輕。
善男子。
老亦如是。
常為一切之所輕毀。
迦葉。
以是等譬及餘無量無邊譬喻。
當知是老實為大苦。
迦葉。
是名菩薩摩诃薩修
一放逸死。
二破戒死。
三壞命根死。
何等名為放逸死。
若有诽謗大乘方等般若波羅蜜。
是名放逸死。
何等名為破戒死耶。
毀犯去來現在諸佛所制禁戒。
是名破戒死。
何等名為壞命根死。
舍五陰身。
是名壞命根死。
如是名曰死為大苦。
何等名為愛别離苦。
所愛之物破壞離散。
所愛之物破壞離散亦有二種。
一者人中五陰壞。
二者天中五陰壞。
如是人天所愛五陰分别校計有無量種。
是名愛别離苦。
何等名為怨憎會苦。
所不愛者而共聚集。
所不愛者而共聚集亦有三種。
所謂地獄餓鬼畜生。
如是三趣分别挍計有無量種。
如是則名怨憎會苦。
何等名為求不得苦。
求不得苦亦有二種。
一者所悕望處求不能得。
二者多用功力不得果報。
如是則名求不得苦。
何等名為五盛陰苦。
五盛陰苦者。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
愛别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
是故名為五盛陰苦。
迦葉。
生之根本凡有如是七種之苦。
老苦乃至五盛陰苦。
迦葉。
夫衰老者非一切有。
佛及諸天一向定無。
人中不定或有或無。
迦葉。
三界受身無不有生。
老不必定。
是故一切生為根本。
迦葉。
世間衆生颠倒覆心。
貪着生相厭患老死。
菩薩不爾觀于初生已見過患。
迦葉。
如有女人入于他舍。
是女端正顔貌美麗。
以好璎珞莊嚴其身。
主人見已即便問言。
汝字何等系屬于誰。
女人答言。
我身即是功德大天。
主人問言。
汝所至處為何所作。
女天答言。
我所至處。
能與種種金銀琉璃頗梨真珠珊瑚虎珀車磲馬瑙象馬車乘奴婢仆使。
主人聞已心生歡喜踴躍無量。
我今福德故令汝來至我舍宅。
即便燒香散花供養恭敬禮拜。
複于門外更見一女。
其形醜陋衣裳弊壞多諸垢膩。
皮膚皴裂其色艾白。
見已問言。
汝字何等系屬于誰。
女人答言。
我字黑闇。
複問何故名為黑闇。
女人答言。
我所行處。
能令其家所有财寶一切衰耗。
主人聞已即持利刀。
作如是言。
汝若不去當斷汝命。
女人答言。
汝甚愚癡無有智慧。
主人問言。
何故名我癡無智慧。
女人答言。
汝家中者即是我姊。
我常與姊進止共俱。
汝若驅我亦當驅姊。
主人還入問功德天。
外有一女雲是汝妹。
實為是不。
功德天言。
實是我妹。
我與此妹行住共俱。
未曾相離随所住處。
我常作好彼常作惡我作利益彼作衰損。
若愛我者亦應愛彼。
若見恭敬亦應敬彼。
主人即言。
若有如是好惡事者。
我皆不用各随意去。
是時二女便共相将還其所止。
爾時主人見其還去。
心生歡喜踴躍無量。
是時二女複共相随至一貧家。
貧人見已心生歡喜。
即請之言。
從今已往願汝二人常住我家。
功德天言。
我等先已。
為他所驅。
汝複何緣俱請我住。
貧人答言。
汝今念我。
我以汝故複當敬彼。
是故俱請令住我家。
迦葉。
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
不願生天以生當有老病死故。
是以俱棄曾無受心。
凡夫愚人不知老病死等過患。
是故貪受生死二法。
複次迦葉。
如婆羅門幼稚童子為饑所逼。
見人糞中有庵羅果即便取之。
有智見已呵責之言。
汝婆羅門種姓清淨。
何故取是糞中穢菓。
童子聞已赮然有愧。
即答之言。
我實不食。
為欲洗淨還棄舍之。
智者語言。
汝大愚癡。
若還棄者本不應取。
善男子。
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
于此生分不受不舍。
如彼智者呵責童子。
凡夫之人欣生惡死。
如彼童子取菓還棄。
複次迦葉。
譬如有人四衢道頭器盛滿食色香味具而欲賣之。
有人遠來饑虛羸乏。
見其飯食色香味具。
即指問言。
此是何物。
食主答言。
此是上食色香味具。
若食此食得色得力。
能除饑渴得見諸天。
唯有一患所謂命終。
是人聞已即作是念。
我今不用色力見天。
亦不用死。
即作是言。
食是食已若命終者。
汝今何為于此賣之。
食主答言。
有智之人終不肯買。
唯有愚人不知是事。
多與我價貪而食之。
善男子。
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
不願生天得色得力見于諸天。
何以故。
以其不免諸苦惱故。
凡夫愚癡随有生處皆悉貪愛。
以其不見老病死故。
複次善男子。
譬如毒樹根能殺人枝幹莖節皮葉花實悉亦能殺。
善男子。
二十五有受生之處。
所受五陰亦複如是一切能殺。
複次迦葉。
譬如糞穢多少俱臭。
善男子。
生亦如是。
設壽八萬下至十歲俱亦受苦。
複次迦葉。
譬如崄岸上有草覆于彼岸邊多有甘露。
若有食者壽天千年。
永除諸病安隐快樂。
凡夫愚人貪其味故。
不知其下有大深坑。
即前欲取不覺腳跌堕坑而死。
智者知已舍離遠去。
善男子。
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
尚不欲受天上妙食。
況複人中。
凡夫之人乃于地獄吞啖鐵丸。
況複人天上妙肴馔而能不食。
迦葉。
以如是譬及餘無量無邊譬喻。
當知是生實為大苦。
迦葉是名菩薩住于大乘大涅槃經觀于生苦 迦葉。
雲何菩薩摩诃薩于是大乘大涅槃經觀于老苦。
老者能為嗽逆上氣能壞勇力憶念進持盛年快樂憍慢貢高安隐自恣。
能作背偻懈怠懶堕為他所輕。
迦葉。
譬如池水蓮花滿中開敷鮮榮甚可愛樂值天降雹悉皆破壞。
善男子。
老亦如是。
悉能破壞盛壯好色。
複次迦葉。
譬如國王有一智臣善知兵法。
有敵國王拒逆不順。
王遣此臣往讨伐之。
即便擒獲将來詣王。
老亦如是。
擒獲壯色将付死王。
複次迦葉。
譬如折軸無所複用。
老亦如是無所複用。
複次迦葉。
如大富家多有财寶金銀琉璃珊瑚虎珀車[(王*巨)/木]馬瑙。
有諸怨賊若入其家。
即能劫奪悉令空盡。
善男子。
盛年好色亦複如是。
常為老賊之所劫奪。
複次迦葉。
譬如貧人貪着上饍細軟衣裳。
雖複悕望而不能得。
善男子。
老亦如是。
雖有貪心欲受富樂。
五欲自恣而不能得。
複次迦葉。
如陸地龜心常念水。
善男子。
人亦如是既為衰老之所幹枯。
心常憶念壯時所受五欲之樂。
複次迦葉。
猶如秋月所有蓮花皆為一切之所樂見及其萎黃人所惡賤。
善男子。
盛年壯色亦複如是。
悉為一切之所愛樂。
及其老至衆所惡賤。
複次迦葉。
譬如甘蔗既被壓已滓無複味。
壯年盛色亦複如是。
既被老壓無三種味。
一出家味。
二讀誦味。
三坐禅味。
複次迦葉。
譬如滿月夜多光明晝則不爾。
善男子。
人亦如是。
壯則端嚴形貌瓌玮。
老則衰羸形神枯顇。
複次迦葉。
譬如有王常以正法治國理民真實無曲慈愍好施。
時為敵國之所破壞。
流離逃迸遠至他土。
他土人民見而愍之。
鹹作是言。
大王往日正法治國不枉萬姓。
如何一旦流離至此。
善男子。
人亦如是。
既為衰老所壞敗已。
常贊壯時所行事業。
複次迦葉。
譬如燈炷唯賴膏油膏油既盡勢不久停。
善男子。
人亦如是。
唯賴壯膏。
壯膏既盡衰老之炷何得久停。
複次迦葉。
譬如枯河不能利益人及非人飛鳥走獸。
善男子。
人亦如是。
為老所枯不能利益一切作業。
複次迦葉。
譬如河岸臨崄大樹若遇暴風必當颠墜。
善男子。
人亦如是。
臨老險岸死風既至勢不得住。
複次迦葉。
如車軸折不任重載。
善男子。
老亦如是。
不能咨受一切善法。
複次迦葉。
譬如嬰兒為人所輕。
善男子。
老亦如是。
常為一切之所輕毀。
迦葉。
以是等譬及餘無量無邊譬喻。
當知是老實為大苦。
迦葉。
是名菩薩摩诃薩修